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探索和研究

2023-04-10 17:33赵甜甜谢盈王文丽
科技风 2023年9期

赵甜甜 谢盈 王文丽

摘 要:目的:在于研究怎样有效地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高大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强调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和社会急救技能的需要度,以及如何在高校大学生中进行应急救护培训的初步实施方式。 方法:加强高校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丰富高校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对高校师生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组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演练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师生积极参与,并顺利取得救护员证,但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救护培训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生命安全健康教育;应急救护;社会需要度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向前,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在此背景下,自救互救和逃生避险技能成为每一位公民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生活技能。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传播的“关键少数”和前沿科技成果使用的“先行群体”,必须要与时俱进,感知这个新时代,契合新时代的发展,才能及时参与到新时代的发展中来,成为这个时代的建设者和引领者。因此,作为大学生群体,率先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急救设施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得到提高,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也能大大降低。院前急救事业的发展还能引起社会相关群体的广泛关注,提升整个国民的公众急救意识与能力,公民急救知识的普及也能得到进一步推动,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的重要性

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是由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设立的“世界急救日”,国际组织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高校作为青少年比较密集的场所,由于大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意识比较薄弱,不良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普遍存在,并且青少年正处于精力充沛、活泼爱动这一年龄阶段,导致大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当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时,面对不能及时送医就诊这一情况,大学生应该怎么处理呢?在医学上有黄金4分钟的说法,指的是对于心搏骤停的患者,如果心肺复苏能在4分钟内及时准确的完成,那么死亡率可降低一半,若超过这一时间,生存希望就变得微乎其微。如果掌握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无论是对自己还是身边的人,生命安全的保障都能大幅度提高。应急救护关乎一个人的生命,更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所以,对于应急救护技能的学习者也有一定的高要求。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具有传播和继承文化的责任,并且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思维敏锐,学习新事物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比较强,本文以他们为培训对象,开展应急救护理论和技能培训更有利于应急救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主要输出群体,对推动和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也能起到带头和引领的作用。

二、应急救护的社会需要度

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公民的应急救护技能水平相对薄弱,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应急救护技能的人很少,如果身边有人需要急救,大家大多都是把希望寄托于医院和医务人员,往往丧失了最佳抢救时间。因此,在最佳黄金时间内对伤员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第一目击者,首先在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的情况下,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医务人员的到来。除此之外,如果附近没有AED或没有人会使用AED,我们就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到底怎么做呢?当成年人发生心搏骤停时,胸外按压的频率需要达到100~120次/分钟,按压的深度需要达到5~6厘米,并且每30次按压之后需要进行两次人工呼吸。但作为普通人,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应急救护培训,很难进行正确的心肺复苏施救。所以,我们除了要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公民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应急救护技能,只有这样,当突发事件真正来临时,才能让他们第一时间进行自救与互救。当“意外”来临时,在专业救援力量来临之前,作为第一目击者有能力抓住4~6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确保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正确地进行紧急救助,降低伤害和挽救患者生命显得尤为重要。据了解,我国经过专业救护培训的人员仅在1%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在生命健康安全逐渐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形下,全民普及急救知识,学习紧急救助工作刻不容缓。人人为急救,急救为人人。

三、应急救护培训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实施初探

(一)在新生入学期间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在大一新生军训期间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是一个特别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我校为例,每年9月初,我校大概有一千名新生开学报到,学校会在新生报到后组织他们进行军训。为了减少校园意外伤害的发生,我校会在军训期间邀请连云港市红十字会相关教师和本校具有师资救护证的教师对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应急救护培训。培訓设备和耗材主要包括心肺模拟人、AED、三角巾、绷带和纱布。培训内容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应急救护的定义和目的,现场救护原则,如何拨打急救电话,常用止血方法及适用范围,包扎的注意事项及方法,成人、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成人、儿童和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救护,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等;另一方面是实际操作部分,主要包括止血方法(直接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止血),绷带的环形、回返、螺旋、螺旋反折包扎方法,AED的使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救护(成人、婴儿),成人、婴儿心肺复苏术,三角巾对于各个部位的具体包扎方法等。在培训结束末对每位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优异的学生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新生入学初就进行应急救护培训,一定会让学生记忆深刻,为以后熟练运用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高校生命安全健康教育

生命的意义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意义。生命是无价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常识,以及符合大学生年龄阶段、提高生存和发展必须掌握的一些基本要领,让他们感知到生命的可贵,养成乐观进取的生命观和价值观。通过生命实践,以此来激发生命的潜能,将提升生命价值以及提高生命质量。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匮乏,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就需要学校、政府和全社会的保护,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如学校可以把生命安全健康列入教育课程,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关于生命安全健康的讲座、校刊,在学校的食堂、操场、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拉上宣传标语等,引起大学生对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视。为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在各种突发意外伤害中的随机应变能力,每个学校每学期应该定期组织1~2次的应急疏散演练,确保每位师生员工更熟练地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提高他们在意外伤害到来时的随机应变能力,最大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同时也可以从每次的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一步加以改正和完善。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是教育行业不断完善和健康发展的趋势,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健康是全社会安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丰富高校应急救护相关课程

将急救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是推动急救知识普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很多高校的应急救护培训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纳入大学生基础课程里面,教育课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目前社会经验匮乏、应急救护意识薄弱但学习能力强这一特性,将应急救护培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学校还可以将应急救护纳入选修课中,让有兴趣爱好的学生主动加入这项课程中,将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作为急救知识技能的重点培养人群。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萌芽和发展,学校和教师更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掌握最前沿的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由于网络学习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加灵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所以,目前更多的学生更倾向于网络学习。学校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建设相关的公众号和网站,在公众号上上传相关的急救科普视频,给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学习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的急救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应急救护知识。

(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强师资队伍力量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涌现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推动教育改革创新,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教师。拥有一支过硬的师资救援队伍是高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基本条件和首要前提。首先,国家和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应急救护培训,加大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高校要加强与红十字会的合作,高校可以通过红十字会联合相关部门为高校师资队伍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定期安排高校教师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和学习。高校应定期积极组织专职辅导员、学生工作者等参加由省红十字会、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面向社会群体定向举办的应急救护师资初训班和复训班,并获取救护培训师资证书,99%的参加初训的教师获得救护培训师资证书,复训考核通过率达到98%。此外,我校每年会专门邀请江苏省红十字会急救方面的专家教师为每年的新进班主任进行系统全面的应急救护培训。同时,红十字会要建立高校间应急救护培训交流平台,高校间互相交流应急救护培训经验,做好师资队伍的考评和建设工作,推进高校间应急救护培训的稳步发展。此外,我市每年都会举办行业内应急救护比赛,邀请各高校和相关行业内人员参加。举办应急救护竞赛,不仅是为了交流知识技能,更是为了向大众普及卫生救护知识,体现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作为一名红十字师资人员,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磨炼提高我们的师资水平。技能大赛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交流心得,切磋授课技巧,共同进步。通过技能竞赛,不仅可以展示我们的技能、审视自身的差距还可以鞭策我们更加努力地取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四、应急救护培训的实施初探成果

我校连续两次在由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连云港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2018年和2019年学生应急救护比赛中取得团体一等奖,在全省67家分院及办学点中取得优异成绩。定期举办各高校大学生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交流学习,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应急救护的知识和技能。目前我校已经配备了大量的心肺模拟人、颈托、担架和大量急救书本材料,应急救护设备相对完善,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急救护培训体系。此外,我校还建立了一支应急救护志愿者小分队,主要由已经获得救护培训师资证书的专业教师、参加过应急救护大赛的选手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者学生组成。应急救护志愿者小分队主要利用课余、周末以及节假日时间走进乡村、社区、中小学以及人群密集的广场,为人民群众、学生现场讲解并演示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并且让有兴趣的人亲自动手操作。讲解内容主要包括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正确有效的拨打急救电话求助、AED的使用、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老年人及小孩容易发生的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办法等应急救护实用操作技能。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意识到学习应急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提升公众急救意识,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加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这项工作中来,在遇到突发意外伤害时能做到临危不乱,并且能进行简单的急救,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结果显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应急救护培训这一举措是可行的,值得各高校学习和借鉴。

结语

总之,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这一举措是必要和刻不容缓的,并且在高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投入资金少,大学生反馈效果好,获得的社会效益高,所以这一举措是切实可行的。但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对于目前而言仍然任重道远,需要相关政府部门、教育系统、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加强对高校应急救护培训的建设。提高大学生自救互救能力,有利于提高公众急救意识,帮助更多的公民掌握应急救护知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韦熠,聂欣,袁博洋.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及建议[J].百科知识,2021(09):75-77.

[2]王丽霞.大学生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与生命教育方式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2):204-205.

[3]徐振霞,張聪,钟菲,等.高校开展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医,2021,35(03):239-240.

[4]尤佳锋.高校应急救护培训成效及问题分析——以安徽某高校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20):78-80.

[5]李乔.高校应急救护培训体系建设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52):220-221.

[6]周毕军.以赛促学 提高医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的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1):21-22.

*通讯作者:赵甜甜(1994— ),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护理和技能大赛相关工作。

作者简介:谢盈(1994— ),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护理和技能大赛相关工作;王文丽(1989— ),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