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姝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200)
视错觉艺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许多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规划中,许多广场的地面都设计成放射状图形,这样在视觉上会放大广场面积,不仅充分发挥空间作用还使居民提高舒适度。比如,上海科技馆门前的广场,虽然广场面积不大且四周比较闭塞,但放射状的线条使人产生延伸的错觉。在城市雕塑中,也要考虑到视错觉,特别是十米以上的大型写实人物雕像,如果不放大头部拉长身体比例,雕像会由于视觉误差和近大远小的作用,看起来矮小,就没有人物雕像高大庄重的视觉感了。在室内装饰中,镜子也经常被用来制造出放大空间的视错觉……视错觉的运用早它已融入我们的生活的许多方面。它不仅能提高视觉上的舒适度,还可以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绘画是最让人吃惊的女巫。她会用最明显的虚伪,让我们相信她是完全真实的。
——让•里奥塔迩《论绘画原理和准则》
艺术创作和视错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毫不夸张的形容,艺术家是视错觉最早的研究者和运用者。在中国古代,青海出土的新石器半坡氏族陶盆就是早期人们运用视错觉的例子,陶盆中画着几排手拉着手跳舞的女孩,仔细一看,她们都不是“正常”的人,每个人都长着三条腿,站在队伍边上的人都各多出一条手臂,早期人们运用视错觉现象中的视觉残像原理制造出动态感,使女孩看起来翩翩起舞。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发明透视画法,使二维空间中能够体现出三维的景象。19世纪,印象派画家开始不像以往的艺术家那样直接调出物体的色彩,而是把各种原色用点的方式画在画布上,通过人们的视网膜的复合能力合成色彩。荷兰版画家毛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通过错视手法使二维平面表现了不可能存在的三维空间。[1]视错觉手法不仅在绘画中体现,在雕塑创作中也有极强的表现力。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就用大理石打造出肌肤的质感,使雕像栩栩如生;维纳斯的双臂即便残断,但是她那被雕塑地恰到好处的动态比例,给人完美无缺之感。中国古代的佛像也有视错觉手法的处理。敦煌石窟的佛像头部通常作放大处理,肩部以下身体部分逐渐缩小,身体微微向前倾斜,使得观者在地面观看时,不仅不会因为透视效果而感觉到佛像的头小,反而觉得佛像威严高大。运用类似的视错觉手法,还能使得佛像无论在哪个角度看,他的双眼都像在凝视着人们,有种普度众生的神圣庄严之感。
但是,也有一些雕塑作品因为没有意识到视错觉的重要性而导致失真和变形。例如,四川灌县二王庙的李冰父子像,当你以观看者的角度仰视他们的时候,会发现看起来头小身大,正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观者的角度,而一味地将小稿放大导致的。
由此可见,视错觉手法的运用在雕塑创作中十分重要,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使作品功亏一篑。适当地运用视错觉手法,掌握视觉规律,可以增强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升华创作主题,不仅使雕塑作品增加了趣味性、可看性,还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视错觉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是大部分资料都比较偏向科学性,都是由心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来进行研究。在艺术领域,主要也是集中在绘画方面,对于雕塑创作中的视错觉研究就显得比较稀少了。
错觉是感觉的扭曲,是大脑对刺激的错误分析。在心理学中,意思是假性幻觉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当一个人把恐惧或忧虑的感觉投射到外在物体和经验上,或者是由于想象、虚构和错误的联想而形成恐惧或忧虑的感受,就会导致假性幻觉。大部分人都会有错觉的。最常见的错觉是视觉上的错觉。但是,错觉和幻觉并不一模一样。错觉是大脑对刺激物的错的分析,幻觉是在完全没有刺激物的情形下,大脑仍旧感觉到刺激。[2]
视错觉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对于这个词比较完整的说法是“当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时由于个人经验主义或是受周围不当参照物的干扰,导致客观实际与人们的视觉体验(即人的主观思维判断)产生不相符的评价与判断。”有趣的是,观者在观看的时候并不会意识到这点,所有这些反映活动都会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甚至来不及等你反映。
视错觉的形成是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相互作用,还有外界的光线、形状、色彩的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的。生理因素和眼睛的结构、眼睛肌肉、网目电流、瞳孔受光和眼睛在观看事物时产生的改变有关。心理因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关,每当人们看到物体时,大脑便会对事物产生反应,时常都没等眼睛观察清楚,大脑早就给出了判断。[3]
人们在观看物体的时候需要两个步骤,首先光从物体上反射入人们的眼睛然后在视网膜上成像,接着视觉神经把图像传送到大脑,再由大脑解读。视错觉从成因上也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方面来自感官器官,一方面来自外部和物体本身,还有一方面来自知觉中枢。这些因素通常会同时发生多个,在这里将其大致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论述。
1.外部因素
视错觉是对事物的感觉,需要有客观事物才能加以感觉,探索视错觉产生的过程就要从他的外部因素开始也就是产生错觉的客观物体。通过各种视错觉的现象,能把这种客观物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多义性的图像一类是强烈感官刺激的图像。多义性的图像,顾名思义,在一个客观物体上给人多重解读,使观者可以将一种解读转换为另一种解读。就是由于客观物体的多义性,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会发现两种解释都适用于一种物体,所以产生视错觉。强烈感官刺激的图像当人们在观察时,由于其形态、颜色的排列和对比的作用,使人们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闪烁又捉摸不定。比如赫尔曼•格瑞德的图形。外部因素是创造视错觉的客观外在条件,在客观事物的刺激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对事物形成错觉。
2.内部因素
从人体角度分析,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人的大部分信息来自视觉。从生理角度来看,视错觉的产生和眼睛对物体的成像和视神经有着密切关系。所见物体经视网膜成像传输到大脑后,大脑随机会分析所见事物的属性:美丽或不美、恐怖或不恐怖、危险或安全等,由此可见,视觉并不是简单的投射图像,而是视觉图像和心理分析共同的产物。格式塔的完形心理学,主要讲的就是人的知识经验影响心理感受而形成的理论。比如弗雷泽螺旋线,看起来由很多螺旋线组成,其实是很多个圆形组合成的。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中提到“等等原则”说的也是这种原因,“人们倾向于应用一种假设,当看到一组系列中的几个成员就以为看到了全体成员”。[4]由此可见,外部因素是视错觉生长的土壤,而内部因素就是发芽的种子。
雕塑作品中的视错觉是指:艺术家在掌握了某些视觉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其目的,在创作中运用了某些特殊的方法,制造视觉假象,造成错觉,达到所需的艺术效果。
由于雕塑存在于三维空间,可以多角度观看,使得视错觉手法的运用容易暴露,表现方式也有所局限,但也正因为它存在于三维空间,才得以有绘画达不到的效果,通过三维空间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能激发出更多的可能性,丰富了艺术表达的多元性。
1.视角的转换——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们知道埃舍尔创造的矛盾空间在三维世界里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通过艺术家的改造,我们可以利用角度的变换使得矛盾图形中的图案实现。
由艺术家布莱恩•麦凯与建筑师艾哈迈德•阿巴斯合作的澳大利亚珀斯大型雕塑《不可能的三角》,利用雕塑多角度观看的特性,使人们在特定角度观看的时候会显现出矛盾的图形;当移动到其他角度,会发现刚才看到的只是艺术家利用空间制造出的视觉假象。
雕塑作品《二重奏》也采用了类似的创作方法,当观众在正面时会看到一个弹钢琴的人,这时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取名为“二重奏”呢?另一个人在哪呢?如果观者走到侧面,谜底便会揭开。角度的不同使得两个面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一面在演奏钢琴,而另一面在演奏小提琴,这种巧妙的设计与作品名称相互呼应,展现出了别出心裁的艺术效果。
利用雕塑三维的特性,通过变换视角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增加了雕塑的创新性、可看性,打破一成不变的创作模式,给观者新的视觉体验。这种效果是三维艺术作品中独有的,也是区别于绘画艺术中视错觉手法运用的最大不同点。
2.材质的转换——何其相似乃尔
从我们一开始学习绘画时,就被要求用画笔模拟物体的质感,其中我们要追求的就是模仿真实的物体,追求“像”。所谓的“像”与“不像”便是视错觉的一种,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方式。
古典文化时期,一个故事充分表现绘画中视错觉的运用,讲述的是巴迩剌修战胜宙珂席斯的故事。宙珂席斯擅长画葡萄,画得以假乱真,甚至引得小鸟飞来啄食。巴迩剌修想和他一较高下,便邀请宙珂席斯来他的画室,请他欣赏自己的作品,当宙珂席斯掀开画板的帘子想要看他的作品时,竟发现遮挡画作的帘子是假的,是巴迩剌修画在上面的。显然巴迩剌修胜利了,因为巴迩剌修不仅骗过了小鸟,还骗过了有理性思维的人类。[5]
雕塑作品中也经常采用质感、形态的模仿来体现视错觉,创造特殊的艺术手法。
超级写实主义雕塑代表让•穆克,擅长将雕塑做得像真人一样,他用硅胶和纤维树脂模仿人的皮肤,将皮肤上的青筋、毛发、疤痕、皱纹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观者仿佛能听到雕塑的呼吸声。
也有许多艺术家使用坚硬的材质来表现柔软的质感,比如杰夫•昆斯的气球系列作品,焦兴涛的《绿箭》雕塑。气球是和纸都是很轻很柔软的材质,他们用坚硬的雕塑材质来表现相反的事物,使观者在观看的时候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差。
3.视觉补足——若有似无
云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人们总是会说这朵云像羊,那朵云像马;太湖石本身也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人们总会把他们解释成狮群或者蝙蝠。人与生俱来就会把生活中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人们都有联想的心理活动。
英国哲学家T•霍布斯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得出观点:人类的所有心理活动事实上仅有两种,一种是感觉另一种是联想。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在感觉发生之后仍然留在大脑中并相互作用,在感觉再次发生而且占有优势的时候,联想也跟着产生。联想是神经暂时性的复活,它是事物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在艺术创作中,如果巧妙应用联想这种错视规律,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书法中用笔的气韵和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家追求笔墨不到的力量,即意到笔不到,即使在作画时有些部分没有表现出来,观者也不会觉得物体或字是断开了。
大卫•L•菲尔普斯的作品《做梦的人》便是运用了这种视觉不足的错视手法,他只制作了人体的一部分,但是观者并不会觉得人物奇怪,相反的,这种创作手法会鼓励观者进行联想补充,从而补足空白的形体,产生“这是个完整的人”的视错觉。
4.反常规经验——不可能的可能
视错觉意指人类对身体以外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和感觉。产生错觉的主要原因在本文中已经提到过,主要是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生理原因是和人们的器官的特性和构造相关,心理原因主要和我们生活环境和经验相关。这一小节主要论述的就是艺术家如何利用心理原因创作出的违背我们原有认知的雕塑作品。
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万有引力,有万物生长规律……但是,如果当你面前的这件物品打破了你原有的认知,便会使你产生视错觉,许多艺术家以这个为灵感,创作出许多惊人的作品。
艺术家Tom Eckert运用木头雕刻出一组反重力雕塑作品,作品中用木头雕刻的一块轻柔的纱布支撑起三块不同形态的鹅卵石,鹅卵石就像失重一般漂浮在纱布上,当你观看这个作品时,首先就会被它的反常规所吸引。
意大利艺术家Giuseppe Penone打破自然演变的规律,将粗壮的树木中间掏空,在中间雕刻出一棵小树,表现自然反向生长,这也是一种打破常规经验的雕塑创作方式。
在雕塑创作中,视错觉以它独特的视觉形式形成一场前所未有的创作革命。当代视错觉雕塑作品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对象,扩大了我们研究的宽度、深度,本文从视错觉手法的意义、历史脉络展开论述,说明合理的运用视错觉手法,掌握视觉规律,可以增强雕塑作品的艺术效果,升华创作主题,使雕塑作品增加趣味性、可看性,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手段。
本文通过视错觉手法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的阐述,通过视角的转换、材质的转换、视觉补足、反常规经验四种创作手法分析雕塑作品如何运用视错觉原理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希望通过本文对雕塑创作中视错觉手法的理解与归纳为视错觉艺术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