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英
(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集团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在市场中稳固自身地位,使核心竞争力不受影响,企业通常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其正常运营。然而,在实践中,由于经营规模和资产实力的限制,以及金融机构严格的信贷制度,部分企业在融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管理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发展的融资方案,通过有效的融资方式获取资金,从而缓解资金的运转压力,增强现金流的充裕性。
1.内部融资
该融资方式利用的是企业内部留存利润,也就是企业把红利分配给股东之后,将剩下的部分进行再投资。内部融资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同时不需要向外披露企业信息;不足之处则是难以满足企业高速发展的需求,不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
2.债权融资
企业常用的融资方式之一,相比股权融资,其特点为成本低、速度快,使用方式也较为隐蔽;不足之处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会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而经营风险也因此提升。
3.股权融资
该融资的方式是通过向股东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获得的资金能够满足企业现阶段的发展需要。股权融资对象是企业现有股东,无需向对方支付利息和本金,经营风险会因此降低,但不足之处是其成本高于债务融资,企业股权会面临被恶意收购的风险,导致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会发生变更。
4.销售资产融资
销售资产融资的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但企业若不能选择合适的时机,销售的价格就会低于资产本身价值,从而对企业的融资目标产生影响。
基于上述四种融资方式,企业集团应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和实际资金需求,将各类筹资方式融合起来,选择成本低且稳健的资本结构,并尽可能考量金融市场和政策环境因素,实现融资效率的最大化,保证企业获得最优的融资效果。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发激烈,作为支撑企业发展动力的资金,是企业实现高效管理的基础。所以,确定合理的投融资方案,做好融资风险的管理,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实现经济效益。
1.重视融资风险管理,能够保障资金的安全
由于融资风险管理涉及较多的经营环节,企业管理难度较大,当企业加强融资风险管理时,融资过程会得到全面监控,对该过程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降低相应的融资风险。当融资完成后,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不足能得以显现,保证所有融资工作有序开展,以此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2.做好融资管理,能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效果
融资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对资金制定合理、高效的使用计划,使其能合理运用到经营业务中,保证资金的高使用率,同时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让企业始终有序的开展融资风险管理工作,可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提高。
企业融资风险较为复杂,且具有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融资风险的产生主要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从企业内部角度分析,一是企业负债问题。由于企业集团规模较大,负债较多,导致利息也随之增多。企业随着经营的开展,偿债能力逐渐降低,引发资不抵债和破产的风险;二是企业价值下降,资金成本不断提升,股东的收益逐渐变小,价值相应降低;三是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够合理,财务风险因此加大。如利用短期融资去解决长期资金的需求问题,会让企业的融资风险增加,资金成本因此提高,财务负担加重;四是企业所获得的效益不能用于偿还融资的利息,也有可能面临破产的风险。所以,内部因素是影响企业融资的主要方面,如果企业不重视内部风险管理,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要根据业务的需求,不断优化融资方案,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除了内部因素之外,企业集团的外部因素也与融资风险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企业如果不能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来调整风险防控方案,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便难以实现。基于上述分析,企业的发展除了要解决内部影响因素,还要考虑到外部市场的宏观变化,了解市场经济的改革特点,优化目前的经营管理方案,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企业集团在融资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分析负债利息率的变化,明确成本管理目标,针对融资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此发挥风险预测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保证未来企业在开展各项融资活动时,有足够的风险管控经验。一方面企业集团通过核算资金成本,将相关数据予以整合开展风险预测工作,借助风险预测功能,降低业务活动的各类风险。在具体执行环节,企业可在各部门建立专业性强的工作小组,对市场利率的动态变化和汇率走向等进行动态分析,做到对资金市场的深入研究,并依此为根据构建出完善的风险预测体系,让风险防范工作能更高效开展。与此同时,风险预测要注意外在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尽量规避不利因素,使企业能顺利开展各类融资活动。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风险预测的管理工作,对不同融资活动风险给出准确预测,并结合大数据,为企业的经营方案提供信息,满足企业复杂的风险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进行风险预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负债利率和利息率不能迅速掌握,企业最终不能确定资金报酬率。所以,风险预测应先掌握汇率、利率的变动,再对资金成本进行核算,以此提高融资风险的防范效果。如企业在风险预测时,利率处于较低水平,可以抓住时机进行融资,但后续活动要避免融资过度情况;当企业监测到利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当减少该时段的资金筹集活动;而利率在高低过渡阶段,企业应当以当前各经营活动开展所需为依据,做好长期的资金筹集准备,采取固定利率的方式,严格控制好投入的资金成本。总之,企业进行风险预测时要做到较强的灵活性,以此让风险预测更加科学。
企业想要提升融资抗风险能力,需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降低经营风险来达到最终的经营目的。企业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方案,创新技术开发以及产品研发,规范内部管理,让产品能获得更多盈利,并逐步降低经营风险,保证未来的经营始终稳步推进。企业集团融资的核心观念和目标是追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于负债的规模进行全面了解,避免过度使用财务杠杆,让整体的偿债能力免受影响。企业应当重视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担保工作,针对资产负债率控制的问题,一是全面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包括金融市场、企业特征和企业盈利水平等因素。二是企业要控制下属子单位的资产负债率,子单位的风险债务处理不当,会影响到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甚至拉低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是要对担保事项严格控制,建立健全的担保审批制度,以企业总部为控制主体,将担保业务的各类授权流程、涉及的方式、权限以及责任相应审批人厘清,严格把控担保对象,规定集团的下属单位不得对企业以外的客户提供任何担保,保证所有担保业务均由企业集团统一处理,并以相应的反担保制度来做好财务风险的双重防范,以此来控制担保风险。
融资管理制度是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要以自身的经营现状和经验为出发点,明确融资目标,不断完善融资管理制度,做好融资结构调整,以更加优化的管理模式来契合当前的发展进程。一方面企业要制定科学的融资方案,结合市场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完善资金结构,以较强的完整性来处理融资风险。同时,企业要考虑外在各类因素对融资产生的影响,以严谨的态度,让融资成本得到合理控制,并以较高的资金使用率来减少资金浪费。另一方面企业要及时整理优化管理模式,以较强的风险意识,敏锐观察市场发展变化,减少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产生几率。与此同时,企业要兼顾各地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和政策制度,优化集团和子单位的工作模式,有效控制融资工作中产生的风险。上述工作具备较强的科学性,企业需构建集中化的管理模式,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并且依托银行的资金结算网络,将企业内部的资金达到集中管理的效果。
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资金用途的更改,所以,企业要以完善的资金预算制度为基础,对资金的用途做出科学预测。首先,应采用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方式,对企业集团的资金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同时加强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保证所有的预算资金都能准确应用到各经营活动中,让企业的融资需求决策制定更有针对性。其次,企业集团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使融资计划能得到更有效地实施。企业根据合同管理的要求,按照流程进行材料的申报、协议的签订等工作,保证内部部门根据职责要求做好相应的融资担保审核、融资用途、义务条款等问题,确保其融资方案满足企业当前的需求。最后,当融资协议签订后,企业还要做好后续的跟踪管理,注重掌握融资协议执行情况,严格按照规定使用资金,避免资金挪用和利息逾期支付的问题。
银行融资是众多企业集团选择的主要方式,一旦市场或银行政策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本身的融资方案进行扩展,并通过调整融资方式,减少后续融资风险概率。从企业集团所处环境分析,可采用多种融资方式,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企业都要在前期做好长远规划,以较强的风险意识来实施融资行为。总之,企业集团需要从多样化入手,完善融资工作内容,降低融资成本,减少无法按期还款的风险,将整个融资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
综上所述,企业的融资风险是其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它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整个融资过程,还会对融资后的经营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融资风险管理,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搭建完善的投资结构、制定相应的制度,在融资过程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融资渠道,最终实现融资风险降低的目的,稳步提升企业的融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