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昊
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是因为君子懂得“内省不疚”;孔子又指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我以为,“不惧”与“畏”相辅相成,君子因立德而达到“不惧”,又因畏大道与自然法则而能够更好地处世。
君子不惧内而畏外,因自身品德优良而不惧怕诽谤与挑战,但对自然法则与圣贤的经验智慧持有敬畏之心。“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正是因为自身品德修养好、懂得自我反省,所以就不会感到愧疚,又怎会惧怕别人的点评和攻击呢?古语有云:“修之至极,何谤不息?”修身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所有的谤诽都会停息,所以有德行的君子不会感到畏惧。然而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要对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感到敬畏,是因为天地万物自有法则,任何人都应遵循自然之法;前人的经验与智慧是我们人生的宝贵指引,懂得处世的君子需要畏之。因此,“不惧”与“畏”,君子应兼有之。
修无止境,生生不息。只有不断修养自身,达成君子之不惧,才能真正有“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一些人学术不精、品行不端却狂妄自大,不畏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君子德才兼备,对自身认识清晰,因此更能知道“畏”的重要,更有谦卑好学之心。古人如此,今人也应如此。新时代的青年当锐意进取,博学而慎思,明辨而笃志,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做德才双馨的新时代人才。
君子之好学,就有道而正焉。君子要以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为道,启发内省,从而修正、提高自身,以保持长久的“不惧”。我们当对自然法则与前人的智慧抱有敬畏之心,因为它们会不断启发我们反省自身的不足。唐太宗“以史为镜,以人为镜”,便是对历史和人的谏言的重视,从而启发自己找到不足的地方。内省而改正,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才能有不惧的底气与自信。新时代青年也要正视外界对自身的反馈,从这些反馈中找出自身的不足。父母之言、老师之训,都是值得敬畏与反思的。
让我们从孔子之言中汲取智慧,达到“不惧”与“畏”的双重境界。
【广东顺德德胜学校】
◆点评
題目“自立德而不惧,畏道法而处世”,逻辑性强,既谈及“不惧”,又谈及“畏”。主体部分分别论证这两个方面,君子既应立德而达到“不惧”,又应畏大道与自然法则而更好地处世。举例由古及今,最终谈到新时代青年当锐意进取,博学而慎思,从孔子之言中汲取人生大智慧,发人深思。结尾收束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