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伯承
要想快速从众多素材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关注并积累一定的主题,然后按照主题搜集相应内容,或归类已有素材。这就是“主题积累”。
一、积累主题
1.依据“核心素养”积累。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体细化了18个基本要点,即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會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适用。我们积累主题,可以对应这18个基本要点。例如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就对应了“批判质疑”“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等要点。
2.依据“教材内容”积累。
梳理教材有助于我们筛选主题。例如我们可以发掘出“文化、成长、道德、处事、家国、创新、教育”等主题。但这样梳理出的主题较为宽泛,容易出现主题之间的交叉与重合,素材不易归类。
3.依据“平时练习”积累。
老师平时精选的作文训练题既是老师对命题方向的揣测,也是命题者本身对作文命题的思考。这些训练题也为我们“主题积累”提供了线索,那些常考查的内容就是热点主题。积累这样的主题,会更符合时代、热点和主旋律。例如“文化创新”“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等。
另外,需要强调两点:第一,我们要学会写主题导语,主题导语是对主题的基本介绍,体现自身对主题的基本认识,有助于积累过程中对素材的筛选与整合;第二,主题之间往往存在并列、包含和交叉的情况,并列的主题我们分别单列,交叉的主题我们要做概念区分,包含关系的主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子属主题的形式加以归类。例如在“文化”这一主题之下,我们可以增加“文化传承”“文化理解”“文化自信”等子属主题。
二、积累内容
确立了主题,就要开始进行有效的积累。积累的目的是借鉴,是运用,这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内容,让主题更加“充实”。
1.名言素材。
名言警句具有增加文采、提升说服力的作用,积累时要注重尽量涵盖古今中外,有利于体现自己旁征博引的能力。名言警句不必太长,太长不利于记忆,也不必一定要点出主题词,因为名言警句本身是可以适当引申的。
2.典型事例。
强调一下,是“典型事例”,不是“人物事例”。许多同学习惯于使用人物事例,导致议论单薄、说服力不强。其实单位、企业、组织、国家都可以成为事例素材,例如华为的突围、中美贸易战等。
3.精美语段。
精美语段来源广泛,可以是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积累这类素材可从两方面切入:一是关注语言美,例如整散句、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是关注说理美,包括深刻的说理、形象化的阐述等。
4.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的积累比较难,因为很难遇到完全符合自己所积累主题的作文,但可以积累一些相似的文章,特别是时事评论性文章。来源有考场作文、人民日报时评、中青时评等。
5.个人点评。
个人点评是附在事例、语段和作文之后,以示自己对文段、事例的进一步思考。它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相应内容的点评,肯定其价值,找到自己的学习点;二是对相应内容的拓展延伸,体现对积累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丰富。
6.易混概念。
因为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如果我们不注意区分概念可能导致在行文中偷换概念甚至偏题。例如“创造”和“创新”,话题词是“创新”,行文中,我们如果大谈特谈“创造”,就很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