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Ⅱ卷作文题分析与试写

2023-04-06 06:34戴继华
学语文 2023年1期
关键词:妙手作文题角度

□戴继华

高考作文首先要切题,不切题的文章写得再好,也不会得高分。每年高考,师生和家长最担心的就是高考作文写作偏题。要想切题,动笔前的审题至关重要,而审题重在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是高考作文审题的枢机。分析什么?三个内容:题中材料、写作任务与要求、角度和立意。下面就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Ⅱ卷作文题为例,进行试题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试写,以便为学生作文练习提供指导和示范。

一、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分析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②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③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④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⑤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⑥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与历年高考作文题相比,这道题的结构形式还是赓续以往、继承传统的,整道题包含三个部分:材料、任务和要求。

首先,分析材料要义。

为了厘清材料的内涵,可以句号为单位,将材料标注为六句;再根据句子内在的意思,将六句话分为相对独立、互不交融四层。

第①②句为第一层,依次介绍围棋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含义;第③句为第二层,阐明“本手”对初学者的意义;第④句为第三层,介绍某些初学围棋者对“妙手”“俗手”的态度;第⑤⑥句为第四层,阐述“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以及对下围棋者的意义。

透过四层含义,不难判断,前面三层都是第四层的铺垫,第四层应该是整则材料要突出的核心要义:“本手”为基础,对之理解深刻有可能出现“妙手”,理解不深刻有可能出现“俗手”。“本手”是启示意义的“触发点”,是整个材料的“料眼”。

其次,分析任务与要求。

这道题的任务是“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任务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深刻挖掘以上材料的启示意义,所选角度和行文立意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二是提醒学生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不可以将材料“束之高阁”,不闻不问,另起炉灶。三是文章中必须有作者本人的感悟与思考,这种感悟与思考,表现在议论文中,主要以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来展现;表现在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中,如小小说、散文等,主要以主题思想来展现。因为有“不少于800字”的要求,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诗歌体裁。

要求有四点: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不少于800字。对于经过系统训练的高三学生来说,这些要求都属于常见要求,比较熟悉。后三个要求的把握,问题不大,最难的是第一个要求。这一要求又包含四层意思,这四层意思是逐个排列、从前往后的,思维流程不可以颠倒。只有角度选准、立意确定了,才可以明确以何种文体写最合适,文体定了才可以拟定一个与文体相匹配的标题。

再次,选准角度并提炼立意。

角度和立意不是同一个概念。

角度,有“准”与“不准”和“巧”与“不巧”之分。在材料范围之内即为“准”,“准”是“巧”的基石,“巧”是“准”的提升。“准”,确保不偏题;“巧”,不仅确保不偏题,而且确保容易入笔。那么,就这道作文题而言,角度在哪里呢?就是上述材料中的第四层含义,其核心是“本手”,下棋要立足“本手”,而又不满足“本手”,志在从“本手”到“妙手”。文有文眼,材料也有“料眼”。此材料的“本手”就是“料眼”。

立意,有“高”“下”之别。立意高远,所写文章有可能出彩。立意一般,所写文章则可能平平。这道题如何立意?可以从两个方面。一是从“本手、妙手、俗手”三者的关系入手;当然也可以选三者关系中的某组关系来写,如“本手”与“妙手”,或“本手”与“俗手”。二是从“本手”的重要性入手,万丈高楼平地起,世间万物的发展与提升不能离“本”。继而再深入认识“本”的含义,所谓“本”是事物固有的基础,是不可抛弃的基本因素(如“本质”“本色”“本体”“本领”“根本”等)和不可逾越的基本阶段(“本来”“基本”“本位”“本源”等)。做人要守住根本,如“君子固本”;做事要基于根本,不能“舍本逐末”。认识到“本”的重要性,就能深刻认识到“本手”的意味和价值,由此迁移或拓展到做人做事的某个方面来立意,一定有深度和高度。

二、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试写

培根固本教育之宗

从文题材料我们知悉,围棋下法有“本手、妙手、俗手”三种境遇。“本手”为“妙手”之“基”,没有它,“妙手”庶不可“偶得”。“本手”又为“俗手”之“机”,忽视它,满盘有可能“折戟沉沙”。因此,棋盘布局要高度重视“本手”。下围棋如此,其他领域概莫能外。

作为教育人,每天耳闻目睹、朝思暮想的就是如何教书育人。那么,教书育人之旨归在哪里?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一再昭示我们,“教育之宗”,在于“培根固本”。

“教书”的根本在于“育人”。

工作中,老师们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其实,魏书生老师在三十年前,就不断提醒我们,要想“将书教好”,先“将人育好”。“育”学生的那些方面?方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动机、习惯、情感、兴趣、态度、毅力、理想”等,这一切是孩子学科素养生成不可或缺的前提。

“育人”的根本在于“生本思想”。

通俗地讲,“生本思想”就是回归“育人常识”,真正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从学生来说,学生为本位就是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变配角为主角,变被动为主动,变依附为独立,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从教师来说,学生为本位,就是要求教师养成民主意识,尊重学生人格,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启发引导学生自求得之。

“生本思想”能否落地,根本在于“教育理念”的革命。

教育是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学校主业,所以“理念的革命”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发力,社会营造氛围,家庭大力配合,教师勇于革新,三者缺一不可。“理念革命”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才观”的革命。孩子们为什么会逆反,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很多,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唯分数、唯名校、唯学历”的“人才观”,这在一定程度上,扯碎了家长、老师乃至学生的心灵,令孩子负担着不可承受之重。其实适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好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高考评价改革力度也颇大,人才培养导向有了巨大且可喜的变化,教育的更美好曙光已然显现。

那么,就让我们坚守教育的“本手”吧,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培根固本”,践行“教育之宗”!

通过对1990-2018年知识服务研究文献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分析,并结合表6的关键词频率排名表和图2的知识服务研究关键词共现图,可以发现关键词频率排第一位的词为“知识服务”数量为233次,与“知识服务”共现的密切相关关键词为“图书情报机构”,“科技创新”,“知识经济”,“信息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研究主要是从与科技创新、知识经济、信息资源及信息服务等关系层面进行阐述,而图书馆则重点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一特征揭示了不同机构的工作重点与目标。

三、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分析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从题目结构看,与Ⅰ卷相似,也包括“材料、任务和要求”三部分。“要求”部分两题相同,不再赘述,这里着重说说材料、任务及角度与立意。

首先,分析材料要义。

整个材料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总写,叙述了央视在建团100周年之际,介绍了一组不同行业杰出人士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选择了热爱的行业、选择了创新的方向、努力开创未来;第二段则是分写,虽未写姓名,但从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三个角度作了具体化、形象化的叙写;两段的关系是总分的关系。一总一分,哪段是重点呢?很显然总写段即第一段为重点。

这道题的写作任务与Ⅰ卷截然不同,它不是笼统地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而是明确了所写文章的主题:“选择·创造·未来”。这一写作任务的实质是什么?即学生如果选择议论类文体,其中心论点句,必须同时高度彰显“选择·创造·未来”三者的内涵与关系;如果选择记叙类文体,其文章的主题思想,必须与“选择·创造·未来”这一主题是“同等”关系。与Ⅰ卷相比,写作起点更高,选择面更窄,灵活性更小,难度也更大。学生要研读材料,能够从中明确清晰的任务,继而运用自己的认知和语言来完成任务。

再次,选准角度并提炼立意。

这一题的写作角度在哪里?应该是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第一段的核心是什么?即杰出人士选择热爱行业、创新方向、努力开创未来。第三段进一步锁定角度,就是“选择·创造·未来”,这就是“料眼”。

本材料作文该如何立意?选择行业是基石,努力创造是动力,开启未来是终极价值。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或不同的展示载体,但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偏题了。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选择,而选择应该是积极、健康而向上的,既能自我发展又能惠及大众,既能与时俱进又可开创未来。此题的立意应该兼顾自己与社会、成就与创造、当下与未来。

四、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试写

甘为溪头荠菜花

1988年夏天,在生产队里一个曾经走南闯北的名叫曹海泉的老爷爷指点下,我选择了教育行业,报考了南通师专中文系。从那一刻起,我同语文缘定今生。

1990年秋天,根据县教育局的安排,我回到当年已显破败、如今已不复存在的母校,教初中语文。因工作的需要,后来曾就职过另外几所学校,也曾有机会到机关事业单位。可能安土重迁的缘故吧,始终扎根在乡村中学略显贫瘠的土壤里,一晃32年过去了。

农村学校的精神粮食并不丰厚,好在有王振华、陈明华、徐新民等前辈老师的牵引,我在瘠薄的土地上倔强地活着,将语文教学的根系深深扎向阅读、课堂和科研之中,过着“半床明月半床书”的生活。学过上海的育才中学,开过“茶馆儿”;学过魏书生,带领学生攀登“知识树”;学过蔡澄清的“点拨法”,学过钱梦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导读法……似乎总想在理论的滋养和实践的体验上,找到舒服的契合点。看到苏东坡评价陶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也遐想,诗歌可以表面上素朴,实际上华美,表面上单一,实际上丰富,语文课堂行不行呢?于是偷偷地开始追求语文课堂的素朴风格,赢得同行的肯定和赞誉。后来,我上了函授本科,读了教育硕士,得到了时金芳、魏本亚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再后来,我评上了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还当上了学校的党委书记、校长。

如今的我常常叩问,该如何反哺我的学生呢?于是,提出“适切教育,臻之良善”的育人理念,努力打造“康正德育”“和美后勤”。还提出语文课堂“真境观”,边实践,边建构,力求课堂“规律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让其在轻松愉快中拥有必备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生命奠基!我心里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长……

因为缘分,我成为语文老师。因为执着,我坚守语文老师神圣的岗位。因为挚爱,我一直努力创造,竭力培养优秀的学生。辛弃疾写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桃李固然灿艳可人,但一经风雨就黯然失色。而乡野田埂的荠菜,风吹雨打,路人践踏,凭其发达的根茎,倔强地延伸出油油的绿意。我明白,不羡城中艳桃李,甘为溪头荠菜花,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语文教师分析高考试题,是为了作文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教师试写作文,是为了给学生起示范、鼓励作用。分析和试写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引领,教师冷暖自知,心甘情愿。

猜你喜欢
妙手作文题角度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角度不同
人啊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各省高考作文题汇总:你觉得哪套作文题最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