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tri网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研究

2023-04-07 20:50程平柳婷
会计之友 2023年7期
关键词:流程优化

程平 柳婷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刊以“会计数智化”为题刊发六篇系列文章,将主流的数智化技术融入典型的会计审计业务,探索会计审计的数智化变革与转型,以供其他学者探讨和借鉴。该系列文章采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流程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创新赋能会计变革,助推会计审计数智化转型。其核心内容包括:采用RPA+AI技术助推会计审计智能自动化转型,从而替代会计审计人员的手工操作,辅助完成交易量大、重复性高、易于标准化的业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工作质量;采用流程挖掘技术更精准地重现会计审计流程的真实过程,为企业分析流程瓶颈、优化改进流程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企业会计审计的超级自动化,增加企业价值;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洞察和分析企业会计审计业务情况,帮助企业建立基于数据的决策管理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大数据智能风控体系。

【摘 要】 随着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业务和财务一体化的加剧,以及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在财务领域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应用深度的加强,企业财务呈现出与业务的高度协同化并且具有复杂的跨组织、跨系统特征,使得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成为提升企业财务工作质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实现财务智能自动化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的协同进行分析,阐述流程的优化目标、思路以及运用的建模方法;其次建立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的总体框架,并在该框架的指导下构建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和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三个子模型;最后通过H公司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中的实例说明模型的应用与有效性。

【关键词】 Petri网; 业务财务一体化; 流程建模; 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 F275;TP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07-0153-09

一、引言

近十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财政部、国资委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指导下,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不断加快,推动企业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新阶段。由于财务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且标准化和信息化程度往往比较高,这使得其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选内容。传统的财务流程往往严重滞后于业务流程,但在财务数字化背景下,业务财务一体化成为可能。业务财务一体化是将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协同,在业务发生时同步完成财务处理,从而使得财务的反映和監督由事后转向实时。然而,由于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归属不同的组织,以及提供业务数据的业务信息系统和提供财务数据的财务信息系统本身存在异构性,这使得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的协同过程容易出现内容重复、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进行有效的协同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业务流程、财务流程优化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程平等[ 1-3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固定资产管理、应付账款、账表核对等流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RPA技术对固定资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黄成庆和董文宇[ 4 ]以FY医院为例探讨医院医疗收入核算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RPA技术对医院医疗收入核算流程进行优化,阐述了RPA机器人在收入数据下载自动化、收入数据核对自动化、银行数据获取自动化、收入凭证自动生成四个环节中的实施关键点和具体应用场景。刘勤和陆诗婷[ 5 ]系统探讨了人机协同模式下财务流程优化的基本思路,总结提炼了六个流程优化原则、三种人机协同模式等,并以K公司费用报销流程的优化为例,诠释了该思路的具体应用。

纵观上述研究,现有文献研究财务流程、业务流程的优化时,绝大多数对流程梳理采用的方法是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有力支撑,运用流程挖掘对企业实际执行的流程进行梳理的研究较少,且鲜有涉及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优化的研究。流程挖掘是一门从现有事件日志中挖掘知识以发现、监控和改进实际流程的技术[ 6 ],不仅能科学地还原企业的实际流程,还能定量分析流程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快速、高效优化流程的目的。最常见的流程挖掘结果的表示方式是Petri网模型。陈正和刘祥伟[ 7 ]基于Petri网对社区团购的一般购物流程进行建模与分析,对缺货问题进行合理处理,优化整个购物流程。刘磊和陶小燕[ 8 ]提出了基于Petri网的消费者维权索赔流程优化,通过分析变迁间的行为交互关系发现原模型中存在对恶意行为难以分辨的问题,再对模型进行优化。谢祥等[ 9 ]利用Petri网技术构建账表核对业务流程模型,基于马尔科夫链对该模型进行量化研究,分析账表核对业务流程的不足,确定RPA优化的可行性,运用RPA技术对账表核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运用流程挖掘技术研究业务流程的优化,这些文献为流程挖掘应用于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的协同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鉴于此,本文引入流程挖掘技术,在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etri网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实例给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过程。

二、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的理论分析

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是指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相互协同,然而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协同需要跨组织、跨部门协作,容易出现流程运行不畅、流程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的协同进行优化十分必要。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的协同优化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之间如何协同,其次是清晰优化的目标,提出优化思路。在协同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建模,而建模中最为基础的是确定流程建模方法。

(一)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分析

企业的财务流程由财务部门执行,对资金进行投资、筹资、运营、分配,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信息,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等。企业的业务流程由业务部门负责,是产生经济效益的源头,通过对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识别市场机会,制定营销战略和技术服务,实施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等。在业务财务一体化背景下,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相互打通、共同协作,数据与信息互通共享。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协同过程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业务发生后立即将业务信息和数据同步到财务,使得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得以及时反映和监督,保证了企业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然后通过财务流程将业务信息加工成财务信息,管理者通过财务信息可以对企业当前的业务活动进行反馈和调整。管理层可以随时查看业务和财务数据,提升了决策效率。在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往前端移,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测和事中管控,为管理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财务人员不再是简单的等着收单据和日常的财务记账工作,而是增强和业务的关联度,跟踪和优化业务流程。

企业中的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呈现出跨组织边界的特征,不同组织间共同协作以提升业务效率与质量,完成财务管理目标。财务工作往前端移,增强与业务的关联度,追踪和优化业务流程;业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能细化财务管理的粒度,提升财务分析质量与决策效率。将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进行统一管理,让财务业务化、业务理性化。保证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在共享传递过程中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加强组织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强财务分析和管控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优化目标与思路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通过IT系统来完成,使得企业的绝大多数工作被完整地记录下来,并以事件日志的形式存储在各个系统中,这为流程挖掘提供了数据支撑。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的协同需要跨组织、跨部门协作,更容易出现流程运行不畅、流程效率低等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利用流程挖掘可以从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系统平台中抓取事件日志,发现和监控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确定现有财务业务协同流程的设计与执行情况,通过对流程的分析找到存在的瓶颈,采用ECRS分析法改进流程,提高业务财务协同流程的运行效率,节约时间、资源和成本。

流程建模是使用数学、物理、图形等模型来表达流程,所谓模型是指事物、概念或活动的简化表示。运用流程挖掘技术以及Petri网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主要思路是分别对不同组织内部产生的事件日志进行挖掘,还原每个组织内部的財务或业务流程,然后寻找组织间存在交互活动的财务、业务流程,最后再对组织之间有交互活动的财务、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得到全局的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

流程分析是在流程建模后对现有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耗费时间、流程退回率、合规率等反映流程效率问题的指标,以找到存在问题的流程环节。耗费时间是指单个流程节点从发起到结束总耗费的时长,通常取流程执行的平均时间来反映流程的执行效率。流程退回率是指存在退回流程的数量占总数量的比率,退回率越高效率越低。合规率是指实际执行且符合规定的流程数量占总执行流程数量的比率。借助ECRS分析法对流程进行优化,包括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可以通过流程挖掘持续监控流程并提供数据驱动的洞察力和优化机会,帮助企业在创新或改进流程时避免潜在风险。

(三)流程建模方法

在进行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的协同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是运用流程挖掘技术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模型的构建能够发现、梳理现有流程,是分析、优化和监控流程的基础。随着流程建模的日益普及,导致建模技术迅速、大规模的发展。应用广泛的主要包括Petri网、业务流程建模标记法、案例管理建模标记法等流程建模语言与工具。其中,Petri网是流程挖掘中的一种模型,是一种有完备自动化理论的形式描述语言,既有严格的数学表达方式,又有直观的图形表达方式。鉴于此,本文在Petri网的基础上进行消息库所的扩展,构建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

Petri网是由库所(位置)、变迁(转换)、托肯(Token,又称令牌)值和连接库所与变迁并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有向弧线所组成的一种有向图。其中,库所用于描述可能的系统局部状态(条件或状况);变迁用于描述修改系统状态的事件;托肯表示系统的资源,托肯个数就是资源个数;有向弧规定局部状态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它表述事件能够发生的局部状态。由事件所引发的局部状态的转换标记包含在库所中,它们在库所中的动态变化表示系统的不同状态。

在Petri网中,若x∈P∪T,·x={y|(y,x)∈F∧y∈P∪T},那么·x为x的前集或输入集;同理,x∈P∪T,x·={y|(x,y)∈F∧y∈P∪T},那么x·为x的后集或输出集。

一个网可以用一个二分图来表示:用圆圈表示P中的元素,用矩形表示T中的元素,用有向弧表示流关系。若(x,y)∈F,则从x到y画一条有向弧。圆圈中的黑点表示库所中令牌的个数。

在Petri网的基础上增加M元素,用于表示工作流网,记为WF-net,是一个四元组N=(P,T;F,M)。满足以下条件:

对所增加的源库所以及汇集结库所,通过一个变迁tp使得·i和o·连接,且为强连接,此时经过扩展后的Petri网称为工作流网,其建模的方法和执行规则都与Petri网一致。工作流网中,库所P代表活动的输入或输出,变迁T代表工作流实例中的活动,托肯代表活动的输入及输出对象。

将Petri网技术运用到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中,是通过对Petri网进行消息库所的扩展,构建跨组织财务业务工作流网(CWF-net),其中的某些转换与消息位置相关联,以表示其向外部组织发送/接收的消息,这些消息被称为交互变迁。其中,正常变迁集表示组织的私有流程,称为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交互变迁集表示组织之间的公共流程,称为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

三、基于Petri网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构建

在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Petri网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进行建模,进一步为流程的分析、优化奠定基礎。基于此,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依次完成子模型的构建,包括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

(一)总体框架

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是基于Petri网构建的,包含三个子模型,子模型之间层层递进。首先,从每个组织的事件日志中挖掘出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单个组织内部的流程模型,各组织仅能查看其自身的财务流程或业务流程。其次,在组织内部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组织间的交互方式构建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该模型仅涉及事件日志中和其他组织的交互活动,由过滤掉非交互活动获得。最后,通过可信任的第三方中间件合并所有相关的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得到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该模型显示了这些组织的详细协作信息,它由受信任的第三方中间件保存,不提供给任何其他组织,各组织的隐私得到了保护。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的总体框架如图2。

(二)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

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的第一步是构建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即对每个组织记录的事件日志进行分析。不对日志进行合并,保持每个组织事件日志的独立性和隐私性。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的三个子模型构建均是基于Petri网的,但一个三元组的网明显不能完全表达组织之间的交互活动。因此,对Petri网进行消息库所的扩展。下面给出跨组织财务业务工作流网的定义。

定义1(跨组织财务业务工作流网):跨组织财务业务工作流网,记为CWF-net,是一个四元组∑C=(P,T,F,M0),当且仅当其满足以下条件:

(1)P=PL∪PM,其中PL为逻辑库所集合,PM为消息库所集合,且PL∩PM=?覬;

(2)T表示任务变迁集合;

(3)F=FL∪FM,称FL=(PL×T)∪(T×PL)为逻辑库所与任务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FM=(PM×T)∪(T×PM)为消息库所与任务变迁之间的消息接收和发送关系;

(4)?坌p∈P,如果p∈PL∧·p=?覬,则有M0(p)=1,否则M0(p)=0。

CWF-net的执行规则与传统的Petri网执行规则相同。给定一个标记M,?坌t∈T,如果?坌p∈·t,M(p)≥1,且p∈PL∪PM则t在M下启用。触发一个启用的t移除·t中的每个令牌,相应在t·中存放一个令牌,换句话说,也就是将·t中的令牌移动到t·。CWF-ne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带有消息位置集的Petri扩展,其中的某些转换与消息位置相关联,以表示其向外部组织发送/接收的消息,这些消息被称为交互变迁,定义如下。

定义2(交互变迁):给定一个跨组织财务业务工作流网∑C=(P,T,F,M0),?坌t∈T,如果?埚p∈PM,使得(t,p)∈FM或者(p,t)∈FM,那么t就是交互变迁,否则就是正常变迁。

在定义2的基础上,T=TA∪TB,TA表示交互变迁集,TB表示正常变迁集。这两种类型的CWF-net,分别定义为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和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前者表示组织的私有财务或业务流程,后者表示组织间的公共财务业务流程,定义如下。

定义3(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给定一个跨组织财务业务工作流网∑C=(P,T,F,M0),并且T=TA∪TB,当且仅当TB=?覬,被定义为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否则就是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

为了区分逻辑库所与消息库所,后者用同心圆表示;同样,为了区分正常变迁和交互变迁,后者用同心矩形表示。

定义4(案例):工作流中的一个案例是一组财务和业务事件的集合,RCase={e|e是财务和业务活动的事件}。

定义5(事件日志):工作流中的一个财务业务事件日志是一系列财务和业务案例的集合,RLogs={c|c是一个财务或业务案例}。

定义6(跨组织财务业务事件):跨组织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的事件是一个六元组,ActivityLog=(AName,Cid,Ts,Org,RMessage,SMessage)。其中,AName是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的名称,Cid表示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运行的情况,Ts是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的时间戳,Org是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所属的组织,RMessage是从其他组织接收来执行财务活动或业务的一组消息,SMessage是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执行后发送给其他组织的一组消息。

定义7(交互活动):如果RMessage≠?覬或者SMessage≠?覬,则该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属于交互财务/业务活动;如果RMessage=?覬并且SMessage=?覬,则该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属于正常财务/业务活动。在CWF-net中,交互财务/业务活动对应交互变迁,正常财务/业务活动对应正常变迁。

定义8(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事件日志):设RLogs是一个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产生的事件日志,?坌RCasei∈RLogs,ActivitySet(RCasei)={ANamei|ANamei是跨组织财务业务活动},ActivitySet(RCasei)是RCasei的财务或业务活动集。

下面给出一个事件日志,如表1所示,该日志包括两个案例,即Case01和Case02,以Case01为例,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事件日志为ActivitySet(Case01)={ti|1≤i≤7}。每个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有6个属性,包括案例ID、活动名称、时间戳、组织、接收消息集和发送消息集。

算法1用于构建每个组织的CWF-net流程模型。定义函数PostSet(Ai,RCase)来计算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Ai在特定运行案例RCase中的直接后继活动,包括直接财务活动或直接后继业务活动。

函数1 获取一个案例RCase的Ai的直接前继财务/业务活动(Ai.PostSet)。

定义9(后继活动):设RLogs是一个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产生的事件日志,?坌Ai,Aj∈ActivitySet(RLogs),如果满足条件Ai.timestamp

定义10(直接后继活动):设RLogs是一个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产生的事件日志,?坌Ai,Aj∈ActivitySet(RLogs),如果满足Ai≤Aj,并且不存在财务/业务活动Ak∈ActivitySet(RLogs),使得Ai≤Ak与Ak≤Aj成立,则称Aj是Ai的一个直接后继财务/业务活动(或者Ai是Aj的一个直接前驱财务/业务活动),记为Ai

根据事件日志可以直接获取每个财务活动或业务活动的请求消息和发送消息。算法2用来构建每个组织的CWF-net流程模型。

算法1 从RLogs构建CWF-net。

以表1中的事件日志为例,通过执行算法1,可以获得如图3所示的CWF-net流程模型。其中交互活动t1、t6和t7表示组织可以通过交换消息与他人进行交互的消息位置相关联。

(三)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

经过上述一系列定义和算法1后,已经研究了从事件日志中发现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挖掘的详细算法。接下来将每个组织的私有财务/业务事件日志过滤为其相应的公共财务业务事件日志的算法,即将组织内部财务流程或业务流程的事件日志过滤为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的事件日志。

算法2 过滤原始财务/业务事件日志RLogs。

对于给定的组织,应该具有其他组织无法访问的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以及其合作伙伴可用于协作目的相应的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也就是说,前者包含交互财务/业务活动和正常财务/业务活动,后者只包括交互财务/业务活动。通过算法2可以从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中获得对应的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通过在表1中过滤掉其组织内部财务流程或业务流程事件日志得到的仅包括交互财务/业务活动的事件日志,其模型如图4。

同理,可以获得Org2和Org3的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和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

(四)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

可信任的第三方中间机构将接收到的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结合起来,以获得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

定义11(集成模型):令∑Ci=(Pi,Ti;Fi,M0i)(1?荞i?荞n)是有n个组织的CWF-net,且Pi=PLi∪PMi。∑C=(P,T;F,M0)是集成模型,满足以下条件:

从本质上讲,集成的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可以看作是跨组织财务业务流程的全局契约。它显示了这些组织的详细协作信息,并且由受信任的第三方保存,同时这些全局协作信息不会透露给任何其他组织。为了促进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可以反映组织合作信息。通常,一个组织可以与多个组织合作,并且在与另一个组织合作期间仅涉及其协同流程的一部分。

根据定义11集成所有组织的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得到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如图5所示。

四、应用实例

下面以H公司的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在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上的应用来阐述业务流程、财务流程之间如何协作。在对H公司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现金通行费流程协同优化模型,根據流程效率指标的分析结果优化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

(一)基于H公司的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分析

H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公司)负责某市高速公路和港航基础设施筹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现有子分公司共126个。不同子公司负责不同的板块,比如成渝公司、中渝分公司、南方分公司等营运公司负责H公司下属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及开发等业务;通渝是H公司的ETC专营公司,所有ETC及移动支付均先到通渝。H公司于2021年开始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优化流程,提升财务效率,推动业财融合,增强企业价值。

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由收费站业务人员进行日报表登记,每日银行上门收款,将款项存入营运公司通行费专户中,通过系统生成收款单据。集团总部的共享总账岗根据收款单据生成收款凭证。每天H公司会将各银行账户款项归集至H公司对应银行账户上。资金管理系统通过获取到的银行流水信息生成资金上划付款单。共享总账岗根据资金上划付款单据生成付款凭证。该流程涉及多个组织,难免存在分工不明确、信息滞后、流程进度缓慢等问题,因此组织间如何高效地协作是保证流程顺利执行的关键点。

(二)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

根据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协同优化模型的相关理论,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中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定义为不同的组织,即营运公司与集团总部,分别记为org1和org2。

1.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

本文分别对每个组织内部的财务流程或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对营运公司来说,车辆经过收费站时,若为现金收款,则营运公司的业务人员进行现金日报表台账登记;每日结束后,将款项存入通行费专户银行,其模型如图6,虚线矩形框表示选择关系。对集团总部来说,要完成的是资金上划,银行每日定时自动上划账户余额至集团总部账户上,系统自动获取银行上划流水生成资金上划单据,根据上划单据生成凭证,其模型如图7。

由图6和图7可以看出,库所pm1既是组织org1在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最后输出的信息,也是组织org2在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的输入信息。Pm1是在该流程中两个组织的连接点。

库所与变迁的含义见表2。

2.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

通过算法2将每个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的非交互活动过滤掉,即可得到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org1和org2在Petri网中的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仅存在一个交互活动,即在收取现金通行费后,将现金存入银行,根据银行交易明细生成上划单据并更新余额。

3.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

在H公司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中的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中,t6资金认款活动完成以后输出收款单和银行流水,作为t7查询银行交易明细的输入信息。通过简化掉整个流程中的非交互活动,关注营运企业和集团总部之间的交互活动,以对流程进行优化,加快组织间的工作效率。

(三)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优化

H公司的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涉及集团总部和运营公司两个组织:运营公司收取的现金通行费如何归集到集团总部,集团总部又能否及时收到款项并完成记账工作。利用流程挖掘技术对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进行建模,通过还原流程的执行情况,从流程的耗费时间、退回率和合规率三个方面分析流程的效率,从而对导致流程效率低的环节进行优化。H公司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的效率指标如表3所示。

通过对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的耗费时间、退回率进行分析,t4与t5耗费时间较长,这是由于这两个流程活动本身的内容决定了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也可以再继续简化流程,以降低消耗的时间。而t7和t8由于退回率较高,耗费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属于不必要的耗费。另外,t1和t2尽管在退回率和合规率方面都非常好,但通过对该流程活动的深入分析,两者合并,同步进行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能降低出错率。因此,基于对流程运行效率的考虑,将t1收取现金和t2登记现金日报表台账进行合并,取消t7查询银行交易明细和t8查询资金上划单据,t10生成凭证可以利用RPA技术自动生成凭证,优化后的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如图8。

通过对H公司的现金通行费收取流程的优化,聚焦集团总部和运营公司在该流程中的协作活动,能够有效改善多组织协同流程运行缓慢甚至停滞的问题,加快公司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的进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节约成本,增加公司效益。另外还可以运用RPA等新兴技术改善流程,企业能够积极进行数智化转型,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得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五、结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快了智能财务的建设和业务财务一体化,组织间的业务财务协作程度成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效果的重要评价内容。企业业务信息系统和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建设与深化应用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操作行为数据,这为基于日志数据的流程挖掘技术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通过定量方法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进行建模,探讨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之间的协同关系,有助于分析流程效率,并对企业的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进行优化。本文在只考虑消息交换这一种交互方式的情况下,使用流程挖掘技术中的Petri网模型对业务财务一体化流程进行建模,构建了组织内部财务/业务流程模型、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模型和组织间财务业务协同流程集成模型三个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流程进行分析、优化和监控,以提高财务业务协同流程的运行效率,减少时间损耗,降低流程成本。

【参考文献】

[1] 程平,刘红菊.基于RPA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账表核对流程优化[J].会计之友,2018(21):145-149.

[2] 程平,王健俊.基于RPA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付账款流程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8(19):154-160.

[3] 程平,王爽.基于RPA的財务共享服务中心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8(20):148-153.

[4] 黄成庆,董文宇.基于RPA技术的医院医疗收入核算流程优化研究:以FY医院为例[J].会计之友,2022(16):40-46.

[5] 刘勤,陆诗婷.人机协同模式下财务流程优化研究:以K公司费用报销流程为例[J].财会月刊,2022(11):115-120.

[6] VAN DER AALST W M P.过程挖掘 业务过程的发现、合规和改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7] 陈正,刘祥伟.基于Petri网的社区团购流程建模优化[J].电子测试,2022,36(17):77-80.

[8] 刘磊,陶小燕.基于Petri网的消费者维权索赔流程模型优化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5(5):138-143.

[9] 谢祥,张婧,项超.基于Petri网的财务流程RPA优化研究:以账表核对为例[J].会计之友,2021(16):131- 136.

猜你喜欢
流程优化
医院后勤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医院门诊流程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优化建议
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图书馆科技查新流程
浅谈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基于服务流程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浅议市场化取向改革下的烟草工业物流建设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
国际工程公司如何优化外事管理模式
传统制造业采购流程的优化研究
电商行业退换货流程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