张磊 朱炜
(1.陕西省医学会,陕西 西安 710003;2.陕西省卫生行业学会服务中心,陕西 西安 710003;3.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陕西 西安 710003)
医学科技社团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科技评审、健康科普、医疗鉴定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1]。陕西省医学会成立于1940 年,是陕西省最早成立且具有影响力的医学科技社团之一,也是陕西省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陕西省医学会积极担当新时代赋予的角色与使命,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融入社会治理体系,融入高水平科技创新,融入卫生健康工作大局,融入医学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口老龄化应对策略和创新驱动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群众健康素养提升、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发挥学术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索同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多元创新要素高效自由流动,切实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新时代医学科技社团参与社会治理,需要找准自身在国家治理和创新体系中的位置与角色,树立新发展理念,为明确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提供指引,驱动创新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调动全社会广泛参与,汇聚共识、形成合力[2]。医学科技社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应重点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团结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更好地议服务大局之事、谋服务大局之策、尽服务大局之责;应有效发挥平台优势,有效链接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等创新资源,促进医学科技创新和繁荣发展;应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人群健康素养和水平,广泛参与卫生健康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作出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医学科技社团应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发展方向和基本遵循。医学科技创新存在体系、能力、投入等方面的不足,医学科技社团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弘扬医学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加强青年医学科技人才培养,重视医学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助力医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建设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强调,要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3]。医学科技社团应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推动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服务重点人群健康和重要健康问题,实现从治疗为主到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覆盖。
现代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学更加重视整体医学观和深入系统研究,对医学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和跨界融合提出了要求。医学科技社团应主动适应医学发展趋势,顺应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医学新专业发展需求,更加重视大型队列研究对发现疾病预防和治疗策略的重要意义,践行学科交叉、技术融合和平台共享等理念,推动医科内部、医科和人文学科、医科和理工学科的交叉融合,主动搭建和发展跨学科、跨专业、跨区域交流合作平台,引领医疗技术发展革新。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医学科技社团的角色和使命内涵正发生变化。在内部治理组织赋能的前提下,医学科技社团业务形态得以拓展创新,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平台集成作用,伴随业务组织结构和现实项目需求变化,促使多元创新网络的交叠和多元创新要素的汇聚,衍生出更多以项目为载体,将传统单个功能集成于项目服务之中的创新发展路径。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居民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居民的主要疾病负担,同时,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正逐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6]。医学科技社团荟萃了医疗卫生领域各学科的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应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适应卫生健康工作理念的转变,创新开展服务人群健康工作。健康观念转变是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根本。陕西省医学会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大型活动,将健康体检、生活方式调查和专家义诊相结合,对体检结果进行现场解读,针对性对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查和宣教,为陕西省2000 多名居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义诊和科普,积极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内生动力,指导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是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陕西省医学会根据不同人群特征,组织临床专家开展“健康科普进图书馆”“健康科普进乡村”“健康科普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提高各类人群健康素养,荣获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陕西省医学科普讲解大赛优秀组织奖。重要健康问题早期识别干预是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陕西省医学会积极搭建医校联动协作交流平台,对6 所省内高校的4 万多名大学生开展定期心理监测,为心理健康问题早期识别与干预、推广心理干预技术与方法、完善高校心理健康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强调要充分重视科技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7]。医学科技社团积极发挥平等、链接、整合的优势作用,通过组织学术交流、提供决策咨询、开展专项研究、培育科技人才等活动,开展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在服务政府决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陕西省医学会举办“陕西省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讨会”,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疾病防控等领域专家汇聚一堂建言献策,他们的意见被报送至陕西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作为决策参考。2021—2022 年,开展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及防御性医疗行为研究,分析医疗事故鉴定案例结构及原因分析,了解医务人员医疗纠纷经历、医疗安全意识及防御性医疗行为,从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发生、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随后,相继受委托开展医学科技工作者调查、医疗设备配置研究、科技柔性智库网络体系建设和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等项目的实施,都获得较好效果。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助力乡村振兴,既是新时代医学科技社团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途径,又是医学科技社团服务国家、服务百姓的重要体现,更是医学科技社团发展和作用发挥的重要舞台。医学科技社团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包括三个方面:动员社会力量,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对此,陕西省医学会在提供物资资助、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权能提升等三个方面做了许多工作。首先,提供物资资助。聚焦乡村产业发展,帮助建立以优质茶园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长效产业,积极补充社区工厂建设资金缺口,组织工会、动员个人购买帮扶对象的农产品,定期看望慰问贫困户;通过省市财政帮助筹措,争取落实中国科协相关项目及直接投入等方式,争取资金。其次,开展志愿服务。医学会每年定期组织“扶贫帮困大型义诊”活动,邀请医学专家为群众举办讲座。另外,制作“易拉宝”科普海报、发放健康科普读本、赠送“三减三健”健康大礼包、建设LED 屏常态化播放医学科普视频,多措并举,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最后,帮助提升治理能力。通过与村委会开展座谈调研、举办联合党建活动、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帮助村委会提升治理能力,更好服务群众百姓;结合当地居民健康需求,组织专家为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帮助推进基层医疗能力建设。
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医学科技创新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公众健康保障水平、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科技社团作为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依托,具有独特的组织网络资源优势和不可或缺的主体地位,可通过医学科技创新交流、搭建科技转化平台等方式,服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陕西省医学会的工作实践,就是很好的范例。他们的做法主要有:首先,成立医工结合分会,并联合地方高校筹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融合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成果转化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多领域专家的智慧,开展跨领域合作。其次,举行专题医学科技成果路演活动,推进医学科技成果与金融资本、市场需求对接;邀请临床专家与高校开展医工结合座谈,跨学科开展学术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开展可行性论证,引导医工协同创新。最后,围绕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发现的堵点和难点,组织临床医学、管理学、基础医学、工程学等学科开展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理论和实证研究,针对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医务人员职务赋权、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等关键政策的落实开展调查,为完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提供参考。
良好的内部治理是一个组织有序发展的关键要素[4],是落实医学科技社团发展理念的组织保障,是驱动医学科技社团创新发展的前提和支撑,也是医学科技社团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医学科技社团内部治理应以章程为核心,治理结构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执行机制,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协调制约机制是完善医学科技社团内部治理的关键[5]。
陕西省医学会以完善内部治理为抓手,推动内部系统性转变。首先,完善议事规则。进一步明晰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各自职能,初步建立民主办会组织体制和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组织结构,制定会长办公会、常务理事会、秘书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明确各级职责,提升内部治理水平。
其次,完善自律机制。推进办事机构管理科学化、运行专业化,规范办事机构管理,提高办事机构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修订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报销制度、采购工作制度、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制度,列明职能权力清单,保证运作合规、提高效率,接受登记管理部门审计、换届审计、专项审计等外部监督审计。除了规范内部治理制度,对医学科技社团从业者的执业、角色、身份、技能、贡献等进行定义,完善人事薪酬管理及考核制度,规范人才薪资发放,充分激发内部治理活力。
最后,完善会员服务。修订完善学会会员管理办法、专科分会考核及评选实施细则等长效激励机制,编印专科分会换届工作手册,细化换届选举程序,严格换届工作纪律,坚持依照章程和制度自主选人用人,以规范组织换届构建核心委员队伍。医学科技社团具有专业方向多、学会分支机构数量多、专科内部交流广泛,但跨专业跨领域交流较少的特点。一方面,学会可以利用专科分会影响力扩大会员发展范围,另一方面可以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期搭建会员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拓宽服务的渠道和内容,推动跨专业交流与资源共享,提高学会平台交流合作的频次和水平,增强凝聚力。会员服务系统上线后,2023年新发展会员2179人,累计会员达11615人。新发展会员中,超30%为35 岁以下青年骨干,会员活力和活跃度大大提升。
医学科技社团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党组织在学会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发挥学会会员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联系并服务群众依法依规开展活动,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学会发展的动力。
完善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工作。一是完善管理机制,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完善理事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三级党组织建设,强化科技社团秘书处党组织建设,支撑理事会党组织日常工作,创新党组织管理方式,规范科技社团党组织生活。二是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党建强会计划”,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紧盯学术刊物、网站、论坛、年会等科技工作者重要集聚地和学术交流平台,把好关口、守好阵地。三是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制度,组织会员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8]。
针对学会特点,加强党建引领。学会是党建工作的新兴领地和薄弱环节,党员组织关系隶属复杂,流动性强,管理困难,加强党建引领非常重要。首先,要加强党建引领的顶层设计,切实加强党对医学科技社团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眼:一是引领政治方向,及时学习传达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二是注重引导监督,保证医学科技社团依法依章程开展活动,推动医学科技社团有序规范发展;三是参与医学科技社团重大问题决策,对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接受大额捐赠、依法依规开展涉外活动等提出意见;四是团结带领医学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维护广大会员的正当权益。其次,要加强党建引领的执行能力。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党建工作方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强人才、经费、阵地“三支撑”,加强党建引领的落地执行能力。最后,加强党建引领的服务能力。医学科技社团的基本要素是服务会员,要把党建工作与会员服务融为一体,以党建促会建。在推进各项工作和做好会员服务中,要切实增强医学科技社团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才是医学科技社团发展的第一资源。医学科技社团的基础是会员,发展依靠会员。医学科技社团创新,首先,必须维护会员权益,在学会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和医学科普、科研项目、科技奖励等活动中,体现会员优先原则,保障会员权益。当前,要强化以理事会—专业分会—会员队伍为主线的学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医疗行业专家库,对医学相关专科专业进行智力支持,同时开展医学专业跨学科交流合作;依托医学科技社团与医疗机构等单位会员以及高校等机构联系,形成医学、管理、理工等跨学科领域专家咨询库,开展专家咨询、成果转化、医工交叉等项目合作;依托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联络网,形成政策研究顾问库,智库专家可以直接与政府决策者进行沟通,为政策评估需求、建言咨政等提供咨询和指导。其次,要不断吸收热心社团工作的各类人才加入,加强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对基层医学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中青年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力度,增强青年人才储备力量,优化人才梯队,逐步构建老中青比例合理、覆盖学会各项业务的人才队伍;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设立各级各类医学科研项目、人才培养计划等,为人才发展提供平台和资金支持,培育优秀人才;设立医学科技奖或医学科技基金,鼓励、支持和表彰优秀单位和个人;重视医学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通过畅通专职工作人员职务、职称晋升渠道,优化办公条件、生活待遇、就医和退休养老保障等,激励专职工作人员职业发展;探索项目制聘用考核机制,柔性引进人才,提高学会服务工作水平[6]。
科技社团是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开放型组织优势,因此要注重发挥它的作用。科技社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政府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支持科技社团主动承接部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同时,还要支持其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咨询,为企业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服务等。这些新的社会服务领域,包括决策论证、专业咨询、人才评价、教育培训、资质认证、信誉评估、技术论证等,给科技社团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如何理顺这种承接关系?一要完善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承接政府购买决策咨询项目,必须组织医学科技社团柔性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智库产品;二要从承接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需求出发,为企业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提供技术服务;三要依托医学科技社团设立专项基金,建立有稳定经费支持的柔性智库发展环境[9]。同时,推动科技社团发挥跨行业、跨部门、多学科的组织网络优势,积极参与专业咨询和决策论证,为推进科学化、民主化决策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本领域重要的科技思想库。要打造共享型、平台型医学科技社团,扩大知识资源的开放范围,强化资源开放的多元协调机制,加强同高校、科研院所的开放式合作和交流,与高校、企业和相关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在承接政府决策咨询、促进医学科技创新、整合资源等方面,吸引跨区域、跨学科力量开放式参与。要推进组织联合化,既要根据专业相近的“亲缘”关系进行组织横向联合,推动学科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回应学科发展的前沿战略需求,又要寻找“业缘”规律,链接医学科技发展所需的科技社团、科研机构、企业等多元产业链模块,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链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