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娟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三中学 225200)
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释放学生的活力,知识与素养并重,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衔接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提振学生信心,消除学生升入高中的心理障碍,顺应新课程改革,帮助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更快地适应高中学习,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无缝衔接.
新课程理念为教学带来了生本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反映能够在课堂上听懂高中数学的概念、定理和公式,但是却很难独立完成一些课后习题,很多初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也感到数学知识的深奥,虽然一些学生信心十足,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比较满意,但是在面对实际数学问题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使得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困惑.通过分析发现,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具体,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就能够轻松解决,而高中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复杂,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强调数学思想,通性通法,要求学生进行严格的推理和论证.初中教学注重知识的简单训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缺乏复杂的思维过程,缺乏独立思考和推理论证的意识.高中数学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感悟数学知识中的思想,并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应用.正是由于初高中数学教学理念的变化导致学生难以适应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教材以形象思维为主,契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知识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少、变量少、题型简单,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在知识应用方面也比较得心应手.高中数学教材内容更加凸显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的呈现方式体现出综合性、单元化特点,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单纯的记忆效果不好,需要学生认真的分析,综合的探索,严谨的论证.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不小的挑战.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初中的数学教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降低了一些难度,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初高中教材知识难度的差距,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感觉数学知识更加复杂和困难了,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初中阶段,学生普遍走读上学,学校离家比较近,环境变化不大,而进入高中以后,学生大部分寄宿在学校,远离了家庭,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知识,学生的心理会变得更加敏感,缺乏安全感,导致学生不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同时,高中的学习进度比初中快,知识点多,学生应接不暇,入学以后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高中数学给学生带来的紧迫感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在高中学习中产生各种不适应的状况.
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要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衔接策略.教师要做好调研工作,召开家长、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比较初高中学习的差异,以便改进教学策略,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教师要深入分析初高中数学的教学特点,知识结构,比较初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异同,寻找有利于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的契合点,科学规划高中教学的各项内容,高屋建瓴,实现初高中教学的平滑过渡.教师要认真分析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两个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要求和知识体系,从整体上做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规划,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找出教师数学教学和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初高中数学知识不能够顺利衔接的原因,从多维度探索有利于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高中数学学习的感受,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方式、课堂活动、数学教材知识、习题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看法,倾听学生在高中学习和生活中的感悟,分析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有的放矢,实现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提倡以生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教师要积极转变理念,采用能够凸显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找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同点,反思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中的不足,因势利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增强教学活力,潜移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初高中顺利衔接.
首先,引入思维导图,构建直观知识体系.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将数学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总结和分析的习惯.思维导图可以高效地应用在数学教学与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如:课前预习、课堂导入、知识复习和梳理、课堂笔记、重难点教学等.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技巧,助力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创设情景提升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教师可充分依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生活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联合应用的方式激发学生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与学生学习能力相符的问题情景.教师要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描述、归纳、解决时,需要采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构建数学模型,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在该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数学内容的本质有深入地了解,强化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增强初高中数学的联系.
再次,规范运算过程,发展运算能力.初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学生的运算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规范学生的运算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运算、分析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运算训练,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能力,不断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也要注重学生运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以及认真解题和检验的习惯.
最后,紧密联系生活,强化建模意识.在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背景下,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尊重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坚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教师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搜集一些与教材知识相契合的生活现象、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在生活元素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渗透模型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初高中教材,整合知识,渗透数学思想,体现数学学习的通性通法,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实现初高中知识的顺利衔接.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有很多知识都是源于初中数学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因此,教师要注重初中知识的拓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特点,并在学生认知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延伸,以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衔接.在初中教材中,函数、概率、投影与视图、圆、旋转等等知识都与高中的数学知识具有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从数学思想的角度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这样在高中遇到相似知识的时候,学生就能够顺利地迁移初中的知识和经验,开展各项探究活动,消除学生对于高中知识的陌生感,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新课程下的高中教材知识也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契合了学生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规律,教师在高一知识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数学的基础知识,回顾学生初中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实现初高中数学知识、方法的衔接.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生活,参与各项数学活动,自主探究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教师在探索有效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理念、方法和策略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树立学习高中数学的信心.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情感,体会知识探索与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克服数学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敢于面对挫折,形成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能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情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实现学生心理的有效衔接.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既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够让学生顺利地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渡到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减少学生进入高中后的陌生感,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因此,教师要对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体现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中的主动性,有效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够实现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