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绿色航道(水运)建设实践与思考

2023-04-15 13:19钱兆燕
中国水运 2023年2期
关键词:绍兴航道码头

钱兆燕

(绍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浙江 绍兴 312000)

内河水运作为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成本低、占地少、能耗小、排放少的优势,在促进沿河产业集聚、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保障大宗物资运输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对航道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希望其建设成为“航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最美走廊,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传统的航道整治难以适应新时期航道建设的需要。

1 绍兴水运现状

1.1 航道概况

绍兴境内河流密布,内河航道网向西通过杭甬运河与钱塘江、京杭运河相连,向东经杭甬运河直通宁波舟山港。全市共有内河航道117 条,航道总里程1121.17公里,其中四级航道177.1 公里。作为国家规划建设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二横六纵”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杭甬运河贯穿浙江经济最发达的杭州、绍兴、宁波三个地区,是浙江省航道规划二十条高等级航道之一。

1.2 码头(作业区)概况

绍兴境内港口码头广泛分布在萧绍内河水系中的杭甬运河、曹娥江、浦阳江、南塘线、萧余线、钱海线及其他支线上,以内河港口为主,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港口企业29 家,泊位102 个,其中,500-1000 吨级泊位57 个,约占总泊位数的55.8%,300-500 吨级泊位9 个,300 吨级以下泊位36 个。

2 绿色水运的内涵

(1)绿色航道的内涵。绿色航道指的是在航运发展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强调在航运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使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生态航道的内涵。生态航道是指将自然生态与航道建设协调统一,寻求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以维护科持续发展的航道。

3 国内绿色水运的建设情况

3.1 江苏京杭大运河

在全长1797 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上,江苏境内长达687 公里的“黄金水道”稳居C 位。运河贯穿全省南北8 个地级市,是大运河河道最长、文化遗存最丰富、保存状况最好和航运利用率最高的区段。

近年来,通过实施京杭运河“三改二”、非法码头专项整治等,以共建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航运示范区为契机,同步推进运河文化旅游带、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奋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1)提升现代航运功能。对航道的航运功能提升重点对京杭运河淮安段、淮安船闸至九龙湖公园示范段进行智慧航道及助导航设施等建设,促进铁水多式联运、一体发展。关闭或搬迁一批问题突出、功能效益差的码头。

(2)增强绿化景观功能。提升景观,坚持治理与提升相结合,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临河建筑物立面改造。改善大运河淮安段水生态环境,增设港口粉尘在线监测设备、防尘和岸电设施、船舶污染接收装置。

(3)放大文化旅游功能。设计一批运河文化旅游经典线路,充分释放大运河的文化旅游价值,打造运河文化旅游“淮安样板”。加强运河文化研究的传承和弘扬,有序推进大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旅游船舶停靠码头和生态文旅区旅游码头。

3.2 苏南运河无锡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

苏南运河无锡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起于无锡与常州交界处的直湖港,止于无锡与苏州交界处的五七桥,按三级航道标准共整治航道39.276 公里。整治完成后,该航段通航能力由以前的500 吨级提高到1000 吨级。

(1)提出生态航道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护岸建设,首次提出“混凝土空箱+干砌块石+生态斜坡”的生态护岸结构型式,首次提出“水下混凝土+L型墙+景观植物”的新型老驳岸加固结构型式,在全省航道工程中得到推广。

(2)率先在全国建成“感知航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海事、航政、港政、运政、船检等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了一套集数据采集、传输和智能分析为一体的业务应用系统,并形成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集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为一体的决策支撑体系,为航道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4 绍兴市绿色水运建设实践

4.1 绍兴美丽航道建设

杭甬运河绍兴段是绍兴最重要的水上交通走廊,全长101 公里的航道中有89 公里列入浙江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精品示范线项目”(航道)。2017年首批申报了华舍大桥至嘉会青云段的6 公里航道工程。为将美丽航道的创建落到实处,绍兴港航部门专门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提高航道的美丽程度。

一是充分利用“五水共治”、“河长制”平台,积极履行杭甬运河绍兴段联系部门职责。形成村、镇、区、市四位一体的协同能力,凝神聚力、齐抓共管,杭甬运河绍兴段的水质和沿岸两边的绿化景观初具规模。

二是对沿岸的绿化进行了增补和扩种。投入资金8208 万元,完成运河两岸48 万平方的景观提升,并建立长效机制彻底消除毁绿种菜、违法占用、私搭乱建现象;开展运河常态化水面保洁、水质污染源专项治理工作。

三是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曹娥江“两闸一航道”项目、建设上虞曹娥作业区西区码头2 个全天候泊位、浙能电厂二期码头工程,完成杭甬运河柯桥区段齐贤兴浦段10 个应急泊位建设等,促进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是开展老旧船舶拆解工作和散小码头整治搬迁工作。完成老旧船舶拆解216 艘,关停各类散小码头27 家。

五是夯实行业安全发展基础。在杭甬运河绍兴段建成91 个监控点共144 路视频,有效提高了突发事件的监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是开展行业防污染治理。督促作业码头和堆场配备设施设置保湿降尘装置、严抓船舶垃圾上岸处理,开展船舶油品及港口移动机械燃料使用情况抽样检查等。

通过努力,现在杭甬运河绍兴段颜值高、水质优。整个航段水面清爽、标志齐全、航行有序,两岸柳树婆娑、绿树成荫、白鹭成群,基本达到“水清、岸绿、景美”创建要求。

2021年初,绍兴美丽航道创建工作通过了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考核组的考核验收。历时四年的绍兴美丽航道创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创建工作,创建工作也突出了四点亮点:一是创建巧借力,依托地方政府,结合五水共治、美丽乡村等开展了美丽航道建设工作,成绩显著;二是创建显服务,注重沿线历史文化挖掘,与老百姓需求相结合,建设运河沿线景点,大大增加老百姓参与感、获得感;三是创建有成效,从行业本身出发,保质保量开展航道养护、生态环保、码头整治等重点工作;四是创建兼创新,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应用无人机航道巡航、智能救生圈水上应急救援、智能称重分类垃圾箱等新技术。

4.2 高水平推进绿色港航建设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保优先”的理念落实到水运规划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生态护岸和生态缓冲带建设,鼓励开展港口绿色建造和运营技术研发,打造生态化的绿色航道;提倡建设公用码头,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岸线、陆域资源;加快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等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

(2)内河航运生态修复不断强化。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航运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码头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和新建码头环保设施建设使用统筹推动。港口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显著加强,矿石、煤炭等散货码头装卸工艺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3)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100%完成船舶生活污水储存设施改装,严格源头管控,新建船舶、外市籍转入的船舶等在船检环节严格按船舶技术规定要求配备防污染设施。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闭环”管理,实现辖区港口码头、服务区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全覆盖”。

(4)加大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加大码头岸电使用推广力度,严格落实新建码头和船舶同步建设岸电设施要求,加快现有码头设施改造,推动建立船舶使用岸电的供售电机制和激励机制,降低港口岸电使用成本。

4.3 高标准推进智慧港航建设

推进北斗导航、人工智能、5G 网络、区块链等技术在内河航运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船、岸、货的协同管理水平,建立船舶智能航行相配套的航运保障体系。

(1)提升智慧港航水平。加快完善电子航道图、非现场执法、无人过闸等系统,加快综合卡口系统、视频监控终端、水文监测终端、AIS 基站、船舶电子标签阅读器、船舶流量自动观测终端等一系列感知系统建设,实现对绍兴水运信息的精准实时掌控,为全行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加快智慧航道和港口建设。曹娥江上虞段交旅融合智慧航道建设入选《浙江省数字港航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试点项目,浙里畅行-水上助航项目入选省厅谋划的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应用清单。优化船闸调度运行管理,提升船闸智能化因素,实现船闸联合调度。以内河新建集装箱船舶为重点,积极推进智能船舶技术应用。以诸暨港区店口作业区为重点,推进内河智慧港口建设,重点建设集装箱专用泊位桥吊远端控制和安全监控等。

(3)加快数字港航建设。以保障水上综合执法、保障综合政务服务、提升行业管理效率和应用满意度为目标,推进“数字港航”建设。优化完善智慧港航管控统一平台,继续深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终端”的行业监管模式,提升截面系统基础感知、通讯网络的覆盖范围和精准度。

5 绍兴市绿色水运取得的成效

(1)绿色发展持续推进。污水柜改装改装率达100%。2018年省内率先启动100-400 总吨船舶安装改造工作,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478 艘船舶改装任务,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2)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达到100%。联合市级部门印发《绍兴市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实施方案》、《2020年度绍兴市船舶港口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全市共建成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设施44 套、油污水接收设施51 套,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489%和567%,实现辖区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基本“全覆盖”。

(3)实现接收转运处置全闭环。积极应用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全市港口码头、锚泊区等接收点信息系统注册率达100%。发布《绍兴市港口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升并通过验收港口码头企业39 家,码头前沿、堆场路面硬化率100%,易扬尘码头场地扼尘或喷淋设施覆盖率100%。

(4)惠民举措深入实施。一是杭甬运河船闸免费通行。杭甬运河塘角、大厍及通明3 座船闸取消过闸费,政策实施截至2020年底,累计降低绍兴企业物流成本约0.23 亿元,水运货物成本平均每吨将直降1.5 元左右。二是推广浙闸通APP。实现船舶一次申报、多闸使用、联合协同调度以及数据共享,为船户提供智慧高效、安全便捷、规范有序的“一键式”过闸服务。

(5)出台水运扶持政策。2019年起,绍兴市人民政府制定若干惠企政策,对内河集装箱运输、投资建设码头泊位、新购置船舶等事项给予奖励扶持。实施以来新增水路运输企业3 家,1000 吨集散两用船70 艘,带动水运社会投资3 亿元以上。

猜你喜欢
绍兴航道码头
绍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人文绍兴
新航道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