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群防群治组织现在也称为“平安类社会组织”,在派出所日常巡逻防控、矛盾纠纷调解、治安隐患排查、宣传帮教、群众工作中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重视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发挥,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应有之义。你所在的派出所是如何重视和建设群防群治组织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请大家在此交流一下。
发动和依靠群众是公安工作的根基,群众的自防自治是推进社会共管共治、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关键。新站派出所坚持“源头治理”,大力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作用,实现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共举,确保辖区平安不出事。
一是联合镇综治中心、新站法庭组建“义调团队”。团队成员由退休老干部、法律工作者和辖区有威望的乡绅组成,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配合民警开展纠纷排查、矛盾化解工作,专治“疑难杂症”,实现矛盾不上交。
二是推动辖区群众自发组建“太白义巡队”。“太白义巡队”集防范、宣传、服务于一体,在派出所民警的安排指导下开展情报信息收集和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同时协助开展流动人员管理、交通劝导等群防群治和辅助性警务工作。
三是延伸村(社区)治保会为“一会四组”。在治保会下设巡逻防范、安全检查、矫正帮教、纠纷调解四个小组,开展安全检查和漏洞排查,对全镇重点人员、违法青少年、矫正对象进行帮教。
“龙港平安联盟”成立于2019年,是一支由公安派出所牵头,群众自发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力量,目前已由最初的10支队伍、150余人发展到23支队伍、3800余人,工作重心也由原来的治安巡逻向反诈宣传、基层治理方面延伸,使“平安联盟”逐步演变成“反诈联盟”“治理联盟”,形成了公安机关引领、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在创建过程中,我们逐步探索以岗联安、以责联安、以酬联安、以情联安的“四联”聚力,将隐患处置、矛盾调解、平安巡防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
一是警源治理成效显著。随着“平安联盟”的深度参与,隐患发现得早、矛盾消除得快,有事不出网格、不出社区,做到了“警铃不响”;非警务类矛盾纠纷有了职能部门参与介入,化解更专业更高效,警情数量逐年下降。
二是和谐秩序有效维护。“平安联盟”距离基层更近、距离矛盾更近,积极担当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的桥梁纽带功能,在化解信访矛盾、处置突发事件、参与应急管理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
三是疫情防控阵地牢固。“平安联盟”在疫情防控中,深度参与核酸检测、卡口执勤、隔离管控、人员摸排等各环节各节点工作,把对平安的追求化作了对生命健康的守护。
在平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和平社区警务室,有个闻名遐迩的“红马甲和谐管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维护社区平安稳定的好帮手。
和平社区警务室辖区有6000多户、1.6万多人,搬迁安置户多、失地农民多、矛盾纠纷多、报警案件多。2021年初,警务室成立了“红马甲和谐管家”,将辖区分成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由“红马甲和谐管家”担任的网格长和4至5名网格员,建立社区民警、社区干部为主导,网格长、网格员、司法调解员、志愿者、村警务专干、禁毒专干、物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每天网格长带领网格员、志愿者等走家串户,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开展巡逻巡查、普法宣传。警务室通过晨会、工作交流群第一时间掌握辖区情况,部署工作、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群防群治质效。
成立三年来,“红马甲和谐管家”共收集上报各类信息200余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80多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多名,协破案件40多起,制止和预防各类案(事)件110多起。2022年,辖区刑事案件、电诈案件、治安案件、矛盾纠纷同比分别下降50.1%、40.1%、33.7%和20.2%,实现了连续2年四项指标都下降,命案、安全事故零发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每个基层派出所都管辖着几个群防群治组织,他们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公安机关特别是派出所民警的重要助手。他们的人员形式多样,如乡镇招聘的治安联防队员,企业的保安、暂住人口联络员、村级网格员兼警务助理等,在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多项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协助进行防范宣传工作。网格员、暂住人口联络员积极帮助民警在辖区开展网络诈骗犯罪防范宣传活动。他们积极联系每名使用手机的群众、职工,帮助他们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达到90%以上,反诈宣传效果明显,为广大群众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是协助进行治安纠纷调解。辖区发生治安警情时,群防群治力量陪同民警及时到场,发挥他们人熟、地熟的优势,现场协商解决矛盾纠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协助进行治安巡逻救助。每次专项清查、节假日巡逻,群防群治力量都积极作为,发现可疑违法行为或精神障碍患者、走失老人、路边醉酒行人等弱势人员时,及时报告,现场帮助救助。2022年,我所共发生救助警情18起,其中群防群治力量现场救助达12起。
我们派出所是典型的农村派出所,在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方面,主要抓了以下两点:
一是建立“顺风耳”队伍。在每个村组招募一名信息员,负责本区域内各类信息的搜集上报,协助网格民警辅警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对提供案件线索的信息员实行奖励制度,以提高信息员参与社会治安治理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联动民调队伍。把一些平常在村里有威望、懂法律的乡村“明白人”纳入联调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话语权重的优势,对村组内发生的矛盾纠纷及早介入、引导、化解,真正起到矛盾纠纷“润滑剂”作用,从而赢得主动。(宋欣杰整理)
在滨湖新城派出所辖区,有大大小小学校23所。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滨湖新城派出所通过班级家委会发出倡议,发动工作有余力、有时间的家长志愿者参与,然后由民警带领,与学校教师、安保组织密切配合组成“护校先锋”,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守护往来人流,应对突发状况,把住安全口。
除了“护学岗”工作,派出所还将“护校先锋”的工作范围延伸至校园防暴处突、消防安全等方面。随着“蓝盾志愿”活动的深入推进,形成了警、校、家一体护学,通过联勤联动开展巡逻防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积极参与守护校园行动,及时发现处理安全隐患的局面。同时,派出所还建立了红、绿、黄三色管理档案,定期不定期进行走访检查,并在每一所学校内聘请一名“蓝盾志愿者”为信息员,及时反馈学校隐患信息,为护航校园安全添砖加瓦。
下一步,滨湖新城派出所将继续组织动员广大“蓝盾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全方面反诈骗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积极抓住各类活动契机,带领志愿者多形式、全方位地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全面筑牢反诈防线。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西省共青城市内的一所职业学院,全校师生常年有六七千人。为了加强校园治安管理,推动平安校园建设,共青城市公安局甘露派出所主动与学院对接,联合成立了以学生为主的义务巡逻队——“乐巡队”。
甘露派出所招募学院内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优秀班干部组成“快乐义务巡防队”,配合民警和保卫处干部对校园周边进行经常性巡逻防控,既有效地发挥了群防群治的作用,又对在校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法治宣传和党性教育,改变了过去单纯课堂教育、展板教育的固定呆板形式,让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乐巡队”多次邀请共青城市公安局法治宣讲团及消防、禁毒、司法等部门专家到校园举办安全知识教育讲座,进行防护技能演示。每次讲座结束,主动申请加入“乐巡队”的人数都达百余人。如今,校园内学生之间“讲法、守法、用法”成为新风尚。在“群防群治+警民合作”机制的作用下,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已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识,学院校内治安类案(事)件发案率明显下降。
近年来,我们派出所以网格警务为依托,积极培育治安志愿者、禁毒志愿者、反邪教志愿者、反恐志愿者、反诈骗志愿者、义务反扒队、护村队、护校队、护厂队、治安巡逻队、看楼护院小组等群防群治治安力量,建立了“义警工作站”“网络义警工作站”,构建警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撒开一张网。以社区网格员为依托,动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党员干部、社会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实现信息预警、风险评估无缝对接,任务“点对点实时推送、人对人在线互动、事对事及时处置”,共同打造平安防护网。
开好四个会。和街道、社区建立衔接工作联席会议会商制度,定期召开“警情通报会”“网格员公安业务培训会”“网格化讲评布置会”和“法治讲座”,邀请辖区广大居民参会,发动大家向“朝阳群众”学习,并动员5 0 余名治安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和防范工作中来,让他们成为发现案源、反馈线索问题的“眼睛”和“触角”,摸排掌握信息,实时信息共享,随时发现、采集、上传、解决。
补强安全链。开展警企联动、多店联防等行动,补强物业、保安、业委会等链条。社区民警积极与社区对接,带领巡防队员针对发案重点时段、重点路段进行“靶向巡逻”,同步开展巡逻走访、风险排查防范、安全知识和法律宣传。
群防群治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政府多个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为此,江西省广昌县公安局旴江派出所联合县委组织部,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推出“三长”联动机制,即动员在职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志愿者担任居住地网格的片区长、楼栋长、单元长,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织密为民服务网。
全县8个城市社区划分为68个片区、646个楼栋、1841个单元。把“三长”联动机制与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制度结合起来,优先从2240名报到党员中挑选出68名政治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在职科级领导干部担任居住所在地片区长。在每一个楼栋、每一个单元中挑选出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或志愿者,担任楼栋长、单元长。民警必须担任居住地“三长”人员,确保群防群治覆盖到基层网格的“神经末梢”,起到一呼百应的成效。单元长负责掌握辖区内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舆情动态等情况;楼栋长负责收集问题情况,并组织开展普法宣传、疫情防控宣传等活动;片区长定期组织楼栋长、单元长共商小区事务,并汇同派出所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全力打造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体系,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过去的一年,“三长”已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50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50余起,排查和消除治安隐患300多起,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喂喂喂,我是里火护边队二分队的队长,我们这里发现有情况……”
在祖国西南的边境一线,一支穿戴严整、队形严密的队伍特别引人注目。他们由里火村50余名青壮年男子组成,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常年协助派出所开展边境巡逻、矛盾调解、安全防范等工作,成为边境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只要发现任何可疑人员、可疑物品,他们通过对讲机一喊,派出所抵边警务室的民警五分钟之内就可以抵达现场处置。
为激发护边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滩散边境派出所围绕举报奖励、案件通报、政策宣讲等多角度开展普法宣传,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动员边民群众积极提供涉边违法犯罪线索,强化守边、守家、守国意识。在派出所和“里火护边队”的带动下,辖区其他村屯的党员干部也自发参与到巡边护边的队伍中来,他们佩戴“党员先锋队”红袖章,每周定期与派出所民警、解放军官兵共同开展巡逻防控,逐渐形成了“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工作格局。
2022年以来,辖区群防群治组织共开展边境巡逻300余次,报送边境动态信息200余条,协助派出所打击各类涉边案事件40余起,24名边民群众获政府发放举报奖励费8万余元,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主持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人民群众是派出所工作的力量之源。从大家的来稿中可以看出,各地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积极建设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参与治安防控和社区治理,共同织密安全防线,守护百姓平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