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动员各种力量积极参与。教育是构建和强化价值共同体的重要手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教育领域,特别是作为重要师资培养、教材和课程建设开发主体的师范院校的积极参与。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民族和宗教工作时,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新时代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推动力。民族团结进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凝聚力向心力极大增强。正如毛泽东所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在对民族、宗教、统战等工作深入研判基础上,推动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的结晶。新时代新征程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团结之本”,才能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更为绚丽的新篇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精神均由各民族共同开拓创造。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从古代延续到现代的是中国。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推动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的衰落共同原因之一便是民族矛盾和国家分裂。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心是树牢国家认同和维护国家统一,实现长治久安,因此,我们要在全国各族人民中持续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入脑入心,国家统一之基才能稳如磐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5]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边远地区,原为基础设施条件差、贫困落后区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边境地区6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6]。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住房、医疗、教育、饮水等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实现了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大提升。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丰富物质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共同发展进步。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应不断丰富完善。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实践没有完成时。我们应积极拓宽实践主体,丰富实践路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4]教育领域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师范院校是国家各类教育资源的重要建设者,是国家师资培养的重要承担者,从服务国家社会的角度出发,师范院校应积极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依托自身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各级各类教材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物质载体,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教材建设“主要包括教材的编写、评介与选用,教材内容的优化与更新,优秀教材的推广与使用,教材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教材的印制与发行等”[8]。教材的编写、教材内容的优化与更新是教材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一般由学科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师范院校是该类人员的重要聚集地。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近三年公示的教材编辑人选名单,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日语、物理、化学、美术、地理、音乐等学科涉及大中小学、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等领域的教材均有各师范院校教师参加。相比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师范院校的教材编辑人员大部分来自教学一线,他们既是教材的重要研究者,也是教材的直接实践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各类教材提供相对丰富的实践经验储备。相较中小学和非师范院校的教材编辑人员,师范院校的教材编辑人员在所涉及学科的学科规律、课程标准和研究前沿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理论有机融入各类教材的水平。
师范院校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教学科研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持续不断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营造常抓不懈的氛围。教材中体现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程度和融入程度,与编审人员的思想认知和理论水平密切相关,政治站位高、相关理论扎实的编审才能编辑出高质量的教材。师范院校优秀的教学科研一线教师为各类教材编审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或后备人选,在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中,在教材编辑和审核等环节会主动融入相关内容。
师范院校应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材研究,在校内外科研项目立项或推荐申报上给予积极支持。第一,发挥国家教材建设重要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推动更多更优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材研究成果出现。师范院校是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重要依托,肩负着研究开发未来教材和修订现有教材的任务。2019年1月,《教育部关于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认定结果的通知》公布了11个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名单,除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小学(含中职)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材研究基地外,其他10个基地均在高校,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中小学(含中职)语文教材研究基地、中小学(含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4个基地均设在师范院校。第二,非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师范院校注重校内培育,并鼓励帮助教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材研究。在研究基础上,推动成果转化。目前国家三科统编教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性成果,首都师范大学等非国家教材基地师范院校都积极参与其中,贡献了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材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是体现国家意志、落实国家事权的必然要求,师范院校基于自身紧密连接教材研究者、使用者的优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常抓不懈引导校内各类教材开发、编撰、审核人员或后备人选的思想建设,是提高教材建设水平的本质要求,也是师范院校服务国家社会的重要体现。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具体执行环节需要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据余文兵等在云南调研发现,“教育队伍内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在实际执行教育任务过程中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素养的人不多”[9],目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符合条件的师资不足,现有师资队伍知识和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限制了各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进度和质量。
师范院校作为师资摇篮,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对接国家和社会需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供重要的师资支撑。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属教师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师范院校应发挥自身师资培养基地的优势,积极对接国家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需求,为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应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培训。
在校师范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不利于未来的教学。据林钧昌等在东部4所普通高校问卷调查发现,“东部地区高校对民族团结教育认识不足,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形式创新不够,大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平衡,参加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10]。根据笔者小规模调研北京地区某师范院校师范生发现,师范生群体对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较高的价值认同,但相关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较为薄弱,对深层次民族问题的理解和阐释缺乏专业知识支撑。
研究开发适合师范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的专门课程,从纳入师范生教育体系开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依托融入各级各类课程,特别是思政课程,缺乏专门课程资源支撑。建红英曾在《中国教师报》呼吁:“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下育人的重要任务,需要坚实有力的课程支撑。”[11]师范生作为一群有着特殊使命的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需要掌握较其他一般学生更为专业系统的知识,这关系到未来执业过程中开展相关教育的水平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12]。师范院校统筹谋划研究,在师范生培养体系增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课程和技能,打造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未来教师。师范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讲话、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民族历史文化、民族问题处理技能等内容。课程重在培养师范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当今世界的各类民族问题,做好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师范院校应发挥自身开展在岗教师继续教育优势,服务助力现任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师范院校发挥自身学科门类齐全、师资资源丰富的优势,研究开发跨思想政治教育学、政治学、民族学、教育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心理学的专门培训课程体系,结合在岗教师实际情况,提升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力。如北京、天津等地师范院校针对近期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教师的“统编三科教材教师培训”活动,对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时强调“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13]。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师范院校与东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重点类师范院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办学资源、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民族地区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这种资源与需求的矛盾是当前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难题之一。
东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省重点类师范院校和中西部地区现有办学水平较高的师范院校,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党和国家要求,为中西部地区相对力量薄弱的师范院校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帮扶,具有重大的社会服务价值。对接帮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展开:第一,东部地区师范院校选派相关专家学者、管理干部到中西部力量薄弱的师范院校。专业人员可以从先进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帮扶,助力该类师范院校。第二,中西部相对力量薄弱的师范院校选派管理人员、学者到东部地区学习考察。这种方法的优势是同时为该类师范院校培养与锻炼了人才,使之成为内部资源。第三,搭建网上平台,强化资源共享。中西部办学条件薄弱的师范院校,通过共享平台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专家、资源不足的短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师范院校间帮扶平台的构建,拥有办学特点、运行机制和学科方向方面对接度较高的优势,能有效提升帮扶效果。师范院校间帮扶平台的搭建,并不需要完全脱离现有的地区帮扶体制机制。东部地区师范院校派遣专家学者,可以借助现有的援疆、援藏等对口帮扶机制开展。中西部力量薄弱师范院校人员选派,可以依托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项目等实现。
中西部地区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的师范院校通过各种途径引入外部人才、资源和先进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水平,其意义不仅限于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于中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和教育体系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关系到引导少数民族聚集区域的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全国范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推进。
师范院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发挥自身在教材编撰、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需要建立东西部师范院校群体内部帮扶机制,既践行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也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能够形成对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助力。
民族问题是困扰人类历史的重大难题之一,至今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区和国家因此遭受歧视、陷入战争和贫困,百姓被迫流离失所。站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绩的今天,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