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贪夜蛾危害及防治策略探究

2023-04-15 12:38蓝冠诚
新农民 2023年8期
关键词:夜蛾虫害害虫

蓝冠诚

(忻城县思练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忻城 546200)

贪夜蛾繁殖能力很强,会快速扩散,属于突发性虫害,防治难度较高。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对玉米田地中的虫害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这种虫害的危害性以及特点,然后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可以通过实验选择最有效的杀虫剂。针对贪夜蛾3龄幼虫进行灭杀实验,如果采用氯虫苯甲酰胺药剂,则悬浮剂效果更好;如果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杀虫,则微乳剂效果最好,其次是水乳剂和乳油;如果采用甲维·茚虫威进行杀虫,则悬浮剂效果最好,其次是水乳剂。具体的药剂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杀虫需求确定,也可以配合物理和生物防治手段,采取综合防治的方式,提升害虫防治效果。

1 玉米贪夜蛾的危害及特性

贪夜蛾又名秋黏虫,属于夜蛾科灰翅夜蛾属。这种害虫原本在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食性复杂,而且广泛寄主在各种植物上,取量比较大,同时迁飞能力较强,所以很容易扩散,会造成大范围的危害和影响。这种害虫的卵粒比较小,由100~200个卵粒堆积成一个卵块,如果温度比较低,则卵上会出现白色网状物,或者出现鳞毛。最开始产出的虫卵为浅绿色或白色,在孵化的过程中,颜色会逐渐过渡为棕色[1]。我国最早在2019年1月云南省境内发现这种害虫,截至5月份,该害虫出现在13个省份中,主要寄生在玉米叶片上,对玉米生长危害较大。在卵虫孵化之后,会采食玉米叶片,并且随着生长不断危害周围植株,造成大范围玉米受损,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3龄幼虫头部会出现Y型纹,腹部末尾位置会出现4个黑色圆形斑点,上下排列为正方形。4龄之后,头部颜色变为黑色,或者棕色、橙色,长有或白或黄的花纹,形状为Y型。表面出现纵向条纹,背部有黄色中线,黄色纵向条纹左右分布在中线两边,外侧还有黑色条纹。幼虫腹部末尾位置有黑斑,这是贪夜蛾最明显的特征。前边翅膀中部位置有黄色不规则环形花纹,后面有肾状花纹。老熟幼虫会化蛹,通常在土壤中进行,埋于2~8cm处,也有一些会选在果穗、叶腋位置[2]。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红棕色,长度约16mm,宽度约4.5mm。1~3龄的幼虫会在玉米叶片背面隐藏,也可能在心叶丛中采食,获取食物之后会出现半透明薄膜“窗孔”。年龄较短的幼虫也可能吐丝,在风力作用下向周围植物扩散,对周围植物造成危害。4~6龄幼虫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在采食叶片之后,叶片中出现长条孔洞,可能采食所有叶片,严重时会导致玉米无法生长,最终死亡。叶片、果穗都会受到极大危害,难以正常发育。高龄幼虫不仅会危害叶片,也会危害果穗、雄穗。如果周围有高粱、谷子、小麦等作物,也会受到危害。该害虫可以对75科353种植物产生危害。可见,该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2 玉米贪夜蛾的分布范围

贪夜蛾原本生存在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西半球为害虫起源地,从加拿大南部开始,一直到阿根廷,都可以发现这种害虫的踪迹。该害虫会在美国南部弗洛里达、德克萨斯两个州越冬,度过冬季之后,会从南部向北部迁飞,导致美国中部、东部均有该害虫的踪迹,加拿大也受到影响。在2016年1月,西非尼日利亚等地区也发现该害虫,2017年该害虫已经出现在非洲多个国家,造成巨大危害。2018年,害虫蔓延至撒哈拉以南,对44个国家产生影响。到了2019年,贪夜蛾已经出现在非洲46个国家和地区中[3]。亚洲分布也比较广泛,目前也门、印度、泰国、孟加拉、韩国等国家已经受到该害虫的危害。我国在2019年1月云南省境内发现该害虫,最初普洱市有疑似害虫,经过核实确认,到了4月份,已经扩散到多个城市地区,甚至对广西、广东、贵州等省市产生波及。仅经过4个月,这种害虫就扩散到13个省、61个城市、261个县区,发生面积超过100万亩,对我国农业产生极大危害。2019年8月份危害范围扩展到河北省,主要对晚播夏玉米产生危害。华东地区的气候环境不适合贪夜蛾越冬,但可以在北回归线南部地区过冬。中国云南、广西、广东等亚热带省份也可以让贪夜蛾过冬,这些地区草地比较茂盛且全面生长,贪夜蛾种群可能在春天进行迁徙,逐渐向东部地区扩散,如果不及时防治,会对国内所有省市、地区的玉米种植产生危害。

3 玉米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结合国外的贪夜蛾发展历史以及防治手段,根据国内贪夜蛾发展情况以及玉米栽培情况,采取农业防治的措施。巴西学者对贪夜蛾虫害进行研究,发现该虫害不喜欢在Prola、BRS-Caatingueiro两个品种的作物上产卵,幼虫采食这两种植株的叶片之后,会延长发育历期,幼虫存活率大幅下降;非洲研究表明,采取玉米与豆科作物间作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害虫密度,危害率随之下降,有助于提升玉米产量[4]。不仅如此,将田间温度提升,可以促进白僵菌对该害虫的寄生率提升,有效减少害虫危害。也可以强化水肥管理,提升玉米的生命力、抗逆性,使玉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虫害威胁。对玉米播种期进行调整,错开害虫产卵期和玉米的苗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合理密植可以改变作物生长和田间小气候,具有较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应该将作物周边杂草及时清理掉,以此降低越冬害虫技术,许多害虫都会在杂草上寄生。以广东省为例,甜玉米种植比例较高,由于种植面积广泛,种植管理措施不规范会造成贪夜蛾的蔓延。所以,针对贪夜蛾的特点,应该采取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可以从品种选择入手,选择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同时也要加强田间管理。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治手段,主要采用雷达监测、灯光诱杀、性诱剂诱集雄虫的扑杀方式。

雷达监测技术与生态环境、气象数据相互结合,可以确定害虫种群来源。国外学者采用X波雷达,结合气象资料,对贪夜蛾的种群动态、迁飞规律进行研究,充分掌握了具体的迁飞特征,可以根据迁飞模式提前预防。该害虫迁飞与温度、风速垂直分布情况有关,集体迁飞受到风向影响,但角度偏差较为明显。

灯光诱杀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杀虫技术,因为大部分昆虫都具有趋光性,所以可以通过灯光聚集害虫,然后全面扑杀。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环保性特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大力推广灯光诱杀的害虫防治手段,已经将30个高空测报灯监测站点设置在全国20多个省份中。站点测报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功率为1kW,构成部分包括探照灯、镇流器、杀虫装置等等,可以控温杀虫,同时也具有烘干、自动开关灯等功能。也可以采用黑光灯杀虫,研究表明,设置黑光灯可以将20多种昆虫诱杀,其中包括贪夜蛾。所以,可以采用高空测报灯、自动测报灯和光灯对害虫种群进行监测与诱杀。

性诱监测技术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诱杀技术,主要运用雌虫释放的信息素,对雄虫动向进行监测,以此降低产卵量,使下一代种群基数得到有效控制。害虫信息素包括C16H30O2、C14H26O2等构成物质,不同地理种群的性信息素构成不同,所以引诱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该先研究信息的构成,然后分析释放条件与效果,确保该防治方法的有效性。

3.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天敌生物进行害虫的驱赶与捕食,降低害虫数量。在美洲大陆中有非常丰富的贪夜蛾天敌生物,包括赤眼蜂、姬蜂、寄生蝇、蚂蚁、瓢虫、草蛉等等。除此之外,白僵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寄生线虫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我国境内,大草蛉成虫会捕食贪夜蛾的虫卵,3龄幼虫则会直接捕食该害虫刚孵化的幼虫。蠋蝽5龄虫会捕食贪夜蛾6龄幼虫,每天最大捕食量可以达到3.175头;瞬时攻击率达到1.344;处理时间为0.315d。异色瓢虫成虫对低龄贪夜蛾幼虫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每天平均捕捉槽底中的贪夜蛾幼虫91.00头。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可以采集到被寄生的卵块,经过研究发现,夜蛾黑卵蜂可以在贪夜蛾的卵中寄生。此外,菜粉蝶盘蓉茧蜂、追寄蝇等昆虫也可以寄生贪夜蛾幼虫,说明其天敌昆虫种类较多,可以广泛采用生物防治的手段。此外,也可以采用微生物防治的方式,抑制害虫生长,具体包括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线虫等等。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破坏渗透膜,将细胞溶解,最后使害虫死亡。

3.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虽然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是见效较快、效果较明显的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在突发性、爆发性虫害防治中效果尤为明前,也是挽回产量的最佳手段。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贪夜蛾防治中应用的化学农药还未完全登记。农业农村部推荐采用双酰胺类药剂、茚虫威、甲维盐,也可以采用复配药剂防治。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唑虫酰胺、溴氰菊酯、呋虫胺几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实验,发现这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都比较明显,可以抑制超过80%的虫卵。如果在1~3龄发生虫害,则会对玉米叶片产生危害,如果虫口密度不超过10头/百株,则可以使用甲氨基阿维素苯甲酸盐、氟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三种药物进行防治,经过稀释之后喷洒,喷药时间选在傍晚,植株整体都需要喷洒。甲氨基阿维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这两种药剂见效慢,通常3~7d才能见效。如果在4~6龄阶段发生虫害,则玉米的喇叭口、叶鞘、生长点中会出现幼虫,普遍于黄昏、夜晚活动,可以采用乙基多杀菌素等药物进行防治,在幼虫活动期间对其活动位置进行喷洒。

3.5 种子包衣技术

种植处理技术就是在作物播种之前,对种子进行化学、物理或生物处理,会对种子的发芽、生长等环节产生影响,旨在保障促进作物稳产和高产。可以将药剂直接涂抹在种子表面,药剂用量较少,可以在整个苗期都发挥保护作用,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升作物抗逆性。具体来说,种子处理技术的作用十分丰富,包括保护作物、减少农药用量、提升发芽率、防治病虫害等等。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处理方式。

物理处理的方式有很多,包括高温、冷冻、超声波等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将种子内部的寄生菌杀死,使种子有更高的活力,为幼苗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防治病虫害;化学方法就是采用化学药剂浸种、拌种等方式。浸种就是使用农药浸泡种子,晾干后播种。拌种就是使用粉状、悬浮剂、乳油等农药混合种子,晾干后播种。

种子包衣技术为植物保护技术,采用多种成分构成的种衣剂,在种子表面黏附,可以提升作物的抗病菌能力,能够对地下病虫害进行防治,也能提升植物生长能力,使植物的根系更加发达。通常种衣剂中含有杀虫剂、微量元素、成膜剂等等。研究表明,该技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有一定作用,可以防治黑穗病、蛴螬、二点委夜蛾等病虫害。处理种子包衣之后,胚根、胚轴可以更好地生长,有助于根系发展。在防治虫害方面,可以采用3.5%满适金和30%锐胜种子包衣处理,出苗率会大幅度提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在贪夜蛾防治方面,可以采用种子处理技术,应该选择具有内吸收性质的杀虫剂,使用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使玉米的根系吸收杀虫剂,通过输导向上部转移,使玉米生长受到影响。查重及处理方式不同,出苗率、发芽率会有所不同。以氯虫苯甲酰胺来说,处理方式和用药量都会对出苗率和发芽率造成影响。不论是单剂还是复配药剂,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论用量多少,都应该在种植前5d做好种子处理,与拌种相比,种衣处理对玉米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更加明显。在7d之后,会加速玉米生长,对生物的影响与拌种保持一致。经过盆栽和田间试验,拌种、种衣处理都可以有效防控贪夜蛾。种衣处理可以采用丁硫克百威、乙酰甲胺磷等多种药剂。与拌种的方式相比,种衣处理效果更好。

4 结语

综上所述,贪夜蛾会采食玉米叶片、雄穗、果穗,严重影响玉米生长,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为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贪夜蛾防治措施。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四种手段,也要加强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综合多种技术方法,提升玉米抗病能力,降低害虫发生概率。

猜你喜欢
夜蛾虫害害虫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