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丽(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
压疮,又称褥疮,是因为患者皮肤长期受压导致的疾病,在长期卧床患者身上常见。一旦发生,不仅增加痛苦,影响全身疾病的恢复,甚至会引起局部皮肤破溃、感染乃至完全坏死。压力性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可能发生于体表皮肤,也可能在黏膜上、黏膜内或黏膜下发生。
联合作用,造成压疮的3 个主要物理力是压力、摩擦力和剪力;长期受压的皮肤经常受到外界刺激,如汗液、尿液、各种渗出液及引流液等刺激,使角质层受到破坏,导致皮肤组织损伤;疾病影响:常见于昏迷、瘫痪、年老体弱、持续发热及营养不良等患者。
1 期:皮肤完整、发红,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触压不褪色。2 期:部分表皮缺损,皮肤表浅溃疡,基地红且无结痂,也可能产生破溃的血泡。3 期:全层皮肤缺失,但肌肉、肌腱和骨骼尚无暴露,可有结痂或潜行。4 期:全层皮肤缺失,伴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的暴露,经常伴有结痂和潜行。另外还有两种分期为深部组织损伤和不可分期。
1 期压疮可用赛肤润轻柔按摩,外贴水胶体敷料,特别消瘦的患者适用泡沫敷料(主要用于减压);2 期压疮主要是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水疱大于5 毫米,消毒后注射器抽吸水泡,待干后撒造口护肤粉,外贴水胶体或泡沫敷料。3 期、4 期压疮创面处理,遵循TIME 原则。这个时期需要专业的造口师(伤口师)或外科医生处理,切勿自行处理。
(1)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对压疮的预防,包括卧床患者、老年人、ICU 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肥胖、手术或自行变换体位能力受损者等。
(2)预防压疮最主要的是消除诱因,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其中勤翻身尤为重要,使用各种器具和敷料都不能替代翻身。翻身可以减少局部组织的压力,一般每2 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30 分钟~1 小时翻身一次。
(3)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严格保持床单元及受压部位衣物清洁、平整、无皱褶,避免与皮肤产生摩擦;有条件者,检查全身的皮肤,尤其是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尽量避免红斑区域再受压。协助患者翻身、更换床单被服时,动作须轻柔,避免发生拖、拉、拽、推等现象。
(4)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还包括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被服的干燥,尤其是对大小便失禁、分泌物多及出汗的患者,应及时洗净并擦干,避免潮湿增加产生压疮的风险。
(5)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每日应进行各关节被动或主动运动,从而促进肢体和皮肤的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减少压疮的发生;根据要求使用各种护垫,包括海绵垫、凝胶垫、荞麦皮枕头、足部护垫等。
(6)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不良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严重程度以及愈合时间有关。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积极补充营养,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