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祥菊
(安徽省宁国市第一初级中学,安徽 宁国 242300)
“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作为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爱国情怀的渗透,运用先进的思想政治内容铸魂育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化爱国之志,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他们以光辉的成就助推国家砥砺前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背景的不同会产出情感各异的文学作品。作家生于何种背景,经历何种时代,就会让他们的作品连带着附有与之相关的气息与意蕴。而爱国情怀也是带有十分明显的时代色彩的,它是依托于特定的背景来反映自己的精神与诉求的。由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时,就应该紧扣背景,从时代和作者等两个方面着手逐一分析,帮助学生把握爱国精魂。
在执教《乡愁》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余光中先生的个人事迹,然后引导学生们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想家的时候,然后深入课文来感受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然后进一步讲解一下余光中先生为什么会产生“乡愁”,小时候的乡愁,长大后的乡愁分别是什么,成因经过是怎么样,以此来帮助同学们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余光中先生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充满了少年、青年时代的回忆。因为想念故乡但是不得回来,以至于产生了一种怀乡又带有挫折的心情。而他本人则是怀着“看不出未来什么时候可以回来甚至能不能回来都是问题”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而他写完这首诗仅仅用了二十分钟,并不是他才思敏捷,而是他的这种“乡愁”在心中至少酝酿了二十年;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诗的影响。这首诗在《人民日报》登出来之后,进入了中学教科书、大学教科书,甚至进入了香港、澳门等地的国文课本,并且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华人地区的国文课本中也被选入了。这首小小的诗走了这么远、这么久,是因为它承载着浓厚的“异乡人”的“乡愁”。
如上,教师从三个层面循序渐进,从宏观走向微观,帮助学生具体、全面地了解了《乡愁》的背景,以此便能延伸出相关的爱国情怀。
从余光中先生书写《乡愁》的背景中,学生能够将视角缩小,看到一个普通的异乡人“思乡—写诗—望乡”的整个过程,从大到小地认知“乡愁”的内涵,展现爱国情怀。从《乡愁》这首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中,学生能够从文化层面、家国层面生出一种自豪感,和全球各地的异乡人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惺惺相惜,最终让爱国情怀得到发散,精准地把握爱国精魂,实现了爱国情怀的培养。
《乡愁》作为一首诗歌,是需要不断朗读的,因为这样才能将这首诗的情感得以具体地体现。而且它是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不能以教师的“读”代替学生的“读”,不能以模式化地诵读去代替学生在读中的体验与思考。因此,教师就要借助个性化的朗读来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及文本的情感,使得他们在朗读中涵咏爱国深情,展现他们独特的思想及价值观。
一方面,教师应该借助诗歌诵读引导学生揣摩了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示范朗读,让学生轻声跟读。借助视频朗读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找准整首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让他们在示范朗读中酝酿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关注视频中朗读者的表情、口型变化,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模仿;其次,在模仿朗读一到两遍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独自诵读,边回忆边揣摩边结合初步感受在组内诵读;最后,各个小组可以推荐优秀的组员在班内展示诵读,这时的诵读已经不再受视频内诵读的束缚,学生已经能够自如地处理好节奏、重音和停顿。并且他们也能够将诗歌中长句与短句的变化作全盘把握,读出诗歌的参差之美,读出每一节诗的情感。如:第一节稍平淡,是一种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些许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有着深深的失落与痛苦。第四节体现了而今的惆怅。在诵读的时候,每小节之间有足够的停顿,特别是第三节和第四节之间,停顿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诵读,其实能够让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初步体验,能够让他们从浓浓的“哀愁”中体会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再从“思乡”延伸至一种归属感、家国感,最终让他们的爱国情怀得以酝酿,在朗读中具体展现。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借助歌唱诗歌的方式让学生回味感受。“歌唱”是带有旋律的诵读,它更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旋律着手,让他们借助演唱视频,在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中回味诗人的乡愁,展现爱国情怀。《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咏三叹”等两个方面。“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四次重复,再加上“小小的”“窄窄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如怨如诉。而其中的“一枚”“一张”“一方”“一湾”更是加强了整首诗的音韵美。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歌唱时,要抓住这些旋律,以美好的韵律将学生带入到美好的音韵世界中,渐入佳境,品味这首诗歌悠长的意蕴,无限延长。学生在歌唱的时候,情感也会在他们的心中悄然而生,一种独特的爱国情怀将逐渐蔓延,让他们在歌唱中涵咏爱国情感。
“因意取象”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方法。“意”是诗人的感知,“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象,所以“意象”便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结融合的产物,二者的结合也能够产生一种“意境美”。在教学《乡愁》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视角放置在全文中,通过分析找出诗词的“意象”,并且深入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组合意象,背后有什么深层的逻辑和情感,有什么的意境?在思考的基础上借助联想与想象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最终来感受爱国情怀。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对意象的分析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首诗的“意象”是解读“乡愁”的关键,更是细化“爱国情怀”的关键。《乡愁》中主要涉及了四个意象,分别为“邮票”“船票”“坟墓”及“海峡”。这四个意象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都表达了思乡的情感。比如邮票代表了一种邮递的内涵,坟墓则是对故人的思念,海峡是表示对祖国的思念。由此,在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前文已经提到,对诗歌的朗读是解读诗歌情感的关键,因此,在分析意象时,教师也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对意象的吟咏与诵读。在让学生涵咏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余光中先生作品《缪斯未亡》中的一句话:“一首诗的生命至少有一半在其声调,如果不读出声来,其生命便尚未完成,不算完整。”他认为诗坛是“缪斯未亡”,但是“缪斯哑了”。为了治愈此疾,余光中先生就十分注重诗中的每一个音质、音声以及在诗中产生的音响效果。如:四个意象前饶有意味地点缀上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在让学生吟咏时,教师可以设置两次对比朗读。第一次去掉这些叠词朗读,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第二次换成“小的”“窄的”“矮的”“浅的”来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样一个对比朗读,能够十分明显地感知到叠词的使用能够将诗人的“乡愁”拉长,让其绵长、深重,这也能够感受到余光中先生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审美创造力。由此,学生也能在涵咏中感悟到作者独特的爱国情愁。
《乡愁》有一种宏大的时空感,组合的意象会让读者浮想联翩,增加读者的想象,让读者沉浸在思乡和热爱祖国的意境当中。因此,为了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感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意象的解读去分析这首诗在空间地理及时间历史方面的具体体现,两个方面的跨度都是很大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空间地理及时间历史着手,抓住关键词。如“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连贯的铺陈了一代人成长的时间历史。又如:“这头”“那头”“里头”“外头”表示了具体的地理空间位置,形成了一幅时空构成的画面。时间与空间语言的穿插使用,让意象得以具体,能够借助意象更为真实地置于诗人从小生活的地方,从而更容易唤醒作者的情感。那么在学生通过想象获得感悟的基础上,就可以让他们分层解读时空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
《乡愁》中的四个意象分别寄寓了母子情长、夫妻恩重、生死悲痛及离乡哀愁,它具体可以概括为诗人人生对应的四个阶段,都是表达“隔绝”的愁苦,内在联系上也是递进式的关系。从个人、家庭的别离之苦上升到国家分裂之恨,凝聚了一个民族半个世纪的人事沧桑。所以由这首诗来渗透爱国情怀是很有价值的。在引导学生解读意象时,教师便可以让他们仔细分析形式。“邮票”“船票”其实都是可以沟通的,它们可以给亲人寄托哀思,表达乡愁。而“坟墓”是不可以沟通的,是阴阳两隔。“海峡”虽然是浅浅的,但是很可能会变成“坟墓”。因为海峡两岸的交流是未定之事,它有可能变成可沟通的“邮票”和“船票”,也可能变成不可沟通的“坟墓”,而这种“未知”便凝聚成了浓浓的“乡愁”。学生在解读这一层面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顺势引导他们,让他们重回那一段历史,去切身体会余光中先生的担忧与无奈,进而体会到他身上所表现的爱国情感。因此,让学生也能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能够让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沉浸于具体的意象,体会余光中诗作与历史、文化、爱国情的浑然一体,熔炼爱国之心,浸透爱国情怀。
爱国情怀的培育是需要学生基于特定的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将爱国思想得以延伸与拓展的。因此,在《乡愁》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将教学内容作核心,向课外进行辐射式实践,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联动,将爱国在现实中对应,最终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由此,教师可以拓展两个主题活动,具体如下:
主题活动一:游子有愁
【教师活动】PPT 放映两个资料,主要内容分别为以美为首的各国联手干涉中国内政和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头脑风暴”式的探究活动,从两个资料中提炼关键的信息,进行深化与拓展,得出自己的总结。如:“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在处理台湾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争取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是不承诺放弃‘武力’这一手段。”
【教师过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台湾游子”回归故土的愿景真就遥遥无期吗?激发学生深思,基于国情产生浓浓的忧愁与使命感。
主题活动二:游子有行
【教师活动】PPT 放映资料,资料大致内容为:视频资料(香港、澳门回归视频)+文件资料(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统计资料(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经济发展情况);两岸的“坚冰期”和“破冰期”;“九二共识”、“大三通”时代、《反分裂国家法》等。
【学生活动】
活动一: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基于香港和澳门的历史性回归和发展现状,分析台湾回归的意义和发展前景,坚定台湾的回归会让他们有更好、更高的发展前景,让台湾人民能共享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活动二:分析历史、经济、时政等三则材料,切实感悟台湾游子想要回归故里的渴望,并且它也是大陆儿女的期盼与愿景。在此基础上坚定杜绝一切邪恶势力想要分裂台湾与大陆的行径发生,坚定“一个中国”的原则,激发学生的领土意识,延展爱国情怀。
如上,教师基于“乡愁”这一教学内容延伸了两个交流与探究活动:“游子有愁”“游子有行”。它是整个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更是基于“爱国情怀”培养的实践探究。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分析现存的台湾问题,让语文学习链接时政,让爱国情怀的培养路径更为清晰。也以具体的阅读任务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在活动中交流与讨论,更深一层地揭开“领土”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让他们坚定地捍卫领土,以自己的努力去捍卫国家的主权,延展他们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专注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它是让学生立身现世的根本。所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具体渗透爱国情怀元素,从一个作品的各方面着手,层层递进,弘扬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