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形势与对策

2023-04-06 11:24苏丹周良荣
中国商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谷物猪肉大豆

苏丹 周良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8)

经过十余轮的艰苦磋商,中美双方于2020年1月15日正式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决定缓和双边贸易关系,中国在协定中承诺增加对美农产品的进口(王应贵,2020)。农产品采购已经成为中美谈判的重要领域。一方面,中国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美国生产的大量农产品需要一个庞大的市场进行销售(彭虹等,2021)。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关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条款可归纳为四类。第一,中国增加对美农产品的进口,2020年的进口金额比2017年增加125亿美元,2021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70亿美元。第二,中国进口动物产品(包括禽类、猪牛肉和水产)的检验检疫认同美国的安全标准,接受美国食品安全监督服务局(FSIS)和美国食品与药监局(FDA)做出的检验检疫结果。第三,中国需要加快对美国生物技术产品的审批速度,并对审批的关键流程与时间期限做出具体规定;同时,中国需要出台有效措施,避免转基因低水平混杂(LLP)对国际贸易造成影响。第四,中国对各类饲料产品的审查与许可、粮食(包括大米、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分配需要更加透明,协定中对一些操作规程出台了具体条款(杨皓森、杨军,2020)。

从短期来看,按照协定,中国需要从美国大量进口农产品,这意味着相对于贸易摩擦时期,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将大幅增长。从长期来看,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关于中国农产品进口规则的改动有极强的针对性,为具备竞争优势的美国农产品进入我国铺平了道路。因此,梳理和掌握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的走势和现状,分析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修订农产品进口规则对中国农业的潜在影响,对中国农业顺利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中美农产品贸易总体形势

本次分析基于海关HS编码对各类农产品进口金额和数量进行逐项统计,而后加总。统计的项目包括以下四类:第一类,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二类,植物产品;第三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详细小项为15);第四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

1.1 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快速恢复,对美农产品出口逐年下滑

2016—2021年,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中美贸易摩擦之前,即 2016—2017年,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逐年上升,从202.1亿美元上升至212.4亿美元,增长5.1%;二是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即2018—2019年,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出现大幅度下滑,分别降至129.8亿美元和115.2亿美元;三是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签署后,即2020—2021年,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快速恢复,从209.1亿美元上升至351.8亿美元。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的三个阶段表明,贸易摩擦对美国农产品入华产生了较大影响。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后,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美农产品有较大需求。

从出口端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对美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较小。2016—2021年,中国对美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逐年小幅下滑的趋势,从40.2亿美元降至35.3亿美元,年均下降2.57%。

中国对美农产品贸易变化最终体现在贸易逆差上。随着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的快速恢复,加之中国对美农产品出口逐年下滑,中国对美农产品逆差逐渐扩大,从2016年的162.0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316.5亿美元,增长95.4%。如果中国继续履行贸易协定所作的承诺,中国对美农产品贸易逆差将继续扩大。

1.2 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出口主要品种

1.2.1 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主要以肉类和大豆为主

从农产品大项类别看,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以第一类(活动物和动物产品)和第二类(植物产品)为主,两者进口金额合计占对美农产品进口总额的90%以上。

中国对美植物产品进口金额占进口总额的比例常年维持在70%以上,但 呈下降趋势,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从82.4%降至78.1%。同期,中国增加对美动物产品的进口,进口金额年均增长9.96%。

从国内生产端看,中国对美国大量进口的农产品普遍存在较大供应缺口,国内产量严重不足,需要依靠国际市场填补。例如,中国大豆、猪肉、牛肉和牛奶的供应缺口逐年上升,2021年分别为9530万吨、430万吨、293.3万吨和127.7万吨。

1.2.2 中国对美农产品出口以水产和食用蔬菜为主

从出口端看,中国对美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植物产品、畜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其中,植物产品占比从39.6%上升至51.6%,动物产品占比从50.5%下降至39.7%,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比从8%下降至5.9%。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动物产品为水产类,出口额占比从43.5%降至31.7%;植物产品为食用蔬菜类,出口额占比从18.4%降至17.3%。另外,中国对美棉花出口额从2.6亿美元下降至1.4亿美元,占比从6.5%降至4.0%。

2 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增长点分析

2.1 粮食、大豆是短期增长点

2020年,中国大豆总进口超过一亿吨,创历史新高。2021年总进口量稍有下降,为9651万吨。其中,中国从美国大豆进口量为3230万吨,占当年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金额的48.1%。虽然相比2018年的1664.0万吨和2019年的1701.5万吨呈现出增长趋势,但目前的进口量仍未恢复到贸易摩擦之前的水平。因此,短期内,结合中国大豆需求仍保持小幅增长的态势,对美大豆进口数量将继续增长。但是,随着巴西大豆产能持续扩张、中国大豆海外布局战略深入推进以及国内大豆替代技术逐步展开,中国大豆需求大量增长的空间有限(王辽卫,2021)。由此可以判断,中国对美大豆进口保持长期增长的空间有限。

另外,2021年,中国对美谷物进口数量大幅增长,主要是从美国进口了272万吨小麦、1982.81万吨玉米和654.7万吨高粱。谷物进口略有增长的原因是2020年国内外价差扩大(何秀荣,2021)。因此,短期内,由于农资价格上涨,中国谷物尤其是玉米的价格可能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从美国进口谷物的数量可能继续增长。但从长期看,随着谷物价格逐渐平稳以及中国充足稳定的口粮生产,中国对美谷物进口数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2.2 畜产品是长期增长点

检验检疫认可美方标准,使畜产品成为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的长期增长点。动物类产品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第二大类农产品,占2021年农产品进口总额的17%。目前,动物产品进口主要由肉类和水产品等构成,占动物类产品金额的85.3%。当前,中国猪肉价格处于低位,但受饲料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猪肉价格存在上涨预期。同时,美国在动物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养殖效率高;二是饲料成本低;三是产品品质优。因此,从短期看,受价格影响,猪肉的进口数量可能不会出现太大增长;但是从长期看,一旦在检疫和审批上认同美国标准,中国对美畜产品的进口将大幅度增加。

3 2022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情况及影响

3.1 2022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一季度中国进口农产品同比增长4.1%,但对美农产品进口小幅度下降,比2021年同期下降7.78%,总值122.55亿美元,仍处于高位运行。从实际变化情况看,中国对美肉类、谷物等重要农产品进口的依赖仍较大。第一季度动物产品进口额12.94亿美元,同比增加5.54%。

谷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进口金额为17.06亿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10.73%。另外,中国对美棉花进口增速减缓,进口金额6.87亿美元,同比下降8.02%。

3.2 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3.2.1 美国农产品竞争力强,冲击中国农业相关产业

中国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美国差距较大,不加限制的进口可能使美国的竞争优势对中国农业产业造成较大冲击。对比中美种植业成本,2020年中国的玉米单位生产成本为2.10元/公斤,而美国为1.04元/公斤,即中国玉米每公斤生产成本为美国的2倍。中国的大豆单位生产成本为5.30元/公斤,而美国为2.40元/公斤,即中国大豆每公斤生产成本是美国的2.2倍。另外,中国小麦、花生的每公斤生产成本分别是美国的1.48倍、1.5倍。

畜产品以猪肉为例,美国猪肉平均出口价格在2016—2021年稳定保持在16.8~17.9元/公斤。中国畜牧养殖业发展不稳定、价格波动大。近期,受到生猪出栏数量增加的影响,中国猪肉价格处于低位,2022年3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猪肉价格为18.03元/公斤。因此,即使目前处于价格最低点,中国猪肉价格也刚接近美国,而近年中国平均猪肉价格约为美国猪肉出口价格的1.5~2倍。受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猪肉价格维持目前低水平的概率较小。如果价格逐步上涨,且进口关税、检验检疫等限制取消,美国猪肉入华数量必将显著增长。同时,中国牛肉、乳品等供需缺口较大,美国在这些产业方面均有优势。因此,大量进口美国农产品在短期和中长期都将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冲击。

3.2.2 影响中国农业转型,不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中国大量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国内存在供应短缺的产品,但是,中国农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关键期,大量放开美国农产品进口、快速放松进口限制可能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系统性影响。近年来,中国人均食物消费尤其是谷物消费呈现下降趋势,但对高质量食品的需求逐年增长。中国农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不再是数量增长,而是质量提高(魏后凯,2017)。这就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模式需要调整,不适合时代发展的传统模式将被替代甚至消失。但是,生产模式调整和与之相配套的市场制度的建立是个长期过程。然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内生产不能适应转型,国外产品就会迅速填补市场空白。近年来,中国水果、牛羊肉和乳制品等高附加值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农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如果高端农业严重依赖进口,农业转型道路可能被“阻断”。因此,大量进口美国牛羊肉、乳制品等高端农产品,放开进口限制可能对中国农业发展造成长期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中美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合作是双赢选择。合理的进口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符合国家总体利益,但是大量进口诱发的问题与风险需要考虑与防范。短期内,从美大量进口农产品以大豆和谷物为主,主要用于补充国内产能;但从长期看,如果放开检验检疫限制和审批流程,美国农产品的成本优势将对相关产业造成很大冲击,不利于中国农业的顺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坚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不动摇。粮食产量一旦下滑,往往需要几年才能恢复。因此,必须坚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底线,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严控对美谷物尤其是口粮进口。同时,出台降本增效措施,稳定国内粮食生产。

第二,进口农产品尽量以大豆、大麦等原材料为主。大豆、大麦等原材料国内生产有限,却是农产品加工业顺利运转不可或缺的原料。中国可以对美增加包括大豆在内的原材料进口,更好地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也符合美方扩大出口的预期。

第三,紧盯进口美国农产品对畜牧业等关键产业的影响。畜牧业等关键产业发展影响面广,既涉及饲料等原材料产业发展,又涉及下游消费升级。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制定政策,建立详细全面的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信息发布和决策支持系统,严格监控对美大量进口畜牧业等关键产业产品数量,及时分析研究,促进国内畜牧业等关键产业稳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第四,加强国内中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紧密衔接。大国小农的格局仍将长期存在。中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弱,是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彭世广,2021),需要完善中小农户转型支持体系,提高其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还可以发挥龙头企业等主体的技术、资金和渠道优势,通过“公司+农户”等组织模式整合中小农户力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猜你喜欢
谷物猪肉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