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在移动通信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成果。这一成果的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图书馆的智慧性,成功激活了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动力。虽然当前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依然面临着一些阻碍,因此,有必要立足5G时代背景,加强对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研究,促使智慧图书馆突破当前困境,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5G时代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新变化
如今在各个行业领域中,5G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利用,促进了行业发展变革,由此人们正式迎来了5G通信时代。与4G通信技术相比,5G通信技术具有大连接、低时延、高速率等优点,能够应用多个场景之中,为人们带来更好的通信体验。更为重要的是,5G带来的不仅是移动通信的便利,也为“万物互联”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将5G通信技术与其他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比如大数据技术、VR技术、云计算等,能够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1]例如在图书馆服务发展过程中,应用“5G通信技术+其他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智慧图书馆建设,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变化。
首先,应用5G技术能够更好地保证图书馆安全运营。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人流量比较大,人员构成复杂,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可以在“5G技术+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实现图书馆智能安防系统建设。比如可以在5G技术的支持下,采用高传播速率、低延时的高清摄像头,实现对图书馆全面监管,还可以应用“5G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图书馆人流监测等,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图书馆阅读环境。
其次,通过上文叙述可知,5G时代的来临,为万物互联创造了有利条件,赋予图书馆更多的“智慧性”,使其与读者进行交流与互动。比如可以应用“5G技术+iBeacon+App”等,使读者能够定位自己在图书馆中的位置,通过导航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当读者进入阅览区时,还可以通过App查看当前图书馆中的座位空缺情况等,并提供扫码入座服务。当读者需要借阅书籍时,可以通过系统自助完成操作。系统还可以结合读者书籍检索、浏览记录等,自动为读者推送相关联的书籍,使服务更加个性化、精准化。总而言之,在5G技术的帮助下,图书馆服务会变得更有智慧性、更加贴心,有效提升读者的服务体验。
最后,应用5G技术,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图书馆服务功能。传统图书馆通常以提供书籍借还、阅读等服务为主,而5G时代的图书馆,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服务,还能够融入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培训教育等服务,最终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服务中心。例如可以应用“5G+VR”“5G+超高清视频”等模式,为读者提供休闲娱乐服务,促使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变得更加多样、丰富,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二、5G时代智慧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应用
(一)智能咨询服务
有了5G技术的支持,再配合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图书馆可以围绕图书参考咨询服务需要,打造智能化机器人服务,以此来替代人工服务,满足读者咨询服务需求。[2]智能咨询机器人搭载了智能检索与自然语言识别体系,可以准确识别读者提出的问题,在5G强大通信能力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做出反馈,给予读者答复。在这一过程中,智能机器人可以采集读者提问的各种信息,然后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对话切分、挖掘、多维度特征提取、智能分词、纠错等一系列处理,初步完成读者用户问题的整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意图识别模型,完成对读者提问的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最后,智能机器人将计算问题结果与标准问题库进行匹配,并给予读者针对性的回复。不同的计算匹配对比结果,回复的答案也有所差异,如果读者用户提出的问题能够在问题库匹配标准答案,机器人将直接按照标准答案回复读者;如果读者用户提出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多个关联知识,智能机器人將会检索、挖掘出相关度较高的知识信息,给予读者相关回复;如果读者用户提出的问题无法在问题库找到,或者机器人也无法通过检索挖掘出关联知识内容,那么会统一回复一些话术,比如“对不起,您提出的问题有点复杂,我需要进一步学习才能解答哦”。最后会向用户推送一些常见的咨询问题,并将读者提出的问题加入问题库进行机器学习,以此来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智能水平。上述检索、挖掘、采集信息的过程,离不开5G技术的支持,可确保读者及时收到回复信息。
(二)智能监控安防
在5G技术的支持下,智慧图书馆能进一步加强智能监控安防,可以安装高分辨率摄像头,使监控视频变得更加高清,可以实时反馈图书馆现场信息,不会出现监控视频画面卡顿、不连续、画面模糊等问题。[3]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搭配大数据、人脸识别、动作捕捉等技术,实现对智慧图书馆监控场所人脸、动作、行为的识别和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可疑对象,有效保护图书馆安全。在5G技术的支持下,还能够实现万物互联,图书馆可以将安保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联合在一起,图书管理系统会自动记录每本书籍的借阅记录,安保系统可以识别读者手中的图书信息,然后将上述信息进行对比,避免出现“偷书”问题,有效保护书籍安全。此外,一些智慧图书馆还建立了“座位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解决图书馆不文明占座的问题,读者需要通过该系统提前预约座位。将智能安保系统与座位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连接,可以对图书馆阅览座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智能化管理。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提前确定预约座位读者的信息,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加贴心的占座服务,图书馆的资源也因此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
(三)图书搜索智能化指引
在5G时代,图书馆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馆藏数据资源也越来越多,读者置身于图书馆中,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以及各种藏书室,很容易迷失在其中,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书籍的位置。而在智慧图书馆中,应用5G信息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现如今,很多智慧图书馆开发了3D导航系统,充分体现了图书搜索指引的智慧化特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读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小程序登录图书馆3D导航系统,然后打开手机开启蓝牙,应用系统的实时定位功能。在图书馆内,读者选择需要到达的目的地或者输入需要的书籍,系统即可自动规划最佳行进路线,并且在行进过程中伴有实时语音提醒。导航系统还可根据图书馆建设布局,内置2D/3D地图模型,读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浏览整个地图模型,详细了解图书馆的整体布局,点击模型中的区域,实现自动化导航引路。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的优势,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随时获取读者最新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实时引导,节省找书的时间,减轻图书管理员工作量,提升智慧图书馆服务水平。
三、5G时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面临的困境
(一)馆员无法适应新的智慧化工作环境
通过上文叙述可知,5G时代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性地应用了很多智慧服务内容,有效提升了图书馆运营智慧服务水平,也使图书馆服务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让一些习惯传统图书馆工作模式的馆员难以适应,比如一些先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对馆员个人信息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系统的相关操作技巧,保证系统智慧服务功能得到稳定发挥。一些图书馆引入智能机器人,有效减轻了馆员的工作压力,不需要馆员“事事人工回复”。一些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机器人,甚至替代了馆员原本的工作位置,导致图书馆岗位设置与智能化信息环境不够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阻碍了图书馆智慧服务创新发展。
(二)先进技术应用不够深入
5G技术不仅提升了网络通信水平,很多原本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场景与技术也得以实现,比如物联网技术、VR技术等,这些智能技术的实施均离不开5G技术的支持。很多图书馆对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深入,依然需要加大智能信息技术的研发力度。一些智慧图书馆虽然采用了智能咨询机器人,但这些机器人的智慧化程度依然存在不足,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回答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果读者用户提出的问题较为复杂,则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答复。这些机器人的数据知识库内容也不够丰富,使用功能单一。此外,相关的智能化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这些均阻碍了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
(三)智慧化服务成本较高
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离不开5G通信技术与先进智能信息技术的支持,但想要实现服务创新,提升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水平,还需要配置一些先进的设备装置。这些都需要图书馆支付较大的成本。不仅如此,很多先进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还需要后续的运营维护,这同样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在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解决技术成本问题,已经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5G时代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策略
(一)培训教育,提升馆员信息化技能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不仅来自5G信息技术以及各种人工智能技术,还来自馆员的“智慧”。伴随着各种先进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图书馆配置了很多先进的信息化设备装置。然而要想发挥出相应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价值,依然离不开图书馆馆员的操作控制与维护管理。因此,图书馆馆员的个人信息技能对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馆员适应图书馆智慧化环境,需要图书馆领导结合场馆运营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比如取消被智能机器人或者先进信息设备功能取代的岗位,针对智能化信息系统的维护、操作等设置一些新的岗位,促使图书馆馆员更好地适应图书馆智慧化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图书馆馆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加强先进智能化系统操作、维护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熟练操作运用各种智能化信息系统,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促使图书馆智能系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推动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
(二)优化升级,加强先进智能技术的引入应用
在5G时代,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发展离不开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信息技术也是彰显图书馆智慧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先进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作为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方面,对现有的智能机器人进行优化升级,植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充实机器人的资料库,强化智能机器人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运营中优化完善自身功能。另一方面,充分发挥5G信息技术万物互联的优势,比如在智慧图书馆中引入“5G+VR”技术,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还可以在图书馆中引入全息影像、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从而进一步拓展数字化、纸质化图书资源之外的内容资源,创作出版更为丰富和立体的图书资源,更好地满足读者的知识获取需求,让读者能够在智慧图书馆中感受到更多的图书信息呈现方式,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三)合作共享,降低技术应用成本
在一些地区,由于当地政府财力有限,导致整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不同图书馆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发展方面很容易各自为政,难以实现成本的有效分摊。而在5G时代,通过利用各种云服务平台,可以达成大馆带小馆、智力帮扶、共建共享共用的目的,这对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和成本节约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应用5G信息技术,可有效推广标准化服务外包,迅速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拉动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5G信息技术能够将各类资源数据、服务数据连为一体,各种网络计算能力和云资源可以共享使用,由此可以降低一些“小”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创新成本。大量智慧应用的“前台”研发则需要“小”图书馆的参与,用户反馈和效果评估也需要“小”图书馆的帮助。大馆小馆虽然职能有所区分,但整个服务网络中每个节点均不可或缺。因此还需要“大”图书馆积极与“小”图书馆合作,双方实现资源共享,各司其职,有效降低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成本,推动图书馆事业实现一体化进步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5G时代的来临,为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在服务发展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图书馆智慧化水平。但在当下,智慧图书馆在服务创新发展方面依然面临一些困境,采取有效策略,突破问题困境,才能带动图书馆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夕姝.5G技术中智能情境对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推进作用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26):29-31+42.
[2]张谱.5G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文化学刊,2022(06):162-165.
[3]謝光雷,于兴尚,赵永林,陆康.5G时代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2(01):12-17.
(作者简介:韩怡,女,本科,吉利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