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是教学模式的重要创新。游戏化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实现教师教学与学生活动的有机统一。文章首先分析游戏化教学的概念和现状,其次提出游戏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最后给出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应用
作者简介:徐菲(1992—),女,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为了能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教师首先就要对数学教学提高关注,不只要关注课堂,还要关注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不受拘束,活泼好动,而游戏正是顺应学生天性的活动,游戏化教学深受学生喜爱。游戏化教学不只是单纯在课堂中玩游戏,而是游戏与教学两者之间共同存在,相互促进。教师适当地在数学课堂中安排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游戏化教学的概念
游戏化教学是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收获知识,以此来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游戏化教学是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发展状态设计适合的教学游戏,营造游戏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接受教育,并从游戏中获得学习的快乐。
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游戏化教学,就需要在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在游戏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热情高涨的,如此学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规则意识,并将在生活中践行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做到因材施教,设计合适的、有趣的游戏来开展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1]。
二、游戏化教学的现状
为了跟上新时代的教学潮流,越来越多的学校关注教师的教学模式,在学校层面的要求下,教师将创新教学模式提上日程。诚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教学的要求,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地探索教学新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出现,并且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合作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分层化教学、游戏化教学,等等。游戏化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较为常见。
虽然游戏化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城市的教师有着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所以游戏化教学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城市的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而农村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不愿意将时间花费在游戏设计和课堂游戏活动中。其次,部分学校领导的教学观念陈旧,比较排斥游戏化教学模式,导致一些教师的游戏化教学实践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认可,有心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探究和实践游戏化教学的信心和热情,于是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不得已不了了之。再次,由于游戏化教学还在发展阶段,其优势和价值并未被完全发挥,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设计游戏之前没有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导致所设计的游戏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难以调动学生参与游戏化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戏化教学的效果。最后,教师游戏时间的设计存在问题,通常是课堂游戏的时间比课堂教学的时间还要多,导致学生没有心思学习,课堂秩序混乱,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此不但游戏不能顺利地进行,而且课堂偏离了教学目标,使得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多样性原则
游戲化教学是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如果教师一直采用同一个游戏进行教学,时间久了会导致学生对游戏化教学失去新鲜感,逐渐丧失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堂出现厌烦的心理,从而不再愿意参与相同的游戏。
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要遵循多样性原则,不断创新教学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让学生对课堂上的游戏充满兴趣、意犹未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根据学生的兴趣来投其所好,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另外,教师平时也可以多关注一些适合学生玩的热门游戏,并将其适当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二)遵循规范性原则
学生活泼好动,如果没有科学的约束就会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教师需要遵循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规则一方面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游戏化教学顺利进行。
教师要根据实际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并且要让学生意识到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准确传达给学生,可以保证游戏按照原定的流程完成,避免重游戏、轻教学而导致课堂一片混乱的情况发生。另外,教师制定游戏规则时要结合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游戏化学习,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和优势,培养学生树立规则意识。
(三)遵循合理性原则
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合理性原则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是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的合理性,游戏内容必须要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难度要适中。如果游戏的难度过高,学生就很容易在游戏中丧失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不能脱离教材,而要根据教材内容来合理地设计游戏,并且教师要不断创新游戏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游戏教学方式,以此保证游戏更加贴合教材内容,符合合理性原则。
第二是教师设计的游戏时间的合理性,教师要避免一节课都花费在做游戏上,导致课堂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玩游戏,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游戏,尽量把游戏时间控制在8 ~10分钟,避免出现学生只玩游戏不学习的现象。
四、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置体验游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设计体验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具体来说,体验游戏的优势就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设计体验游戏,为学生创设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售货员和消费者的角色,学生可以用文具作为商品,用人民币学具进行购物。此外,教师把收集的文具贴上价格,让学生上台演示购物的过程,如一支铅笔2元钱,顾客支付了5元钱,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钱?学生在讲台上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根据收到人民币的面额找零,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正确应用加减法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掌握人民币换算的知识。
(二)设计闯关游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喜欢玩游戏,而在游戏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快乐,还能激发竞争意识和收获成就感。教师可以合理地设计闯关游戏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教师设计闯关游戏“跳房子”。“跳房子”是大部分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游戏,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两组,并划分两组“跳房子”的区域,然后,教师让两组学生分别站在各自的起点,由教师出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数学题目,哪组学生先答对就往前进一步,以此类推,答得最快、最准确的学生会最先到达终点,其所在的小组便获胜。闯关游戏不仅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學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认识。
(三)设计竞赛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夸赞和鼓励,即使是简单的一句夸奖也能让其很高兴,因为在学生心里,教师是其学习的榜样,所以能得到教师的鼓励和夸奖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表现自己,而竞赛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竞赛游戏,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时,教师主要需要教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各类图形。为了考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设计竞赛游戏,由教师在讲台上展示图形,学生直接站起来抢答,比一比哪个学生抢答得又快又准确。竞赛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对获胜的学生,教师给予奖励,对落后的学生,教师也给予鼓励,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四)设计接龙游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接龙游戏既富有趣味又比较简单,正好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设计有成语接龙的游戏,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接龙游戏,发挥其教学价值。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口诀,为学生后期学习两位数或者多位数相乘打好基础,而乘法口诀的背诵没有什么诀窍,只有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教师设计“乘法口诀接龙”的游戏,由教师先说出一个口诀,让学生依次接龙,如教师先说“一一得一”,学生接龙“二二得二”,以此类推,如果有学生反应慢了,就由其他学生进行抢答。接龙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五)设计情境游戏,让学生体会数学之用
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教师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情境游戏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之用,提高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爱上学习数学。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创设“为长方体设计一件好看的衣服”情境游戏,让学生利用手边现有的长方体及彩纸制作衣服,也就是探索本课的重点知识—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参与数学游戏的过程,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在情境游戏中,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动脑,在实际操作中发展数学思维,主动发现并且归纳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究数学问题,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深入体验了数学之用。情境游戏的设计,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来探索数学知识,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六)设计反应游戏,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从理解知识到运用知识,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同样可以选择学生喜欢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解决问题[2]。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时,教师设计反应游戏“2、3、5数字爆炸”让学生明白2、3、5的倍数特征。学生需要在1 ~100之间按顺序说数字,如果是2、3、5的倍数就要直接跳过,如果一不小心说了2、3、5的倍数,就会被淘汰。有关2、3、5的倍数特征的习题有很多,学生练习起来会觉得比较枯燥乏味,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渐渐地就没有了学习积极性,而教师设计“2、3、5数字爆炸”反应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反应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相关知识,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引入越来越多新颖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其中游戏化教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发展特征,教师将其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爱上数学课,还能够获得显著的教学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开展游戏化教学要把握好游戏的合理性,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控制好游戏的时间,以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志忠.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21(04):236-237.
[2]左文娟,张士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1(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