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军
摘 要:数学问题本就来源于生活,所以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应以生活内容为素材,为幼儿提供多个学数学、用数学的机会,切实落实数学教育教学目标。因为情境教学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乐于积极设计数学情境游戏开展教学。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接受教学活动的方式,因此,研究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的设计对教师的数学教学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实践研究,在设计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戏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点、材料使用,突出游戏的探究活动,使数学情境游戏能够满足幼儿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需要,从而使他们乐于接受数学活动,真正投入数学活动,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情境游戏;探究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3-0010-04
随着教师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在网上搜索数学情境游戏设计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能够按自己的设计要求找到符合自己活动设计的情境游戏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游戏本身是让幼儿在想象中联系生活经验完成角色活动,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生活的理解。所以,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的设计,必须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在设计数学情境游戏时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数学情境游戏设计的原则
(1)紧密联系生活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会多次经历数学,他们每天都能接触关于数、量、形的數学问题,只是幼儿还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代表的数学意义,所以回归生活是认识数学问题的根本。现实生活充当了幼儿的数学认知从直观到抽象的桥梁。直观就是通过看、听认识数学问题,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抽象的。当幼儿已有的数学经验与数学游戏进程需要的经验发生矛盾,这时就是利用数学游戏认识数学问题的时机。因为幼儿能够不知不觉接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所以在教师的游戏教学中幼儿的参与不是数学游戏的目的,获得经验才是目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生成新的认识,为了验证会主动进行下一步操作,产生积极参与并探究的动力。因此,紧密联系生活是进行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设计的基础。
第一,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①可以是幼儿生活场景中数学形象的再现。如:数字游戏——《数字歌》,“1”像铅笔来写字,“2”像鸭子水中游,“3”像耳朵来听话。
②对数学问题的再现。如:角色游戏——小司机。分组后,幼儿在音乐节奏中行进,看到方向指示牌( ),小司机就发出提示音(左)转弯,车队向左行进,看到指示牌( )小司机就发出提示音(右)转弯,车队向右行进。到站后换司机,每个幼儿都可以通过当小司机体验方向变换。
③反映有趣的数学现象。如:观察游戏——蜂王的家。通过对蜂蜜的回忆,了解蜜蜂的生活,观察蜜蜂的家,认识六边形。
第二,游戏形式和生活形式相关。
绝大多数幼儿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利用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设计数学情境游戏。例如,音乐游戏——钓鱼。操作材料是数字小鱼,幼儿钓鱼,然后展示收获,介绍钓到了几号小鱼,巩固对数字的认识。造型游戏——猫和老鼠。老猫胖揍老鼠,把老鼠挂在墙上。操作材料是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动画音乐响起,幼儿扮演花猫,寻找同一种动物的平面图贴在立体图的对应面上,看谁贴得快,以此感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数学概念。运动游戏——摘果子。幼儿分组,从起跑线冲向目的地,用筷子夹小球装盘子端回来,后面的幼儿接力继续夹小球,最后数数,小球多的小组获胜,以此巩固计数。
第三,游戏过程和生活过程密切相关。
在游戏中,虚拟和现实交替,但都是反映生活问题。设计游戏时,把生活经历引入游戏,作为游戏过程,使幼儿感受到游戏过程就是生活中经历过的,有利于幼儿增强用数学的信心,更有助于幼儿借鉴游戏经历,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问题。
第四,选择的游戏材料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师进行数学情境游戏设计,对材料的选择要能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继续游戏。教学实践中发现,崭新的、现成的游戏材料因为颜色、外观看上去舒服,尤其是卡通玩具和毛绒玩具,幼儿喜欢选择使用,使用过程中,幼儿仅仅是把玩,就是当作玩具,幼儿在使用过程中进行组合和改造的机会不多,对玩具的数学元素不会过多关注。对发展幼儿数学思想有影响,随着新鲜感的减弱,使用效率也会降低,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在安全、卫生的前提下,选择生活材料作为数学游戏的材料,更适合幼儿长期使用。比如,设计数学情境游戏——小超市(分类)。要求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玩具,合伙开超市,鼓励幼儿自制玩具。在家长的配合下,幼儿利用废旧物品翻新,制作了纸盒家具、机器人、折纸飞机等。在进行分类摆放时,幼儿都很小心,而且在观察判断时,能够先比较,后归类。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对材料的设计就非常生活化,种类也多。因为经历了再造组合的操作过程,幼儿对材料的特点也比较熟悉,对材料的数学元素感悟更多。
(2)尊重个体差异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体质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各有特点,形成个体差异。所以在进行游戏设计的时候,游戏设计在内容与环节方面都要能照顾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求——有起点、有坡度、有层次,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教师站在幼儿的角度充分考虑关于看、听、想的内容,让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进入游戏角色,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在集体中得到交流的机会,获得帮助,感受到数学问题的解决并不难,是有方法的,从而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3)正确体现数学概念属性
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不会对幼儿进行数学概念的说教,而是把对数学概念的认知放在具体活动中,通过操作活动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幼儿在经历中感悟,发展认识,形成认知。所以,教师设计数学情境游戏要能正确表现数学概念,游戏内容要符合数学概念的属性。教师自身对游戏表现的数学概念要有“过程意识”。是一种触及心灵,通过心灵与游戏活动要表现的数学概念产生共鸣,从而感悟数学概念的实质。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之前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表现核心的数学概念。游戏内容紧紧围绕落实教学目标展开。例如,进行中班数学分类游戏《大厨师》。厨师制作糕点,按照糕点的形状装盘和按照糕点的大小装盘就是关于分类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幼儿在捏彩泥制作糕点的过程中对各种形状的特点有了清楚的认识,对大小的种类有了明确的区分,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了关于分类的两个概念的含义,在“装”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分类,并且和其他幼儿交流看法,互相欣赏作品,还能主动把装错的点心摆好。这个游戏设计,教师把数学概念属性——“形状”“大小”放在动手制作中,幼儿经历看、摸、数、对照的过程,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关于形状的概念,在操作中反复确认,在交流中深刻记忆,最后在幼儿的成果中表现出他们对“形状”“大小”这两个数学概念的理解,证明了活动目标的落实非常成功。
(4)游戏材料便于操作又富有表现力
数学情境游戏中最主要的操作对象就是材料。为数学活动服务的材料既要便于操作,又要适合探索活动进行重组,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探索操作是在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材料便于幼儿通过使用发现新现象,不断刺激幼儿的好奇心达到探究目的。教学实验表明:同样以分类游戏《大厨师》为例,制作糕点的材料选择彩色卡纸,用画出来的方法做糕点和用彩泥做糕点,幼儿的表现区别较大,尤其是对形状特点的认识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方面。因为在这个游戏中,彩泥对形状的表现力比卡纸更强。
2.数学情境游戏设计要点
(1)关键经验是基础
适应性和连贯性是幼儿关键经验的特点,对幼儿在数学活动中产生深刻理解起到支撑的作用。关键经验的适应性与幼儿最近发展区相适应,连贯性是新旧经验联系的表现。所以游戏设计一定要围绕幼儿要发展的关键经验进行设计,而且要把这种设计理念贯穿在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断获得并能积累关键经验。例如,小班数学情境游戏《泡泡龙》,关键经验就是“一一对应”。根据卡片数字寻找图案中相应数字所在的位置,根据数字卡片的颜色涂上图案中数字所在图形的颜色,最后生成一幅数字画。实践证明,游戏突出关键经验,调动幼儿手脑并用,所以幼儿目标明确,认知清晰。
(2)游戏情境能突出问题
游戏设计针对教学目標,集中表现问题,用问题不断强化幼儿根据数学经验思考解决办法的意识。游戏的设计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环节设置等方面都要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有多重的表现。例如,引导幼儿观察环境,发现问题,并且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在交流中突出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从而强化幼儿对问题的认识。因为认识到了问题才能有目的地解决问题,从而采取行动。
(3)科学制定游戏时间
时间对开展游戏来说是起到保障作用的。设计游戏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衡量一日活动内容,结合具体教学环节,才算是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安排游戏时间,时间要充足灵活。有了充足的游戏时间,才能保证幼儿与环境、与材料、与同伴深度互动,满足其需要。游戏要能抓住时机,随机调整时间,避免幼儿消极等待或者产生不良情绪,这样才能实现游戏时间的最大价值。
(4)循序渐进的游戏环节
幼儿的好奇心是促使他们进入游戏的最佳推手。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中,一开始就有充满激情的导入,过程中有扶有放,充分考虑对幼儿好奇心的调动,循序渐进地完成游戏。游戏环节针对游戏目标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做好预设,选择关键经验,利用导入、推进的方式分环节体现游戏内容,分散重难点,实现由易到难,递进呈现,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不断挑战的信心,幼儿能够实现有想、有做、有成功。例如,在游戏的开始,组织简单的有共性的活动,在游戏发展的环节中逐步提高要求,提升难度,要让所有的幼儿在游戏中不受冷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从而激发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和信心,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达到在数学情境游戏中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好的环节设计能够保证幼儿从始至终都能在游戏中获得良好体验。
(5)游戏设计充分考虑有利于幼儿的表达机会
数学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互动、交往的机会,能为幼儿创建出宽松、平等的语言环境。此时幼儿的交流愿望会主动爆发,即使不愿意交流的幼儿也会因为需要提出交流要求。数学情境游戏的设计要有利于数学交流,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交流机会,鼓励每个幼儿表达思考过程。在操作活动中,促使幼儿的表达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愿望、成为一种成就。幼儿的表现就是表达的机会,互动过程的多种交流使幼儿获得需要与被需要的满足,促进了游戏目标的落实。表达的机会丰富了幼儿的学习机会,促进了更加和谐的交流,促使了幼儿身心平衡发展。
3.游戏对材料的要求
幼儿的游戏依赖材料,所以数学情境游戏活动同样需要适宜的材料助力。因此设计游戏的同时要把如何使用材料作为设计的一部分,严谨对待。
(1)材料要有利于调动感官
幼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直观面对游戏材料时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是成功完成游戏的开端。材料直观形象,除了颜色明亮、形象逼真,能使幼儿直接进入游戏情境,还要适合对游戏方法、游戏形式的提示和引导。即,当幼儿一眼看到游戏材料就能去想是干什么的,怎么使用,乐意尝试使用方法,并且能够达到目的,不能因为“能用”就行。操作过程中,在教师或同伴的提示下,很快领悟使用,并发现更多用法,在实践中发现其更多的作用,从而真正获得操作能力的提升。
(2)材料要有组合的价值
3~6岁的幼儿,操作材料时无意识的操作行为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触发他们的奇思妙想。所以在投放材料时,根据活动内容需要投放足够数量和可以分解组合的材料,便于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发现,由浅入深地利用材料,灵活组合材料,实现对思维的启发,最大程度地发挥材料在数学情境游戏中的作用。其过程表现为进入游戏→接触材料→探索→发现→再游戏。这个过程中材料与学习活动有机联系,相互转换,成为幼儿自主游戏、自主发展的媒体。
(3)善于利用意图性材料的导向作用
意图性材料本身具有指向作用,就像幼儿看到水杯想到喝水,看到游泳圈想到游泳。这是因为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面对熟悉的物品自然会联想到使用环境。因此,可以结合幼儿的这一经验,通过材料的导向作用实现游戏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4)重视材料的艺术性为幼儿带来的愉悦情绪
这里所说的材料的艺术性是指通过材料营造情境氛围,是材料带给幼儿的氛围感受。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而且容易受外界影响,所以材料无论是材质、质感、色彩、机理,都蕴含着令人愉悦的情感气息,能够传递情感需求,帮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中使用材料。材料不一定要是精工细作,但一定要是巧妙又充满创造性的、有美感又令人亲近的。材料的艺术性不但影响幼儿使用材料的质量,而且对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对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设计的评价
对数学情境游戏的实践应用效果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教师通过数学情境游戏评价能够进一步提升游戏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对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设计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1)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游戏设计理念和意图进行评价
深入做好学情分析,综合游戏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否有针对性,是否结合生活内容抓住需要渗透的目标,紧扣活动内容的重点、难点。设置情境游戏,设定有效问题,通过问题调动操作内容,逐渐进入需要解决的重点,从而调动幼儿探究的积极主动性。
(2)对游戏设计中问题价值的评价
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关联性,有适宜的难度,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联系幼儿已有的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出现的问题应该是幼儿乐于思考,而且能够进行联想的,以此增强幼儿探究的信心,幼儿能够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快乐和成就感。
比如,在一次数学活动中。笔者投放了图片材料,几张钟表的图片出现在不同的场合里。幼儿通过观察,结合生活经验,会发现图片上的钟表缺少了的数字才是解决问题需要的数字。因为幼儿对钟表有认知经验,所以就能找到缺失的数字,也能帮助钟表补充数字,也能联想到因为缺少了这些数字会发生的问题和生活情况,从而对数字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识。
(3)对游戏环节中的引导进行评价
游戏环节中的引导,目的在促使环节递进。教师的引导、幼儿交流活动带动的引导等,注重尊重幼儿的实际感受。整个过程中,幼儿经历的不仅是对数学内容的感悟,也是在讨论、交流以及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对方法的感悟,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分享成就感和快乐。
(4)基于材料功能的评价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材料是游戏的基础。教师要能对幼儿使用材料的情况进行评价,成为评价游戏设计的一部分。
第一,活动材料牢固、卫生安全、美观、安全、代入感强、实用性强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材料要有针对性,便于操作。第三,活动材料丰富,数量足,有层次,可变(半成品、组合)。第四,材料摆放有序,方便取放。第五,活动材料要有探索性,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因为启发幼儿角色认知和人际交往是材料的隐性要求。能够达到以上水准的材料,才能够满足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设计的需要。
综上所述,研究幼儿园数学情境游戏设计,是开展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有效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胜楠.幼儿园区域中的数学游戏化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刘晓丛,李海龙.低年龄阶段体育课中生活化内容情境教学的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
[3]何秋光.儿童数学思维训练游戏 综合训练2[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秦赟,闫淼.数学教学的趣味游戏设计[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6]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一切为了儿童的学习[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