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达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气象局,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中国传统气象文化把气象与农业生产、人的生命安全、医疗卫生、人体疾病与人的精神心理、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创作、宗教活动、战争胜负、居住建筑等方面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对古代哲学、政治、医学、农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中国传统气象文化蕴含着中国古代人们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人与自然矛盾不断加深,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知识和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在面向公众的气象科普工作中融入中国传统气象文化,对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向公众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以及扩大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庞大的农业经济基础孕育了丰富的气象文化,而丰富的中国气象文化蕴藏着中国先民追求天地人和谐的自然观,蕴藏着中华文明特有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农学、医学、文学、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大量反映与气象相关的内容,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气象文化现象。
中国古代以种植农业文明发达而著称,种植农业对气象条件的依赖,成为推动我国古代气象科技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气候与农事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形成了许多重要的论述气象与农业关系的文献,其中包括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人们还总结形成了各类农业气象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将气象与医学相融合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创举。我国独创的中医学强调一年四季、一日从早到晚的天气变化和风、热、火、湿、燥、寒等不同天气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整体,环境的变化往往对人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很多疾病的发生或者加重都与气象条件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2]。
风雨雷电、霜雪露雾等是常见的自然气象,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们被赋予了审美的属性,应和着世间万象,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3]。甲骨卜辞、《诗经》、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学作品中对自然气象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记录,又表征某些社会意识具有生命哲思之内涵。
中国古人认为,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关系到军事政治安全,一个王朝的覆灭、一场战争的胜负虽然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但由于气象原因则有可能使其加快或者延迟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气象条件甚至可以影响战争的胜负。中国古代军事、政治的决策者非常重视对气象与军事政治方面的研究。
自古以来,人们的劳动、出行、寝居、着装都与气候环境及其变化有关,受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影响而形成的习俗反映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都能反映出气象对民俗文化的影响。例如,北方过年吃饺子,饺子是面(即小麦)做的,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比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就是小麦。而南方地区过年蒸年糕,年糕是糯米(即水稻)做的。因为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或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侧重以现象联系、事物表征、归纳和类比推理、具体的一般性和心灵体悟为特点。这种思维特点使气象自然地与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刻的联系。中国古代有许多极其重要与深刻的基本哲学概念的源泉来自对大气的观察,如“阴阳说”“五行说”,来源于对昼夜更迭、阴晴变化等气象因素进行哲学思考的结果。中国古人将气象与哲学相关联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心理。气象学家张家诚认为,哲学与气象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多变的大气现象发人深思,引发哲学概念的产生,而复杂大气现象的解释更需要哲学思想的指导[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观测和记录天气现象的国家之一。早在3 000多年前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已有表达风、云、虹、雨、雪、雨夹雪等天气现象的文字记载。我国古代科学家在气象观测仪器方面也有许多发明成果。汉代已经使用天平式土炭和羽炭测温计来测量空气温度,汉代与晋代使用铜制或木制的测风器进行风的观测。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雨量器的国家[5]。中国古代气象观测的科学和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气象科学的形成与技术的发展作出过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中国古代在预测天气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观察天象、物候,气象仪器观测,推算历法等方法。
2.1.1 向公众科普古人预测天气方法的意义无论是我国古人留下的包含“气象”相关内容的典籍,还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的以谚语、俗语等形式流传至今的“天气、气候与人们生活”方面的经验,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天地人合一”的整体观;其中,我国古人用于天气预报的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总结。虽然与以“大气科学”为理论支撑的现代天气预报方法相比,古人预测天气的方法缺乏科学性,但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能够在古人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典籍中挖掘出许多在今天仍然使用的天气预报方法。
例如,最著名的古代预测天气的书籍之一《相雨书》当中有很多天气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且能够用现代天气学原理印证其科学性,在今天仍然适用。《相雨书》中“日出无风而热者,至日中,则雷雨作,风雨兴也”,说明早上日出时分没有风但天气闷热表明空气湿度很大接近饱和水汽条件,但由于前一天夜晚地面降温,使得早上对流层低层温度低,不满足对流不稳定条件,无法触发对流。到中午由于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而使大气结构变为下暖上冷,触发对流活动可以形成积雨云甚至可以伸展至对流层顶,从而产生雷雨天气,有时还会产生冰雹。这一现象多出现在夏秋。“日已射庐,犹有雾者,细雨数日”“三日有雾蒙蒙者,狂飙大起”说明太阳已经高照,雾还未散明显为峰前平流雾。平流雾预示着降雨。连日有雾表明天气将转化为不稳定状态,气旋锋面即将到来预示着将起风或下雨[6]。
广大社会公众普遍对中国传统气象文化中包含的古人认识自然的方法和理念了解不深入,公众普遍认为我国古人用于天气、气候预测的方法已经过时。这不利于中国传统气象文化智慧的传承和发展。在天气预报准确率依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间的今天,我国古人用于天气预报的方法也为现代天气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传统气象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人对天气变化规律的哲学思维,对大气科学的创新也将起到促进作用。大气科学是研究非确定性现象的学科,人们对大气本质认识会越来越深入,预报准确性也会越来越高。这是大气科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重要区别。大气科学未来的重大创新,需要哲学思维和历史思维等人文素养。
天气气候预测涉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通过气象科普手段向公众普及古人预测天气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公众了解中国古人的智慧,还能够丰富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方面的常识。
2.1.2 中国传统气象文化思想理念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气象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倡导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例如,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的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含有大量论述农业与气象关系的内容,其中蕴含着中国古人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齐民要术·伐木第五十五》引《孟子》云:“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齐民要术·伐木第五十五》引《淮南子》云:“草木未落,斤斧不入山林。”做到采伐有节制,尊重树木的自然本性和生长规律,让其充分生长发育,维护树木的自然生态,这样就可以实现树木的永久可持续利用,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7]。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中国古人将天象、物候、人事统一组织到一个井然严密的时间秩序之中,根据节气的特性安排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保持着人时与天时的诸多统一反映了日常生产生活遵循自然规律的特质。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气象科技快速发展,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高,但同时,全球气候不稳定性也日益加剧,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深,气象防灾减灾的压力没有随着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而减轻。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当前越来越注重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将“减缓气候变化”作为重中之重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气象科普的手段向公众传播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的理念和思想更具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对“人与自然和谐”等理念赋予了新的文化时代内涵。
气象与人类的关系不局限限于人们需要对天气变化的预测预报和防范气象灾害的常识,气象对人们的健康、心理调适、日常生活、人口分布等都具有深刻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的话语体系中,“气象”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兼具文学、美学与文化品格的概念范畴。
目前,面向公众的气象科普工作基本局限于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气象防灾减灾常识、气象科技应用知识等对公众具有实用性的方面,而很少向公众普及中国传统气象文化中人文方面的内容以及我国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方法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理念。将中国传统气象文化融入气象科普工作,不仅可以加深公众对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知识的了解,还可以丰富气象文化内涵,让广大公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气象文化智慧,推进气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向公众普及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知识和理念,能够使公众对“气象与人类的关系”有更全面的了解,对“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够激发公众对气象科普的兴趣,扩大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
在通过气象科普手段向公众传播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知识的过程中,用现代的语境、通俗的语言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国传统气象文化内容,结合公众对气象科普工作普遍关注的方面,如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天气气候知识,赋予中国传统气象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例如,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的,对我国其他地区来说,同一节气所描绘的情况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伴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二十四节气描述的天气变化节点与实际天气形势可能存在差异。近现代以来,农民根据气温、降水、物候的变化动态地修改了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实现二十四节气本地化。向公众科普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时,应该让公众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二十四节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特征和地球气候变化而动态变化。
在科普气象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传统气象文化的力量,在中国古代很多历史、文学作品中都有与“气象”相关的内容,融入向公众科普气象知识的过程,能够使气象科普知识更加生动。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写了春季下小雨,万物被雨露滋润,赋予了雨这种天气现象文学美感。有利于气象科普知识传播的素材,无论是历史的、文学的,都应该利用起来,为气象科普服务。
新媒体时代利用丰富多样的气象科普媒介,如气象App、微信公众号、气象科普展览、动画视频等,使中国传统气象文化内容变得更生动、有趣味性,更便捷地向公众普及。同时,要充分了解不同的受众群体及其需求特征。例如,针对幼儿和青少年群体时,在制作气象科普读物、视频等气象科普产品时,要根据其年龄阶段特点,选取合适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奥,要具有趣味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气象科普手段更加多样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气象科普将会开发更多的方式和渠道,如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使中国传统气象文化内容的传播更加生动、直观、立体。气象科普与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的融合也将更加紧密。
气象科普与中国传统气象文化的融合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气象科普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研工作者积极参与气象科普工作,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气象科普产品。
气象科普与中国传统气象文化融合发展是长期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推进气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