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与创新: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

2023-04-16 09:47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人民性文艺

张 勇

(广东理工学院 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广东 肇庆 526100)

文艺理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和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人民文艺内在的理论要求和中国文艺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点上,系统地描绘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美好图景,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的专论、报告、讲话等来直接或间接论及文化与文艺的发展,提出了大量的新构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构建了一个科学、全面和系统的文艺学说体系,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述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和饱满的人民意识,承继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同时又极大地丰富、拓展和提升了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解社会主义文艺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新理念,并以“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的三重视角理清了人民与文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位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精神,也表明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高度,这种人民性理论特质暗含着深刻的内涵意义和辩证逻辑。分析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特质形成的背景条件,以及深入解读人民性理论特质的内涵,对于新时代文艺创作自觉和文艺理论自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艺理论的人民性是对时代发展与理论关切的回应

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特质的形成有着复杂的背景条件,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持续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推进给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提供了宏阔的实践场景。在深入实践中,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得以强化、固化、深化和升华,这是防范和化解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文艺实践创新发展和理论自强所做出的时代回响。

1.1 人民性是面对世界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的必然选择

进入新世纪,尤其新时代以来,国内外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国际上,中国已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积极主张、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同时,西方部分国家以“教师爷”自居对中国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甚至蛮横无理地直接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复兴,国与国之间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交锋、竞争愈演愈烈。西方阵营时不时通过网络媒介、文化产业、学术理论等渠道或方式进行文化渗透,诸多如伪民主宪政、自由主义、虚无主义、魔幻主义等思想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严重挑战。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方面体制改革进入到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社会现代化全面转型处于关键节点。经济全球化加速融合的同时,中国经济日趋高度市场化和资本化,治理机制、经济格局、社会生活、文化生态等发生了巨大且深刻的变化。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及喷薄而出的互联网场景应用浪潮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传统与现代、民族与西方、虚拟与现实等各种社会思想意识多样且多变、交融且交锋,审美泛化使得文艺高度生活化,各种文艺类型的边界日益模糊。面对国内外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文艺理论必须要有所担当,必须要在保持民族精神独立、保持思想文化清醒、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坚定文化自信上发挥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于是,与时俱进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及提升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特质内涵,就成为文艺事业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

1.2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文艺理论自强的现实需要

20世纪末期开始,社会流动带来了社会阶层结构较大位移和变化,原有的阶层文化体系不再稳固,反映在文艺领域就是作品的多样性和理论的多元化。近年来,中国的文艺场活跃异常、热闹非凡,新题材和新类型不断涌现,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力作。但是,在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多元共生、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背后,也不时杂象丛生、迷局不断,譬如有些作品沉溺于个体叙事且肆意夸大个体精神,有些作品一味暴露社会阴暗面且深挖人性的幽暗,有些作品回避现实社会生活且沉迷于解构或虚构历史。无疑,这些作品的主题精神远离时代和民族,更远离人民,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文艺场亟需肃清不正不雅之风,需要正本清源,需要回归初心。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是相互交融的,文化建设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文艺并不是自由无序的地带,必须对其进行正确的话语导向,如任由与人民文艺背道而驰的作品似野草般肆意生长,就会严重侵蚀社会主义事业。

同时,我们的文学艺术创作、研究和批评的指导理论仍囿于原有的且尚未完全成熟的理论框架体系中。面对日趋多维且复杂的文化语境,文艺理论界转场于跨学科理论研究以寻求答案。加之部分学者热衷于生搬硬套西方的文艺理论来阐释中国之文艺,并试图以移用、嫁接过来西方文论来建构中国之文艺理论,这类张冠李戴、似是而非的乱象不时冲击着已有的文艺理论体系。得益于党和政府对“二为”文艺方针的坚持和对“人民文艺”立场的坚守,作为整体性概念的“人民”并没有被冲蚀。可是,部分文艺作品的人民化叙事有所弱化以及文艺理论产生自我怀疑的倾向却是不争的事实。要在复杂的文化语境中解决新时代文艺理论自强的问题,就必须立足中国实际,保持文艺人民性理论特质,坚守人民文艺底色,并寻求在文艺理论上有所调整、创新和突破。

2 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实践的有机结合的新成果,是新时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文艺理论人民性达到新高度的显著标志。理解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就必须正确认识新时代下“人民”概念的意涵,必须充分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内涵和辩证逻辑。“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本位思想和中心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的原点、基点和支点,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下对文艺“二为”政策的创新和升华,是新时代文艺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上的巨大突破。

2.1 人民主体内涵的重新诠释是新时代文艺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逻辑使然

20世纪以来,文艺的人民性抒写是一个逐步探明的过程。从新文化运动中兴起的“人的文学”,到左翼文学中的大众化抒写,再到延安时期要求文艺服务于工农兵等底层民众,此后“人民文艺”就成为中国文艺领域的叙事传统和精神核体,也成为我们衡量、评议文艺作品价值取向的重要标尺。新时代赋予了人民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场景,人民的主体意识变得更加明确而强烈,人民群众的思想变得更加饱满而丰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依靠人民的群策群力和激发全民族的集体智慧。于是,对“人民”和“人民文艺”的再次明确及重新诠释成为文艺理论建设的时代任务。

因应不同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人民”在不同时代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毛泽东说:“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1]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暗含着人民内部有着不同群体性和个人主体性的差别,有着不同的生活诉求和不同的精神需要,这就要求文艺场要充分尊重人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层次人的需要。“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2]129真实的个体构成人民的总体这一辩证理解使得“人民”的概念更为鲜活灵动且真实可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无疑使得站在更加开放的中国社会背景下“人民”的概念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艺要向世界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其背后表明中国“人民”已然具有现代性、国际性和领潮性。如果以“中国梦”的相关论述去审视“人民”这一概念,人民指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每个中华儿女”或“每一个中国人”。广义而言,人民包括认同、参与和实现中国梦路上的全国各族人民,当然包括“一切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其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3],也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于此,我们会发现“人民”在新时代语境下更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和开放性。

2.2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正确判断

社会主义文艺活动价值系统中的内核指向文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不明就会严重影响我们的文艺事业。虽说文艺所表现、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人民,但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在每个时代有着不同的注解,加之新时代面临的文化语境更加多维复杂,故而有必要重新认知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顺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要求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艺旨归时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127这就明确地揭示了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对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2]122以往我们提出“文艺属于人民”和“文艺为人民服务”,这是基于当时之历史语境和时代需要提出来的,如今,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巨大进步,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更加密切,“人民”不只是作为被“服务”对象,文艺也不只是居于从属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改变了过去将“人民”视为“文艺生产-文艺接受”线性活动中重要节点的认识,当“人民”转移到文艺场域的中心位置后,“人民”不只是读者或受众,还是文艺生产的重要要素和源头,在文艺活动中拥有中心话语权。将“人民”视为文艺活动场的中心点、起点和终点,如此一来,社会生活、作者、文艺作品和受众都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所有环节都将受“人民”的甄别、规定、鉴赏、评判等。“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辐射于文艺创作的各个方面和文艺工作的方方面面,是深刻把握人民与文艺之间辩证关系的真知灼见,从根本上诠释和体现了文艺之用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这是新时代文艺活动所应遵循的根本方向。

人民既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价值旨归,也是文艺发展的主体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所以新时代文艺理所当然要关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彰显人民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奋斗历程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人民的主观能动作用直接影响文艺事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的根本立场,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秉持人民至上的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下对文艺方向定位的精准把握,体现了在充分肯定人民作为主体实践力量下对文艺活动驱动力的深刻剖析,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场域的生动演绎和圆融统一。

3 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体现了现实关怀和历史理性的结合

现实关怀和历史理性作为两种价值取向,互为体现,互为注解,有着血肉般的联系。人民与文艺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因果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的价值基点,而“人民需要文艺”的现实关怀与“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的历史理性两种价值完成了交汇,使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特质实现了内在的辩证统一。

3.1 人民性是文艺体现现实关怀的本质要求

现实关怀表现为尊重和肯定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等,是一种对“善”的价值追求,是人文精神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现实关怀是我们文艺表现的重要主题,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不断向前的驱动力。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各种西化、异化的价值理念却侵蚀着人文精神,些许文艺作品为获得粉丝“流量”和经济利益而远离人文精神,甚至完全沦为市场的奴隶,腐蚀着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在文艺审美形态重归人民、时代和民族内在诉求的驱动,党和政府及时对文艺政策进行调整,以及文艺界自省等内外合力作用下,“人民文艺”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并呈勃兴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4]人民需要文艺且需要高质量的文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对文艺的认知越来越全面深刻。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多元化、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需要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优秀作品。越是争分夺秒、锐意进取的时代,就越有艰难险阻,人民就越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支持,就越需要鼓舞士气和启迪心智。优秀的作品能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理念,能帮助人民认清社会现实和历史规律,能帮助人民找到生活意义和生命真谛。社会主义文艺理所当然要关怀人民的生存境况,彰显人民的奋斗品质,表现人民的精神风貌,寄寓人民的美好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价值理念就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社会生活的意义,就是当代文艺现实关怀的基点。人民不仅需要文艺,而且需要多元审美形态的优秀作品。“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2]21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实际上指的是文艺的雅和俗,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雅就是高雅、崇高、伟大,俗就是通俗、平凡、接地气,雅与俗反映的是文艺作品有层次的不同。中国人民文化素质是有高低层次差别的,其审美需要、审美能力也有高低之别。只有各种不同审美形态的作品,才能在最广泛意义上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要。

3.2 人民性是文艺彰显历史理性的客观要求

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存在的理由,优秀的作品一定是来自人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127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民族独立到民族复兴,无不证明人民才是历史的创建者、推动者、书写者。过去是如此,现在和将来也是如此。文艺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人民的需要,反过来,人民又是文艺植根的土壤、滋养的肥料和浇灌的水分。“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2]128-129人民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根基所在。尊重文艺的发展规律,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要求文艺作品必须取材于真实生动的人民生活、可歌可泣的历史场景和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否则,必将走向虚无主义。

文艺不仅需要人民,而且要热爱人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时代变革、社会发展、个体命运等的重大关切促使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锐意进取、勇毅力行的奋斗精神和历史担当。在波澜壮阔、风云激荡的现当代社会进程中,有着数不清、掘不尽的文艺素材和人物典型,这些都是真实可感、具体生动的,也都是文艺该描写、表现和歌咏的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2]131“扎根人民”就是热爱人民,就是身体力行地深入人民生活中去充分感受社会跳动的脉搏和深刻体悟人民生活,并站在人民的角度去书写社会生活,真挚地表达人民情感,为人民而放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2]127事实上,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尤其是作家往往是人类命运的关注者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者,他们往往会以高昂的人文精神、强烈的现实关怀、科学的理性认知去关照人民生活并在作品中予以多种方式的再现和反映。

4 结语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正确指导、百年文艺的实践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现实诉求等合力作用下,尤其是在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新境界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新时代文艺理论人民性特征显著增强。新时代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色和创新的实践性品格,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把握时代特征的深刻洞察力,源自于中国文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理论自觉和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坚守,源自于中国文艺场域一以贯之浓厚的人本意识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的集中体现和精髓所在,极大地提升了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理论认知,诠释了人民作为客体和主体是统一于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中,拓新了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人民观的价值意涵。文艺的人民性为中国文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范式,中国文艺理论的人民性特质定会愈久弥坚、历久弥新。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人民性文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1942,文艺之春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文艺范
立法人民性的四条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