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这是宋代大书法米芾在诗词《满庭芳》之中的描述,其中的意思是:把泉水煮沸腾,泛起轻轻的波涛,碾碎的茶叶产生阵阵香味,从沸水浇淋的紫砂壶之中飘出来。刻画了文人雅士们在冲泡茶叶时候的那种雅兴和趣味,也充分地说明了紫砂在宋代的时候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一直发展到今天,完美地适应了饮茶方式的转变和人们对饮茶健康的重视,成为我们茶座之上喜闻乐见的主角之一,在壶茶同誉、相得益彰的氛围之下,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盛放着我们的情感寄托。
这组紫砂艺术作品《竹段提梁茶具套组》采用了一壶、四杯四承、一茶则的组合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紫砂饮茶实用工具,让我们能够直观明了地去了解紫砂艺术的和谐审美和人文内涵。此壶壶身的仿生设计是竹段的一部分,相较于其他的竹器,这把壶壶身更加的圆融饱满,同时在气韵方面也是呈现出一种提梁特有的味道,壶嘴直流,出水爽利,壶盖嵌入壶身,严丝合缝,上面的壶钮扁圆,如同短短的竹节一般,而提梁的设计则是弯卷的竹段,横跨两端,张力十足,营造了很好的空间氛围。两个宽口的杯子比较低矮,另两个则是细口的,稍微高一些,而且全部搭配一个小小的壶承,同时,还有一个非常精美的竹子茶则设计,上面的竹叶栩栩如生,趣味十足。这样可以使得整体上看起来更加的层次丰富,实用性也很强,适合于茶座之上许多朋友的饮茶之用。在我设计和制作这套茶具的时候,希望能够把传统竹器演绎得更加生动自然和简洁流畅,尽管是竹子的形态,但是更多的是凸显出其中的实用性,于是设计了四个杯子来共同组成这样的一系列作品。从整体上来看,这组《竹段提梁茶具套组》把作者对紫砂竹器的理解和领悟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并不是为了做出形似的模样而刻意去模仿,这样的作品才具有与生俱来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这样一套十件的组合,很具有震撼力,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思绪万千的竹林深处。
竹子在紫砂的故里宜兴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林木,无论是山前屋后还是小院之中,都能够看到它的身影,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主要是美化环境,甚至在我们广大紫砂艺人的工作室之中,竹子也带来了满目苍翠和创作的灵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中,竹子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也寄托了我们中国传统文人的许多情感在其中。尤其在紫砂艺术之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的关于竹子的记载,在子冶石瓢的陶刻上面,有这样一篇“翩若惊鸿,昨见陈孔彰画菊,卷间以小竹子精彩可喜。子冶又记”。壶盖上,题刻“尝见文徵仲有此。月壶”。其中对小竹子的描述甚为精彩,也道出了铭刻此壶的意思。于此可见,竹子对我们国人的深远影响。从形态方面来看,竹子高耸入云,四季常青,中空外直,凌云虚心,任凭狂风吹过,我自青云直上;从内涵来看,竹子这种迎难而上、不畏严寒、不畏强权的特征更是赢得我们国人的情感共鸣。这组《竹段提梁茶具套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应运而生,它展示了宜兴紫砂艺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以及最具有技巧的造型工艺的完美体现,让我们能够在三五好友的喝茶品茗之间,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和蕴藏其中的人文魅力充分地展示给大家,这也是紫砂艺术的使命和紫砂艺人的责任之所在。
在今天日益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之中,用紫砂壶泡茶是一种非常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同时又能够陶冶情操的生活方式,在紫砂艺术和饮茶文化的双重融合之下,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比较典型的具有东方韵味的传承之一,让我们广大的壶友能够从其中汲取到丰富的营养,不断地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