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阳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运动民主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阐述了丰富而深邃的人民主体思想。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演进图谱,“人民”一直是历任党中央执政理念的永恒主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读《法兰西内战》,深入挖掘其人民主体思想,不仅可以达到学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对于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同唯物史观处于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中。梳理《法兰西内战》前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演变轨迹,对于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至关重要。
这一时期,随着对毕业论文的选择和对社会状况的深入了解,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开始萌芽。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于自我意识以及对哲学理性与现实世界统一关系的强调,为论证人民主体地位提供了哲学基础。《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首次真正意义上深入参与社会实践。当时,社会的最大矛盾表现为横征暴敛的普鲁士政府与饱受剥削压迫的贫民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担任报社编辑期间,撰写了大量批判普鲁士当局漠视贫民生活状态,维护贫苦大众利益的文章。在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中,马克思意识到议会中的不同势力代表的不是“自我意识”的利益,而是不同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护中,马克思感受到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已经成为他研究现实问题的“桎梏”,开始关注物质利益的根本性作用,对物质利益的关注是他开始关注“现实的人”的前提。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认为造成摩塞尔地区人民贫困的原因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无视了当地居民的经济诉求,这表明马克思的价值观已经完全倾向于底层贫苦大众,并提出了“贵族是依靠人民供养”的观点,这是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思想的萌芽。《莱茵报》时期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从大学时代的哲学思辨逐渐转向探寻社会现象背后的经济、物质动因。尽管这一时期马克思还未明确提出人民主体思想,但其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莱茵报》中。
这一时期,马克思越来越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主体思想也随之不断发展。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理论,揭示出黑格尔关于国家制度的分析忽视了人民主体性,实质上是在为统治阶级辩护,提倡实行人民民主制,主张现实中的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在《论犹太人的问题》中,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鼓吹的关于“政治解放就能实现人的解放”的错误观点,指出只有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2]这是马克思首次提出“人民”概念,即“人民”指的是被宗教统治的群众。虽然此处马克思并未赋予人民阶级意义,但可以看到马克思已经向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宣战,主张以“真正幸福”取代“虚假幸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指出私有制是反人道主义性质的,私有制产生了私有财产,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这里,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民是历史主体的思想已经明显表露。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3]。这就说明,任何革命斗争只有真正发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获得最终胜利。
这一时期,马克思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资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社会实践引入了对历史活动的理解中,指出具有实践能力的人创造了生活必需的物质生产资料,推动着社会发展。这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指得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只有靠实践活动才能解放自己。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系统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指出人类进行历史活动的前提是人是不受任何束缚和压迫条件下的自主的自由人。只有当人处于物质的、历史的、自由的状态下,人才是历史活动主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强调,只有爆发共产主义革命,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主体的力量,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创造条件,进而实现全人类解放。至此,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即人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发动共产主义革命。
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指出,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根本矛盾,资产阶级无法完成领导人民群众完成彻底消灭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才能完成已经开始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此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力量还处于上升阶段,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具体革命策略还需要继续探索。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指出法国“二月革命”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激化,无产阶级必须团结起来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才能实现自由解放。
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找到了现实路径。巴黎公社建立后所采取的种种措施,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马克思指出,公社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所采取的各项经济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4]107。
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及生产资料占有的角度对人民主体进行了划分,具体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和中等阶级、知识分子及国际民主人士等。
其一,工人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生产关系上,工人阶级是革命积极性最强的阶级。资产阶级政府的残酷镇压与工人阶级政治独立性的增强导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无产阶级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通过革命方式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治上,工人阶级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消灭剥削与压迫。马克思高度赞扬了法国工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强调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同时告诫他们要等待革命时机,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因为在工人阶级还未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的情况下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就会对保皇党有利。思想上,在共产国际巴黎支部的指导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关注下,巴黎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思想觉悟得到了极大提高,并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的领军人物。
其二,农民和中等阶级是工人阶级的革命同盟军。当时,法国农民阶级经济上承受着血税和其他捐税的重担,政治上遭受政府公职人员、律师、警察的打压,思想上因宗教教士的欺骗和奴役而无法接受教育。而巴黎公社免除了农民阶级的苛税负担,倡导建立廉价政府,剔除了教育门槛,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关于战争费用应由战争发动者来清偿的主张,“首先它代表的是法国农民的利益”[4]145。中等阶级主要包括手工业者、城市中的店主和个体商人。由于中等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性,导致他们只能为统治阶级执鞭坠镫,或者跟随工人阶级一起革命。面对内忧外患,法国资产阶级的无能与反动激起了中等阶级的民族情感,而巴黎公社又切实维护了中等阶级的利益,最终中等阶级意识到只有公开拥护并团结在工人阶级周围,才能获得自身解放。
此外,《法兰西内战》将知识分子及国际民主人士也纳入了“人民”的范围。马克思向来重视知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指出只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使科学文化从统治者的私有物变成人民群众的现实力量。马克思指出,公社的一系列措施,使得科学和艺术打破了阶级的束缚,公社中的每个个体都能成为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国际视野是巴黎公社的另一大突出优点,公社团结了来自波兰、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时等国的侨民共同进行革命斗争,其中包括符卢勃列夫斯基和东布罗夫斯基等外籍将领,充分彰显了巴黎公社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其一,人民是经济生活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劳动者只有在经济上获得解放,才能实现政治上的解放。巴黎公社运动爆发之初,便蕴含着带领劳动者实现经济解放的目的。马克思惊叹道:“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4]109马克思之所以如此赞扬,是因为公社的这些经济措施满足了广大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体现了经济平等思想。这里的平等指的不是财富的平均分配,而是公社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利,如公社将资本家留下的工厂交予工人管理,废除了面包工人的加班制度,取缔了剥削工人的职业介绍所等。巴黎公社以前,劳动者从未享有过平等的经济权利,更未曾平等地分享到劳动成果。在这里,他们推翻了他们的“天然尊长”,“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使得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和分享劳动成果。在马克思看来,巴黎公社使人民成为经济主体,人民群众能够占有生产资料,并导致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这是巴黎公社得以存在的根本原因。
其二,人民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尽管《法兰西内战》中并未直接提及“人民参与”和“政治生活”的字眼,但其思想却贯穿于文章的始末。在公社中,人民享有对政治机关的主导权。为了防止公职人员褪变为“国家的主人”,公社规定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与工人领取同等的工资。这一措施有效防止了某些人试图通过进入政府任职以求升官发财。此外,公职人员还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与资产阶级国家将议会置于普选权之上的虚假民主不同,公社通过普选选出“人民代表”担任行政、立法、司法、教育等方面的职务,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人民拥有平等的司法权,并且军队属于人民群众。公社取消了以往国家机器中常备军和国家官吏两大方面的开支。法官与其他公职人员一样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法官不再是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工具,法律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公社用国民自卫队代替了常备军,大大节省了政府开支,军队也从暴力镇压武器转变为人民实现自由解放的工具。此外,人民还享有最高的监督权。与资产阶级政府自诩为从不犯错不同,公社实行政务公开,自觉将自己的言行和缺点公布于众,接受人民监督。公社各级代表经常参加选民大会,汇报工作情况,听取选民意见,回答选民问题,一旦权力出现偏离人民轨道的迹象,人民就能及时给出反馈,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拉近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其三,人民是文化生活的主体。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曾批判过专制主义利用宗教禁锢人民的思想的做法。巴黎公社采取的政教分离使得马克思这一想法变为现实,排除了教会对教育的控制,宗教真正回归其清修的本质,人的思想得到自由发展。同时,公社剔除了教育门槛,提倡教育公平,要求一切教育机构对普通民众公开,并实施免费教育,使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真正的人民教育。对此,马克思赞扬道:“不但人人都能受教育,而且科学也摆脱了阶级偏见和政府权力的桎梏。”[4]99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科学和文化被看作是上层精英的“专属品”,而巴黎公社肯定了人民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财富,使得科学和艺术打破了阶级的束缚。在这里,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知识,可以自由、自觉地参加文化创作。科学知识和艺术不再是某个特权阶级的私有物,公社中的每个个体都能成为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最终实现每个人思想、精神的全面发展。此外,公社还开放了卢浮宫、图伊勒里宫等文化圣地,供人们自由参观,保障了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实现,赋予了他们文化成果的享有权。
其一,以人民主权为根本。公社所倡导的民主是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民主。马克思认为,虽然普选制最早是由资产阶级提出的,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选制只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公社则发挥了普选制的真正作用,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行政、立法、司法等方面的公职人员,真正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这也使得《共产党宣言》中工人阶级通过革命争得民主的构想变为了现实。其二,以人民监督为手段。在公社中,公社委员会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接受选民监督,人民可以随时罢免不称职的公职人员。此外,政务公开也是人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公社各项事务和全部活动公之于众,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激发了人民的主体意识。其三,以廉价政府为载体。马克思指出,尽管“廉价政府”最早是由资产阶级提出,但直到巴黎公社才真正实现“廉价政府”。公社通过民主选举、对话协商、与工人同酬、政务公开等方式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保障了公职人员的清廉。此外,废除常备军和国家官吏的政策也大大减少了政府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其四,以革命政党的领导为支撑。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革命政党领导的极端重要性。革命时期,在公社的带领下,巴黎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统治,建立了巴黎公社人民政权。在分析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原因时,马克思强调,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资产阶级的联合绞杀外,还因为公社始终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布朗基主义和蒲鲁东主义者篡夺了公社领导地位,最终导致革命失败。由此可见,加强革命政党的组织建设是人民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巴黎公社运动最终失败,但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充分彰显了人民主体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马克思对巴黎公社人民主权实践的深刻总结,对贯彻和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历史证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巴黎公社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革命政党领导,布朗基主义者和蒲鲁东主义者的各自为政、相互攻讦,严重分散和削弱了公社的领导力量,最终导致革命失败。习近平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要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其一,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不是松散的“清谈馆”“俱乐部”,而是具有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肃威严的,肩负着实现伟大梦想的革命政党。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历史决议的形式,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是全党所向、民心所归,必须自觉将“两个确立”的转化为“两个维护”,确保全党在思想上、意志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始终高举“人民至上”发展旗帜。其二,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执政基础,为人民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靠人民执政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双向奔赴”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汇聚执政兴国的磅礴伟力,战胜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切“拦路虎”和“阻路石”。其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二是要健全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三是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其四,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从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相互结合、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辅相成、着力治标与注重治本同频共振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巴黎公社之所以被人民拥护,是由于公社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领域维护和实现了社会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现实回应。其一,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一方面,要固本强基,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制度,民主选举、民主协商等重要制度为总体框架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程序、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民主功能。其二,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6]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实现程度,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只有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建共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才能获得人民的拥护和信任。其三,发展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先进文化。“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7]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任务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必须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大思政课”育人作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化作品创作和生产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其四,实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福祉,一方面,必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深入探索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政策,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住”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必须在公平正义上下功夫,不仅要将“蛋糕做大”,更要将“蛋糕分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其五,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利益观。生态利益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利益的实现要坚持自然资源全民所有制度,为资本划定了红线,使其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正确安排好生产组织方式,坚持新发展理念,严格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推进生态利益的绿色生产;要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安排,对生态贡献者进行相应的利益补偿,做好科学合理分配;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
巴黎公社通过改革薪金、废除常备军和国家官吏、政务公开、监督罢免等举措,大大降低了政府成本,有效防止公职人员从“社会的公仆”褪变为“国家的主人”。巴黎公社所倡导的“廉价政府”真正实现了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价值理念,至今仍散发着真理光辉。新时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须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其一,优化政府职责体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前,一些领域还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职责缺位错位越位、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就要求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集中力量把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八次较大规模的党政机构改革,使得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政府办事效率大大提升,但与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相比,仍存在机构设置过多、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政府职能的适度弹性和政府机构的适度规模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完善各职能部门制度化的协同合作机制。此外,还要强化基层政府组织建设,适当将行政资源向基层倾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其三,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各类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法科学配置权力,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确保权责透明,落实好党务、政务、司法等各领域的公开制度,将权力置于严密监督之下;精准执纪问责,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管好关键人、关键处、关键事、关键时,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