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湘、吴琼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十四五”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航天强国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关键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标准化的作用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 年10 月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2 年7 月,16 个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明确了标准化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与此同时,航天装备研制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2021 年1 月实施的《军队装备条例》明确提出优先采用竞争性采购方式,装备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依靠标准支撑市场话语权的需求更为迫切,严格贯彻标准要求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提升。
在贯彻落实国家航天强国、质量强国、标准化战略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实践道路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三高”全面发展理念,确定了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发展目标,以及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的标准,对航天标准化发挥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充分理解和把握“三高”全面发展理念对航天标准化的指导意义,探究加快航天标准化工作转型发展路径,支撑航天科技集团推动全面形成“三高”的发展模式。
吴燕生董事长指出,“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航天科技集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和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求的有力行动;是基于航天科技集团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充分汲取历史发展经验和教训,充分研判新形势、新任务所作出的理性选择;是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和推动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航天方案。由此可见,“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航天实践与共识,是航天科技进步和改革发展任务的科学指引和评判标准。
(1)“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航天标准化工作的思想根基。“三高”全面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强调发展的系统性、创新性和协调性,是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理念,是做好航天标准化工作的思想根基。
(2)“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航天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则。保证成功、完成任务、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航天强国建设的3 个关键指标,而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是判定指标实现的3 个标准,是航天标准化工作是否有效支撑主业的基本准绳和基本原则。
(3)“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航天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方法。系统工程思想是航天工程的核心思想,“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正是基于系统观念提出的,是系统工程理论与航天实践的统一,是实现新发展阶段目标的方法论,对全领域、全级次、全生命周期做好航天标准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三高”全面发展理念是航天标准化工作的终极目标。对标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需要有一流的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服务,从而拥有一流的质量、效率、效益,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对标和提升,“三高”全面发展理念符合一流现代企业发展规律,是航天标准化工作的最高要求和终极目标。
(1)标准化是高质量的基础。高质量是达到最新的最严格的质量指标要求。没有标准质量无从谈起,只有做好了标准化工作,形成统一的标准,才能解决工作不规范、要求不一致的问题,才有高质量保证成功的基础。
(2)标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高效率是与以往的效率指标和方式相比,技术更高级、方法更先进、整体更协同、管理更科学。无论是在国防科技和工业领域还是其他行业,没有标准就没有效率,标准化工作是提高效率、适应新要求的重要前提,只有建立了标准化的工业体系,拥有了先进的标准体系才能相对以往方式实现技术、方法和管理的升级迭代,标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路径。
(3)标准化是高效益的保证。高效益是理念更科学、指标更完备、流程更优化、措施更精准。只有在科研生产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才能够做到精细化、规范化,实现整体上提质增效,实现流程、措施的更优化。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
深刻把握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要义,深入贯彻和分解落实战略层面标准化发展要求,结合当前武器装备发展特点,紧密围绕“三高”发展目标,将标准化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加以系统性研究,顶层策划、长远设计,对标国家战略和装备研制要求,以满足企业当前需求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制定和细化航天标准化远景和规划,实现标准化由型号技术基础向企业战略支撑转型。同时,按照单位型号任务和专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专业标准化规划,推动企业各领域、各专业标准化发展。
(2)全面强化重大航天工程标准化总体设计
对于战略性重大工程项目,要加强标准化总体设计,全面系统地开展标准化工作。一方面,将标准化与重大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将标准化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实现同论证、同设计、同研制,建立重大工程的前瞻性技术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支撑和引领重大工程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同步总结工程项目中产生的大量创新成果并在标准化之后应用于型号研制中,加速推动工程研制和生产,通过重大工程带动系列或领域标准制定,为相关型号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3)高度重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标准化
强化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标准化顶层策划,开展航天绿色发展标准设计既是顺应国家战略要求,也是“三高”发展的必要选择。一是围绕各业务领域,系统开展标准体系研究与策划,紧密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对接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标准战略,分级分类制定标准。二是加大新兴产业标准支持力度,支撑国家新产业领航工程,对于具有先发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标准化,并向行业、国家标准上升,尽快占领行业制高点;对于当下竞争优势不强的行业,加强标准化前瞻性设计,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充分的标准支持。
(1)持续推进航天标准体系建设
当前,航天标准交叉重复,不先进、不适用的情况仍未完全消除,“横向一致”“纵向贯通”没有全面实现。在现有标准体系基础上,持续推进面向全领域、全要素、全级次、全周期、全链条的新型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统筹和一体化推进,一方面在现有航天卓越标准体系基础上,统筹全级次标准体系的细化和优化,不断完善各子体系、分体系建设,逐步建成涵盖各领域、面向企业的、国际先进的航天标准体系;另一方面,优化标准研制过程管理,做到标准与项目同步,从立项源头抓起,确保标准数量合理和质量过关。另外,基于标准引领原则,加强重大工程项目和自主可控产业链标准研究、体系建设和标准实施,牵引和带动航天标准体系优化。
(2)切实做好标准实施与监督
标准贯彻与实施水平决定了任务完成能力和企业发展水平,在型号研制流程和模式不断优化的背景下,一是要加快推进标准结构化、数字化工作,实现标准数据与技术文件的有机融合,与PDM、PLM 等深度嵌入,强化标准应用与实施,实现标准源于研制、用于研制;二是推动由面向标准监督检查向面向流程转变,将标准化工作关口前移,实现标准化工作与型号研制同策划、同实施,提高监督检查综合效能,着力解决系统性问题;三是严格落实装备“三化”建设和装备试验鉴定标准化评估等要求,建立关键或重要标准监督检查的要素体系,确保核心标准有效实施。
(3)加快推进航天质量管理标准优化
中国航天质量管理标准是航天事业成功的重要技术基础,但当前质量管理标准面临着清理/修订不及时、相关标准内容有偏差、与数字化型号研制不匹配等问题。要加强对质量管理标准进行优化,构建与“三高”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航天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在对航天质量管理文件、制度和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进一步厘清航天质量管理涉及的概念、内容和逻辑关系,进行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全数据、再设计,增强一致性和上级新要求、标准的继承性,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从精细到精准再到卓越逐级递进,构建完整、系统、适用的航天质量标准体系。
(1)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有效互动
标准和创新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是能够互为支撑和有机转化的。一是要实现重大工程项目与标准化工作紧耦合,将标准作为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产出,在突破和掌握核心技术指标的同时,强化重大工程核心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和评估;二是在新一轮国家科技和强军计划任务布局中加强前沿领域标准布局,同步部署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在军品领域强化标准引领,在前景应用广阔的民用技术领域实现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的互动,以此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三是强化型号研制的标准化评估,进一步强化标准化对型号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与标准的转化机制。
(2)促进航天标准军民通用化深度发展
做好军民协同标准化工作既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也是“两化”协同与智能制造的具体体现,有助于航天装备制造标准水平提升。一是要紧密结合国家关于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生态和自然资源等领域标准化工作要求,全面做好航天标准军民通用化总体规划设计,加强与国家标准委、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及军地各军民协同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对接,理顺航天军民协同标准化管理机制、共享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建立航天军民协同标准化工作体系;二是探索建立协同性标准体系,一方面做好军用标准的整顿和梳理,清理淘汰老旧标准,同时积极引入和采用先进民用标准,深化军民通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积极研究和参与国家新兴产业标准制定,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对军民协同的推动能力。
(3)巩固航天领域标准引领地位
国家层面已将团体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方兴未艾的商业航天团体标准已初具规模。面对这一新形势,一是要加紧对航天团体标准组织形式、管理机制、成果转化等内容进行研究,明确航天团体标准发展的统一要求,汇聚企业发展团体标准的合力;二是在商业航天、航天技术应用等领域,积极主导相关团体标准研制,加强先进标准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占领航天科技制高点和航天产业价值链顶端;三是积极融入国家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和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加强主导制定的团体标准向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转化,提升主导优势和竞争力。
(4)推动航天标准国际化更进一步
标准国际化是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一是要对接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关于标准国际化的要求,在以“一带一路”标准联通为代表的国际平台上探寻契合点,在分析我国航天标准化、国际化需求和优势领域基础上,制定长远规划,推动建立中国航天标准化、国际化战略;二是提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水平,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国际标准研制,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转化应用能力水平;三是深化国际标准化合作,推动将先进航天标准化纳入国家间合作框架协议书,实现航天国际标准化工作新突破;四是推动中国航天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探索建立国际标准跟踪、研究、转化长效工作机制,同时翻译出版先进可开放的中国航天标准,加强国际标准化交流,推动中国航天标准“走出去”。
(1)着力提升标准化技术支撑水平
面对航天标准化工作新形势,一是要对标新要求,面向新需求,加强对标航天准化理论和方法应用研究,特别是在精准质量管理、项目集群化、装备体系化以及航天标准化实践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持续丰富和完善航天标准化方法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标准技术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在现有标准化专业组、委员会等基础上,完善企业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健全领域相互协作、专业相互支撑的工作机制,更有效发挥技术组织的作用;三是加强标准技术支撑机构建设,构建科学高效的标准化技术支撑工作系统,强化各层级标准化技术支撑机构之间的协同融合,促进顶层设计与具体标准化工作更好衔接。
(2)有效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航天产业化发展背景下,需要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大标准化高端人才和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满足不同层次和专业领域的标准化人才需求。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航天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国家标准化人才培养计划,研究制定航天特色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建立健全标准化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在企业层面推进标准化人员职业化发展,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激励高层次人才参与标准化工作;三是加强标准化基础培训和教育,从标准化基础、型号标准化、标准化专业等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培训和教育,将国家标准化战略和标准化思维贯彻到人,强化标准化意识和文化;四是加强标准化人员与科研人员交流,造就一支精通规则、掌握专业技术的职业化人才队伍。
(3)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应用
《纲要》提出要“推动标准化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对未来标准化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一是要建设企业统一协调、各级分工负责的一体化标准化服务平台,促进标准资源共建共享,强化标准数据的推广和应用;二是运用各种适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标准载体,加强标准结构化和数字化研究,构建标准知识图谱,最大程度提高标准贯彻和应用效率;三是在标准数据结构化、图谱化基础上,基于标准研制全寿命周期和标准贯彻全流程、全级次,推动标准数据与科研生产流程相融合,将标准研制融入技术研发平台,嵌入到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具体流程中,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支撑数字航天建设。
当前,航天标准化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航天科技集团第八次工作会的战略部署为航天标准化战略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形势任务下,要深入践行“三高”全面发展理念,将标准化作为企业重要战略抓手,把标准化融入到航天科技集团的所有业务领域和管理工作中,贯穿于建设国际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全过程,优化标准化治理结构,增强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化治理效能,开创航天标准化工作新局面,促进航天科技工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有力支撑“三高”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