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磊 黄山景扬置业有限公司 安徽黄山 245011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从设计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如初期的勘察、设计工作,过程中的施工和材料设备的采购工作,以及后期的保修维护工作等,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庞大的工作,需要所有参建单位之间的紧密配合、协作。建设单位作为建筑施工中的组织者和重要参与者,其现场管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也直接影响最终的经济效益。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阶段的现场管理,通常是由各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的相对简单的、规模较小的管理团队负责。该团队是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如设计、造价、合约等部门与工程现场之间的窗口,也是连接项目各参建单位之间的纽带,涉及到的具体工作也非常繁杂。因此,建设单位现场项目管理的质量对项目目标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工程项目的品质、造价、质量等影响较大的两个阶段,主要是设计阶段和现场施工阶段。设计工作实则贯穿整个实施阶段,作为甲方的现场管理者,首先应该具备基本的设计鉴赏、优化的能力,能结合现场环境、施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提出适当的设计意见,减少和避免设计缺陷对项目品质和造价的影响。其次,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中容易形成盲区,甲方的现场管理者应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各专业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按照不同设计阶段分建筑、结构、机电、景观、装饰等专业进行分类归纳,审查设计文件的合理性,同时结合自身的经验,从美学效果、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后期的使用功能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再次,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如样板间验收等,应组织公司内部多条线的部门,联合设计、营销、成本、客服等多部门共同讨论和研究,吸取以往项目经验教训,收集以往客诉问题,结合本项目的品质需求,整理并反馈形成最终的设计文件指导施工。最后,设计人员更侧重设计的效果和品质,可能会选用昂贵的材料、冗繁的节点等做法达到设计效果,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对造价控制不利。甲方的现场管理者应该结合项目成本、现场施工、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综合管控,以自身的经验及各方面的资源(如施工单位的优秀做法等)提出调整优化的意见,既能保证甚至提升工程品质,同时也能控制造价。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保证项目品质的同时,追求合理的利润是其最终的目标。正所谓“管理出效益”,在项目施工阶段,甲方的现场管理是提升项目效益空间的关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控:
(1)现场管理者应参与到工程招标阶段,结合项目经验,对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施工方索赔的工作,提前进行约定规避。对各工作界面进行合理清晰的划分,避免出现盲区,增加签证费用。界面划分时,应准确评估某些工序在不同定额中的单价,尽量归集到报价相对较低的界面内。如粉刷,应考虑土建定额和装饰定额的区别;室外散水,应考虑土建定额与景观定额的区别,合理进行归集。对现场条件或特殊结构特点的充分说明,这点对装饰装修工程的招标尤为重要,对垂直运输、工程现状、可能存在的特殊工艺做法等均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指出,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后期施工成本的增加,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索赔。
(2)把好审图关,认真熟悉、理解设计图纸,对图纸中不合理的、错误的设计提出修改,避免造成后期的返工索赔。工程设计的重点是保证项目的效果或各项功能,甲方的现场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所在地的验收要求等,对设计文件提出反馈意见。如相对独立区块的建筑群体项目,其弱电机房、消防泵房等功能保障设施是否可合并设置,不仅对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影响,还能缩减配套用房面积,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对后期维护成本也有优化。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各地验收标准、业主的生活习惯对工程设计均可能提出不同的要求,现场管理者应及时反馈优化意见,完善设计文件。
(3)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控。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是有所区别的。如勘察单位地质勘探不准确导致工程设计的差错,工程设计人员的疏忽导致设计图纸无法实施或施工错误等,此类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属于无效变更,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可以在工程合同中约定相应的过失责任,对此类原因产生的变更费用进行责任转移,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现场管理中,应重点加强事前控制,对设计文件认真阅读充分理解,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在施工之前对设计文件进行补充完善、修改甚至优化,避免出现施工返工,最大程度地控制造价。
对于现场施工过程中提出的工程变更或现场签证,做好工程建设前期的产品定位,建设单位应全面考虑整个项目的建设需求,确定好工程项目的规模、功能和用途,对于增加费用的变更或签证,采用“能不变则不变”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设计变更。同时,建设单位应在满足各类标准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项目经验及其他优秀的资源,尽可能在施工前提出设计优化意见,此类变更或签证不仅能提升工程品质,还能减少不必要的造价支出,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工程现场的工作,涉及勘察、设计、施工、采购以及监理等各参建单位的共同配合完成,如图纸会审、各项验收、试车调试等。因此,需要建设单位作为组织者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统一协调,配合协作地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变更、涉及到周围环境等各项报批手续,均需建设单位及时与各审批部门沟通,确保工程得以正常推进。因此,建设单位是项目领导者的角色,如何更好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工作,乃至偶然突发事件,对现场管理者的管理控制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对项目能否按照原定目标有序推进有着直接的影响。精细化、科学化的现场管理,是工程质量、进度、施工安全等得以保障的关键。
2.3.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一个建设工程是由多家参建单位共同配合完成,虽然主要目标一致,但各自的管理水平有所不同,每个阶段、各个工序的管控侧重点也是有差别的。如何在每个环节都能保持思想统一,管控目标相同,就需要有健全的管理体系,由体系制定制度,由制度指引工作,对每项工作均能有管控的方法和标准,如材料检验、技术交底、工序和样板验收、安全控制等。甲方的现场管理者必须明确各项工作的执行标准,并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造价等满足项目的既定目标,实现最终的项目增值。
2.3.2 明确施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
质量和安全是建筑工程的两道“生命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任务就是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以及涉及工程实体质量的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质量、施工安装质量进行控制,其中施工安装质量控制是项目现场质量控制的重点。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除了在前期招投标及签约阶段的约定外,重点是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管控。作为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者,应该对施工现场施工工序进行全面了解与跟踪,明确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利用建立的科学管理制度,每项工作均按照事前交底、过程跟踪、事后验收、整改复查管控流程,对现场施工质量安全进行全方面的管控。施工材料设备质量控制,重点核对其品牌与合同约定的符合度,相关质量证明资料齐全度,需要二次复试检测的结果应符合要求。同时应跟踪材料在现场的仓储、搬运和使用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施工质量控制,应全面跟踪各施工工序的质量,充分利用好现场监理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各道工序的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重点做好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对质量控制点进行检查验收。在确保施工工序质量的同时,还应控制产品最终的观感质量,如建筑造型、立面外观、装饰装修及色彩视觉等,进而提高其美学效果,以保证项目与规划布局、节能环保及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和适应性。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设项目的生产安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每一项安全管理工作均应落实到人,明确管理责任,杜绝模糊管理和管理盲区的出现。审查各项工序的开工条件,包括现场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的资质条件以及安全防护的配备条件等。对确定的施工班组或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安全风险、操作程序及方法、应急方案等,危险性较大的工作还需落实专职安全人员现场监督,监理及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2.3.3 工程进度的管控
目前的建筑工程整体情况,工程进度大多由建设单位直接管控,因此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的推进。首先,应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勘、设计等工作的进度以及各项工程报批程序的及时性等,为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类不确定因素,要求承包单位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严格管控一二级进度节点,加强过程跟踪,及时检查对比分析,一旦出现进度偏差,及时采取措施纠偏,保证工程的实际进度始终在可控范围。再次,现场管理者是工程变更的首个审核关,严格控制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尽可能做好事前控制,减少变更。按照合同约定,按期支付工程款,提供经济保障。最后,施工过程中各方都容易出现拖、等、靠的消极状态,建设单位作为总组织者,应承担起监督协调的职责。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如工程例会制度等,及时发现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参建各方都能保持目标一致、充分配合,为工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工程资料分为工程准备阶段资料、监理资料、施工资料、竣工图和工程竣工文件5 类,是真实反映工程实体最终成果的重要文件,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也是对已完工工程进行过程追溯的唯一途径,通过文字、图像的形式真实记录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工程前期,现场管理者应充分了解项目所在地各项审批工作的流程及验收、资料归档等工作详细的要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做好针对性地资料收集和管理。按照项目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及公司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资料收集、整理及归档标准,提前形成标准格式与各个参建单位做好交底,以提高资料管理的效率。
工程资料应具有连贯性,应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同步形成,贯穿始终,并应真实反映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实体质量。跟踪各项工作流程的完整性,及时闭环,如工序的交底、实施、检查及整改。工程资料是过程管理工作的痕迹体现,也是对现场管理工作的反向监督,资料的完备与否同时也体现各项管理动作的落实情况。工程资料是工程实施过程的另一种延续,是对工程结构安全、质量控制、各项使用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应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每项工作尽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资料记录,如隐蔽工程量测量原始凭证、施工及验收的影像资料等,做到相互佐证,以体现其真实性。各个阶段的工程完成后,应对资料及时整理归档,确保各方签字、盖章齐全,目录完整,符合归档的各项标准,工程完成后形成统一的归档资料,完整的工程档案是工程竣工备案的必备条件。
当今建设单位众多,若想使建设单位工作质量拔得头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需要细化建设单位现场项目管理工作,从设计、造价、实体质量安全、进度控制以及工程资料等方面,对建设单位现场管理的管控要点进行分析,还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控。具体而言,可从优化建设单位工程施工设计者的专业素养、优化一线建设者与管理者的联系、完善人员奖罚制度等着手:
2.5.1 优化建设单位工程施工设计者的专业素养
结合实际而言,建设单位现场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的优劣与工作项目初期的设计密切相关。若设计不完善,工程在施工时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施工结果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最终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因此,建设单位管理者需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素质培养,以此在提升工程施工设计者专业素养的同时,优化其工程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具体而言,工程建设单位可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积极提升工程施工设计者道德素养。同时为其开通学习通道积极引导其学习专业知识,鼓励其通过互联网等提升自我综合素养,最终优化建设单位工程施工设计质量,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与管理,提升工程建设单位企业形象,为后续工程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2.5.2 优化一线建设者与管理人员的联系
优化一线建设者与管理人员的联系,是建设单位现场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路径。优化一线建设者与管理人员的联系,能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者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使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者更加清楚一线建设者的工作能力与工作阻碍,以此更好的发挥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者应有的职能,促进工程更顺利的进行。另外,一线建设者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在沟通交流时,能更好的提升自身专业意识,使其在自我监督下优化建设质量,保障建设效果。在交流沟通时,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可加强安全宣传,在提升一线建设者安全意识的同时,使其懂得更多保障自我人身安全的技能。以此降低建设单位不必要的利益损耗,使建设单位在管理中增加经济效益。
2.5.3 依托奖罚机制构建优秀建设队伍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工作作为可以促进建设单位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必须要依托合理的制度,促进建设队伍质量的优化。如,可依托奖罚机制,构建优秀的建设队伍。众所周知,人才是每个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若企业中没有技能专业、道德素养较高的人才,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若企业中的人才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则很容易推动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这对工程建设单位同样适用。无论是建设单位的设计人员,还是一线建设者,都需要拥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以此才能使建设单位项目工程以更高的质量呈现在大众面前。对此,建设单位项目工程管理者需在奖罚机制下督促各工作人员提升工作责任感与积极性,避免相关工作者存在“吃大锅饭”与偷奸耍滑的心理。当相关工作人员在工程建设中表现出优秀的成绩时,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负责人需积极向上级汇报,批准奖励,依托榜样力量带动起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当相关工作人员在建设现场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时,相关项目管理者应积极给予批评或处罚,情节严重者汇报上级部门,对其进行管理。
随着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发展,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也在不断地精细深入,这对现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场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对一个项目的最终效益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策略、管控要点也得到更多地讨论和研究,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使之更科学合理。对此,加强建设单位现场项目管理可从优化工程设计管控、优化工程造价管控、优化工程现场施工管控、优化工程资料管控以及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管控做起,以此提高建设单位现场施工管理质量和效率,进而为每一个建设项目目标实现提供更好地保障,是每一个工程人的努力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