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数字调色技术的运用

2023-04-14 06:24:04宗思琪
参花(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调色光源影视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影视后期制作带来了巨大变革,数字技术使得影视后期制作的适用范围变得更加宽广,也给影视作品的后期调试带来了创新活力。作为影视后期制作中画面色彩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调色技术的运用对提升影视后期制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数字调色技术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数字调色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产生的影响,并详尽探索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数字调色技术的运用,以期对优化影视后期制作质量,推动影视后期制作数字化发展提供借鉴。

一、数字调色技术概述

(一)概念

影视后期制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镜头画面的调整、特效的制作和配音文字的添加,而数字调色技术主要应用在画面的色彩和光影的调整方面。具体来说,影视后期的调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校色和调色。校色指的是校准颜色,主要是把前期拍摄时出现的色彩有问题的素材通过数字软件进行校正,校色后一般的镜头画面会恢复本来的场景面貌。调色指的是改变画面,包括色彩、光影、对比度、饱和度等的改变,主要是将前期拍摄的画面调整为适合于整体立意的面貌,调色能够达到很多实拍不能达到的艺术效果、表现空间、作品意境和作者情感,帮助影像元素实现再次创作,可以说调色是影视后期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不可缺少的一环。[1]

(二)工作流程

影视后期制作的一般流程为粗剪、调色、特效、字幕、声音、输出,其中调色几乎是最先开始进行后期制作的环节,为后续制作打下基础,是最重要的部分。调色的工作流程一般分为八个步骤:降噪处理、一级校正、局部光线校正、增加光学滤镜效果、暗角处理、风格化处理、模拟胶片质感、锐化和画幅修正。其中,降噪处理一般是针对素材较差且有严重噪讯的情况进行调整,主要是让后续调色工作更好地进行。一级校正主要是协调整体画面的反差、色度和色温,让画面更加自然。局部光线校正能够修正某些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的画面。增加光学滤镜效果是让影片符合某种制作意图(比如柔光滤镜),或者是增加画面高光的部分细节,这两步可有可无,但却是一些摄影师的偏爱,如果影视前期拍摄阶段质量较好,也可以忽略这两步。后面四步则是影视后期制作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无论是画面细节的修饰、画面效果的变化,还是画幅构图的调整,都可以从这四步入手进行调色。

(三)发展现状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影视节目带给观众繁多的视听感受,观众对影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作者为了让影视作品打动观众,越发注重调色技术对视频画面的影响,并且越来越多地采用调色技术来制作影视。使用调色技术之后,影视作品的立意、艺术效果、表现力等被前所未有地扩展,这促使影视制作人对调色技术的依赖度越发升高,从而促进了市场技术的发展,因此,应用于不同场合、具有不同作用的数字调色软件应运而生。[2]

专业的调色软件能够更好地辅助后期制作人达到他们想要的调色效果。目前,数字调色软件主要以两种方式出现:一种是插件,主要和非线性编辑软件搭配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能够提供多种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帮助制作人完成大多数影片制作环节,包括特效和字幕的添加,在这种软件中插入调色软件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后期制作手段;另一种是独立的调色软件,这种软件能提供充足的调色技术,可以帮助调色师单独工作并提前于其他制作步骤完成调色工作,这种调色方式形成的作品更加优良,但是会降低效率。

二、数字调色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产生的影响

(一)还原色彩的真实性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他们观看影视作品时会更加注重影视画面的效果,一些缺乏真实性的画面色彩很难将观众带入影片中,从而影响了观众的观看欲望。比如天空一般是蓝色的,树木一般是绿色的,砖房一般是红色或灰色的,不同年代的颜色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些色彩是观众生活中最为常识化的印象,也叫作记忆色。如果影视作品中的某些色彩不同于这些记忆色,且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观众的观看满意度一定会有所下降。而数字调色技术能够合理地还原这些色彩的真实性,让镜头所拍之物更加符合观众的感官。[3]

(二)辅助匹配镜头

对于影視前期制作来说,很多镜头是无法一镜到底的,这是受到时间、空间、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由多个镜头拍摄的影片就很容易出现镜头色彩、光源,甚至是噪点不匹配的现象,如果不加以重视,在最终呈现的影片中就会形成一种跳跃感,观众会明显地感觉到画面的变化,从而影响观看效果。而数字调色技术能够合理地分析不同镜头的画面,帮助那些具有连贯性的镜头实现反差、曝光、色彩的平衡,从而消除不同镜头连接时的跳跃感。

(三)突出作品人物形象

人物是绝大部分影视作品叙述整体故事时的核心,影视作品想要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方面需要依靠演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演技,另一方面则需要调色师在影视后期制作时通过某种调色手段,对人物在情绪、形象上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有时候演员演技不足可以通过后期制作让人物形象变得丰满,有时候演员演技很好但是后期制作差也会导致影片无法完全表达出人物的情绪,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让影视作品更加圆满。[4]

(四)营造时间氛围

很多影视作品涉及大范围的时间变换,比如某些回忆镜头或是几年后的镜头,出于时间成本,影视制作方不可能真的延时几年再拍摄,这导致在几个月内集中拍摄的镜头中,色彩、光源几乎无法体现出时间的变化。针对这一问题,影视制作方会依靠后期调色技术,再根据调色师自身的经验,对镜头的色彩进行调整,从而营造出时间氛围。比如说很多影视作品会将回忆镜头黑白化,通过色彩的强烈变化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再比如说很多影视作品会在体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镜头中加入黄色,以此来表达黄土、矮房、朴素的年代感,让观众的代入感更强;而为了营造几年后的时间色彩,制作方往往会在镜头中加入更加鲜明的滤镜,以表达出未来感。总而言之,数字调色技术对影视后期制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5]

三、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数字调色技术的运用

(一)重塑光源

影视作品在前期拍摄时,镜头内显示的光影效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的影响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布光角度的问题。因为拍摄镜头来自多个角度,导演和摄影师无法全方位布光,所以在实际拍摄时,同一场景内不同的镜头切换会出现不同步的光影现象。二是自然光的变化。如果拍摄地点在自然光环境内,由于拍摄时间的流逝,这一刻的自然光和下一刻的自然光是处在时刻变化中的,所以拍摄的光影效果也无法统一。三是光源强弱问题。如果布光或自然光的光源过强,会导致影视作品的画面反差过大,且缺乏中间调的层次;而光源较弱则会导致影视作品画面的饱和度较低,且噪点较多,不利于后期制作,最重要的是光源的强弱会影响到演员的临场状态。四是镜头自身的问题。由于移动镜头在拍摄过程中要选择一个事物作为焦点,就会导致一些需要特写的镜头出现模糊状态,从而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上述四点都是影视前期拍摄阶段常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影视后期制作的过程中,调色师会利用数字调色技术帮助影视作品重塑光源。一方面,以影片中最为合适的光源作为基准,然后对其他镜头中表现出同一布景的画面进行光源调整,数字调色技术可以对光源进行模拟,这就意味着画面的光源可以进行后期的二次创作,所以当调色师模拟出符合基准镜头的光源后,便可以将其应用在其他镜头中,使其与前期设想的光源效果相符合。[6]另一方面,数字调色技术能实现光源追踪,这可以有效解决镜头特写变化产生的视觉差错,使镜头画面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重塑光源的调色技术难度较高,需要调色师有着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水平,但是形成的调色效果会给影视作品带来很好的效果。

(二)调整明暗

在影视作品前期拍摄期间,由于时间和天气的影响,会导致拍摄镜头中画面的冷暖度和明暗度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拍摄夜间镜头时,有灯和无灯的场景有时候会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这两种明暗的色调会破坏镜头整体色调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再比如拍摄室内和室外的场景,明暗度也会存在较大差别,让镜头的画面呈现出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又或者导演想通过不同的明暗来体现镜头语言,从而展现出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情感关系或作品类型的突出特点等。可以看出,这三种情况都需要后期制作时通过数字调色技术改变画面的明暗度。

在开展具体的调色工作时,调色师可以按照导演的要求将整体画面进行切分,利用暗部、中间部、亮部这三个部分促成画面的协调性,切分为三个部分也有利于调色师的分别处理,可以保证每个部分的色调实现统一;另外,调整画面的饱和度、对比度和冷暖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不同的明暗效果,这种调色方式主要基于人眼的视觉效果,利用不同的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对比,从而给观众呈现出直观的感受。

(三)塑造色彩

色彩风格是一部影视作品最关键的表现部分,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品的传播。为了设计出优秀的色彩风格,导演和摄影师需要在拍摄前就确定下影视作品的整体风格,如果是偏压抑的风格,拍摄过程中就需要多展现一些灰冷色调;如果是一个昂扬的风格,就需要多展现金红色调。另外,除了拍摄时的色彩处理,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更需要数字调色技术的应用,通过改变画面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影响影片的整体风格。

比如经典电影作品《蝙蝠侠》的色彩风格,整体呈现出偏黑暗的效果,调色师在城市的阴暗处、犯罪现场,甚至是繁华都市的夜晚,都会调低饱和度和对比度,使得影片画面在整体偏黑暗的程度上又增加了一层压抑的感觉;影片《归来》利用整体的灰白色调给人以朴素且深刻的基础印象,再通过增加人物画面中的黑白色彩,强化表现出演员的痛苦情绪。由此看来,塑造一个成功的色彩风格能够给影视作品加分。[7]

四、应用数字调色技术的注意事项

探究數字调色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给它带来的影响之后,我们需要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注意几个关键事项,包括调色技巧的熟练掌握,软件工具的灵活运用,以及调整观念和心态。

(一)调色技巧的熟练掌握

目前,市场上有着非常先进的调色技巧,这些调色技巧能够帮助调色师更好更快地完成调色任务。比如先整体后局部的调色方式,先利用RGB色彩空间对图像进行矢量波形的检测,这种检测能够看出画面颜色的偏向,调色师可以据此调节画面色彩,使得RGB波形的三个通道值变得平衡;然后利用HSL色键来选取画面上颜色相近的部分,通过分析局部画面上不同位置呈现出的不同深浅颜色,赋予其不同的权值,色键也可以进行多点累加选取;最后利用色键为拖动范围内的所有点位进行计算,并为其进行准确的调色。是否熟练掌握调色技巧是调色师技术水平的分水岭。

(二)辅助工具的灵活运用

很多调色师对数字调色技术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熟练的地步,他们能够掌握多种调色技巧来应对各种类型的调色任务,但是人力终有限,有的时候面对一个非常紧急的任务,调色师需要连续工作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这种强度的工作会导致人眼出现疲劳,进而对画面颜色判断不准,严重的会影响工作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辅助人眼进行画面判断的调色工具便派上了用场,示波器可以帮助显示画面的色彩平衡、亮度和色彩的分布情况。一个画面布置多个示波器还能够从多个角度观测画面信息,比人眼观察更加科学、准确。这种辅助工具能够帮助调色师避免人眼使用过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个辅助软件是监视器,能够实时同步输出画面,为调色师展现出最终的影响效果,为调色师反馈画面效果,也能够帮助其完成调色工作。

(三)影视制作的心态调整

目前,一些数字调色软件的功能非常齐全,但是由于很多调色师一直处于故步自封的状态,放弃先进的调色技巧和辅助工具的利用,这导致他们越发难以追赶潮流,延缓了导演组和制作组的制作进度。另外,由于数字调色技术的成熟,很多导演和摄像师越来越依赖后期工具,使得他们对前期的拍摄工作有着敷衍的心理。这两种情况都是绝对错误的制作观念,相关从业者需要高度重视,纠正这两种错误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王健,王晓雨.浅析数字调色在影片后期制作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电影技术,2014(11):3-9.

[2]李妍钰.影视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探析[J].大观(论坛),2019(12):132-133.

[3]宋峰俊.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7):145.

[4]徐王良.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探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0):251.

[5]叶维娜.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探究[J].采写编,2022(1):149-150.

[6]刘馨洋.影视后期制作中的数字调色技术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2(1):140-142.

[7]田宁.影视后期数字调色技术应用探析[J].传媒论坛,2020,3(17):67.

(作者简介:宗思琪,女,硕士研究生,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数字影像艺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调色光源影视
影视展
环球时报(2023-03-15)2023-03-15 17:22:12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江南(2022年3期)2022-04-30 08:23:53
两位画家
《光源与照明》征订启事
光源与照明(2019年3期)2019-06-15 09:21:04
亮度调色多面手
4种复古调色法
影视风起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绿色光源
影视
科技连载:LED 引领第三次照明革命——与传统照明的对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