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扶德教育研究

2023-04-06 08:42孙浩
科学咨询 2023年2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情感

孙浩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陕西宝鸡 721013)

后喻文化时代背景下,网络的普及化将社会上未经筛选的多元价值观念直接呈现在农村中小学生的面前,且中小学阶段可谓是学生好奇心、冒险精神极为丰富的时期,加之缺少及时、得当的引导和监管使得农村中小学生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厌学、辍学等消极心理和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教育帮扶,维护他们应有的受教育权利,对其实施恰切的引导、督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故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农村中小学生扶德教育现状,并提出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生扶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标明立德乃育人之本,德性是成人之基,先成人后成才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主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个人唯有先成为有德之人,才能立足社会肩负起国家复兴重任。然而目前家庭教育缺位、学校以考试为主要目的的道德教育模式,造成当今农村中小学生出现做事不计后果、以需求和兴趣为行动内驱力、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等问题。为扭转现状,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出扶德教育之主张。扶德不单是对道德的帮扶,更是对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帮扶,即通过帮扶教育让农村中小学生摆脱思想贫瘠的“病症”,过上有理想信念支撑且精神富足的幸福生活。基于此,开展扶德教育意味着,帮助农村中小学生化解其道德发展过程所产生的矛盾,促使其形成稳定、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执行力,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稳定状态。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生道德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

(一)道德认知偏差

道德认知是道德判断的基础。而道德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道德认知理解的狭隘。柯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与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密切相关。故缺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支撑,一味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无异于加重学生学习负担,造成学生盲目服从教师、权威的从众心理,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儿童主体性的发挥,还会滋生无聊、厌烦等负面情绪、情感。例如,德育教师讲授的关于道德的抽象知识,往往脱离农村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易其理解掌握,致使其在面对社会上较多元、复杂的价值观念时,极易产生认知混乱出现偏差。同时,为应对考试,学生往往止步于正确答案而不深究其意,教师亦满足于高分成绩,致使德育停留在口头,止步于行动。其次,因缺少父母陪伴,部分教育责任无形中让渡于学校,然教师频于职场、家长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难以对学生面面俱到,往往是学生已产生不容忽视的严重行为问题后才引起重视,进而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道德教育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面对多变、复杂的情境中能够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即“在对各种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比较和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现状,自主地、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或改变的道德取向以及所应遵从或拒斥的道德规范”[2]。

(二)道德情感淡薄

道德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是从个体基础情感不断生发而来,既需要早期的悉心培养又需要个体后天在与己、他者、环境的交往中不断地汲取情感资源,以供其成长和发展,同时意志、品质和理想等非理性因素的形成,均与道德情感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注重道德情感的培育对农村中小学生良好德性的形成至关重要。

在个体道德情感生长中,交往体验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易于道德情感的理解、内化,还有助于选择倾向的形成,在一定程度调控并规范个体行为。“道德情感这一道德文化,是以人们的共同感受和移情进行社会道德的传递活动。”[3]基于情感体验萌发的行为不同于强制性规范的机械行为,是发自内心、持久且稳定的。然而,当前学校德育对学生产生的情感冲动多重视不足,对学生来说,缺少诉诸于心的情感厚植,不解道德深意才是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农村中小学生多处在父母情感关怀不足或溺爱的极端状态下,不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养成。

(三)道德行为失范

道德行为即道德主体在实际活动中具有道德意识的具体行为,是基于自身道德认知与情感的交互,做出判断并实施的过程。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长期处于家长监督的“空白期”,其不良行为习惯极易养成且难以及时纠正,加之缺少对不良环境的判断和筛选能力,最终导致严重的行为问题,小则偷窃、抢劫重至杀人、强奸等极其恶劣的犯罪。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生不良行为进行合理预防和监管十分必要。此外,造成行为失范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学校并未真正满足农村中小学生对情感的迫切需求,导致其无论身处学校还是家庭都有“格格不入”之感,而渴望被接纳、被认同心理诱使其加入那些明知不好的团伙,为努力融入团队成为其中一分子,尽可能模仿成员行为和参与团体活动,直至自身与团伙成员别无二致,以此与“同伴”建立共同的身份特征以获得归属与被认同之感。因此,良好环境的建立对农村中小学生行为的塑造和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三、农村中小学生扶德教育的解决对策

对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帮扶应立于其生存的大背景下,既有赖于国家后续相关政策的颁布,又急需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形成整体教育之势,助力农村中小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树立及自觉规范并践行个体行为。对于该部分笔者先逐个分析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后提出建议。

(一)家庭层面

农村中小学生父母普遍碍于生存压力多忙于赚钱糊口,往往忽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轻视家庭育人功能,造成部分家庭教育缺位。首先,父母言行不一的教育方式。部分家长往往只记得自己对孩子说过什么,却从不践行自己说过的话、恪守自己信奉的理念,这无形中也影响孩子参照父母的行为方式生活。其次,较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在亲子沟通的过程中,相较于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而言,父母往往更关注其在班级是否遭受排挤、有没有被欺负等与班级生存直接挂钩的问题。且诸多家长往往不善言辞,羞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认为只要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孩子的表现。造成学生对家庭温情的渴求从迫切需要降至无动于衷、冷漠以待。

1.关注孩子情感层面的需求

在通信手段不断便利的今天,父母和孩子的联络方式不再局限于电话、短信等形式。家长可多利用孩子喜欢的、新颖的沟通方式如微信、微博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情感互动。另外,在互动中应关注互动质量,多进行有效沟通。一位小学生曾讲到“爸爸妈妈你们能不能不要只问我的考试分数,我想你们回家陪我,多和我谈心”,可见孩子对父母有质量陪伴的渴望。其次,良性情感互动不等于毫无原则的溺爱,无底线的满足,更不等于放纵,任孩子被欲望驱使,成为欲望的奴隶。须知良性情感互动要求父母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多给予所需要的信任、鼓励、关爱等积极情感回应,帮助其排解失望、畏惧等消极情感,帮助学生化解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危机,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情感支持。

2.营造有温度的家庭环境

对处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每日、每夜最渴望的便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而迫于来自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致使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即便人在家中,也依然将目光局限在挣钱糊口或忙于享受自己难得的闲暇时光,造成家庭教育依旧缺位的尴尬局面。因此,家长不论处在何种境地,都应格外珍惜和孩子相处的宝贵时光,与孩子建立坚固的情感联结,为其日后遭遇种种未知磨难,提供有力的心灵支撑。

(二)学校层面

学校德育缺少切实针对性。部分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多照搬其他学校的已有范式,稍加改动便投入使用,忽视本校特色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融入。同时选择与制定的标准往往停留在德育的“应然效果”或他校已取得的成果,忽视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致使优秀德育模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其次,重智轻行的德育考查方式。在追求升学率、考试分数的影响下,校方虽然认识到品德培养的重要意义,但仍难替代试卷的考查形式,故将分数的高低、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检验学生德育学习效果的有效评判标准。

1.融入地方特色的德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全国统一的德育教材,在内容选取和编撰上多以城市学生为主,与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不够贴合。因此,在以统一教材为主的德育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有意选取贴近农村中小学生生活的德育资源和多元的教学方式以作补充和调整,同时多组织开展集体活动,让其在集体生活中,与集体、同伴和老师建立紧密关系,感受集体的爱与温暖,自觉维护所处集体、规范言行。

2.改进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制度

首先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应从更加多元、全面的角度着手,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上,关注学生实际是如何做的、是否自觉践行道德理念、其行为的背后是何种动机等。同时创建学生道德“晴雨表”,让学生评价自身每日言行,用以记录、可视化道德成长与变化,及时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孩子的状况,并综合考量学生的各项测评结果,作为反思、改善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其次,需明确优秀的德育模式不一定是适合自身的,直接照搬、全盘接受,无疑陷入教条主义的僵局。学校应结合文化背景、师生的实际情况,去粗取精,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模式。

(三)教师层面

身为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对学生道德生成至关重要。既有直接影响如道德知识的传授又有间接影响如榜样示范作用等,因此将教师单独成列着重探究。首先,教师对德育的理解存在误区,鲁洁先生指出:“品德课的学习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学习,跟事实和知识的学习是很不同的。”[4]而部分教师并未厘清品德课的教学与事实性知识教学的本质区别,误认为二者等同,将品德课教学简化为规范、约束行为的工具,造成学生出现理解偏差乃至行为失范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将道德教育目的停留在规范言行层面。认为只要学生不触犯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安排便达到德育目的。殊不知,缺少深入人心的信念支撑,学生迫于迎合规范所表现的暂时性行为之下,掩盖的是对班级规则乃至教师的厌恶和远离,久而久之,无异于为学生品行的形成和班级稳定埋下隐患。

1.注重培养教师教育敏感性

所谓教育敏感性即教师敏感捕捉当下情境所蕴含教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教育影响,施加给学生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既有赖于教师觉察和敏感捕捉教育资源的意识,又需能够将资源切实融入教育过程并为教育目的服务的操作能力。因此,该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来自外部的职前、职后的相关教育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还需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升。此外,应注重扩大接受培训的人员范围,着重加强德育教师和班主任教育敏感性的培养,二者身为农村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他人”,教育敏感性对其培育学生品行至关重要。故二者均应具备善于发现、捕捉教育资源的教育意识,并以适合学生且充满教育机制的方式开展扶德教育。

2.转变德育的教学观念

衡量一堂好的品德课的标准应是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产生了何种影响?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什么?而非老师教授了何种知识与技能。因此德育课应减少空洞的说教,注重体验与反思教学方式的运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知识并不断地调整、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恰切的教育情境,供学生反复体验与感受那些激荡灵魂的情感资源,让学生在感受中体会并践行。最后,需明确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这一群体开展的扶德教育以及提出的种种建议,均是为了切实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因此扶德内容和方式应更加灵活、贴近其生活现状,而非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

总之,农村中小学生道德成长基于父母、学校和社会的殷切期盼,对其开展道德帮扶的目的是让其成人、成才,且德性的养成是长期努力的结果,不只是学校、家长的责任更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扶德教育应基于方方面面的考量,切忌急功近利,以牺牲孩子长期、隐性发展换取暂时性成果。扶德需顺应孩子自身发展和教育的规律,营造适宜的道德成长环境,引导农村中小学生顺利成长为德行兼备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