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民警在“最小作战单元”下的语言控制能力

2023-04-08 04:12朱君杰
派出所工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警情民警

文/朱君杰

“最小作战单元”是公安部部署的2019年至2022年“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各地公安机关通过“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专项训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派出所民警队伍的战斗力,民警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都得到了高质量提升。但是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在模拟执法场景或是真实情境下,民警的语言控制能力还稍显薄弱,对于法言法语的掌握还需要系统加强。在此,笔者结合“最小作战单元”实训及多年从警经历,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民警在“最小作战单元”下的语言控制能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最小作战单元”的概念

“最小作战单元”这一概念最早被提出来,其基本含义是从派出所勤务模式考虑,将社区防控、治安打击、巡逻驻守等战斗实体整合为一个整体的“作战单元”,从而有效打破社区、治安、巡逻的警种界限,使基层公安机关的打击和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但是近年来,在社会矛盾、暴力恐怖以及个人极端事件的风险挑战下,从2015年开始,这个以基层勤务模式为主的“作战单元”开始向应急处突实战模式转变。目前,“最小作战单元”的战斗小组一般是由2人至5人组成,2人一般指的是先期处置力量,5人指的是待后续增援力量到场之后形成的“最小作战单元”。该作战单元以“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现场处置”为目标,通过现场指挥、语言控制、战术协同、徒手防控、警械武器使用、舆情应对、证据固定等方式完成现场处置任务,从而达到最大效果保护救助群众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然而,笔者在模拟和实际执法环境中也发现,战术意识、警械使用和团队协作等都可以通过反复训练有效改进,但部分民警的语言控制能力因各种因素提升缓慢。而良好的现场执法语言控制能力正是一线执法民警所亟需提高的。只有切实提高现场执法语言控制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最小作战单元”的战斗力。

二、加强语言控制的重要意义

语言控制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处置各项任务过程中,使用口头语言要求、命令或者责令执法相对人作出某一具体行为的控制方法。语言控制是执法过程中用到最多的控制方式,不仅表现在口头制止违法犯罪,也贯穿了徒手控制、警械使用、武力压制、控制带离等执法环节全过程。常见的语言控制有“我是警察,请停止你的违法行为”“警察,不许动,放下武器”“你的行为已涉嫌违法,现对你进行口头传唤”等。语言控制是警务技战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执法程序的需要。

具有良好语言控制能力的民警,能够有效控制现场人员和局面,及时制止违法犯罪,继而对后续的战术协同、舆情应对、证据固定等带来优势条件。而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民警在进入执法场景后,会产生紧张应急反应,导致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思维混乱等问题。

以下举两个例子:一是2021年某日,某地派出所接报一起债务纠纷警情,2名民警带好单警装备和执法记录仪迅速赶往现场。因经济债务情况较为复杂且现场人员众多,现场随时有失控的可能,但处警民警未及时汇报请求支援。后在纠纷当事人发生肢体冲突之时,民警未采取合理有效的制止措施,而是直接搂抱当事人脖子进行徒手控制。围观群众进行拍摄之时,一名民警将群众的手机甩到了地上,并警告围观群众不准拍摄。随后现场出现混乱,引发了小范围的群体性事件,民警工作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二是2022年某天夜间,某派出所接报一起噪音扰民警情,1名民警携带出警装备并带领1名辅警前往现场。经向报警人了解,系楼上患有精神障碍的住户在家敲东西,报警人求助警方解决。民警经现场评估,楼上住户虽为精神障碍患者,但当时并未发出任何噪音,因此思想上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未和社区民警进行沟通了解。在与辅警就战术与配合进行简单部署后,民警准备上楼进一步了解情况。到达楼上住户门口之时,发现大门为虚掩状态,向内询问却无人应答。民警和辅警一前一后直接进门,在进入到卧室门口处之时,房内突然有一人手持菜刀夺门而出。民警本能地伸手去挡,手臂被刀砍伤。后经激烈搏斗,持刀男子被制服,但民警和辅警均不同程度受伤,被紧急送医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另经司法鉴定,认定该持刀男子事发当时处于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状态,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

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执法执勤中,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把控现场、高效处置案事件,既能确保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彰显法律的公平与威严,又能取得良好的社会舆论效果。也就是说,语言沟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质量和执法形象。

三、“最小作战单元”中语言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最小作战单元”警情现场处置中,民警要根据不同警情的特点,清楚地告知当事人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以及一旦不听从警方指令将承担何种法律后果。这是语言控制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最小作战单元”民警语言控制能力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法言法语运用水平较低。语言控制能力的高低反映了民警对法律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部分基层派出所民警对于法律规定的基本条款和必要措施一知半解,导致在执法现场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开展工作,对于执法对象的质疑无法进行专业解答,只能想当然地使用口语化语言简单处理,甚至当场大脑空白,脱口而出“这事不归我管”“这事找警察没用”“你爱找谁找谁去”等不负责任、有损警察形象的言语,导致发生执法错误或者受到投诉。

2.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强。“最小作战单元”讲究的是警员之间语言配合、协同作战。部分民警没有接受过执法语言训练,不善于语言控制和言语沟通,一方面对报警人、当事人、见证人等无法有效开展现场执法工作;另一方面也造成队员之间沟通存在障碍,上级部门无法对现场形势进行综合研判。笔者刚接触“最小作战单元”实训之时,和队友之间经常在盘查、控制、媒体应对、伤者救助等环节出现语塞,头脑里明明知道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执法语言,但就是话到嘴边开不了口。说到底还是由于实训较少,没有形成熟练的、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3.对警务用语重视程度不够。在各级举办的培训班或是大练兵活动中,部分民警对警务体技能方面的重视程度远高于群众基础工作这门课程,对法言法语、执法口径看过算过、听过算过,思想上仍然存在凭积累的工作经验口语化执法就完全可以应付的想法。这种不够重视、盲目自信的态度必然会影响“最小作战单元”语言控制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加强“最小作战单元”语言控制能力的几点建议

专业规范的语言控制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最小作战单元”民警的执法水平,也有助于为圆满完成警情处置奠定基础。

1.提高民警思想认识,树立“规范化”执法理念。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要从牢固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的高度,不断提升“最小作战单元”民警的法律素养,促使其彻底摒弃“凭吃老本办案、凭经验办案、凭感觉办案”的错误思想,着力强化规范意识、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规范警务用语,切实确保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内规范运行。

2.强化警情专项培训,提升“专业化”处置水平。警情处置过程中,情况可能错综复杂或者瞬息万变,时时刻刻考验着“最小作战单元”的现场应变能力。而现场应变能力则取决于警情处置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处置民警要在最短的时间迅速判明现场警情类别,从而利用语言控制把握整个处警环节。笔者将警情区分为两大类:常见多发警情和重大突发警情。常见多发警情,即一般民事、治安和刑事警情;重大突发警情,即暴恐和个人极端警情。通过对常见多发警情和重大突发警情的分析得出,整个处置流程可以分为处置前、处置中、处置后三个阶段。在对三个阶段的模拟场景加入真实实战案例形成详细脚本,经过多次、反复且重点训练之后,比如:执法相对人不配合、现场情况复杂、现场有人员受伤、有媒体和群众拍摄等,笔者所在的“最小作战单元”战斗小组法言法语的规范使用和对现场的整体把控能力均有明显提升。

3.加强培训课程设计,打造“实战化”训练模式。在培训过程中,应模拟各种真实场景和设置各类突发情况,使处置民警能够在紧贴实战的高压状态下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从而形成“对抗演练——发现不足——训练提升”的成熟有效训练模式。“最小作战单元”实战化训练内容源于实战、高于实战、服务实战,整个训练过程难度由简入难、层层升级,才能发挥较好的演练效果:一是有利于检验民警的真实执法水平,对于暴露出的不足问题及时改进;二是有利于推动公安教育训练从传统模式向实战化方向转型升级,为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素质提供专业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要求,促使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真正紧贴实战、服务实战。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警情民警
重点车辆警情生成及快速处置软件研发应用
一种基于空间位置进行警情高发统计的方法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太极拳和慢跑锻炼对老人静态姿势控制能力影响的研究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