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李家庄冶铁遗址的调查

2023-04-06 07:44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文物季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李家庄夹砂陶片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2022年5月,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人员在高平市神农镇李家庄村东称为“炉窑沟”的冲沟及附近台地上发现一处冶铁遗址,坩锅、铁块、炉渣等分布广泛,部分断面堆积厚达五、六米。依据发现的绳纹陶鬲、素面陶豆等遗物,将时代推测为战国西汉时期[1]。由于该遗址以往未见记录,为摸清遗址的分布与性质,做好遗址的保护工作,6月20日至7月2日,在高平市文物局和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的支持协助下,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合作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工作。

一、遗址概况

李家庄冶铁遗址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李家庄村东的山坡地带(图一),遗址主体东西最长190 米,南北最长1279 米,面积约232000 平方米,在东、西两侧还分布有三处不相连的遗址点。为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并便于资料搜集与记录,根据遗址分布情况,结合自然地形地势以及现有公路将调查区域划分为七区,包括遗址主体的I 区至IV 区,东侧的V 区,以及西侧的VI 区、VII 区(图二)。

图一 李家庄冶铁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李家庄冶铁遗址范围示意图

遗址主体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的长条状,地势东高西低,台地与冲沟相间分布,地表现为农田、荒地,农田种植玉米、果树等,荒地则杂草灌木丛生,名为“炉窑沟”的冲沟从东北向西南纵贯遗址。羊团线公路从西北向东南横穿遗址北部,公路北侧为I 区,其余三区位于公路南侧。I 区东西约120 米,南北约370 米,北端为首阳煤业有限公司职工活动中心,占地面积约1400 平方米。II 区、III 区位于羊团线公路以南约500 米范围内的“炉窑沟”东、西两侧的山坡。II 区东西约130米,南北约500 米,北端紧邻公路南侧的羊头山景区宾馆,宾馆占地面积约2800 平方米。据村民介绍,职工活动中心和景区宾馆下方原有大量炉渣、炉灰和坩埚碎片等。III 区东西最宽处82 米,南北500 余米。IV 区东西最宽处160 米,南北约360 米。II 区、III 区两个区域内有多处挖掘机作业后留下的断面。II 区在宾馆南侧150 米处的一处断面堆积关系清晰,该处断面最宽40 米,高近8 米。现以该处断面为例说明堆积关系(图三):

图三 李家庄冶铁遗址II区断面堆积图

第①层,耕土层,黄褐色粘土,土质疏松,厚约0.2~0.3 米。

第②层,垫土层。该层系建国后平田整地时形成,土质较为致密,厚约0.2~0.3 米。

第③层,冶铁遗存堆积层,土色呈斑杂的灰褐色,土质较为致密,厚约5~7 米,土层内遍布坩埚碎片、炉渣、炉灰和少量铁块,杂乱无章,显系废弃物堆积。

第③层以下为碎石和砂土的自然堆积层。

V 区位于李家庄村东570 米处,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00 平方米,地表现为农田。VI 区位于李家庄村西225 米处,平面略呈圆形,面积约1200 平方米,地表现为荒地,杂草灌木丛生。两个区域内的堆积情况与遗址主体相同。

VII 区位于III 区西北的羊头山景区停车场南侧的山坡上,面积约1800 平方米。地表现有树木。该区域与其他区域不同,未见坩埚碎片、炉渣、炉灰等,但散布有陶片,为我们探讨遗址的功能分区以及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采集遗物

在遗址主体的I 区至IV 区和东侧的V 区、西侧的VI 区,广泛分布有坩埚碎片、炉渣、炉灰,在II 区、IV 区还见有少量的铁块。在VII 区地表采集了具有特征的一些陶片。以下择要述之。

坩埚,数量丰富,混杂有细碎的石头粒烧制而成,但均残破,未见完整器,主要保留有底部。依形状大小、锅底厚度、锅壁厚度等,可分为以下型式。

A 型,大型坩锅,筒形,直壁,平底,底径20~25 厘米,锅底厚度3~4 厘米。以锅壁厚度可分为a、b 两种亚型。

a 亚型,厚壁,锅壁厚度1.5~2 厘米。

GLII:1,存坩锅底部及少许下壁。底径23 厘米,残高7厘米,锅底厚度4 厘米,锅壁厚度1.5 ~2 厘米。外底黄褐色与黑色相杂,表面残留有瘤状附着物。内底以黄色为主,局部黑色,表面凹凸不平,残留有黑色晶体物质和气泡遗痕。断面呈黄色,质地坚硬(图四;图五)。

图四 坩埚(GLII:1)内部

图五 坩埚(GLII:1)外底部

GLII:2,仅存锅壁。最长25 厘米,最宽12 厘米,锅壁厚度1.5 ~2 厘米。外壁表面呈橘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有明显的过渡,黑色部分可见大量的气泡状熔渣,红色部分熔渣则较少,呈点状分布。内壁黑色和铁锈红色相杂,残留有少量熔渣。断面呈黑色,可以观察到大量气泡。锅壁质地酥松,应系多次经过高温所致(图六;图七)。

图六 坩埚(GLII:2)外壁

图七 坩埚(GLII:2)内壁

b 亚型,薄壁,锅壁厚度0.4~0.8 厘米。

GLII:3,存坩锅底部及少许下壁。底径25厘米,残高23 厘米,锅壁厚度0.5~0.8 厘米。外壁下部黄色,上部黑红色,满布气泡状熔渣。锅内盛满铁块,呈黑红色,质地坚硬(图八;图九)。

图八 坩埚(GLII:3)内部

图九 坩埚(GLII:3)侧面

GLII:4,仅存锅壁。最长7.3厘米,最宽4 厘米,埚壁厚度0.4~0.5 厘米。外壁黑红色,有少量点状熔渣。内壁暗红色,有部分条状熔渣。断面呈黑红色,存大量气泡。锅壁质地较为紧密(图一〇;图一一)。

图一〇 坩埚(GLII:4)外壁

图一一 坩埚(GLII:4)内壁

B 型,小型坩锅,筒形,直壁,平底,底径12~17 厘米,锅底厚度1~3 厘米,锅壁厚度1.5~2.5厘米。

GLII:5,存坩锅底部及少许下壁。近直壁,底略小于腹部。底径12 厘米,残高16 厘米,锅底厚度3 厘米,锅壁厚度1.5~2.5厘米。外壁黑红色相杂,遗留有熔渣。内壁黑色,内底呈浅窝状。断面呈黑红色,质地坚硬(图一二;图一三)。

图一二 坩埚(GLII:5)内部

图一三 坩埚(GLII:5)底部

GLII:7,存坩锅底部及少许下壁。直壁,底径、腹径相当。底径16 厘米,残高9 厘米,锅底厚度1~2 厘米,锅壁厚度1.5厘米。外壁黑红色相杂,遗留有熔渣。内壁黑红色,较纯净,内底平(图一四;图一五)。

图一四 坩埚(GLII:7)内部

图一五 坩埚(GLII:7)底部

炉渣,大小不一,经高温加热已成晶体,多为黑色块状,表面有气泡。

炉灰,粉末状,颜色呈黑色或灰色,系木材等燃烧物的遗留。

铁块,在II 区、IV 区发现有少量的铁块。

GLII:6,长9.8 厘米,宽6.1 厘米,厚2.2 厘米,重310 克。铁块表面为土黄色杂铁锈色、黑色,粘连沙土。铁块底面较平,正面呈扭曲状。铁块一端有断裂口,断裂口较粗糙,系熔铁冷却后,在外力作用下断裂形成。该铁块应为铁熔液浇铸失误后遭废弃(图一六;图一七)。

图一六 铁块(GLII:6)正面

图一七 铁块(GLII:6)底面

GLIV:1,长19 厘米,宽9 厘米,厚5.5 厘米,重1300 克。表面通体黑色,底面较平,正面呈流体凝固后的状态。铁块一侧有挤压的痕迹,系加热融化后倒入模具后形成;其余三面为粗糙的断口,系冷却后在外力作用下断裂(图一八;图一九)。

图一八 铁块(GLIV:1)正面

图一九 铁块(GLIV:1)底面

GLIV:2,长8.3 厘米,宽4.7 厘米,厚3.5 厘米,重120 克。表面通体黑色,底面较平,有铁锈并粘连有沙土。铁块正面呈扭曲状,两边断面粗糙,含较多气泡。在断面可以观察到黑色结晶体,说明铁块含铁量不高,是粗加工产品(图二〇;图二一)。

图二〇 铁块(GLIV:2)正面

图二一 铁块(GLIV:2)底面

陶片,均为VII 区采集。

残豆柄,GLVII:3,泥质灰陶,残存柄中部。柄径4.5 厘米,残高3 厘米(图二二)。

图二二 陶豆柄(GLVII:3)

陶盆肩部,GLVII:2,夹砂深灰色陶,折肩斜腹,腹部饰纵向绳纹。残高6.5 厘米,宽5.5厘米(图二三)。

图二三 陶盆肩部(GLVII:2)

陶器口部,GLVII:5,泥质红陶,直口,高领。残高3 厘米,长6.2 厘米(图二四)。

图二四 陶器口部(GLVII:5)

素面陶片,GLVII:6,泥质灰陶。长7.2 厘米,宽4 厘米。

夹砂红陶片,GLVII:7,夹砂红陶。长4.5 厘米,宽3.8 厘米。

绳纹陶片,数量多。质地有夹砂的深灰色、灰色、褐色、黑色等。

夹砂深灰色陶,采集4 片(图二五)。GLVII:8,长6厘米,宽5.6厘米。

图二五 夹砂深灰色绳纹陶片(右下角为GLVII:8)

夹砂灰陶,采集5 片。GLVII:4,绳纹较深,长6 厘米,宽3.5 厘米。GLVII:1,长12 厘米,宽8 厘米(图二六;图二七)。

图二七 夹砂灰色绳纹陶片(GLVII:1)

图二六 夹砂灰色绳纹陶片(左下角为GLVII:4)

夹砂褐陶,采集3 片(图二八)。GLVII:11,鼓肩处素面,其上下有绳纹,长6.5 厘米,宽6 厘米。

图二八 夹砂褐色绳纹陶片(左上角为GLVII:11)

夹砂黑陶,采集2 片(图二九)。GLVII:12,长6 厘米,宽5.2 厘米。

图二九 夹砂黑色绳纹陶片(右侧为GLVII:12)

三、初步认识

高平李家庄遗址出土的坩埚,为红土混合细碎的石头粒烧制而成,形制均为筒形、直壁、平底,大者底径20 ~25 厘米,小者底径12 ~17 厘米,锅底与锅壁的厚度也存在差异,通常大型者锅底较厚,小型者锅底则较薄。此外,大型者的锅壁也存在偏厚、偏薄两种类型。河南洛阳东周王城遗址出土的II 型1 式坩埚,夹粗砂灰陶,筒腹,平底,底径8.5 ~9.5 厘米,表面饰绳纹,外壁附铁渣[2]。李家庄遗址的B 型坩埚,形状与此接近,但纹饰、材质等差别较大。河南洛阳吉利东汉墓出土的11 件直筒形坩埚,内外壁均烧流,外表面粘有煤块、熔渣等,内表面粘有铁渣[3],形制、材质均与李家庄遗址Aa 亚型坩埚相似。在VII 区采集的陶豆、绳纹陶片等具有东周两汉时代的特征。因此,依据坩锅、陶片等可以推断李家庄冶铁遗址的时代约为东周两汉时期。

李家庄村西南约一、二十千米处的高平市谷口村、王降村、后沟村等地,也发现了冶铁遗存,性质与李家庄冶铁遗址相近。李家庄村地处小东仓河上游,谷口村、王降村、后沟村等地位于小东仓河汇入丹河的地段,附近煤、铁、石灰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煤铁之乡”,且开采便利,有利的资源条件促进了当地煤炭开采业和冶铁业的发展,至今仍是重要的煤、铁开采与生产基地。在高平市以北长治盆地的长治分水岭墓地[4]、长子孟家庄墓地[5]、屯留后河墓地[6]等东周墓地均出土过多件铁器。但目前在长治盆地尚未发现大型的冶铁遗址,这些墓地的铁器或有可能产自今高平市一带。

李家庄村附近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在李家庄村北的羊头山山前坡地上采集到的80 余件石制品,属下川文化[7]。2015年,羊头山山顶遗址发掘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红陶片,除此之外,在羊头山附近还有战国长城、北朝至唐时期的佛教石窟以及唐末至明清时期的炎帝庙或神农庙的建筑遗存[8]。李家庄冶铁遗址的发现,不仅是晋东南地区冶金考古的重要发现,同时也填补了该区域考古学文化在东周两汉时期的缺环。

附记:本次调查得到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李俊杰会长的大力协助,在此致谢!

摄影:李辉

绘图:李辉

执笔:赵杰 李辉 张建军 高鹏飞

猜你喜欢
李家庄夹砂陶片
稷山郭家枣园遗址东周时期圆陶片用途浅析*
晋州市李家庄村
铸件夹砂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
雅典陶片放逐法考辨
消失模常见夹砂夹渣缺陷的解决
玻璃钢夹砂管管土摩擦系数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浅谈消失模铸造夹砂缺陷解决的一些体会
李家庄青年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心得选
学习李家庄团支部经验从实际出发指导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
怎样学习推广李家庄团支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