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婕 骆延冉 镡佳欣 王菲 展苗苗 党伟超
太原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育。因此,本着《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有必要从多个角度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正确认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正面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地方特色高校是特色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地方和全国输送大批特色专业人才,这一高校群体的主观幸福感也需要得到“特别”关注。各大高校因层次不同、所在地区的差异和特色专业侧重等,导致就读大学生的情况有所差异。例如国内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经济发达地区大学和地方大学、综合性大学和专业大学相比,在未来发展、学习生活环境和就业方向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针对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因其独特的认知角度与社会视野,他们的心理状况也和其他大学生群体千差万别。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得到更好的完善,来针对性的提升特殊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 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我国多位学者在心理健康、个人成长等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 李永雪等研究了个体真实性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1];张家喜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研究了气质性乐观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2];张航等研究了大学生手机依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3]。上述案例研究了不同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合理方案。但是,地方特色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由于所在地域、所学专业、学习环境、学业水平或者交际圈等的不同,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估、社会的认知和未来的期待值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系列现象说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学校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的人性化教育,探索适合地方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地方特色高校由于其特色,自然也不能一概论之。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提升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已经成为高校亟需研究以及解决的问题。本文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结合起来研究,希望能为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结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为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意见和建议。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不同年龄段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思想为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目的在于能为大学生提供正确且适合各年龄段发展的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心里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自觉调节情绪,改善心理问题。从一个角度来讲,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个角度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有重大作用,能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前防范因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造成的各种危机,让大学生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主观幸福感主要指根据个人标准对个人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情绪和认知性的评估[4]。20 世纪以来,国内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展开。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也是人们逐渐重视生活质量研究的一个标志。国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描述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人口统计项目。第二阶段主要是探索实现幸福的各种途径和跨文化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探索研究方法。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从20 世纪90 年代到本世纪初,研究方向从老年群体扩展到整个人群。虽然国内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些结果也为未来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本文也希望从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来探讨如何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地方特色高校育人不能忽视的一部分,而培养拥有更高主观幸福感的大学生,也是高校育人成效的指标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对提高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群体是思想最活跃,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承载祖国前途命运的群体。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是高校管理的重点,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自2019 年底,疫情席卷全球。直至今日,我们的生活还受到疫情余波的影响。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低迷,国际局势更加复杂。面对新的历史环境,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与过去几年已有很大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新的隐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学习生活,新的压力和挑战等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塑造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自身幸福感的认知。因此,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心理健康息息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高低。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一般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如拥有乐观、外向、满足、充满活力等特质的人主观幸福感较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帮学生解决烦恼,还能缓解学生紧张焦虑状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幸福感高的生活环境。地方特色高校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既有高素质又有特色专业素养的人才,并且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特色人才。因此,地方特色高校不仅要保持并发扬高校特色,在学生培养层面,也要保证学生的专业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思想品质素养得到同步提升。通过对地方特色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改进,进而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以期达成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一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议,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对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对地方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着积极影响。
尽管现如今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更加普及,但不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高有低,使其未能完全发挥出更大作用。我们对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事实不能逃避,正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能有助于地方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因此我们更加迫切地希望去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地方特色高校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地方特色高校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举措。2021 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 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且每校至少配备2名”。据资料显示,上海所有高校已全覆盖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近两年增幅达30%。而当前许多高校并未达到这一标准。
一方面,师资队伍尚不完善,目前在某些地方特色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心理教师较少,师资比例严重不协调,由于许多教育工作者跨专业教学,他们的能力不足以很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导致教学成果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难度较高。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在一些地方特色高校中,专职人员中获得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的寥寥无几,在实操中以心理咨询等方式为主[5],他们对国家政治、主流价值等取向不清晰,这与我们期待的高校拥有一支专业性高、稳定性高、素质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还有较大差距,无法正常支撑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从而难以提高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隐性教育是与显性教育相区别的一种特殊存在。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说,隐性教育是指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广阔空间,使其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6]。作为地方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心理健康隐性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然而,目前很多地方高校由于受地域性和学校特色专业的影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不足,对心理健康隐性教育重视不够,致使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无声无息地渗透到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无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综合效应。在未能充分接受心理健康隐性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不足,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心理健康”,甚至对心理咨询也是敬而远之。还有部分大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后对心理治疗存在抗拒心理。这就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实际效用,从而难以提高地方特色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在不断增多,由于中国教育的不断变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正在不断普及且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现在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作为学校教学体系中的公共基础类和选修类课程,以大班授课和多年级共同参加为主,而且这类课程往往只讲授传统心理知识,缺乏创新性与实践性,而学生对于这类课程往往也是敷衍了事,不能真正的参与其中,这也会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过于形式化。而且不同的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大相径庭,诸如此类的课程明显缺乏针对性指导,所以大班制的授课形式并不能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而言,各地方特色高校应融合我国国情与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协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以达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的目的。各地方特色高校应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恰当有效地判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定期开展相关的师资队伍培训工作,组建出符合本校特色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应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转型,发挥教育教学课程育人、育德功能。可通过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培训等方式,在辅导员及其他专业教师中挖掘并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充盈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协同教育团队。同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各个阶层,包括其他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甚至学生干部,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并体现出学校的专业化水平,进而在互助模式下,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共同发展[7],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一般采用直接的灌输教育方式,例如在高校中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专门的机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保障等;而隐性教育一般采用间接的教育方式,通过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为目的,使心理健康隐性教育渗透到民主的校园软环境中。在有专业心理教师队伍进行心理健康课程授课的同时,探索新途径将隐性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开展极具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心理健康小游戏,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目的;随着数字化的网络服务发展,设计心理健康隐性教育的网页,丰富网站内容,设立客服页面,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开展带有心理健康元素的大赛,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并对获奖作品进行展览,由此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通过以上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由于大学生刚刚从繁重的学业中脱离出来,许多大学生还没有转变好自己的身份,他们很可能会一时失去前进的方向,复杂的人际关系、陌生的环境、新的身份都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
大学生通常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许多高校依然采用传统的大班授课向学生教授心理健康知识,但传统的大班授课主要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中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同时学校应根据学生所面临的不同心理健康问题,制定专属的辅导方案,拒绝仅仅流于形式的心理知识教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室和心理发泄室;结合地方高校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调整现有的大班制教学模式,同时采用问卷、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即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各地方高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心理教师与思政教师的职责,它应该成为高校全体成员的责任,老师应做到的不仅要教授心理知识,而且要鼓励学生勇于面对自己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要做到发现问题时及时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积极配合治疗,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如何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十分值得注意,这不仅是高校育人很重要的一环,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国家育人理念的贯彻落实也尤为关键。本文叙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地方特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分析地方特色高校心理健康面临的问题,给出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