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祖兵 邱丽 _ 华中师范大学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2022年课标修订的亮点之一,是对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做出的时代回应。自20世纪末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后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开启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精辟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1],而人才竞争的关键在教育。就我国的教育改革而言,2022年4月21日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明确强调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尽管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具体的学科教学进行,“但其性质依然是跨学科的”[2],这正是《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原因所在。虽然《课程方案》强调各门课程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但是究竟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哪些实施路径,应该如何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等问题仍困扰着广大中小学教师。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及其促进策略。
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同于分科教学,它有特定的内涵。正确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是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第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
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分科教学互为补充,二者各有其功能,亦有其局限,其中一者的局限需要通过另一者来弥补。分科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在学科知识、技能、思维、价值等方面的深入发展,但这些发展是各自为阵、彼此孤立的,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技能等自如地、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与工作。为了改变学生发展的“箱格化”状态,各国都强调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根据《课程方案》,“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3]。不论从哪个定义看,核心素养都是综合的、跨学科的。既然如此,核心素养的培育仅靠分科教学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各学科都拿出一定的课时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失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究竟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呢?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其一,学习方式观,即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看待,强调学生在主题引领下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情感信念等。例如,有学者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运用主题(包括项目、任务、课题)形式整合学习内容,将知识关联学生主体经验的综合性学习方式”[4]。其二,教学活动观,即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课程教学中基于主题开展的相对完整的一种教学活动。例如,有研究者认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为培养跨学科素养而整合两种及以上学科内容开展学习的主题教学活动安排,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操作性等特点”[5]。其三,课程形态观,即把跨学科主题学习视为一类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形态,即“跨学科课程”,如有学者将其视为“一种以综合主题为基本呈现方式的特殊课程形态”[6]。
表面上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但《课程方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绝对不只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地、自由地采用这一方式,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一定的手段促进学生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借此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宜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解为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立足于一定的学科立场,通过整合两门及以上的学科内容而开展的主题性教学活动。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教学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便可在各学科教学中落实,可以镶嵌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而非一定要借助专门的、特殊的时间或载体。各学科教师如果在学科教学中能够自觉关联其他学科,加强不同学科学习的关联性,那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就能得到落实,而不是只能在《课程方案》中规定的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内来实现。不过,长远来看,更应该将跨学科主题学习视为一种教学思维方式。由于我国正式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时间较短,广大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当前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理解为一种教学思维方式的跨度较大。
第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
整体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与其他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相比,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在于,它能够通过加强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关联以及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和价值体认来提升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首先,从横向上看,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这是因为,核心素养“牵涉到不仅‘知晓什么’,而且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能做什么’的问题”[7]。换言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教知识”的问题,更是培养学生“做事”能力的问题,而“做事”尤其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做事”必定会涉及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内容。所以,《课程方案》让各门课程拿出不少于10%的课时来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便是对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有力措施。其次,从纵向上看,加深对学科的理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复杂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学生对各学科概念、方法、思想、价值等的透彻掌握,否则学生只能进行依葫芦画瓢式的应用。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一是可以在使用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增进对各学科概念等的理解,这恰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是知识的发展和加深”[8];二是可以在不同学科知识、方法等的对比中深化对学科概念等的理解,因为只有在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思想、价值等的对比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此学科的特点、价值等。简言之,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加强学科间的联系,通过学科间的对比,能深化学生对学科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它要占用相关学科的课时,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施教。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教师基于特定的主题,带领学生从各自学科的视角,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观点、概念和/或理论)”[9]进行学习。大体而言,跨学科主题学习主要有三条基本的实现路径:学科融合、学科实践和学科关联。
第一,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是指在某一学科相关主题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整合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技能等来实现学科间横向沟通的学习。学科融合需要教师具有跨学科教学的敏感性,即善于从自己的学科出发,看到该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点,并基于此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对学生学习的主题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某教师在初中地理课上围绕“宁波耕地的开发与保护”开展了关涉历史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10]。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具体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以耕地分布观资源现状”“以耕地变化树资源安全”“以耕地保护悟法治之力”“以耕地发展促乡村振兴”。环节一,主要是通过分析宁波市耕地数量和分布特点使学生对耕地资源的现状(资源国情)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引发对后续“耕地资源短缺、耕地保护”话题的讨论。环节二,围绕耕地变化,关涉了地理学科的城镇化、人口变化知识点,以及历史学科的改革开放的重要进程知识点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知识点。环节三,围绕耕地保护,关涉了地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知识点。环节四,围绕耕地发展,关涉了地理学科的因地制宜知识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知识点。通过将其他学科相应的知识引入本学科同一主题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知识内容与特点的理解,亦有利于促进学生将孤立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知识的结构化建构,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的能力。此外,跨学科主题学习还能够赋予原本较为枯燥乏味的学习以趣味,从而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或间接地增强学生对本学科以及其他学科学习的兴趣。
第二,学科实践。
“学科实践”亦是《课程方案》强调的“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学科实践看似是基于某一学科的实践,但实际上它是跨学科的。学科实践是学科学习与特定实践活动的结合,由于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因此学科实践一定带有跨学科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讲,亦可将此处的学科实践称为“跨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学科实践区别于其他实践活动在于,前者必须依附于某一具体学科开展,是基于学科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无学科的实践活动,后者往往是“超越或跨越所有学科的界限,围绕共同的‘超学科主题’展开探究,将所有学科在探究过程中融合起来”[11]。同时,为避免学科实践过于注重“学科性”,对“跨学科性”有所忽略,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学科实践时应在保持某一学科主体地位的同时,主动关照、关联其他学科的知识、思想与方法。换言之,学科实践一定要以某一学科为轴心,从某一学科的视角出发,对要跨哪些学科、跨相关学科的哪些内容等做出具体的设计规划。例如,某教师开展的初中化学学科实践便是在“了解水的世界”主题下,以化学学科的“离子检验”“产物检验”等知识点为主轴,同时有计划地关联物理学科中的“物态变化”“密度”“过滤”“吸附”“蒸馏”内容,以及生物学科中的“蒸腾作用”内容,并基于上述内容设计开展“自制净水器”“水的深度净化”“玩转水”实践活动。[12]
第三,学科关联。
学科关联是指各学科在保持自己相对独立性的同时,都从自己的角度同时关照一个共同的主题。它区别于前两者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是所涉及的各学科之间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不存在绝对的主次之分;二是需要多学科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在各自领域中择取相应的内容展开教学。例如,浦东新区金陆小学早年间以“相约世博会”为主题,统整语文、品德与社会、英语、音乐、美术五科进行教学的典型案例。其中,品德与社会课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上海世博会;美术、音乐、语文三科主要帮助学生设计吉祥物、欣赏世博会乐曲等;英语学科帮助学生运用日常英语会话。[13]在学科关联中,由于各学科教师是分科教学,所以容易出现各学科“各教各的”学科拼盘现象。因此,学科关联特别注重主题的选择以及教师之间的沟通、配合。具体而言,在主题的确定上,应主要侧重选择学生或当前社会所关注的、具有普遍性和教育性的重点“议题”。好的“议题”不仅能在关照学生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价值引导,还能关涉学生相关学科的学习。由此,各学科在同一“议题”或“主题”的统率下,就容易形成学科之间横向的意义关照。在教师之间的密切协作上,不同学科教师之间应该围绕主题共同讨论、设计教学,在平衡各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讨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在中小学顺利地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基于前文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解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为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顺利开展,可采用如下策略。
第一,整体规划学习主题。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主题是引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组织中心,指要点、中心思想与主要观点,表明学习的关键内容,是将分散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的‘粘合剂’”[14],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重要引领作用。为保证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常态化实施,学校在筹备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应整体规划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包括主题的确定和分布。在主题的确定方面要统筹兼顾,可着重关注以下四点。一是主题的确定要参考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部分学科课程标准提供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就提供了如“年、月、日的秘密”“体育中的数学”等案例。教师教学时可以选用或优化课程标准提供的主题,或以课标中提供的主题为依据进行延伸、拓展而创造新的主题。二是主题要着眼于学科间关联性强的内容。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有《丰碑》等篇目,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章节,教师可基于此提出“长征及长征精神”主题。三是主题要关照社会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例如,围绕“疫情”这一议题联系历史、语文、数学、生物、心理等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四是主题要关照学校特色。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与学校办学特色的打造和学校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进行,如以劳动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可以在各学科中自觉地寻找跨劳动课程的主题;以生态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可以在各学科中自觉地寻找与生态相关的主题。在主题的分布方面要力求均衡,要从学校层面进行系统规划。首先,应明确每学期每门课程要进行几个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同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尽量不重复(比如,语文学科组织了“长征及长征精神”的主题学习,那历史或道德与法治学科尽量不要再组织这样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便在规定的课时内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主题;其次,要明确每学期各门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的时间,每个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都应该适当分散,当各学科都拿出自己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间安排后还需要进行统筹,避免出现不同学科跨学科主题学习过于集中或分散的情况;最后,主题的分布应富有层次性,以让每一届学生在年级上升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地、进阶性地学习。
第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跨学科主题学习依托于具体的学科以及相应的学科内容开展。总体而言,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并不是所跨的学科越多越好,把完全没有关系或联系松散的学科勉强结合在一起,效果适得其反。具体而言,可从如下三方面来优化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工作。首先,就“近”选择跨学科主题学习关涉的学科。例如,语文学科可与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进行融合,数学学科则可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相关联。由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多是由相应学科的教师组织开展的主题学习,就“近”选择跨学科主题学习所关涉的学科,既能够使主题集中,使学习材料的相关性比较大,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有利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足量高质开展。其次,通过教师之间的密切协作确定所跨学科的具体内容。由于中小学多半都是分科教学,每位教师对学科领域内的知识教学较为熟悉,但对本学科之外的各学科教学情况则较为陌生,如一名数学教师并不一定清楚学生在历史课上是否会学习关于数学家祖冲之的事迹。所以,在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所关涉的具体学科内容时,学校应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商讨、确定学习内容,以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不同学科内容之间具有强关联性。最后,借助于教师个人的学术兴趣选择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有些教师除对自己所教学科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还对本学科之外的某些学科或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可以让教师基于自己的学术兴趣来选择教学内容。例如,某一音乐教师对电脑、现代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他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电子音乐”主题的学习。
第三,强化学习过程指导。
教师在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是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顺利推进的必要手段。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一是注重采用问题驱动策略,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角度看,问题可以分为单学科问题和跨学科问题两类。“所谓单学科问题,就是保持学科划分,用特定学科内的知识、方法和理论去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所谓跨学科问题,就是打破学科界限,运用两个学科或者两个以上学科知识、方法和思想去理解和解决的问题”。[15]跨学科主题学习应该采用跨学科问题。跨学科问题不应该是单一问题,而应该是问题丛或问题系列。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构建跨学科的问题丛,以有逻辑关系的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索。二是要注重采用主题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主题学习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其主要目的不是直接接受知识结论。主题学习应该采用“行动中学”的方式(如“做中学”“实践中学”“体验中学”等)。具体而言,可采用项目探究、任务解决、课题研究等策略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相比,不仅在于学习结果的不同,而且还在于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学生的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以特定的学习方式实现的,不同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素养发展。常规课堂教学遵循的是知识育人、理论育人的思想,而跨学科主题学习遵循的是实践育人的思想。三是提供合理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参与到超出个人能力的学习中。教师应在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的不同阶段给予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架。例如,在学习开始前,教师应侧重给予学生辅助性的阅读材料、典型案例、视频等,以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数据分析工具、获取信息的方式等,帮助学生探索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任务;在学习结束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表现不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平台等,让其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学习。
第四,加强支持条件建设。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需要学校在时间、空间、教研等方面给予支持,以避免跨学科主题学习流于形式。在时间方面,教师应被赋予一定的权利整合课时,如教师可以在保证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需要灵活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时间,甚至可以用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避免陷入40或45分钟一到跨学科主题学习就不得不戛然而止的窘境。以弹性时间制,增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效。在空间方面,跨学科主题学习应突破学科学习仅仅局限于教室内或校园空间内的空间限制,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儿童活动中心、儿童之家等免费、多元的空间场馆,并适当利用虚拟网络空间,通过“校内-校外”“现实-虚拟”等空间的有机集合,还原学生生活世界的本来面貌,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研方面,由于传统的教研组多以学科为单位设计,如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等,这不利于学科间教师的有效沟通,而跨学科主题学习必然会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需要不同学科间的教师进行协作。所以,在传统的以学科为单位的教研共同体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组建以年级为单位的跨学科教研共同体,开展跨学科教研。这样,教师之间才有跨学科交流的机会,才能选定好跨学科学习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内容、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指导的合作等。另外,由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鲜事物,各校教师可能都处于摸索状态,因此加强校际联动教研以及充分发挥上级教研组织的引领作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