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课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本杜绝了霸占体育课的现象。但在教学方面,由于老师们总是受到不重视,因此,在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上完全忽视了生本的教学思想,而在主观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理论的学习,将生本教育思想贯彻到理论教学中。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对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的实施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高中的体育教育,贯彻实施“课程思政”的思想下,教育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许多老师缺乏有效的关注,尽管在实际的体育运动中,学生们能够进行体能训练,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但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习惯方面,必须在体育理论教学中进行,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事故,能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的形成。
1 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
1.1 高中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课程思政”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的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栋梁,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他们的人格发展、身心发展、形成各种知识和技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在15-18岁是他们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想法还不够成熟。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不同的信息所影响,让那些没有自制力,无法辨别是非的学生,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到了高中时期,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政治素质尤为重要。高中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是其主要目标。尤其是现在,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3+3 X”是一种新的高考模式,在升学指挥棒的影响下,一些高中生的选修科目没有包含“政治课程”,结果是,在高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忽略了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一味地追求考试的分数,从而使一些高中生不能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建立社会主义的正确价值观念。而实行课程思政,这样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补齐思政教育不足的问题。所谓“课程思政”,不是专门为学生开设的一种课程,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中,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也可以对新时期“课程思政”的建设作出积极的回应。
1.2 体育学科的独特优势
体育教学在贯彻“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中具有特殊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担负着育人的重任。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将体育作为一个最高的教育问题,体育课开得好,开得足,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标。这是由于体育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有完善人格,培养意志品质等多种教育资源。另外,其鲜明的特点是竞争性、对抗性和文化性,可为学生提供多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除了能获得身体健康、快乐、意志品质和人格健全之外,也让其产生了某种情绪上的共鸣。鼓励他们理智地生活,使“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1.3 与思政课相呼应的实际需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思政教育问题浮出水面。当前,高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出现了“划重点”“抄题”等敷衍了事的现象,造成了一些学生思想品德不能得到提高,三观不能树立。而实行课程思政,则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在学习各种科目时,他们的思维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不但改变了他们的思想,同时,也弥补了他们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吸引力。在教学内容上,现在的情况,还是按照教科书上的步骤来。教学效果不理想。推行课程思政,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突破了当前许多学校的思想教育都是以单一课堂进行授课的局面。学校的各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其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也各有差异,这不但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吸引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评估制度还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仍处于“重成绩、轻育人”的状况,只以学业表现来衡量一个学生,为了提高分数而死记硬背,但却不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单纯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这种重成绩而轻品德的状况,影响老师对学生的评估,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目前,思政课评估制度的不断完善,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然选择。
2 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体育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意识
教学观念是推进教育进入新阶段的一个重要依据。调查发现,高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不能充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一些体育老师对课程的思政课不熟悉,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授课,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很难主动地探究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中体育教师缺乏将课程思政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意识。很难将体育精神和课程思政作为主要的教学理念,更重视其他技能的授课,这种课程会让孩子们很难有全面的发展,老师们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思政要素,这就导致了体育课程的教学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学生在知识的培养和技能的培养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体会体育运动的快乐,通过实践,锤炼自身的意志品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课堂上引入课程思政,老师们不仅要增强理念意识,更需要学校的领导们起到表率的作用。学校的领导是学校的领袖,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营造出人人学思政,事事见思政的氛围,要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进行持续的课程思政教育,其原因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综合的思政教育,与思政课有关的学习知识在线下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其次,教师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投入不足,不能支持课程思政教育在课堂上的连续性。就学校层面而言,老师们学习课程思政,大部分都是以开会的形式进行。也没有一个示范性的课,让老师们去旁听。学校的领导、老师要加强对自己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育、生活中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高中体育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政”作用。
2.2 学生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
在体育课堂里,教师认为传授体育技能的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而开展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浪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太大的影响,把课程的思政课纳入到体育教学中仅仅是一个形式,并没有实质性的落实,这会让学生不能正确地领会到课程思政的真实意义,使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到课程思政的益处。“课程思政”就是通过对“知识”的灌输,把其转化为自身的思想觉悟。体育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积極地输出知识,而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转换的时间较少,只能让学生们被动地接受,对自身不懂的部分无法运用,还会使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下降,在体育教学中,对课程思想的理解是困难的,这将极大地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思政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低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指导体育教师的课堂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全面理解课程思政,并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层面。一些体育老师也认识到将课程思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但是,因为缺少相关的资料,出现了主观意识,到处寻找要素,造成了在教学内容上的自由散漫和缺乏计划性。在课堂上,老师们会将教学重心放在重点和难点上,把重点和难点作为整个整堂课的授课方向。在实践中,会花很大的精力,来解释其中的关键和难点。但对体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却被忽略。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在课程中,必须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思政要素,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3 对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根据调查结果,在体育教学中,12%的教师经常开展课程思政;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5.89%的教师不理解课程思政,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若不能理解课程思政,这样,就不能向学生传授正确的课程思政理念。从日常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来看,思政教育的成效不能很好地发挥。只有部分效果在短时间内出现,有些影响,也许要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将进行课程思政,然而,因为学生的行为并未获得应有的评价与奖励,老师们的自信逐渐被消磨殆尽。要真正落实好课程的思政,这就要求有一个健全的评估体系,对老师是否在教室里进行、如何进行、以及开展的成果,必须要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教师要在教室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老师们的热情渐渐被消磨殆尽。这与学校评估和评估体系的不健全有关,再加上缺少对体育课程的严格监管和实施,这就造成了高中体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
3 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3.1 优化体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思想素养
孔子曰:“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强化教师队伍,努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道德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德为本、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举手投足间,展示中国体育文化,把思想和政治素质融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且对自身提高要求,提升“育德”的能力,做好德行兼备,做好价值观的导向和行为的示范。在课堂上,无论老师是否有意识,在与学生互动的同时,也在向学生做着榜样。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融合到一起,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使“传道、授业、解惑”成为一个整体。在体育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有高尚的品德,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在体育教学以外,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至于老师本身而言,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遵循伦理和行为准则,道德准则是用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指导和评估的。高中体育教师在培养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成为一名体育老师,首先要遵循的就是遵守老师的职业道德,教师道德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3.2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润物无声”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要把思想政治和体育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必然会为实施体育学科思政提供坚实的实践依据。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充分发掘教科书,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明确教学的三个维度的教学需求;掌握有关体育教学的知识,抓住重点和难点,要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他们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在教材中寻找思政材料和切入点,创新教学设计,在体育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的规范化,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把重点放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纳上,尝试着避免灌输式教学。只有如此,老师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真谛,才能在体育课程中寻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另外,在实施体育思政教育方面,要有弹性,学生是个体的人,他们具有独立性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期间,要遵循学生的认识和德育的规律,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如果学生们的情绪很好,或者他们对这一部分很有兴趣,适时扩大现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期间,以幽默、简练为主要特点,避免没有灵魂的灌输,以学生为本,对教学实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应有的尊重。
3.3 优化课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品德修养
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普遍采取的是终结性的评估方法,在评估中,学生不能参加,因此,评估的结果并不是很好。为了使课程评估机制得到优化,针对促进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本研究提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推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身的评估,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和提高,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及上课出席情况列入评估。从而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体育表现,还可以提高同学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道德素质。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中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但随着核心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体育教师要立足于自身,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水平,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各方齐心协力合作,建立全面的社会支助,才能有效地达到期望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