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静琴
摘 要:教育对幼儿的终生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德育,对幼儿的身心成长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从“立德树人”背景出发,阐述了“立德树人”是当前有效提升幼儿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幼儿园教学活动应当让教师和家长、社会各方面合力沟通和协调,发挥各自的力量,重视家庭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要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对幼儿德育的作用,重视“家园互助”对幼儿德育的影响,通过各方面的合力,有效利用各自的优势互相配合,让“立德树人”工作真正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立德树人;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052-03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和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也日渐提高,主要关注学前阶段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方面。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密切的关注。幼儿园教育素养的形成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此,本次研究结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分析“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的幼儿园教育的实践要求。
1.重视教育活动中的“立德树人”
同是幼儿的施教主体,教师和家长最大的差异体现在,教师是专业化人才,具有丰富的经历、科学的教学理念,能够更加客观地教育幼儿。在对幼儿“立德树人”素质教育这一提问上,幼儿教师应当具有更高的敏感度,正确地梳理“立德树人”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幼儿。高尔基曾说过,只要谁爱儿童,儿童就会爱谁;唯有用爱,才能教育儿童。在幼儿的心里,教师是最圣洁温暖的,每一位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因此,身为一名教师,必须遵守道德准则,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认清自己身为教师的职责,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在“立德树人”的活动中,教师的爱心是培养幼儿善良、友爱等良好品格的无形动力,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正确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设计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教师要根据班级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的条件,有目的地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有效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提升幼儿的道德水平。比如,在幼儿日常活动中,针对部分幼儿进餐时候的不文明行为开展“文明客人”活动。教师在该活动中充当“经理”的角色,让值日生充当“服务员”的角色,在“经理”统筹规划指导下,要求“服务员”认真擦桌子和仔细摆放好每一个餐具,然后有序邀请“客人”就座并且用餐。当“经理”提出若干要求的时候,要明确“文明餐厅”的要求:“请各位客人就餐的时候文明用餐,不准吃别人餐盘里的食物,做好个人卫生,个人行为举止文明,用餐完毕后,我们会评选出文明客人。”在幼儿进餐完毕后,“服务员”通过来回检查并且认真观察,评选出文明的客人,评选的时候要说出自己的理由。而“经理”则要为“文明客人”一一颁发小红花当作奖励,让幼儿明白什么叫做文明用餐,并且能够有效做到文明用餐,从中体会文明用餐的成就感,这更加有利于幼儿往后养成文明用餐的习惯。
2.重视养成教育中的“立德树人”
(1)制定合理的行为准则
幼儿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很难接受和遵守所有幼儿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教师必须向幼儿解释具体的道德规范,详细解释应当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例如,当幼儿洗手时,教师应当告知幼儿详细的洗手顺序:先卷上袖子,打开水龙头,弄湿手,涂肥皂,擦手心和手背,打开水龙头,冲洗干净,拧紧水龙头并擦手。每次幼儿洗手,教师都要详细地告知,让幼儿逐渐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此外,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行为,耐心地告知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例如,当幼儿玩玩具时,接收到饭点信号时,就会随便地把玩具放在桌子上,不收拾就去吃饭了。教师在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强制幼儿回来将自己的玩具收拾干净,因为幼儿虽然都“知道”玩玩具后要收拾干净,但是“知道”和“做到”之间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从收拾玩具这种“知识”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你们都把玩具放在桌子上,那就没有地方放得下你们的碗筷啦。那怎么办呢?没地方放你们的碗筷,大家怎么吃饭呢?”听到教师的话语,幼儿开始收拾玩具,這种行为是自觉的,而且是顺理成章的。因此,在师幼之间特别和谐的氛围中,幼儿受到了尊重,会乐于助人,更加理解道德规范,从而积极履行行为准则,并逐渐从“知道”变为“做到”,真正从根本上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
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形象思维比较突出。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教师应该为他们树立榜样,可以引导幼儿从优秀的作品中学习主人公正确的行为。例如,《列宁的故事》告诉幼儿要诚实,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做出诚实的行为。其次,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日常良好行为作为模范,如有些幼儿很有礼貌,特别是当他们来到幼儿园时,他们非常热情,积极地向教师和伙伴问好,表现出高度的礼貌行为。教师可以和家长一起配合,让这部分礼貌优秀的幼儿晚点来幼儿园,以便让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为在园的其他幼儿做出良好的示范。活动结束后,将邀请幼儿参加讨论,让大部分的幼儿能够有效理解和学习这种良好的礼貌行为,其并非一种形式化的行为,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表现,更具有影响力。最后,用教师的语言和的行为来感染幼儿。在幼儿的眼中,教师的语言、态度、思维和习惯很容易转化为他们的行为。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教师的良好思想素质、道德行为和教师专业精神都是幼儿学习的例子,可以起到良好的榜样效果。
3.重视“家园互助”活动中的“立德树人”教育合力
(1)发挥积极作用,主动联系家长
教师要掌握好每次幼儿入园、离园的适当时机和幼儿家长勤沟通,将幼儿当天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针对个别幼儿出现的个性缺陷和品行不良问题,教师也要适时地和家长交流,一起探讨教学对策,并相互配合,共同进行系统的教学。教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德育目标,并让家长尝到家园合作的快乐。例如,针对班里有位幼儿“个性”特别强的情形,笔者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妈妈真辛苦”的谈话活动,专门把幼儿母亲一天的工作概况录制下来,让幼儿观看,并请每个幼儿讲一讲自己妈妈的每日工作有多么辛苦;再开展“上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把幼儿上幼儿园的情景搬到游戏中,让该幼儿亲自体会做母亲的辛苦,又与家长联系好,让其帮妈妈做事情,从中体会大人的辛劳。一段时间后,这名幼儿真的变了,变得懂事了,能体谅大人、尊数老人了,家长因此特别开心。这个幼儿的转变,其实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努力的结果。教师帮助幼儿理解家长的苦心,体验家长的爱意,并引导家长思考自己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如何教育孩子;同时,引导家长与教师共同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这也是提升幼儿道德水平的良好举措。
(2)促进内容多元,加深家庭感情
幼儿教师必须在家园交流活动以及日常交流活动中,与家长讲明幼儿“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的关键期,让父母通过日常生活的教育注意对幼儿的高尚品德的培育,从而共同推动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真正从教育中成长为一个有道德、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例如,为了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劳动意识,幼儿园可以举办“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请幼儿制作环保图,引导幼儿将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消毒处理做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布置数室,让幼儿亲自体验变废为宝、物俭节约及体验劳动的快乐。有家长在活动结束后告诉教师:“我的孩子现在一扔东西就要找果皮箱,还时时监督大人呢!家里喝过的一些奶瓶、空盒子,孩子都能想着做各种玩具,并告诉我们这么做是很环保的行为。”由此可见,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与教师协调、沟通,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和合作。因此,在家园合作中,要创造一些定期与随机相结合、交流与研究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集体与个别相结合的沟通和协调的活动,以使幼儿德育工作整体、有序地进行。
(3)家长积极配合,促进品德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父母是儿童最初的老师。家长要积极地向教师咨询幼儿的行为表现,高度重视教师提出的指导意见。要培育出个性充分发育的幼儿,家长应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观念,在正确思想的指引下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行为。父母的家庭教育思想决定了家庭教育中“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即要将幼儿培育成为怎样的人。父母崇高的品质,对子女而言,是无声的教诲。
首先,作为父母,必须建立正确的金钱观、高尚的道德观和明确的是非观,通过自身的言行教育孩子。比如,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实际事情教育孩子:“不是自己的钱财不可取,不能贪小便宜,要明白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懂得感恩,要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能养成依赖他人的坏习惯。”家长要通过言行举止、切身实地为孩子做好表率,让孩子明白要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其次,从古至今,德才兼备始终都是中华民族教育子女所崇尚的品质,也是评判用人的尺度,父母要想培育出德才兼备的幼儿,自身就要树立追求崇高品德的理想,通过读书、实践提升自身的品德高度,家长可以在课余时间专门和孩子一起进行读书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本有关道德的书,在读书过程中家长可以对孩子读书中发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家长围绕读书的目的可以设置读书的任务:“孩子,读一本书的时候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这本书说了什么内容,二是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希望你读书的时候要仔细思考这两个问题。”读书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和交流读书心得,让孩子说出这本书的内容和理解到的道德理念,进而教育孩子要学会从读书中汲取更多的道德理念,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读书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日常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最后,父母还应该建立明确的是非观,可以设身处地、现身说法来告诉幼儿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注意家庭“立德树人”家庭教育的同步,使幼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得以积累与成长。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逛街的时候,看到帮助老人、残疾人等好人好事,要用鼓励的语气教育幼儿:“孩子,看到没有,这些帮助他人的良好行为,就是优秀道德的行为,你应该多观察和学习这些良好的道德行为,多学习他人的优点,以后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就应该要及时伸出援手。”如果看到一些不良举止,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行为,家长则要马上告诫孩子:“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孩子看到没有,像他们这种随意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是不良的行为,因此你不能学习这种不良举止,而应当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不能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要维护环境干净整洁,从自我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以此培养孩子的道德行为。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让幼儿成长为道德高尚的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而幼儿在未来所要实现的成长目标主要是在道德品质上的成长,这是立人之根本。教师要把握好各种教育资源,从情感入手,以幼儿为中心,创设各种德育环境,总结德育方法,付诸实践检验,通过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最终有效促使幼儿教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参考文献
[1]吴淑萍.新时期立德树人在幼儿教育中的创新实践路径[J].亚太教育,2022(09).
[2]赖舜洁.立德树人视域下对培养幼儿美术素养有效路径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2(08).
[3]丁江涛.思政视域下幼儿英语双语教学的探析[J].海外英语,2022(06).
[4]陈海燕.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職业道德教育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24).
[5]杨坤玉.“立德树人”视域下幼儿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肇庆学院学报,2021(06).
[6]佚名.立德树人,做幼儿德育的深耕者[J].中国机关后勤,2021(02).
[7]李海燕.基于立德树人背景的幼儿德育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