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棋
“心理适应期”实际上是一个重建心理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就像日常温度改变时身体会有所知觉并启动调节机制,期间可能还伴随有一些身体亚健康症状产生。群体中有的人仅仅表现为状态紧张,有的人则产生焦虑情绪,有的人甚至难以开展正常的工作训练……时间过长的“心理适应期”是一种心理调节过程中的“亚健康状态”,症状上也存在从轻到重的变化。因此在官兵进行心理调整的关键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法平稳度过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军事心理学研究和战争实践表明,人无法在心理稳定性受到破坏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或进行判断,表现严重者可能会丧失对自我的控制。[1]综合现实情况,官兵“心理适应期”影响心理稳定性的主观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三类。首先,是环境适应问题。通常来讲,官兵在诸多情形下都面临阶段性离开自己熟悉的人与事,进入与之前状态大有不同的环境,必须同时面对饮食、作息、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各种变化,一时间无法适应而难以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其次,是工作压力问题。官兵处于工作流程不熟悉、训练模式陌生、作息时间变化或任务量骤然增大等情况之下,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在工作绩效不高、训练成绩不理想、排解渠道缺失时,极易出现因挫败感和无助感导致的低落情绪。最后,是人际交往问题。在新兵入伍、新学员入学、外学外训、转隶重组等特殊时期,官兵面临与生活习惯不同、个性特点不同、专业能力不同的战友工作生活在一起的情况,陌生的思维方式交错碰撞,可能会对独立思考造成影响,进而产生纠结怀疑倾向。
随着各项军事任务压茬推进,部队跨区域转进流动、编制体制调整进程加快,社会突发事件偶发性提高,“心理适应期”的适用对象早已由从前的新兵群体逐渐外延,背后的原因也越来越复杂。一是环境转换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变化。环境变化带来的是新鲜感与恋旧感的交织,个性发展则面临着个人与集体的融合。部队通常遵循集中管理原则,因此在人员变化调整过程中管理者工作风格和管理模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内部氛围,在多因素相互磨合阶段,个性发展与集体进步之间可能出现脱节与失调。二是现实状况与理想期待之间的落差。许多官兵在工作生活中都会制定相应的目标,或是在内心对外界条件有所期许,而自绘的成长进步蓝图往往容易忽略过度期望与自身能力之间的不调。诚然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会经常充斥在我们的周围,但是一旦真实状态与目标期许形成较大落差,可能长时间难以在思想上调和。三是情绪变动与自我调节之间的失衡。诸如在部队进入战备或封闭状态后,人员流动性降低、任务密集度提高、训练强度提升,难免导致压力骤然增大,此时又不具备日常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实施条件,久而久之负能量持续积聚,一旦产生情绪调节失控情形,就给官兵心理回到平衡状态增加了一定难度。
能否顺利平稳快速度过“心理适应期”,关系着部队内部稳定和训练工作效率,甚至对人员集体心理都会有所影响,缩短“心理适应期”的有效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针对性搞好适应性教育,增强心理准备。着眼部队当前紧凑高效的任务节奏,利用多种时机,采用精简高频的方式普及心理调适相关知识非常有必要。提前了解特定条件下容易导致“心理适应期”处理不当的因素,及对于常见情况的合理处置,都能够提高官兵相关知识储备,提高特殊时期的自我调适的有效性。例如,开展情境教育引导官兵在新环境中明确自身定位和树立新目标、利用课余时间灵活组织“介绍我自己”“讲讲身边事”“说说心里话”等启发性小活动、结合日常谈心工作了解官兵困惑帮助规划发展方向。另外,教育者也要经常更新了解相关的专业内容,如表达情绪、接纳自我、主动求助等方式非常有助于形成高水平的心理特质,能够在化解官兵心理压力的缓冲机制中产生较好效果。[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官兵养成写下“痛苦经历中的积极影响”的习惯来建立乐观心态、增强抗挫折能力,以此提高心理特质水平,以便快速从负面情绪中得以恢复。
——常态性建立个性化档案,做好责任交接。详尽周密的档案记录能够及时提供可靠参考,便于相关心理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新兵下连、转隶重组、工作调整、突发情况等特殊时机中,一份完整的档案资料是分析官兵环境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有力依据。心理工作因人而异的特性决定了档案内容的周密特质。个性化档案的内容除了应涉及官兵的个人基本信息,还应涵盖其主要社交网络的统计、日常表现的记录、个人特殊重大事项的叙述及心理关键变化的节点等内容,并结合实际不断对档案的项目进行完善梳理。根据过往的行为反应和心理状态,管理者能够合理调整方法策略,主动介入帮助官兵调适心理状态。档案管理应建立责任机制,根据个体情况分类施策,在保证隐私的前提下完成点对点交接,按照“对群体给予适当关注,对个体给予科学帮扶”的原则开展相关工作。“心理适应期”中官兵既可能获得自我提升和积极状态,也有可能发展为自我否定和极端情绪。依据有效了解给予适时合理的支持和引导能够极大程度帮助官兵缩短“心理适应期”,并主动高效投入工作训练。
——灵活性科学调整管理模式,铸牢感情基础。官兵进入新的管理模式中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情绪,甚至在部队战备状态转换、任务休整之后也会产生一定压力。适时针对人员状态依法依规科学规划管理思路至关重要。绝不能为了规避风险而松懈要求和降低标准,但也不能一味追求绩效评定而忽视心理健康,二者应该齐头并进互为依托。比如,在官兵进入新环境之初对管理规定、日常活动、设施条件和注意事项进行详尽的介绍,在重要时间和任务节点之前及时通知提醒,尽量营造轻松活跃的管理氛围以避免紧张情绪,也可以结合训练间隙和课余休息开展缓解压力的趣味活动。管理者要善于到官兵中间去,在闲暇聊天和不经意交流中了解现象本质和问题根源,探讨解决的方法,共同度过管理“磨合期”。[3]熟悉和了解是加快心理适应的必备条件,适当的共情能够为官兵沟通搭建良好通道。共情需要在情绪上保持一定的距离——管理者需要从官兵倾诉的不良情绪中走出来一点,与它们产生一定的距离,在这个距离空间里充分了解对方的想法,找到症结精准“开方”,在反复的交流中既建立了感情沟通,又为完善管理模式找到了方法。
——经常性组织心理团体活动,加快集体融入。对陌生环境和全新人际关系的抵触是人之常情,加之在“心理适应期”中官兵心理本就相对敏感,因此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心理辅导,协助个体解决心理困境目的的方式就较为实用。诸如,“体验进化”活动是通过模拟人类进化过程而进行的猜拳游戏,官兵可以在期间体验进化过程与适应过程的相似之处,更好找到个体定位,坚定努力方向;“生命传递”是团体间齐心协力完成个体传递的活动,通过激发官兵的合作意识,增进理解与信任,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类似活动通过人际交互作用,促使每个人在交往中学习观察体验,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反馈启发支持鼓励,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和接纳自我,能够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提高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虽然心理团体活动短期之内对于官兵心理素质的真正提升起不到稳固的效果,但是经常性结合实际情况的组织开展,对于提高训练质效、增强心理韧性和培养心理素质一定大有裨益。不同活动达到的效果和目的不同,不同情形下能够缩短官兵“心理适应期”的方法也不一样。要准确把握官兵的阶段性特征、普遍性心理和特殊性变化,找准方法解决问题,切实把活动成果长在官兵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