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洋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2
郝静 新工(中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2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养老体系和医疗体系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养老对医疗基础建设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常规建筑相比,康养建筑的能耗较高,对建筑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尽管很多地区都建立了康养建筑,但总体来说并不是很完善,也不是很合理。主要问题包括缺少专业的设备和缺少专业且全面的服务。基于此,探讨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设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一旦进入老年阶段,身体的各部分的机能开始退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弱。一般说来,老年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退化。因此,在居住要求方面,这些退化问题都要考虑在内。针对视觉退化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大放大标识牌字样、增加夜间照明的灯具来解决;针对听觉的退化,可以通过采用视觉信号报警的方式来加以提醒老年人,无论是增加灯光还是震动,都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听觉退化问题。针对嗅觉、味觉、嗅觉退化方面,可以采用自动熄火的炊具、无明火的电磁炉、加强室内通风这些方法来解决,从而避免对老年人的潜在身体伤害。另外,基于老年人的身体不便,在康养建筑的设计上,要着重做好地面的防滑处理,在老年人常活动的重点区域安装扶手等一些无障碍设计。另外,人进入老年,记忆力、智力和认知能力也会下降。针对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问题,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多设置一些台面,采用开放式的储物柜等;在老年人的智力上,可以增加观察窗,方便老人和看护人员的沟通交流,确保老人的安全;基于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标识性的物件增加老人对住宅的熟识度。
根据数据调查可发现:现在的很多老人存在着一种孤独感、空虚感,还有失落感。为了解决这些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在康养建筑设计上,一是可以改变空间设计,采用暖色调和质地温和的建筑材质,二是为了避免老人想不开,可以在老人住宅设计中安装报警设备,强化无障碍的设计。除此之外,为了老人可以看到外界地变化,增强老人的归宿感,可以增加阳台和窗户的空间设计。老人也需要交往,在康养建筑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交往空间,让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照应。
受身体条件、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老人更愿意选择独立居住。目前,中国的老人日常生活主要有集聚性、长期性、规律性、私密性等特点。因此,康养建筑在设计中要做到可以让老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特点来布置房间,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老人自己的物品。
根据我国康养建筑的发展状况,很多建筑的基础设施与医疗水平仍存在不足,在当前建设康养建筑的过程中,医疗设备设置思路仍然停留在满足基础疾病应急处理的阶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病和慢性病正逐渐加重与扩张,这针对康养建筑的医疗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持续缺乏认识,继续选择不考虑老年人疾病的实际情况,也就无法彻底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对其进行设计团。大多数老年人身体素质并不好,生重病的风险相对比较大。有些康养建筑没有完善的医疗设施与技术,很容易错失最好的护理时机。
当前,我国虽修建了很多康养建筑,但从整体角度来看,有些康养建筑的选址并不合理。众所周知,康养建筑的设计是主要为了能够让老年人可以安心休养,对此,设计人员应该将康养建筑的地址选在安静或环境优美、舒适的地方,但是,有些养老院建筑选址过于偏僻,相对来说是比较安静,但是交通不便,并且配套医疗技术设备比较差,再加上环境荒凉,可能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另外,还有一些养老院选址在比较繁华的市中心,虽然这样交通比较便利,并且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但会给老年人带来嘈杂的吵闹声,对那些需要安心静养的老年人来说,不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我国有完善的康养建筑设计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有的康养建筑在设计阶段已参照了这些标准,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制定建筑施工规范等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投产后实际管理者应充分了解设计目的,不得私自改动使用功能与设计细节,保证康养建筑的设计意图在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当前,社会上的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多数表现为居住环境与医疗条件不尽如人意,这让更多人意识到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不仅应该满足“居”的条件,更应该有“养”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康养建筑设计应该紧跟当代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发展趋势。对此,相关部在监管过程中也应该引起重视,避免因个别康养建筑硬件条件及管理模式上的弊端,造成养老行业发展不畅。同时,由于环境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康养建筑设计应该重视满足老年人心理上的需求。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闲来无事,也找不到合适的娱乐方法,久而久之心理的空虚得不到满足,又有些老年人离开前期工作的岗位后,始终找不到自身价值,导致心情压抑,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在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建设一些花园、广场、运动设施、活动场所等,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便捷地参与到这些场合中,进行自由活动与社交,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加交际频率,使老年人心情愉快。
另外,也要对医务人员进行管理与服务培训,有针对性地增加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为缺少子女或伴侣的老年人多提供陪伴服务,适当组织一些志愿者小组,来适当给予老年人来自亲人的关爱。不仅如此,还要提升养老设施的品质与可靠性,与医院进行合作,借助专业的医疗条件,在发生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得到医疗支持或到医院中就医。成熟的康养建筑应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这样可以有效照顾到不善社交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减少他们的心理落差感,起到调节与稳定老年人心情的作用。
康养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要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以人身安全为前提,避免装饰装修的棱角的同时,注重防滑设备与无障碍设计,避免一些安全隐患。同时,房间装饰的色彩也很重要,在确保干净、明亮的同时,应选择一些具有康复作用的颜色与图案,当前许多康养建筑中都没有重视这一点。选择康养建筑的很多老年人都需要进行日常康复训练,助于他们更好地恢复,医疗服务人员一定要确保医疗康复设备的正确选择与使用,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否则可能导致老年人的错误操作造成身体的损伤,适得其反。因此,要配备专业人士制定合理、科学的康复计划,并对老年人进行实时照顾。我国目前的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比如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没有进行有效的衔接,再如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老年人不愿意进入康养建筑等,想要解决这些难题,还需要政府部的政策支持,有了政策的保障与严格的监管,老年人及家人能够充分感受到康养建筑的可靠性与趋势性的时候,传统“养儿防老”的理念才能逐渐让位给新时代的主动养老模式。
通过对老年人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的探究,以康养建筑设计现状为基础,结合对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主要服务对象的理想需求特点分析,对康养建筑各空间划分布置进行了简要分析,为该项目实际建筑室内空间的个别楼层进行了设计。其中,对中小空间,如卫生间、卧室、护理站等空间的细部设计进一步做到了“适老化”、“智能化",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环境。
不少老人因为身体功能下降的影响,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功能也在逐步下降,这也会给老人生活造成一定困扰。因此,在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医疗检查、治疗、个人居住等不同的功能进行有效区分的同时,让整体的空间变得更加集中,合理规划整个空间面积。不仅如此,还要合理设计等候区、休息区、娱乐区等辅助空间,来进一步提升康养建筑建设功能设备的整体水平,让老年人更加舒心。
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不仅满足老年人的生存条件,还要进一步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康养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要求,通过建设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基础设施,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通过建立老年大学、休闲娱乐课程以及花园活动、护理中心等相关的内容,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合理利用闲暇的时间,并提高他们的身体能力与素质。
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建设选址主要受到自然环境、交通以及周边的资源等不同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师至少要从这三方面进行考虑。自然环境要选择合适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开阔的视野,周边没有嘈杂的声音或污染物,并有良好的空气质量。交通方面,要求医院结合型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周围的交通情况便捷,尽可能地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只有这样,在突发情况时,才不会受到出行交通限制的影响。另外要满足交通运输、消防等方面的要求。最后,还要考虑康养建筑周边的资源问题,要具备医疗机构或便利店、超市、餐饮等条件,在这样的前提下,可以与一些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当老年人有突发状况时,可以进行及时就医。另一方面,周围的餐饮、便利超市等设备齐全,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在进行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选址的过程中,还要遵循安全性、便捷性、优良性三方面的原则。安全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在选址过程中首要遵循的原则,对此,要求康养建筑需要避开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环境,同时因为老人的行动很不便,他们的正常生活中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与适应能力都有所减退,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前提下,针对康养建筑建设应该选择远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避免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同时,以免因为一些嘈杂的声音为老年人带来烦躁、失眠等不良状况。不仅如此,还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区,以免老年人不慎摔倒。而对便捷性的原则,要确保交通便利,方便老年人出行,还有尽可能地选址在医疗机构附近。而优良性原则就是要求在选址的阶段,选择光照条件比较好周围环境,绿化环境较好,且地势平坦。总之,要适合老年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不仅如此,还可以打造出一些自然景观或活动区域,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众所周知,公共活动区域是老年人在日常活动以及生活中去的比较频繁的空间,同时也是医养综合型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中最不可缺少的区域。这就对公共活动区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还要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时更加需要专业医疗技术团队的实时看护。在通常情况下,选择一个比较好的朝向,尽可能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要进行布置,内部的空间要尽量采用完整的大空间的布局。另外,尽可能地与休息厅、活动区域、餐厅等一些功能在组织交通上进行联系布置,要达到空间的多功能与合理利用,可以选择符合适老设计又可以灵活移动的桌椅家具,便于空间的灵活运用。如要求相对小的功能空间,也可以考虑无障碍隔断形式,对空间进行区域划分,实现公共区域的多功能性,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
针对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的设备配置方面来说,其应普遍具备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个性化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并满足他们对更好生活质量的追求。例如,除了基本医疗团队看护外,可以在内部一些特定的区域设置监控报警系统,在设计时丰富在公共空间的标识系统、自动报警系统、一键呼叫系统,对老年人的健康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他们设置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自动定时通风换气系统、太阳能供热、智能采光照明措施、竖向绿色植物景观、营养丰富的纯天然绿色菜园等各项帮助,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更为优质的服务,在统一系统管理下,进一步提升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居住的综合性条件。
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周边道路的无障碍设计可以为老年人的日常起居出行提供更便捷的条件,避免一些安全隐患,对老年人造成损伤。由于一些老年人会使用轮椅,对此,设计时根据国家出台的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中规定的轮椅通行宽度、坡度进行横向、竖向交通设计,其中竖向交通可设计为垂直形式、直角形式以及折返形式等不同的方案,并且坡度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保持均匀,宽度和转弯半径均需要严格满足国家规定,在坡道的两侧都要设计挡台或者加密护栏,以避免老年人由于智能轮椅或者手杖滑落,而产生摔倒的情形。其次,盲道的设计大致包括行进盲路与提示盲道两部分,而行进盲路主要是内部行人必须穿越道路的中间部位,使那些视觉障碍的老年人顺畅地通过,提示式盲道则是为了发挥必要的提醒功能,可以设置在场地或者建筑物的出口处、道路拐弯处或是设置在坡道的周边地区。另外,在建筑主出入口附近停车场设有无障碍车位,使得无障碍车位与出入口人行道保持安全间距,以方便利用轮椅的老年人,也可以迅速进入到人行道中,为他们出行提供便利。
当下,养老模式与趋势成为广大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的设计水平也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然而,现在的以适老性为导向的康养建筑服务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医疗养老设施尚不完备,康养建筑选址过于偏僻,康养建筑设计方案与实际差异较大等,对老年人的居住品质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应引起重视,通过对老年人心理及行为模式探究,总结我国康养建筑现状及发展,最后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无障碍设计等建筑设计层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思考,积极进行调研与学习,丰富设计资料与设计手段,提升康养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为我国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可行的养老选择,让老年人生命接近尾声的这段旅程同样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