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娜(江苏省灌云县益海助学中心/江苏省连云港市)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历经时代的洗礼却愈发璀璨夺目。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够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还能充分满足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精神和传统,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关文化知识,还有助于陶冶情操。基于此,语文教师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通过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指我国历史中,经过历朝历代创造、继承、发展与演变,且具有民族特质、特色、特征的文化,集中反映了民族风貌、民族文明成果,并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时,传统文化还包含古典诗词、儒道墨家等精英文化,及相关的饮食、服饰、节日、曲艺、工艺等民俗文化。因此,想要读懂、弄清楚传统文化,需注重传承性、传统性。需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值得传承与弘扬,因此,在具体传承中,需注重对传统文化特点的分析,并准确抓住其优秀特征,对其实施传承与弘扬。
1.道德教化与思想熏陶的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礼”通常赋予传统文化道德与伦理内涵,且成为道德教育开展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中,通常更注重伦理、秩序,且注重价值观,其不仅是对个体行为的道德约束,而且还会为群体提供相应的价值基础以及道德目标。传统文化的融入,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通常具有道德教化以及思想熏陶的功能。小学育人工作中,传统文化通常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其不仅能实现教育内容的凝聚,还能实现教育效果的强化。通过传统文化的聚集,能够将文化深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并对个体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个体的道德修养得到有效提升。
2.身份认同与组织凝聚的功能
传统文化在族群当中的功能通常体现在强化族群的内部沟通与交往,并使族群内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增强,实现情感之间的连接。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份认同,还能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通过传统文化构建“共同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团体形成归属感,而且还能实现个体价值,从而使组织的凝聚力能得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诚实、守信、合作等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实现学生身份认同与组织凝聚的功能。
3.价值引领与文化传承的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常承载着传统美德以及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通常凝结了情感想象与文化诉求的观念与价值,且代代相传。伴随着民族的复兴,传统文化也被时代赋予了新内涵,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具体情境当中感受到文化的凝聚力、生命力、感染力,而且还能产生相应的文化记忆,从而实现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自觉与自信。
1.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前提就是让学生内心对于传统文化形成认同,该认同主要指国家所提及的“文化自信”,其认同并非是口头上的能说会道,还需立足于榜样角度的春风化雨以及教育角度的潜移默化。立足于该角度,教育就是实现传统文化弘扬的主要渠道。语文是语言性的一门学科,其教学目标并非只局限在学生的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还明确了语文学科具备的育人价值,要求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进行培养时,还需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处所指的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指民族语言的运用能力,一般来说,民族语言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最重要的就是民族语言的传承。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时,需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育人价值得到有效丰富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自身文化自信的增强。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环节,能给学生带来具有民族特色的课堂氛围,以便于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传统文化,并沉浸于传统文化氛围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从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人文风情、传统道德等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以深化学生对于文化的感受,并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与传承文化,以实现学生自身的文化自信。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生字教学是重要内容,在生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让学生更好地“识”汉字。语文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认识、会写、会用汉字通常是不够的,教师需注重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小学生进行“识”字,并在识字教学当中融入传统文化,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识字热情与兴趣,还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到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传统文化进行识字,学生可通过汉字的表象,根据其字形追溯其本源,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小学生对汉字字义、字形的记忆,而且还能通过识字技巧,使学生根据字形对陌生字的字义进行推测。由此可知,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识字,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识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还能使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以汉字“人”为例,通常包含着“顶天立地做人,挺身站立为人,相互扶持待人”的文化精神。或者对“孝”字进行解读,通常指子女侍奉、搀扶、照顾父母,同时,该字的背后还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且在当代社会仍具有显著的价值,被赋予了新含义。如“社稷”的“社”,在甲骨文中,“社”同“土”,寓意着禾苗破土而出,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靠土地吃饭,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丰收以后都要祭祀大地之神。“社”的单人旁就是祭祀之意,与土地合起来就成了“社”字,即祭祀土神。而“社稷”的“稷”,偏旁是“禾”,在古代代表谷神,祭祀是古代的重要礼仪,每年秋季,皇家都要举行重大的祭祀土地和谷神的活动,因此“社稷”后来演化成国家的代称。在民间,同样注重礼数,重大祭祀活动如社戏、社火等,都是从祭祀流传下来的传统活动,这样,通过对汉字来龙去脉的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字,感受汉字背后承载的传统文化,体会汉字造字的精妙,将汉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理解汉字不仅仅是语言符号,更是古人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结晶。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学形式通常较为枯燥,致使小学生无法充分领会诗词美,并影响到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展古诗词诵读,语文教师可通过相应的教学实践,不断创新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吟唱、吟诵、表演等方式,促使古诗词的教学精彩纷呈,从而使小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古诗词学习,接触到充足的传统文化,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当中,教师可带领小学生通过平长仄短的吟诵技巧,让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并留给小学生充足的时间感悟古诗词。语文教师可以从《经典咏流传》中选择与小学生相适应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充满感情地吟唱,或者是通过古诗词隐含的经典故事,把古诗词编创为剧本,引导小学生实施情景表演,等等,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促使古诗词的光彩得到充分焕发。
例如,对《登鹳雀楼》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将鹳雀楼的图片呈现出来,并将相应的歌曲与视频播放给学生,促使小学生充分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同时,语文教师可将本首诗的吟诵技巧教给学生,如吟诵前两句时,需注意语调柔美,吟诵后两句时,则需铿锵有力,促使学生在吟诵中充分体会到风景之美,并感受到“更上一层楼”的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力量。
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择文章时,不仅需关注文字之美,而且还需关注质之美,也就是内蕴的思想美。现代文中通常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基于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需将传统文化当作切入点,对课文之美进行深入挖掘,并在具体教学中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引导小学生对美文进行品析。比如,《不懂就要问》《我要的葫芦》《坐井观天》《王戎不取道旁李》等文章中都包含着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延安,我把你追寻》《出塞》等文章通常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古今志士具备的家国情怀;《走月亮》《难忘的泼水节》等文章则体现出我国各民族不同的民风民俗。通过对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让学生经过品读美文发现传统文化的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还能形成相应的文化认同感。
例如,对《牛郎织女》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七夕”的由来渗透到教学中,“七夕节”最早源于汉代,一是人们对自然崇拜的结果,三四千年前,人们对天文有了更新的认识,当时纺织技术盛行,于是就有了关于牛郎星、织女星的传说,除此之外,对于星星的崇拜还有很多,古人认为二十八星宿代表平面的四个方位,其中以北斗最亮,北斗第一颗是魁星,读书人常常以“七夕节”为“魁星节”,寓意着能够高中状元,从这里可以感觉到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时间崇拜的结果,古代的“七曜”是五行加上日月,七和期同音,人们常以七为一个时间阶段,如“七七四十九天”为事物的终局。同时七的谐音为“吉”,“七七”也是一个双吉的日子,草书中的“喜”字与连写的“七十七”非常相似,因此“七十七”也有喜寿之说。牛郎织女作为古代四大爱情故事,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随后在南北朝的小说中逐渐演化成爱情故事。通过品读美文,可以让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璀璨夺目,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操,促使学生了解到古代人民追求与向往的幸福生活,并形成相应的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写作教学都是传统文化渗透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的途径,除了课堂上,课外的实践活动也能使学生接触与学习传统文化。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忽视课外活动具备的育人价值,这就使课外活动更多流于形式,并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新课改下,愈来愈多的教师都认识到课外活动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思想品德培养的作用,注重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另外,小学语文的具体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由课外活动入手,引导学生由教室走向实际生活,由校园走向社会,突破传统化教学空间的束缚,提供给学生更为宽广的学习平台。
例如,语文教师可定期带学生参观地方历史建筑、博物馆等,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到相关历史人物、历史文物、历史故事,以促进学生的历史感。或者,语文教师可通过传统节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于民间节日、民俗文化的了解。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将班级作为单位,构建“端午小课堂”,将小组作为单位,引导学生通过课余时间搜集些和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如端午节的具体由来、发展及其风俗习惯,或是各地进行端午节庆祝的方式等,在课堂上由小组代表对小组内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展示与分享,以丰富小学生对于端午节的了解与掌握。另外,语文教师还能将“龙舟比赛”的有关视频呈现给学生,通过节日氛围的创设,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与感知。有条件的班级还能在班级组织开展“包粽子”的实践比赛,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包粽子的活动,一边包粽子,一边讲解端午节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达成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与节日有关的文化素材,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并促使学生全面了解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强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促使学生具备高尚的情操以及坚定的理想。因此,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并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从而使小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成为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