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嫣 武玉莲[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凭借匠心营造的乡土世界与极具特色的乡土作品,贾平凹在当代文坛可谓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多部作品被陆续翻译成30余种文字,在海外影响斐然。《老生》(2014)是贾平凹的第15部长篇小说,其英译本(The Mountain Whisperer)由英国查思出版公司(ACA Publishing Ltd)于2021年出版发行,多伦多大学中英翻译项目副主席庞夔夫(Christopher Payne)掌译。这是贾平凹作品在海外出版的第六部英文译作,其中五部均在2016年以后井喷式出版,在国外逐渐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近年来,对于贾平凹作品译作的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研究中的热点。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文化差异与翻译、译作接受度、方言翻译等几个层面。其中,对于方言翻译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归纳方言翻译机制、策略和方法的描写性研究,如胡宗锋通过分析方言的错译、误译与漏译问题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方言理解与翻译的问题。二是结合翻译理论对译作的个案批评—解释性研究,如李颖玉等从关联理论探讨了《浮躁》中方言的翻译策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黎璐从场景—框架理论分析《废都》的方言翻译,认为译者应尽可能选择与原语激活认知框架一致的目的语语言表达式;刘红见等通过分析译者处理方言翻译的策略方法,论证了模因论对传达方言文化内涵的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学界对于贾平凹译作方言翻译的研究在理论上多基于关联理论、场景—框架理论、模因论等视角,而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方言翻译研究明显不足,且目前对于《老生》英译本的方言翻译研究尚未涉及。鉴于贾平凹作品中俯拾皆是的方言是翻译不可逾越的课题,因此,在贾平凹作品译介事业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对《老生》英译本中方言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翻译学提倡“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对于译者在方言翻译实践中如何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与方法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解释作用。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三维”(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转换角度分析《老生》英译本中的方言翻译,探索译者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以期为更多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提供一些启示。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于21世纪初期提出。它以新生态主义为理论主导,整合与集成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西方生态主义以及“天人合一”“适中尚和”等东方生态智慧,以“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翻译即生态平衡”为核心理念,以翻译文本生命、翻译群落生存、翻译环境生态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从新生态主义理论视角综观和描述翻译的研究范式,致力于求解“何为译、谁在译、如何译、为何译”的根本性问题。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翻译被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过程是译者选择性适应特定翻译生态环境与自主做出适应性选择二者交替循环的过程。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生态翻译学提出“三维”转换方法,即译者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与转换,从而得出“整合适应度”最高的最佳翻译。
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明确体现出来。“适应”和“选择”是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之主人的能动性抉择。在《老生》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庞夔夫一方面积极参加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的作者贾平凹与多国翻译家现场对谈活动,探讨如何翻译极富地域特色的方言,适应中西不同的语言与文化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适应性关照委托方英国查思公司的期待,使译文在目的读者中得到广泛接受。在多维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灵活选择翻译方法与技巧,使原文被译文读者真正理解与接受。
贾平凹作品典型的语言特色是对陕西方言的娴熟应用。乡土文学作品《老生》充满了浓郁的方言腔调,全书以老生常谈的方式呈现了百年中国的国情、世情、民情,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书中灵魂人物——老生,是一个在葬礼上唱丧歌的唱师,经历了发生在陕西南部山村四个历史时期的故事,见证了几代人的命运辗转。贾平凹选择用陕西方言写作《老生》,正是为了契合老唱师作为民间立场代言人的叙述话语。作品中无论是对话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极具陕西地方色彩,如“蹴”“过事”“倒灶”“弹嫌”“发瓷”等方言形象地展现了一个商洛乡土世界,塑造了老黑、白土、玉镯等典型人物形象。
方言未经标准化语言规范过滤,多活跃在民间百姓口头,是语言的活化石。据《汉语方言概要》记载,“方言概念最早出现在周代,就是所谓殊方异语”。方言自出现以来,往往被冠以土气的印象,曾被称为“土语、土话、土白”或“乡音、乡谈、乡语”,向来与“雅言、通语、普通话、官话”相对。而事实上,很多方言土语都是遗落在民间很雅的古词。正如贾平凹在《老生》中所言:“比如城里人说‘把孩子抱上’,咱们说‘把孩子携上’,城里人说‘滚开’,咱们说‘避远’,城里人说‘甭说话’,咱们说‘甭言传’。”方言在广义上指“语言的分化”,包括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言语方言,在狭义上指语言的地域变体,即地域方言。本文所涉及方言主要是地域方言,其语言形式包括俚语、俗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
方言越来越见诸笔端,得益于其鲜明的特点。方言的文学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增强语言表达效果。或单字,或叠词,或约定俗成的句子,都极具韵律美感。或夸张,或讽刺,或幽默,可增加作品感染力;且逼真形象、生活化,提高作品真实感。其二,刻画人物个性。方言可使人物性格更鲜明,形象更立体,情绪更饱满。其三,传递地方文化。方言烙有深刻的地方印记,承载地方民俗风情,是地方生活的反映。方言可产生标准语所达不到的效果,因而深受作家的青睐。但因方言承载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想要地道且准确地对其翻译成为一大难题,这对译者如何进行“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提出了巨大挑战。
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倡“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论视角。以下,笔者将以该理论为指导,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来分析《老生》方言翻译的方法与技巧,探索译者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语言维转换强调译者应注重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对原语的语言形式进行转换,尽可能协调“原语和译语在词汇、句法、篇章文体乃至节奏、音调”等多方面的有机平衡。在《老生》方言翻译的语言维转换上,译者多选择仿译法、改译法,通过音韵、词汇或语序的转换以适应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力求最大限度地实现文本生命的动态移植。
1.仿译法
仿译法指译者不拘泥于原文的意义细节、词汇和句法结构,而是将原文作为一个参照模式,或选择性译出原文要旨与关键信息,或译出比原文更多信息的翻译方法。
原文:
桃花开得白生生的。
译文:
the peach blossoms bloomed a wonderful white.
俚语“白生生”是典型的陕西方言叠词,形容人皮肤白净或物的颜色纯白。诸如山丹丹、红艳艳、钱钱饭等方言叠词,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还散发出独特的乡土气息。译者将“白生生”仿译为“wonderful white”,运用头韵修辞使译文具有韵律美,在形式上与原文相得益彰;并将形容词“白”转换为名词“white”,符合英语多使用名词的语言习惯,是译者为译语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适应选择。
原文:
秦岭各地的人也都涌来,叫喊着:“日子壮,挖金矿!”
译文:
A common refrain soon heard from the mouths of everyone who had come,and kept coming,summed up the excitement:“Throughout the day before it grows old,let’s all make sure we dig for gold!”
谚语“日子壮,挖金矿”饱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译者为适应原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形式特点,选择对原文进行仿译,梳理逻辑,增加主语,将“壮”和“矿”的谐音处理成“old”和“gold”的押韵,行文流畅,干净利落,完成了语言维的恰当转换。
2.改译法
改译法指译文的内容或主旨与原文有异,但整体上与原文仍有某些关联。以《老生》中方言“蹴”为例,仅一个单字就体现了陕西独特的民风民俗,这是“陕西八大怪”之一,指人们有凳子不坐,或蹲在凳子旁边,或蹲在凳子上面。文中“蹴”字出现10处,译者除在两处呼应原语本义,选择英语对应词“crouch”和“squat”外,其余几处均在适应具体翻译语境的基础上选择改译。如“顺手将一个雨帽盖在头上蹴进瓮里”译为“He climbed in,using the lid to hide his presence”,“村里人喜欢端碗蹴在那里一边吃一边说话”译为“More than a few villagers enjoyed bringing their meals to the bottom of the tree,to sit,eat and talk together”,“过去蹴在邢轱辘身边”译为“She moved carefully towards Xing Gulu”等。译者选择将“蹴”改译为“stand”“kick”“climb”“sit”“move”“stop”等词,符合英语用词多样化的特点,照顾了译作读者的阅读感受。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二者存在巨大文化差异。译文能否在译语生态中“适者生存”,能否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文化维的适应/转换至关重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注重“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适应性选择最为贴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1.释义法
释义法即阐释意义,不拘泥于原语形式而注重意义的再现,确保真实传递方言词的文化内涵。
原文:
旁边人就说:“今日过事哩,要吃就吃,喊啥的?!”
译文:
A man next to him replied:“You know why we’re here,don’t you?Eat what you’ve got.What the hell are you shouting for?”
俚语“过事”指西北一带的民间习俗,人们遇到红白喜事就会邀请村民来吃席,为图热闹或体面还会请戏班子唱戏或放鞭炮。想要准确传达“过事”一词的民俗文化内涵,绝非一两个单词的替换所能实现,因此译者在适应原语文化的基础上,选择释义法来传达出“过事”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同时适应了原文口语化的特点,句子简洁流畅,不失为一种贴切转换。
原文:
瓦罐掉了,浆水菜倒了一地。
译文:
It smashed on the ground,scattering the fried mixed vegetables along with it.
惯用语“浆水菜”指陕西一带一种特色小菜,由芹菜、油菜、白菜等不同蔬菜混合制作而成,酸爽开胃,四季可食。译者在适应原语饮食文化后,选择释义法译为“fried mixed vegetables”,将食物的成分言简意赅地体现出来,有利于英语读者理解与接受。此外,对于小说中很多蕴含当地饮食文化的方言词,如糍粑(sticky rice cakes)、五粮碗(five-grain congee)、辣汤肥肠(hot pig intestine soup)等,译者也都适应性地选择释义法,以便英语读者真正了解当地饮食文化。
2.增译法
当方言含有特定文化浓缩信息,而原文又没有足够的语境时,译者则根据意义、修辞或句法上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词句补偿部分文化缺省,以便忠实通顺地传达原语文化内涵,增加译文接受度。
原文:
那妇女说:“老规矩,结婚都得开脸哩,不开脸好比吃猪肉不褪毛。”
译文:
The older lady assured her,however,that she did:“These were the rules,my dear,old rules.A wedding required you to bare your face.You can’t have it hidden behind your hair,now can you?After all,you wouldn’t eat pork if it hadn’t been shaved,now would you?Does it hurt?”
俗语“开脸”,又称开面、绞面、绞脸,指婚礼前为新娘去净脸部汗毛,修齐鬓角,修饰脸面,旧时汉族婚俗之一。为使缺乏该文化背景的英语读者更理解此婚俗做法的目的,译者选择在译语中增加相应的信息,且适应了人物的口语化表达,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
原文:
我说:“我要不来,死人进不了六道,清风驿到处都是雄鬼。”
译文:
“But if I don’t,” I offered by way of a rejoinder,“the deceased won’t be able to stride upon the Six Paths and thus will never be reborn.What’s more,Qingfengyi is rife with ghosts,many who gave their lives for the nation…”
俚语“六道”亦称六道轮回,分为三善道(天神道、人间道、修罗道)与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根据六道轮回的说法,人死后会根据生前因果进入不同的道,“进不了六道”言外之意是“永不超生”。俚语“雄鬼”出自陈毅诗句“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风埃”,是对为国牺牲的战士的褒称。译者选择在译语中增加原文虽无其词但有其意的信息,不仅忠实了作者,也适应了外国读者的阅读需求,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交际维转换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除却语言维与文化维的转换外,还要完成交际意图的传达,实现作者与译语读者的真正沟通。
1.套译法
套译法是用译语中同义习语来翻译原语习语的一种翻译方法。《老生》英译本中,译者在适应原文人物身份与口吻的基础上,运用套译法做出了若干成功的适应性选择。
原文:
日子过倒灶了还见财?见棺材!
译文:
Good fortune! Ha! When we’re so very much in the frying pan,you see good fortune?More like a coffin!
俚语“倒灶”在陕西方言中本指锅灶倒塌了无法做饭,也称“倒糟”,泛指各种倒霉、麻烦之事。英语中也有用锅碗瓢盆表示情况很糟的表达,译者适应性选择西方习语“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跳出油锅又入火坑),不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形象再现了王财东连日来的遭遇,实现了交际维的适应转换。
原文:
栓劳说:“谁要谋算我这主任,那鱼就晾到沙滩上去!”
译文:
“I’m the director.I don’t need anyone’s help.I’ll nip this in the bud before it has a chance to do any damage!”
“鱼就晾到沙滩上”与歇后语“沙滩上的鱼——干蹦干跳”异曲同工。此处语境为主任栓劳拥有二十一亩五分地,按规定应划分为富农。为把自家划分到中农,他便擅用职权把中农土地亩数上调。译者充分适应方言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选择英语习语“nip(something)in the bud”(扼杀在摇篮里或萌芽阶段),体现出栓劳自私自利的形象。
2.创译法
创译法指译者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翻译目的,抛弃原文的意义和形式,对译文创造性处理的翻译方法。
原文:
戏生说:“屁!把村子弄富了,把你弄提拔了,我倒人不人鬼不鬼!”
译文:
“Bullshit! The village might be better off,you got your promotion.And what did I get…fuck all…that’s what! ”
谚语“人不人,鬼不鬼”字面之意为既不像人也不像鬼,指人面目丑陋或形容受惊吓后的难看之状,也比喻处境困难。当归村的农副产品被查出问题,戏生被撤掉职位。当老余前来告诉他又找到当归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戏生无甚兴趣且抱怨有加。译者选择对原文进行创造性重新处理,不仅适应了人物的口语化表达,还体现出戏生的抱怨情绪,成功传达了作者的交际意图。
原文:
我说:“死的人有些太多了。”他说:“卖馍的你嫌买馍的多?!你要给我分钱哩呀,唱师!”
译文:
I responded by telling him that there were rather too many dying too quickly…and he shouted exaltedly that I must indeed be making quite a bit of cash…and that perhaps I could give him some!
俗语“卖馍的你嫌买馍的多”指做生意的人哪有嫌弃顾客越来越多的道理。老唱师感慨丧命的人太多时,老余略带挖苦地予以反问,他认为死的人越多,以唱丧歌为生的老唱师会赚得越多。为了适应老余毫无悲悯之心的语气,译者选择对俗语进行创译,使作者通过老余之口所要传达的真正意图得以体现,同时和后文“分钱”形成内容上的呼应,可增加译文读者的理解。
本文通过“三维”转换角度分析《老生》英译本中的方言翻译,发现生态翻译学对于方言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译者庞夔夫曾表示,《老生》的翻译难点正是方言,看似翻译文字,实则翻译文化。为了多维度地适应汉英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委托者的期待以及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在《老生》方言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多选择归化策略来消除汉英文化差异,灵活运用符合英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在保证译文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再现原作的韵味和风貌,以实现对作者的忠实:语言维上,译者选择仿译法、改译法,通过音韵、词汇等转换以适应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实现文本生命的动态移植;文化维上,译者在适应原语文化语境并充分理解方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释义法和增译法,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阅读障碍,保证原语文化内涵的准确传递;交际维上,译者选择套译法和创译法以适应目标读者的理解需求,实现作者交际意图的有效传达。由此可见,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充分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所强调的“译者中心”地位,译者不仅能在中西语言与文化差异中转换,且能找准目标读者的兴趣点,于不断“适应”和“选择”的抉择中打造“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助力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海外焕发生命力。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译者在《老生》的方言翻译中所做出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希望对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译介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同时,期待未来有更多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着眼于文学作品的整体翻译生态,推动本土文学的海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