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为何变“低”了?

2023-04-07 21:32秦云龙
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村民

秦云龙

编者按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我国面对复杂国际局势,为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部署。眼下,正是南方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为了不耽误春耕,许多地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在加速推进。然而,轰轰烈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不仅有速度与责任,还伴生着各种问题与乱象,比如“设计高标准,施工低标准,材料没标准,验收无标准”的情况时常出现;将高标准农田视作“唐僧肉”,把“黑手”伸向项目资金,最终导致建设资金严重缩水,“高标准”变成“低质量”的情况也偶有发生;更有甚者,未能准确理解国家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战略初衷,片面追求建设面积,做成了政绩和形象工程,甚至是豆腐渣工程。

为了深入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际情况,《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来到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的江西省,走访了南昌、上饶、赣州等地多个村镇,对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高标准农田进行深度调查,真实展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乱象,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为我国各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警示与借鉴。

早春三月,江西各地的田间地头,金黄色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赣鄱大地一片生机。眼下,正是抓抢农时,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江西广大乡村的肥田沃土之上,各种挖掘机、推土机正在匆忙作业,热火朝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场景随处可见。

作为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江西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非常大。从2017年开始,江西全省每年统筹整合资金约87亿元,按年度约290万亩建设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24.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4.5%。2022年年底,江西省财政又提前下达71765万元建设资金,用来支持各地今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江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投入标准高,达到了每亩3000元,号称“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作为我国首个农业产值过万亿元的省份,山东省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亩投入资金只有1500元,去年才提升至1950元。

江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标准”如此高,那么实际建设标准和质量,是否又对得起这样的“投入标准”?《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在南昌市南昌县、红谷滩区,上饶市广信区,赣州市南康区、赣县等下辖的多个村镇实地调研后发现,江西多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堪忧,乱象丛生。

高标准农田“质量低”

青岚湖畔春来早。作为鄱阳湖众多的卫星湖之一,水域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青岚湖孕育出一个又一个鱼米之乡,有“赣鄱粮仓”之称的南昌县泾口乡就是其中之一。泾口乡共有13.8万亩农田,年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保持在2.3亿斤以上,总量位居江西全省第一。2017年起,该乡开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共投资2.2亿元,先后完成了大沙村、沙湖村、东湖村等13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造面积总数达6.7万亩,总量同样居南昌县首位。

记者在大沙村看到,已改造完成的高标准农田平整有序,正在静候春耕的到来,该村种粮大户姜晓武承包了500多亩农田,正在忙着备耕,据其介绍,改造好的高标准农田大部分都变成了每块5亩—6亩的大田,非常便于机械操作,每年的收成也不错。至于改造质量如何,姜晓武表示,“好的好,差的差,大部分还可以。”在沙湖建制村杨芳自然村,谈到高标准农田改造村民们议论纷纷,“田间路都没有硬化,全部都泥巴路,一下雨都没法走”,“灌渠设计不合理,水沟也没有清理,水都走不动,搞了跟没搞一样,浪费国家资金”。记者实地走访了沙湖村多块已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发现绝大部分田间道路都没有硬化,部分灌渠内杂草丛生。

在距沙湖村仅10多公里的南昌县幽兰镇东联村,11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正在进行中,记者看到一台台挖掘机分散在田间,正在平整田地,机耕道、灌溉沟渠已初具雏形。来自幽兰镇竹林村的村民章亮在这里打小工,正在修筑道路,据其介绍,东联村正在改造的高标准农田今年4月就要验收,“这里的改造质量还不错。我们村已经改完了,就是简单修了一下路,平整了一下土地,连下田坂都没有。”

在江西省东部的上饶地区,大规模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也在进行当中。去年冬天开始,上饶市广信区应家乡拉开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大幕,在该乡吉安村记者看到,公路与山丘之间的农田已平整完毕,施工人员还在忙碌不停,正在挖掘灌渠。通往农田的机耕道由泥土和红砖铺筑而成,部分稻田被泥土碎砖覆盖,很多砖块散乱到水田当中。应家村是应家乡政府所在地,该村下辖12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1783亩耕地,这里虽属丘陵盆地地貌,却是全乡高标准农田改造的主战场之一。在距应家乡人民政府西侧仅700多米的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场,记者看到田地已基本平整完成,机耕道全是土路,挖掘机在田边挖出了浅浅的灌溉泥渠,多数不足一米深,浅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在应家村方家排自然村南一块已经改造完的高标准农田里,記者看到,田中铺满了红砖块和石头,这样的农田如何种地?

“田难种”,这是记者在应家乡采访期间,听到村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地处山林盆地,应家乡野猪成群出没,“稻田都给它们种了”,再加上农田排灌设施不完善,大雨一来,农田一片汪洋。看着周边的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场,在农田里干活儿的应家村村民王喜对记者表示,改造完成后,农田不用担心再被淹了,但他对改造质量嗤之以鼻:“差的地方非常差,干部就像老爷一样,在家里玩,看都不看一下。骗到上面的钱就行了。”

在江西南部的赣州市赣县区,去年总投资1.2亿元建设的46000余亩高标准农田,部分还在紧锣密鼓地工作。该县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分作15个标段,其中田村镇占了5个,总计约15000亩,投资总额达3700余万元。下横村位于赣县区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十四标段,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正在进行灌渠建设,田边堆积着黄土、砂石,以及一袋袋标号为m32.5的砌筑水泥,生产厂家是“万年青”。已经建成的槽型灌区呈土黄色,用手一掰便纷纷脱落,有些坍塌的地方用灰色水泥再修补起来,与原本泛黄的水渠形成明显反差。位于十二标段的兰芬村寺背组,高标准农田改造同样用的是m32.5标号水泥,只不过生产厂家变成了“南方水泥”。一般来说,m32.5水泥因强度低、凝结时间长,只适用于砌筑、装修抹面、贴砖等施工,不能用于生产结构混凝土,而下横村、兰芬村寺背组用m32.5水泥来浇筑结构性灌渠,不仅拉低了高标准农田的“标准”,同时也极易让高标准农田灌溉系统成为豆腐渣工程。

国家战略与田间生意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唯有把农田稳住了,中国人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从容应对各种局势变化。“到2022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这是《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也是我国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的具体安排,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各地不折不扣地落实,更需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导者大局意识的提升。

国家层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布局,而在一些地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被看成了商业机会、政绩工程。一位业内人士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艺简单,施工流程单一,利润至少30%,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因此,极易成为一些人趋之若鹜的“唐僧肉”。近年来,一些不法商人想方设法围猎领导干部承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分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情况屡见不鲜。

2020年,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苏桥乡虞坊村的几位种粮大户发现,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机耕道没有修好,田间留下了很多石块,稻田无法耕种,随后他们找了施工方、当地乡政府以及万年县农业农村局,但三方推诿扯皮,不予处理。最终此事经媒体曝光后,万年县农业农村局、苏桥乡政府多位官员被问责处理。万年县原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明树因协助不法商人非法中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受贿19.99万元,最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虞坊村之所以出现改完的高标准农田无法耕种,究其原因还是非法商人及唐明树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当成了“田间生意场”,把“黑手”伸向项目资金,层层剥皮,导致实际建设资金大幅缩水,监管和验收又流于形式,最终让高标准农田变成了豆腐渣工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出钱方、施工方以及使用方,是三个不同的主体,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基层政府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的目的是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承建单位则看重的是经济效益,而农民更关心的则是切身利益,因此在具体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出现田间利益博弈的情况也不少见。

在南昌市红谷滩区流湖镇车塘村,因为高标准农田改造,一场矛盾正在酝酿当中。3月15日,记者来到车塘村时,这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才刚刚启动没几天,一台台挖掘机正在田中作业。“政府在强行推进,但我们都不同意建设高标准农田。”这是记者采访车塘村村民时得到的统一意见。村民们不同意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平整完土地以后,由于机耕道等占用农田,‘公摊后分到手里的农田面积会变少”,比如“看完张仪村和陆林村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发现效果不好,质量不好,因此心里没底”,等等。实际上,真正的原因还是与利益有关,因为车塘全村的3000多亩耕地,8成以上种了草皮,“种草皮每亩地一年能赚3000元—4000元,而种粮每亩每年的收成只有300元—400元,收益差了10倍。”更为重要的是,留在村里的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种草皮相对比较省事,劳动强度低,收入还高。村民周通自称零零散散种了近100亩草皮,“人家荒掉了,我就捡一点,现在的草皮市场价是每平方米6元钱,一亩地算下来近4000元。”

“车塘村一直以来都是种草皮,已经形成规模。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整治‘非粮化,村民们比较抵制,现在搞高标准农田建设,阻力也很大。”流湖镇党委副书记陈小武介绍,车塘村的土地已不适应水稻、旱稻种植,只能种大豆,“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准备大规模流转,承包给人家。”对此,车塘村民更关注的则是“全部承包给别人,我们老百姓吃什么?大户可以拿到国家补贴,小户没有补贴。”此外,土地下沉,药物污染,土壤被破坏,车塘村900多亩耕地进行改造后,能否成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不说,村民们因切身利益受损而极力阻挠这关就很难过。记者采访期间,几位车塘村村民表示“迟早要搞出矛盾来”,而陈小武则表示,今年红谷滩全区共有1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部落到了流湖镇,这些任务一定要完成,而且接下来车塘村剩下的2000多亩种草皮的农田,也要进行整改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抓住耕地“要害”任重道远

究竟什么样的田,才是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给出的定义,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由此不难理解,高标准农田首先是要在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基础上进行建设。以车塘村为例,既然3000多亩耕地是永久基本农田,那么大规模的草皮种植“非粮化”行为,又是如何在各级政府的眼皮底下成为现实的?更加值得思考的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为了给国家留住更多的“高产稳产田”,而已经因种植草皮被破坏殆尽的耕地土壤,是否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方面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为国家粮食“稳产高产”提供更多的优质耕地支持。《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在江西各地调查期间发现,许多高标准农田建设并非优先改造农村原来质量较好的基本农田,此外,重建设,轻土壤改良,轻后期管护的情况也普遍存在。在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乡东排村记者看到,已经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中,仍有大量鱼塘和茶树林存在。在上饶市广信区应家乡石门村,500亩高标准农田已于去年建设完成,村民反映,现在的灌渠还不如以前高,去年发洪水,刚改完的农田就被淹了,“以前是土渠,把土挖出来放到上面去,现在水渠硬化把土垫到了渠底,只有三块砖一米多高,如果再增加一块砖的高度就好了”。

时至今日,石门村已建设好的高标准农田还没有分到村民手中,村民给出的原因是“分田的人生病了”。和石门村一样,南昌市红谷滩区流湖镇陆林村去年改完的500多亩高标准农田,也没有分到村民手中,去年村中间的几十亩土地,均由村干部代耕代种完成,部分农田还荒了一季。3月15日,记者在陆林村采访时,该村支部书记李庆辉表示,最近几天就会把改完的高标准农田分下去。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事先勘察、规划设计、中期建设施工,还是后期管护,任何一個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退化成“低标准”。记者在江西采访调查期间发现,无论是已建成的,还是正在建设中的高标准农田,在规划设计、质量把控、监督管理、后期管护等方面,仍有很多短板问题存在,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不打折扣地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真正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依然是值得各级政府研究的现实课题。

实际上,衡量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否达到了“高标准”,看的还是土地的粮食产能,抓住耕地要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这也是国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战略的初衷。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中央精神,改造好的基本农田变大了、整齐了、好看了,成了形象和政绩工程,这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土壤地力提升的“漠视”。一些地方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后,粮食产能还和以前差不多,有的甚至是不升反降,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了田间地头的平平整整、修修补补。《说文解字》有云:“‘土者,是地之吐生万物者也”,没有土壤地力的提升,没有“以土为本”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质上舍本逐末。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在提高站位和认识的同时,尤其要警惕把高标准农田视作“唐僧肉”的现象,围标、串标、邀标,层层剥皮,不仅会极大拉低高标准农田的“标准”,也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埋下隐患。

高标准、高质量实现“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1.05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2.8亿亩,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的目标任务,让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关键。因此,严格守住“标准”,不断加强监管,坚决刹住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歪风邪气,让我国的高标准农田土地更肥沃,粮食更高产,农业更现代,这不仅是各级政府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做好时代答卷的必然选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姜晓武、章亮、王喜、周通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高标准农田村民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农田创意秀
农田搞养殖需办哪些证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