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1+X”证书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重构方法研究

2023-04-10 17:33:38张严林王建宣
科技风 2023年9期
关键词:书证融通职业技能

张严林 王建宣

摘 要:各院校都在积极探索X证书的书证融通之路,书证融通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更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本文探讨了书证融通的思路,并结合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证书,提出了書证融通的课程体系重构方法,最后分析了本校书证融通的路径,总结了融通的成效。

关键词:书证融通;1+X;物联网;课程体系

Abstract: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ctively exploring the way of the documentary evidence accommodation of X certificate.The documentary evidence accommoda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training and make students more suitable for future job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dea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accommoda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curriculum system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ertificate of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nsor network.Finally,it analyzes the path of documentary evidence accommodation in our school and summarizes the effect of accommodation.

Keywords:Documentary evidence accommodation;1+X;Internet of Things;Curriculum System

一、“1+X”证书的书证融通背景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指“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为落实国务院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中包含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即试点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3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发布了《关于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首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公示公告》,至2020年9月,又陆续公布了三批,产生了数百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和数百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2019年7月公布的第二批包含了本文重点介绍的“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

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促进书证融通,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文件的密集出台,也引发了各院校的高度关注。各院校纷纷选择适合的X证书,积极开展“1+X”证书的试点工作,并结合专业探索各自的书证融通之路。

二、书证融通的内涵及意义

“1+X”证书制度的书证融通,是指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两者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认可以及相互转换[1]。“1”和“X”之间在多方面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现在:

(1)教学内容不同。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国家的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而X证书是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因此二者的教学内容有显著的差异。

(2)教学理念不同。学历证书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面向区域经济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而X证书更加注重职业技能,有明确的岗位指向。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及对应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为例,专业教学标准中主要面向的岗位是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而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规定的中级对应的岗位是物联网相关单位的研发助理、部品开发、品质管理、产品测试、技术支持等岗位。可以看出专业教学标准中面向的岗位是更加宽泛的,而X证书则指向更明确的岗位。

(3)教学周期不同,以高职为例,学历证书一般是三年,而X证书则在半年至一年左右。由于有如此显著的差异,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试点学校加强书证融通,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实现书证融通后,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有就业竞争力的学生。通过借助技能等级证书调整人才培养职业面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等,将书证融通落到实处[2]。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推出前,必须做充分的市场调研,面向市场急需的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更接近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因此,书证融通后,培养的学生更加契合真实的工作岗位,也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

三、书证融通的思路

如图1,书证融通的思路是在国务院、教育部等发布的各项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国家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中。按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3]。

教育部为每个专业制定了国家教学标准,在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里面详细规定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拓展课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尽管学校可以自主确定课程名称,但课程内容有了明确的范围,特别是专业核心课,详细规定了教学内容。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从市场对岗位的需求出发,定义了几类工作领域,每类工作领域又定义了几种工作任务,每种工作任务又定义了详细的职业技能要求。因此,要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机融入国家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中,实际就是要将具体的职业技能要求融入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中。

书证融通设计采用“免修正、内容强化、内容修补、能力转化、新增课程"五种常用方法[4]。具体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各学校的现有课程内容与X证书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再确定。每个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都要按照国家教学标准的要求,不能超过学时数的上限,这就要求既要将新的教学内容融合进去,又不能随意新增课程。因此,常规的做法是调整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里面的职业技能要求拆分,融入与之对应的现有课程中去,以实现书证融通。

四、基于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的书证融通课程体系重构方法

下面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证书的书证融通为例来说明课程体系重构方法。因为各学校的课程名称可能不同,但必须依据国家教学标准的教学内容开设课程,为方便对照,下面的课程名称全部来自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5],而职业技能要求来自《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6]。

如图2,左侧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专业课程设置,为方便讨论,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分学期归类。右侧是《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定的中级的工作领域及工作任务(省略了职业技能要求)。

经对照确定,书证融通后的课程体系不变,将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的职业技能要求融入原有的三门课。

(1)将数据采集融入“传感器应用技术”,原有课程内容适度压缩,按照职业技能要求增加数据采集的内容即可,采用内容修补的方法。

(2)将有线组网通信和低功耗窄带组网通信融入“无线组网技术”,采用内容修补的方法;原“无线组网技术”已经有Zigbee和Wi-Fi方面的内容,需按短距离无线通信的职业技能要求适当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采用内容强化、能力转化的方法。

(3)将通信协议应用融入“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适当缩减原有的教学内容,再补充新的通信协议应用中职业技能要求的通信协议应用开发内容,采用内容修补的方法。

这种融合方案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较小,不会造成大的冲击。融入后,“传感器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程序设计”仅做小幅度调整即可。修改较大的是“无线组网技术”,由于融入了RS485、CAN、LoRa的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削减原有的教学内容,比如减少较难的理论教学课时。为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建议调整某门实训课程的内容,或者采用新增课程的方法增加一门实训课程,安排两周左右的集中实训,融入证书中大部分实践性强的内容,提高考证通过率。

在课程的学期安排上,建议按图2安排,将跟X证书相关的课程集中在第二、三学期,学生可以在第三学期末和第四学期末参加考证。

五、本校书证融通的路径及成效总结

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是2019年7月获批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随即申报试点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采用的书证融通的路径是申报试点—师资培训—小班初试—总结经验—课程重构—修订人培—应用推广。试点学校申报成功后,立即组织了师资培训,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几乎所有教师成为该证书的培训讲师。然后从18级学生中精选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强化练习,第一次参加考证即取得100%的通过率。经过一轮初试后,开始总结经验,并着手进行课程重构,再修订了次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应用推广。修改方案按照上节的方案,安排了一门两周的“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考证实训”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然后多次组织参加传感网应用开发(中级)的考证,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3%以上,处于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学生培养质量、就业对口率有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韦莉莉.1+X证书制度的書证融通及其价值指向[J].职教论坛,2020(1):150-153.

[2]张建平,曾小玲.“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联网专业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风,2020(4):19-21.

[3]郑根让,史志强,何成,等.1+X证书制度下以书证融通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WEB前端开发证书与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20(1):12-17.

[4]王亚盛,赵林.1+X证书制度与书证融通实施方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6):13-17+64.

[5]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标准.http://www.moe.gov.cn/s78/A07/zcs_ztzl/2017_zt06/17zt06_bznr/bznr_gzjxbz/gzjxbz_dzxxdl/dzxxdl_dzxxl/201907/P020190731524591751436.pdf.

[6]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传感网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http://www.newland-edu.com/show?article_id=205.

基金项目:2021年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三融”视角下的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2021GXJK751);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物联网专业“岗课赛证”双向循环综合育人研究与实践

作者简介:张严林(1974— ),男,汉族,江西丰城人,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学研究;王建宣(1977—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书证融通职业技能
我国书证提出命令制度构造的反思与调整*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2:28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及其影响——以《围城》书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