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利平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庆城 745100 )
为全面掌握庆城县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2022年8月30日~9月1日对太白梁乡吴家岔村42户和绿水合作社、土桥新民村1户种植大户和16户农户、蔡口集乡周家塬村48户和国瑞草业公司,高楼镇雷家县村25户、兴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庆阳利宸农牧有限公司、桐川镇三合湾村71 户进行了实地走访。通过查阅账目、座谈交流等形式,围绕紫花苜蓿种植技术、产销、品种引进、政策扶持等方面与企业、合作社和种养殖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全县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了解。
近年来,紫花苜蓿种植储备作为肉羊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基础,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标准化种植、订单收购”的模式,加大扶持力度,实行目标管理,推动紫花苜蓿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到2020年全县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4万hm2,为了稳定产草量每年进行约0.67万hm2面积更新,建成了以驿马、土桥、蔡口集、太白梁为重点的紫花苜蓿种植带0.067万hm2。通过项目支持、贴息贷款、扶持建办等方式,新建和培育庆阳利宸农牧、草之源、甘肃恒优牧草、甘肃庆义祥4个草业公司,绿水、庆阳农福达、国瑞等3个草业专业合作社,其中利宸草业公司和国瑞草业合作社均建有0.033万hm2紫花苜蓿饲草基地。
通过实地走访5个乡镇的203户,发现其中有紫花苜蓿青干草全部自用的41户,即自用还有出售的158户,全部出售的4户。紫花苜蓿青干草2021年地头收购价格1 500~1 600元/t,2022年地头收购价格1 600~1 800元/t,每亩紫花苜蓿产草量2021年按照0.395 t/15 hm2计算,种植一亩紫花苜蓿农户可以收入592.5~632元;2022年按照0.46 t/15 hm2计算,种植一亩紫花苜蓿农户可以收入736~828元;种植效益明显优于种植小麦。
庆城县兴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0.0112万hm2苜蓿的产草量全部用于合作社自身的饲喂,没有外销,减少了紫花苜蓿青干草的购入量,节约了资金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绿水合作社2021年合作社去年收购苜蓿400 t,收购价为1 600元/t,销售价1 800元/t,装卸费30元/t,小计12 000元,风干缺称3 t,最终合作社盈利6.3万元;2022年,收购苜蓿350 t,收购价为1 750元/t,销售价2 000元/t,装卸费50元/t,小计17 500元,预计最终合作社盈利5万多元。国瑞合作社2021年收购苜蓿800 t,收购价为1 500元/t,销售价1 800~2 000元/t,装费40元/t,卸费30元/t,最终合作社盈利22万多元;2022年收购苜蓿1 000 t,收购价为1 500元/t,销售价2 200~2 300元/t,装费40元/t,卸费30元/t,预计最终合作社盈利近65万元。合作社紫花苜蓿青干草收益明显高于农户个体。
庆阳利宸草业公司2021年因为受灾自己种植的紫花苜蓿刈割收储320 t,销售价2 000~2 200元/t,装费40元/t,卸费20元/t,运费100元/t,最终草业公司盈利52万多元;2022年种植的紫花苜蓿刈割收储730 t,销售价2 200~2 500元/t,装费40元/t,卸费20元/t,运费100元/t,租地费用100元/15 hm2,预计最终合作社盈利100多万元。紫花苜蓿种植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凸显,草业公司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合作社,利润空间越大。
庆城县在2004年曾经引进“金皇后”苜蓿进行推广种植,但因为出现利用年限明显缩短,越冬后山区大面积死亡现象,此后18年时间由于各种原因在无新品种苜蓿引进进行试验示范种植推广,导致全县紫花苜蓿草品种大面积种植的只有“陇东”紫花苜蓿品种一个,产草量明显低于培育出的新品种,从而降低了农户紫花苜蓿青干草经济收入。
庆城县农户普遍存在“朝天一把籽”,在也不管不问,田间管理跟不上,任由苜蓿自身生长,直接等的收获的传统种植模式,导致苜蓿青干草杂草大,营养成分下降。市场一级品质苜蓿青干草可以买到2600元/t,而我县品质较好的普通只能在2200元/t左右出售,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由于受到国家最新耕地政策影响,耕地不允许种植牧草,导致塬区紫花苜蓿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减少,机械化作业可能性减少,山地种植面积增大,人工作业量增加,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下降。
尽管庆城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很大,这次调查的203户,仅仅只有4户刈割的苜蓿青干草完全进行了出售,农户种植紫花苜蓿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意识状态,商品化意识不强。
庆城县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牛羊存栏量数量大增的情况下,本地饲草本身就出现了短缺,但调查发现,由于本地合作社和养殖户赊账严重,外省饲草价格高且资金回笼快,导致我县唯一的大型饲草企业庆阳利宸农牧有限公司将苜蓿青干草全部销往陕西,内蒙、吴忠;庆城县国瑞草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苜蓿青干草销往山西、内蒙,饲草外销严重。
开展饲草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引进,向市上和其他县市积极学习,争取市县科技项目落地,进行紫花苜蓿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品种4-5个,进行大面积推广,提高我县紫花苜蓿产草量。
尽管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年年有培训,但农户观念转变缓慢,下一步通过进一步培训,要让农户树立把苜蓿当粮食来种的观念,种植之前施足基肥,中耕除草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促进草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提高。
龙头企业要进行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种、收、贮范围,进一步探索紫花苜蓿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条,这样既充分的带动起农户的参与积极性,更能形成产业优势。
积极协调养殖企业通过贷款融资,增强购买本地苜蓿青干草的资金支付能力,减少苜蓿青干草外购量,降低苜蓿青干草购买过程中的人工、运输成本,提高养殖利润。同时,建议以乡镇为主,大力宣传,改变农户自给自足种植观念,提高草产品商品化利用率。
建议财政整合资金适当向苜蓿种植倾斜,补贴范围主要以饲草企业、专业合作社为主,鼓励企业、合作社流转相对集中、便于机械耕作的川塬地、平地集中连片种植;农户分散种植以交通便利,便于收割为主。紫花苜蓿新种植以实物的方式进行补助,补贴标准紫花苜蓿种子每亩补助1 kg,化肥(二铵)每亩补助10 kg。补贴的种子、化肥由县农业农村局集中采购,由各乡镇领取并按照种植面积造表登记分发到企业、合作社、农户,保持现有太白梁吴家岔村、柳树庄村、土桥新民村,桐川小塬子村等现有草点的保持更新,从而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减少乡镇任务实施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