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燕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契合人的需要才能富有亲和力和针对性。近些年,思想政治教育虽逐步实现了从对人的需要的漠视到对人的需要的关注的理念转变,但在实践层面仍难以真正契合人的需要。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实现从面向人的需要到面向个体需要的核心突破。
根据《新华汉语词典》,“个体”即单独的人或生物,[3](P332)因而个体需指向单独的、不可再分的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因此,只有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基于对教育对象差异化需要的精准识别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制定符合个体需要实际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求,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迎合”具有逢迎,猜测或揣度别人的心意以便顺从或投合的意思,迎合个体需要意指一味地顺从和逢迎个体的要求和欲望。与迎合个体需要不同,面向个体需要所强调的是尊重和重视个体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契合个体需要。迎合个体需要和面向个体需要的根本区别在于二者对个体需要所持的价值态度不同。迎合个体需要完全从主观层面出发,无条件地满足个体的一切需求,这造成了目的和手段的本末倒置;面向个体需要则注重对个体需要的规范和引导,虽然尊重但并不盲目逢迎个体需要,而是在理性把握并满足个体合理诉求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工作,努力促进个体需要健康发展。
具言之,迎合个体需要陷入了两大误区。一是忽视了个体需要性质的复杂性。迎合个体需要首先表现为不加区分地盲目迎合。个体需要的性质具有复杂性,这要求人们在关注个体需要的同时必须严格甄别需要的性质,对个体的真实需要与虚假需要、正当性需要和非正当性需要加以区分。因此,一味迎合个体需要易造成个体虚假需要的膨胀,助长个体不正当性需要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二是忽视了个体需要的发展性。迎合个体需要还表现为毫无目的的迎合,即在迎合个体需要的过程中始终停留在个体原有需要,无法实现通过满足个体合理需要促进个体需要发展的目的。面向个体需要旨在通过满足个体的合理需要激励个体需要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但一味迎合个体需要则会造成个体需要的层次和水平始终停驻在原有状态,随着时间推移就会出现个体的需要与个体所处的客观物质条件不匹配的现象。可见,面向个体需要并不是盲目迎合个体的一切要求,而是指在对个体需要的性质进行严格甄别的基础上,努力契合个体需要并不断提升个体需要的层次。从德育视角出发,面向个体需要就是为了通过把握并契合个体需要增强德育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和发展个体需要。
尽管,面向个体需要在凸显个体需要极端重要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个人的利益问题,但这与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具有本质区别。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不仅强调维护个人利益,而且在总的倾向上都主张个人至上和个人本位,尤其是利己主义将个人利益视为高于一切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为了追逐个人私利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危害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然而,面向个体需要在强调尊重和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也强调维护集体需要与社会需要。一方面,个体需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毫无需要的,即便是所谓的“清心寡欲”、“无欲无求”实际上仍是有所求的,追求“无欲”的状态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因此,任何漠视甚至压制个体需要的观念及做法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尊重个体需要尤其是个体对于物质利益的需要具有客观必然性。
另一方面,面向个体需要本质上就是面向集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社会需要是互为前提、共促共进的关系,维护个体需要与维护集体需要和社会需要并不相悖。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其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归属于一定的集体并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而集体和社会归根到底也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所组成的。集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及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而个体需要的满足和发展也依赖集体和社会提供支持。从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来看,个体需要如果能够与集体需要、社会需要高度一致则更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个体需要层次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个体需要社会价值的大小。
无论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二者都将个体需要置于最高点,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不惜牺牲集体和社会的需要,但面向个体需要旨在摒弃将集体凌驾于个体之上的错误观念,在坚决维护个体正当利益的同时也注重维护并发展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面向个体需要绝不是要搞个人至上甚至推崇极端个人主义,而是反对用集体压制个人的集体专制主义;不仅强调尊重并维护个体需要,还强调积极引导个体需要与集体需要、社会需要保持一致,发展个体需要的社会价值,实现个体需要、集体需要、社会需要的和谐共存。
面向个体需要蕴含了从分析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求展开对个体需要的具体分析,把握不同个体需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从中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本质特征,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次展开对个体差异化需要的分析,循环往复,不断深化对人的需要的系统性认识。诚然,人的需要在微观视域下表现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的需要,不同个体缘其物质条件及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会生成差异化的需要图景,因而对于人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但从宏观上看,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任何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必然会与周围世界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人的需要呈现出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尽管依据不同标准可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不同内容,但在整体上都表现为不同的层次且覆盖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类别,人类需要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上都呈现出相似性和贯通性。因此,人的需要不仅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同时还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也正因如此人类才得以展开真诚的对话交流,并在历史接续中满足一个又一个需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面向个体需要强调人的需要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主张从个人及其需要出发,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只是为少数人所特有的,也不意味着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共通的需要。实际上,不同个体之间的共通需要是其展开对话合作的根本驱动力量,人类合作的不断深化证明了个体需要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需要是个体实践的内驱动力,不同的人在不同需要的支配下会从事不同的实践活动以寻求自身需要的满足。这些支配不同个体的需要会促使每个人都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力,相反方向发动的力会相互抵牾。只有努力寻求不同个体需要的最大公约数,即在不同个体中建立具有广泛共识性的共通需要,形成向一个方向发力的强大合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差异化的个体需要。因此,面向个体需要并不是局限于单个的个体及其需要,而是在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化需要的同时也寻求为不同个体所共有的需要,在把握个体差异化需要图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个体需要朝着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方向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的。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在育人理念层面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个体需要,树立个性化的育人理念,反对“一刀切”“一锅煮”等粗放、低效的育人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关注的重点课题。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人的需要实则是一个历史过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分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淡化了其人文属性,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关注社会需要而对人的需要关注甚少甚至熟视无睹。伴随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了从对人的需要的轻视到对人的需要高度关注的理念转变。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践层面仍难以真正契合人的需要。究其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实现从面向人的需要到面向个体需要的关键突破。单就育人理念而言,谈论面向人的需要与面向个体需要的区别必然会涉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这两种不同的育人理念。人在自然存在形态上表现为单独的、具体的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方式更不应讳言个体。尽管,面向人的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出共性教育时并未明确提出压制人的个性化发展,但由于始终停留在抽象和泛化的层面而难以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多样化需要。相较而言,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从抽象的人深入到了具体的、鲜活的人,坚持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教育诉求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从面向人的需要到面向个体需要的理念嬗变经历了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尊重个体需要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同时,保留了面向人的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内核,努力将共性教育寓于个性教育之中,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促进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实现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相辅相成。概言之,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秉持在遵循共性原则的基础上推进个性化教育的育人理念,强调依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要进行精准定制,展开分类指导,从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目标等要素的精准配置,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及其实效性的提升依赖于科学得当的育人方法。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方法层面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个体需要,即坚持以个体及其需要为切入口,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将其视为服务于国家治理的一种软性手段,并自然而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功能泛化,在具体实践中大而化之地展开,这严重掣肘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为扭转这一局面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深化到内部,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切入。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深深地根植于其个体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群众的整体掌握是通过对具体的人的掌握实现的,个体的思想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活动场域。但每个人都具有为自身所独有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精神体验,因而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抽象地去做,只能具体地、细致地去做。其中,需要是支配个体一切思想行为的基本因素,只有从个体及其需要精准切入才能充分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矛盾问题,激发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能动性,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因此,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蕴意在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突破,超越人的类主体层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教育对象置于具体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阶段下考察,从鲜活的个体及其需要切入,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化的过程中提高精准性和实效性。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意识的支配下产生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根本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层面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向个体需要,也在育人目标层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个体需要为价值归宿,即从个体需要出发再回到个体需要。
以往人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追求的认知存在若干误区,如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等同于社会目标或者整个教育事业的目标。然而,思想政治教育不过是诸多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其内在规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独立承担起社会和整个教育事业的目标追求,只能在与众多社会实践发挥合力作用的基础上中服务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要求从人的需要出发并努力满足人的需要。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对象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个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个体的精神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在于满足和发展个体需要尤其是个体精神性需要,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层面应着眼于个体及其需要。一方面,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满足个体的合理需要,增强社会个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整体上关注人的需要,还注重每个个体尤其是社会弱势人群的现实诉求,不忽略任何一个个体,努力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化需要;另一方面,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将促进个体需要的健康发展作为目标追求,在规范和引导个体需要的过程中更好地满足个体需要。
必须澄清的是,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以满足和发展个体需要为价值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个体需要而不顾集体和社会的需要。个体需要和集体需要、社会需要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规范和引导个体需要,使每个个体自觉将集体需要和社会需要作为自身需要的重要内容,提升个体需要的社会价值,激励个体积极融入到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中,从而为满足个体需要提供更多物质支持。可见,面向个体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层面还内蕴了对于满足和发展社会需要的价值追求,旨在促进个体需要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个体需要。
树立尊重个体需要的实践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先决条件。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首先要求将个体需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视域,在理念层面尊重个体需要的客观性、差异性以及教育对象个体需要表达的主体身份,充分激发教育对象个体需要表达欲。
首先,尊重个体需要的客观性。现实的人是寻求需要满足并不断发展需要的人,个体需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打破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互斥对立的僵化思维,增强结合个体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意识和渗透能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联动共振的实践理念。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性功能,漠视甚至压制了教育对象个体需要,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成为了一种政治宣讲与政治洗脑的过程,从而滋生了教育对象的阻抗心理。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必须同时纳入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强化渗透意识和渗透技能。个体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忽视或回避个体需要的思想都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善于结合个体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和现实性。
其次,尊重个体需要的差异性。个体需要在主体维度上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历史维度上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不同个体的需要以及同一个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均具有差异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树立个性化育人理念,也要摒弃一劳永逸的消极思想。一方面,不同个体需要的内容指向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尊重个体的认知和发展,根据个体个性化需要有区别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另一方面,个体需要处于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备长期面向的心理准备,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个体需要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配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
再次,尊重教育对象个体需要表达的主体身份。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是被动填充的容器,而是有思想、有需求、有情感的能动的人。教育对象能否以及是否愿意充分表达个体需要,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身份,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展开与教育对象个体之间的精神交往,深化双方视域融合,从而引导受众积极主动地表达需要、追求需要,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创设即时通畅的信息交流空间,建立互动良好的主体间关系。
建立科学平衡的供需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教育对象需要之间的矛盾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及发展的全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旨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供需失调的矛盾。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精准识别和精准配置保持供需平衡,在满足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强化个体需要发展与完善的内生力。
第一,依托技术优势,精准识别个体需要。供需契合建立在对个体需要精准把握的基础之上,而“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全面掌握受教育者思想状况,为精准分析受教育者需求提供技术支持。”[4](P8)因此,加快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精准思政”育人模式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应有之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利用详尽的数据揭示并研判个体需要的发展规律,对个体需要进行识别、画像和动态监测,才能不断优化内容供给、细化目标要求、创新话语表达、改进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专业性。
第二,抓住个体第一需要,找准最佳契合点。个体内在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发展性,在个体不同生命阶段中个体第一需要的指向是不同的。所谓个体第一需要即在个体内在需要系统中占据最大预期比重和最强烈心理期待的那部分需要,而“决定德育实效的关键在于满足个体第一需要”。[5](P12)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不仅要求在技术层面通过识别个体差异化的需要进行精准施策,还要求动态把握个体需要的历史序列,以个体第一需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找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教育对象需求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最大限度地增强教育对象的满足感。
第三,回归社会生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解决供需矛盾的要点在于形成供给与需要的协同机制,在精准识别个体需要的基础上优化资源供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6]每个个体都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人,个体需要根本上是个体社会生活的产物。回归社会生活不仅有利于深入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把握其需要实况,结合个体亲身亲历和真实体验展开既有温度又有力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有利于将社会生活元素注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提供社会生活支撑,建立契合教育对象多样化的心理诉求和情感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社会生活,结合个体需要选择有共鸣的、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素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与个体需要的契合度。
面向个体需要绝不是单纯迎合个体需要,而是针对个体需要的内容指向与发展水平及时施加积极的外部影响进而提升个体需要层次性的过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旨在通过性质甄别、类别调整和双向联动增强个体需要的规范性、凸显个体需要的丰富性、发展个体需要的价值性,不断优化个体需要结构,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崇高追求的时代新人。
其一,甄别需要性质,增强个体需要的规范性。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向的个体需要是真实需要而非虚假需要,是正当需要而非不正当需要。虚假需要以资本逻辑布控下无止境的欲望形式加以呈现,不正当需要是个体主观意愿与公共意志无法调和的体现,是个体善对公共善的戕害。无论是虚假需要或不正当需要均属于“失范”的需要,是抑制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消极力量。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甄别力度,厘清个体需要的性质,保证个体需要的规范性。一方面,要警惕个体虚假需要与非正当需要的滋长,辨别个体需要性质,并强化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预和引导,对于个体的“失范”需要及时进行思想干预甚至法律介入,通过软硬兼施的教育方式引导个体理性追求需要、合理满足需要。
其二,平衡需要类别,凸显个体需要的丰富性。“人的需要是丰富的,但从类别上看,主要包括物质维度的需要和精神维度的需要。”[7](P42)2017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了“美好生活需要”,这生动诠释了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全面性。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深受需要的影响,个体健康发展要求平衡不同维度的需要。对于某一需要的过度追求必然会挤占其他需要的满足空间,精神需要的满足建立在物质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但物质需要的无限膨胀也会造成人为物役的发展困境。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现“美好生活需要”为价值遵循,引导个体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协同发展,既要为个体物质需要的满足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政策支持,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并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塑造个体丰富健全的人格。
其三,促进需要联动,发展个体需要的价值性。个体需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体本质力量的确证上,还反映在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尽管人在自然界中首先表现为单个的个体,但人的本质决定了人必然发展为群体性存在,社会需要是个体需要的超越性发展。只有引导个体将社会需要纳入自身需要体系,且以社会成员的角色身份审视自身的需要,即实现社会需要个体化和个体需要社会化,才能在激发个体追求需要满足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发展,而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引导个体自觉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同进步,促进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双向联动,实现并发展个体需要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