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中的湖湘少年”之刘少奇农家子弟的求学之路

2023-04-15 06:48杨昌志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十几岁 2023年6期
关键词:宁乡书柜刘少奇

文/杨昌志(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青年群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学习、学习、再学习”的精神,使刘少奇不停地钻研和思考,不断地获得新知和智慧,最终成为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少年改名言志

1898 年11 月24 日,湖南宁乡花明楼炭子冲的一个农民家庭,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按照家族谱系,父亲刘寿生为他取名“绍选”;由于在家族中排行第九,家里人叫他“九满”;1906 年,塾师朱赞延以“姜太公钓璜于渭水巧遇文王”的典故寓意,给他取名“渭璜”,愿他成为国家栋梁。

1916 年,立誓要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贡献力量的刘渭璜宣言:“我要改名字,不叫渭璜了,改叫‘卫黄’……就是要尽力保卫炎黄子孙的意思。”

1918年,刘渭璜再次对同学说:“我要改名少奇,我感到应当少小就立奇志,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为国家、民族的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从此,“刘少奇”这个名字,就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读书迷“刘九书柜”

刘少奇从小就是一个读书迷。他3岁认字,8 岁入学,记性好、理解快,认字多、背诵好。一次,刘少奇去双狮岭煤矿送米,看见一座小庙上有一幅对联:“惠止南国,戴如北辰”。他边走边琢磨,不得其解。回到家中,立马向书籍寻求答案,终于在《诗经·王风》《论语·为政第二》找到出处并理解其大意。

一年寒冬,刘少奇冒着倾盆大雨到周瑞仙老师家里学习。道路泥泞,他在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棉裤更是湿透了。在老师家边烤火边看书时,因为湿冷,刘少奇不知不觉靠火盆越来越近,以至于连裤子烤焦了都没有察觉。刘少奇读书痴迷,使周瑞仙不禁想到宋代博学多才的“立地书橱”吴时,便称呼刘少奇为“小书柜”。乡亲们见刘少奇手不释卷,于是送他“刘九书柜”的美名。

正是少年时期的嗜书苦读,使得刘少奇眼界大开,看到了外面的大世界。

良师益友点燃革命初心

1912 年,参加了湖南长沙新军起义的六哥刘云庭回家探亲。从刘云庭身上,刘少奇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辛亥革命的新思想启迪着少年,革命未央和社会动荡掀起的社会浪潮撞击着少年的心灵。

刘少奇在宁乡玉潭学校学习期间,深受两位先生的影响。其一是周教敷先生。在他的影响下,刘少奇带头剪掉辫子,还拿着剪刀来到街口,看见留长辫子的就一把剪掉,表示对清朝政府和封建复辟势力的反抗。另一位是史地教员梅冶成先生。他擅长讲历史故事,每当讲到祖国危亡、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总是悲愤不已、声泪俱下。从此,刘少奇踌躇满志,决心做一个洗雪国家耻辱、挽救民族危亡的有志青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915 年5 月,刘少奇听闻袁世凯答应日本无理要求,愤慨之际刺破手指,写下“誓雪国耻”“勿忘国耻”血书,并走上街头,高呼“打倒卖国贼”“不做亡国奴”等口号。1916 年7 月,刘少奇参加了长沙驱逐“靖武将军”、反动军阀汤芗铭的爱国斗争,在游行示威中高呼“打倒帝制余孽”“汤芗铭滚出湖南”等口号,轰轰烈烈地投入“五四”大潮。自此,刘少奇决心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去探求革命的真理。

远赴他乡取“真经”

1920 年,刘少奇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其间,他积极攻读俄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1921 年,刘少奇启程赴莫斯科。当时的苏俄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粮食等生活物资极度缺乏,刘少奇每天“只有一块像两个手掌合起来那么大的黑面包和几个土豆”。刘少奇却始终意志坚定,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汲取救国救民“真经”。

1921 年,刘少奇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后来,他回忆自己入党时的心境时说:“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于党的事业。”

“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材。”正如刘少奇幼年所写的小诗一样,终其一生,他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

猜你喜欢
宁乡书柜刘少奇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书柜
整理书柜
宁乡:人才是医院“核心利益”
我家的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