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分清泄浊”思想初探

2023-04-15 09:07郭银雪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5期
关键词:六月雪浊毒僵蚕

骆 敏,郭银雪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一种以肾功能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不断发展的共同转归。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机体内环境紊乱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该病具有起病隐匿、并发症较多、临床预后差的特点[2],多数患者都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相关西医治疗以治疗并发症、延缓肾损害的进展为主[3]。但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手段较为局限,相关药物副作用明显。有研究指出,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少。故而相关中医治疗的需求日益凸显。对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不断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了新的诊疗方法及思路。孙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0 余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师承导师。现任世中联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本人有幸跟随孙教授学习1 年有余,收获颇丰,现将孙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慢性肾衰竭在中医古籍中并没有明确的称谓,常归属于虚劳、癃闭、关格、肾风、水肿、腰痛、淋证等范畴[4]。现代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贯穿疾病始终,即以脏腑亏虚(以脾肾气血阴阳亏虚为主)为本,以湿、浊、瘀血内阻为标。本病发病多因脾肾亏虚,复感外邪、饮食不节、劳累等致使脾肾虚损更重,迁延不愈。

2 孙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孙教授将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理因素痰浊、湿热、瘀血等有害之实邪统称为“浊毒”。“浊者, 不清也”,正如《丹溪心法》云:“浊主湿热, 有痰, 有虚”,古人谓其为害清之邪气。故“浊气”主要是相对于“清气”而言。“毒”最初为“毒草”,《说文解字》曰:“毒,厚也,害人之草,又谓毒者,害人也”。《金匮要略心典》载:“毒, 邪气蕴结不解之谓”, 而现如今仍存在邪盛谓毒的言论。孙教授认为“浊毒”实邪致病,继而引起脏腑功能衰退、脾肾亏虚是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机。马晓燕等[5]也认为慢性肾衰竭是由水湿痰瘀之邪留滞于肾脏日久成毒所致,遂提出“内毒学说”。此外,孙教授认为本病可累及心肝脾胃肠等脏器。脾肾为气血生化之源,先后天之本。肾脏受损,脾脏最先受累,证候表现为气阴两虚、气血不足、阴阳两虚等。

3 孙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方

孙教授以“浊毒”实邪致病,导致脾肾亏损为其主要病机,故把“分清泄浊”作为其主要治疗原则。久病不愈,浊毒积聚日久可使肾元不足,气化功能失常。气化功能失常可使浊毒积聚愈剧,进一步损伤肾气,耗伤气血,败坏脏腑。因此孙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在治疗上可遵循虚实兼顾原则,即祛浊的同时兼顾补肾,注意不可过用滋腻之品,有碍胃肠道吸收。脾肾分别为先后天之本,故可以补脾养肾为治疗切入点,起到滋后天以养先天之效。孙教授在临证时以分清泄浊治疗为主,兼以补益固护脾肾。

3.1“分清泄浊”经验方

临床常用萆薢分清饮、升降散作为分清泄浊基础方,孙教授认为在运用经典方时不应拘泥于原方沿用;用药精简,准确得当,疗效显著是其根本,也不应一味追求药方的“大而复杂”,可取经典方中部分中药,甚至一味或两味要药皆可。孙老使用萆薢分清饮主要是利用其升清降浊之功,其中萆薢、石菖蒲、益智仁为其常用药,萆薢可利湿以分清别浊,作为主药;石菖蒲可化浊除湿,以助萆薢分清泄浊之力;益智仁可温阳补肾;诸药合用具有补泄同用、通涩并施的特点。升降散同萆薢分清饮,取其“升降”之义,此方用药简练,仅由四味药组成。僵蚕、蝉蜕为君药和臣药,可清热解毒,以升发三焦清阳之气;姜黄可行气活血,为佐药;大黄苦寒沉降,取其降泄之用而为使;诸药合用补泄兼行,升降相因,具有升清降浊、表里同治之效。

3.2“补益”经验方

孙教授多以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平胃散为补益脾肾基础方。孙教授认为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喜燥恶湿。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故聚湿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补益脾肾时,祛痰也至关重要。四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孙教授在运用此方时,常考虑到人参的价格及其大补的特性,习惯用南沙参替代此药。而南沙参除可补益脾肾之气外,还具有化痰之用,为君药;另外,茯苓等三味中药可加强补气健脾之效。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陈皮、半夏,与四君子汤在补益脾肾之效上无异,不同之处在于祛痰除湿之力更甚,两方需根据临证情况恰当选用。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以苍术为君药,入中焦以燥湿健脾,脾健则湿邪得化,陈皮、厚朴与苍术并用以加强燥湿健脾之力,全方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得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4 孙教授“分清泄浊”经验用药

孙教授从事肾脏疾病的研究几十年,对用方以“分清泄浊”为原则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用药有着独特的见解。其常将此类药物与上述基础方联合使用,常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清热解毒类药物。孙教授常用的活血化瘀类药物包括莪术、川芎、水蛭、地龙、萆薢、僵蚕、蝉蜕、泽兰、牛膝、丹参、六月雪等。对这些药物进行总结分析后可见,其中大多为虫类药物。孙教授认为肾脏受损会导致肾小球硬化,硬化的部分可视为体内瘀结的肿块,而虫类药物具有较强的逐瘀散结、分清泄浊排毒的作用,且药效强于普通的活血化瘀类药物,再配合川芎等行气药,可起到气行则血行之效,使瘀血浊毒有路可祛。祛湿化痰类药物常选猫爪草、芥子、茯苓、泽泻、车前子、苍术、厚朴、砂仁、豆蔻、陈皮、半夏等。孙教授认为上述药物相互配伍后,祛湿化痰之力更彰,可祛湿痰以分清别浊。清热解毒类药物多用金银花、蒲公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等。孙教授认为浊邪郁而成毒,可用解毒类药物分清别浊。此外,孙教授在临证时也会适当加入一些补益脾肾类药物,如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当归、麦冬、黄精、龟甲、巴戟天、黄芪、白术、淫羊藿、南沙参、刘寄奴等。孙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的治则应以分清泄浊、祛除实邪为主,对于补益类药物可根据临证需要在经验用药上加减,组成占比不宜过大。以上都是对孙教授多年临证经验、用药方法的总结,其用药组方具有一定特色,疗效明显。

5 病案举隅

患者,严某,71 岁,2021 年12 月15 日初诊。主诉: 肢软乏力2+年,加重1+月。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19 年开始出现神疲乏力,嗜睡,泡沫尿,时感腰膝酸软,偶有头晕等症,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并肾性高血压。刻诊症见: 偶感头晕,口苦,睡眠较差,乏力倦怠,大便干结,约2 ~3 日一行,小便调。舌体稍偏胖,舌苔薄腻,脉弦细。辅查:血压136/87 mmHg。肾功能: 肌酐 320.7 0 μmol/L,尿素氮33.91 mmol/L,尿酸499.80 μmol/L,β2-微球蛋白14.18 mg/L;血常规: 血红蛋白110 g/L;中医辨证: 湿浊不化,脾肾亏虚。治法: 祛湿化浊,补益补肾。方用萆薢分清饮合升降散、四君子汤加减。处方:绵萆薢10 g,醋莪术10 g,川芎10 g,六月雪12 g,山药15 g,泽泻20 g,炒僵蚕10 g,大黄6 g,黄芪30 g,生地黄20 g,山萸肉10 g,猫爪草10 g,炒车前子20 g,白术10 g,天麻10 g,刘寄奴10 g,水蛭6 g,盐杜仲10 g,砂仁10 g,炒酸枣仁30 g,10 剂,水煎服,日一剂。同时配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卡维地洛控制血压。以此方为基础加减治疗至2022 年2 月10 日复诊: 自述乏力较前明显改善,余症也较前缓解,舌根后部苔稍腻,脉弦涩。辅查:血压131/85 mmHg。肾功能: 肌酐305.40 μmol/L,尿素氮24.20 mmol/L,尿酸435.50 μmol/L,β2- 微球蛋白16.34 mg/L;血常规: 血红蛋白109 g/L;后坚持服用中药,处方仍为萆薢分清饮合升降散、四君子汤加减。处方: 萆薢10 g,醋莪术10 g,川芎10 g,六月雪10 g,炒僵蚕10 g,大黄6 g,烫水蛭3 g,黄芪30 g,白术10 g,北刘寄奴10 g,盐车前子20 g,金钱草30 g,炒酸枣仁30 g,10 剂,水煎服,日一剂。2022 年4 月30 日再次复诊,患者自诉时感乏力,偶感脘腹冷痛,饮食欠佳。舌体适中,苔薄白稍黏,脉弦滑。辅查:血压127/85 mmHg。肾功能: 肌酐289.73 μmol/L,尿素氮15.42 mmol/L,尿酸295.19 μmol/L,β2-微球蛋白9.59 mg/L;血常规:血红蛋白123 g/L;方用:萆薢分清饮合升降散、四君子汤、丹参饮加减。处方:萆薢10 g,醋莪术10 g,川芎10 g,炒僵蚕10 g,大黄6 g,六月雪10 g,烫水蛭3 g,黄芪30 g,白术10 g,北刘寄奴10 g,盐车前子20 g,金钱草30 g,丹参10 g,砂仁10 g,草豆蔻10 g,10 剂,水煎服,日一剂。后服用上方至2022 年6 月6 月, 患者诉乏力情况明显改善,感头晕较前明显,偶有咳痰,咳白黏痰。舌体适中,苔白腻,脉细弦。辅查: 血压130/76 mmHg。肾功能: 肌酐246.74 μmol/L,尿素氮19.02 mmol/L,尿酸240.00 μmol/L,β2- 微球蛋白11.59 mg/L;处方:萆薢10 g,醋莪术10 g,川芎10 g,大黄6 g,炒僵蚕10 g,六月雪10 g,烫水蛭3 g,黄芪30 g,白术10 g,北刘寄奴10 g,盐车前子20 g,金钱草30 g,草豆蔻10 g,炒芥子10 g,天麻20 g,钩藤10 g,山药20 g,10 剂,水煎服,日一剂。服上方至2022 年8 月15 日, 患者诉偶感乏力疲倦,时感双下肢皮肤瘙痒,咳痰症状较前明显改善。辅查:血压128/70 mmHg。肾功能: 肌酐213.34 μmol/L,尿素氮17.80 mmol/L,尿酸336.06 μmol/L,β2- 微球蛋白9.67 mg/L;血常规: 血红蛋白120 g/L。处方:萆薢10 g,醋莪术10 g,川芎10 g,蝉蜕10 g,大黄6 g,炒僵蚕10 g,六月雪10 g,烫水蛭3 g,黄芪30 g,白术10 g,北刘寄奴10 g,盐车前子20 g,金钱草30 g,草豆蔻10 g,炒芥子10 g,地肤子10 g,牡丹皮10 g,丹参15 g,10 剂,水煎服,日一剂。随访结果:头晕、口苦、脘腹冷痛未作,睡眠尚可,复查血肌酐也较为稳定,血肌酐201.54 μmol/L。按: 本案系慢性肾衰竭。病机为浊毒内结于肾脏,肾元不足,脏腑虚衰。治疗上孙教授选用莪术、川芎、水蛭、地龙、萆薢、僵蚕、蝉蜕、六月雪等药以达活血化瘀、行气泄浊之效,相关研究也发现上述药物均可有效降低Scr 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功能;运用猫爪草、泽泻、茯苓、砂仁、草豆蔻、牡丹皮、炒芥子等可祛湿化痰、分清别浊,很多药理研究也证实这些药物的提取物具有降低患者BUN、Scr 水平,减少尿蛋白排泄的作用,进而可保护肾脏;此外,以黄芪、白术、北刘寄奴、山药等兼补脾肾,保护肾功能。孙教授善用大黄,此药具有活血化瘀、泄下攻积等作用,配伍使用可加强泄浊之力,同时攻下力强,使浊毒有路可祛。有研究证实,大黄可通过促使BUN、Scr 排泄和减少尿素合成来调节患者机体的氮质代谢,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促进其合成。纵观全方,活血化瘀、祛湿化痰之品的占比较补益之药多,这也体现了孙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时重视“祛瘀、除湿、化痰”,以分清别浊,同时兼顾补益脾肾之气的思想。本例患者伴有脘腹冷痛不适,脾肾虚衰,脾失运化,浊毒阻滞气机,气机升降失常,故可以丹参饮、四君子汤等固护脾胃之气,以升降散调整气机升降出入;患者尿酸偏高,予车前子、金钱草清利湿热、通淋泄浊。配合酸枣仁养心神,改善睡眠。加入天麻、钩藤等平肝潜阳之药来配合西药控制血压。最终可有效延缓其肾功能的恶化,改善其伴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6 结语

综上所述,孙波教授以分清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六月雪浊毒僵蚕
六月雪的栽培技术及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小院里的“六月雪”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王玉林教授运用六月雪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饮水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