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勤
(新疆财经大学)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疲软三重压力。宏观层面上,世界经济下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阻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循环,经济全球化步伐放缓;微观层面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内外双重困境。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新形态的出现则为改变这一状况提供了契机,全球经济也因此进入以数据驱动、平台支撑、软件定义、万物互联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制造企业被视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心脏”,综合国力的“基石”,是国家经济命脉所在,其高质量发展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使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国内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数字经济的兴起无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现今市场竞争激烈,数字融合能够促进企业建立统一管理平台,优化现有业务流程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制造业生产重复任务较多,数字技术引入实现生产智能化,提高生产产品质量和效率;大数据有利于洞察消费者偏好,扩大产品服务的市场范围;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企业支付和融资方式的改变,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化解融资困难的问题,因此数字经济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将从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融资方式四个方面来阐述数字经济下制造业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必要性。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关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传统要素市场下,制造企业面临严重的市场化要素配置扭曲,而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下,以数据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具有高融合性、强流动性的特征,不同生产环节所需的要素类型和比例是一个科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发挥生产过程的“价值创造”功能,可有效延伸产业链长度。数字经济环境下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与质量公开,打破了区域隔离、改善价格歧视[1],进而总体降低制造企业要素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管理效率提高,支撑制造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业务流程,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促进生产过程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将数据转化为制造业战略优势。人工智能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可以释放基础劳动力,缓解劳动力成本逐渐攀升的压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数据资源的准确传输和智能自动化生产技术可以将技术复杂的工作高效实施,提高生产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形成精细化生产模式,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此外,数字技术改善生产模式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高消费者福利,扩大企业产品服务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竞争力[2-3]。
数字经济下衍生出多元的系统、平台、应用程序以优化制造业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管理层主动借助信息技术重塑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治理水平,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战略管理与营销策划,可使企业管理更加透明,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和透明度提升保障管理层的决策质量,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内部绩效。此外,数字技术缩短时间和空间距离,促进信息在企业组织内部与贸易伙伴之间流通,进而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
数字技术引进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数字技术促进金融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数字金融是在传统金融模式上的创新发展,数字金融为企业搭建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拓宽金融系统服务对象,降低借贷门槛,尤其提高了发展处于弱势企业的融资效率;数字技术提升金融业务办理效率,提高企业获取资金的速度,促进企业资金链的稳定。
2016年以后,我国进入全面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区块链、平台经济也融入企业发展,总体来看,数字经济赋能企业转型,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不可否认,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在数字融合过程中享受了要素成本降低、管理效率提升、产品针对性提高的福利,但我国部分中小微型制造企业的数字技术成熟度显然落后于大型企业。由于数字技术前期投入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创新成果具有不确定性,中小企业对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缺乏动力。我国部分中小型制造企业应用的数字技术不够成熟,一部分企业属于对数字经济技术应用的简单复制,没有经过二次创新研发,难以实现数字技术与企业生态发展的充分融合,不成熟的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环节的发展起不到质的改变[4]。
数字技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已经覆盖全国范围,促进信息、资源、知识的流动,为企业提供了互惠互赢的发展平台,我国制造企业享受着数字经济带来的福利。但“数字鸿沟”也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制造业具备数字化技术引入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接入沟”层面差距不明显,主要在“使用沟”层面差距显现[5]。
第一,数字信息对制造业不同产业类型的耦合效用存在差异。数字经济发展总体上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于技术密集产业促进作用更明显,其数字经济的耦合效用高,但对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耦合效用低。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经济模式变革、基础支撑保障加快制造企业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助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6],但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小于发达地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区域间产生“数字鸿沟”,我国东西部地区制造企业发展不均衡,近年来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呈现出中间集聚、两端分散、由东向西呈梯度下降的基本格局,即数字经济越发展,区域发展差异就越明显,尤其是本身数字技术基础与吸收模仿能力就较弱的制造企业,数字经济的耦合效应相对较小,而对于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大型制造企业,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发达地区,数字经济能够进一步强化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数字融合耦合度。二者之间差距显现,制约制造企业区域布局和协调发展,可见数字经济下制造企业发展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
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有一定的数字技术能力,大多中小企业在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点是数字技术与应用的协同性。大部分企业更多关注各业务执行的内容,容易忽略对其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认知。而数字经济环境下,企业各业务关系紧密,虽然各业务单元运作已经成熟,但如果没有系统地将各业务板块串联在一起,将各业务关系普及到每个业务单元,就造成各业务链条断裂,使企业各业务脉络未能在数据系统中实现,形成了各自的“数据孤岛”。
企业数据的处理分析与业务流程协同性需要加强,否则企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减少人力成本,反而是企业数据工程师在做数据搬运工,会使得数据重复、质量问题凸显。如果没有注重对内部系统数据的应用,缺少系统的规划,其线下的数据只作为简单的存档,没有结合业务形成对应的数据分析,导致数据处理工作重复、效率低下,重大问题处理周期延长,无法对企业形成有效的预警。
随着数字经济环境的改善,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重视企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制造急需突破数字经济技术应用瓶颈,引进数字金融技术,激发制造企业数字经济创造新活力。第一,引进数字金融技术,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资金基础。数字金融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捕捉到市场信息,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完善企业征信水平,结合经济环境背景制定信贷政策,合理引导资金走向,缓解企业因地理位置、信息不透明、技术不足所产生的融资约束,更加方便、快捷地将资金注入企业。第二,数字金融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市场环境,根据企业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和项目的收益分析,制定适合企业的投融资项目,助推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结构以进行战略调整。第三,数字金融赋能企业创新活力,数字金融技术是数字经济与金融融合的产物,蕴含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促进企业技术发展与融合[7],当企业具备了足够的资金支持,良好的市场环境,数字化的新能力、新装备,价值创造和商业模式就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并将此作为我国发展战略之一。数字经济加速知识与技术的溢出和吸收,云平台、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加快前沿技术的攻关、缩短研发周期,因此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对经济环境实施干预能够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第一,完善全国数据要素流通市场,促进数据要素跨区域、跨企业流动;数字经济下促进流通物流创新升级,使得物流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促进要素的各区域的流动效率、降低流动成本,拓宽市场规模,提高市场交易效率。第二,构建行业数据共享中心,促进知识技术跨区域流动,加强制造企业间的信息知识交流,促进企业间合作、学习与联系,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和互助机制,凭借数字化赋能打破制造企业边界,实现跨界合作,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聚集,发挥上下游联动效应,促进企业合作模式优化升级。第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优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规划制造业与数字产业的区域布局,缩小地区间基础设施差距[5];后发地区结合地区能源优势,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使特色行业在区域范围内产生集聚效应,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优势互补、重点突出的良性发展格局,形成区域市场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8]。
首先将企业最成熟或相对独立的业务部门作为切入点引入数字技术,考虑将各项业务板块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进行串联,进而实现企业从局部到整体的数字化过程,保证引入数字技术后,原有的业务链条也不会断裂。其次,业务脉络的串联是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探究企业各业务中心更深层次的业务关联,熟悉企业内部各业务发展脉络,并在数据系统中实现,增加各业务部门的互相依存度,实现部门协同;必须打破传统线下生产经营模式的旧框架,相关部门的业务配合数据技术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对企业原有的应用进行流程重构和习惯改变,促进数字技术与企业业务发展协同化。
加强企业数据处理分析与各业务流程的协调性。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实时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更新、监控与管理,提高内部数据透明度,打通各业务部门数据信息,实现数据共享,使得管理层打开手机就可以实时观察质量、技术、产量等全局数据,工作更加清晰,并且提高数据的录入、处理、分析效率,重大问题处理的周期缩短。划分各业务部门数据处理分析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加强数据与各业务发展的适配性,能够及时预测未知风险,提高数据价值创造能力。
责编: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