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炻榭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卡尔•雅斯贝斯曾提出“轴心时代”理论,将中国、西方与印度视为“历史的三个独立根源”[1],认为人类精神文明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取得了重大突破。《论语》与《理想国》是体现该时代思想的代表作,对中国与西方哲学思想发展、政治秩序构建有奠基作用。“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2]成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起源,阐述了《论语》在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社会秩序规范上的哲学智慧。《理想国》的希腊语为Πολιτεία,即政治共同体的生活方式。怀特海认为,欧洲哲学的后续发展皆是“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3],对东西方政治哲学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环境中,极为相似的事情会引起迥异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和比较,即可轻易找到理解该现象的钥匙。[4]《论语》与《理想国》分别阐释了孔子与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构想及实现方法。本文将通过对比成书背景、理想社会的秩序分工,探究其思想及秩序构建的同一性与独特性。
孔子生活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彼时社会存在系统性地动荡变革,战争日益酷烈,道德伦常失序,政治重心下移,出现“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5]的景象。见诸多僭越行径,孔子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6],故欲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秩序。
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生活于雅典城邦最动荡的时期。城邦内部公民与贵族寡头的矛盾日渐激化,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斯巴达的战胜告终。柏拉图认为雅典城邦的法律和习俗正被不可逆地腐化瓦解。[7]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在雅典极端民主政治的倾轧下,苏格拉底被处死,自己也被流放的经历使柏拉图对城邦既有的政治制度感到失望,故希望重新建构理想社会秩序。
孔子与柏拉图思想对道德在理想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有完备论述,二人宣扬的美德的含义有所差异但本质相同。[8]对比理想社会秩序道德根基,可以清晰明辨二人理想追求的本质。
《论语》中理想社会秩序的道德根基是仁与礼。仁并非某一特殊的德性,而是一切德性的总和。[9]《论语》没有对仁进行系统阐释,其解释散见于各语录中,且随时间、地点、对象不同,对仁的解释亦不同。据统计,“仁”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较为主要的观念如下: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10]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1]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2]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3]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4]
孔子对仁的定义涵盖仁人的品格、实现仁的方法两部分。仁人的主要品格包括“恭、宽、信、敏、惠”[15]刚强、果敢、质朴和慎言。实现仁的方法包含爱人,即履行社会义务和维系人际关系。忠,即“尽己为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构成忠恕之道,推己及人。[16]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使自身符合礼所要求的行为规范。
从“克己复礼为仁”延展出孔子的另一根本思想,礼。要约束自己,在自我意识主导下,返回符合礼的状态。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17]由此观之,仁是礼的内在,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与礼相辅相成,对礼的践行可以有效地成就仁德。[18]因此,对社会秩序的塑造中,更多地以礼的形式呈现。
“为国以礼”[19]是孔子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20]孔子意欲恢复周公“制礼作乐”制定的国家典制与社会生活规范,其对社会秩序的构想在《礼记》中可瞥一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1]
在柏拉图看来,建立理想城邦的先决条件是整个城邦的道德基础和价值目标,而城邦的最高价值则在于它的和谐一致和其整体性高于一切。[22]《理想国》中理想社会秩序基于四主德,即智慧、勇敢、节制以及正义建立,正义为四德的核心。
“苏: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23]
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24],每个人各安其职、各安其命是国家正义的实现途径。如果城邦公民都能依此行事,国家就是正义的。因此正义既是好的城邦的德性也是好城邦的基本理由。[25]正义作为四种主要德性的核心,可以完善国家的“智慧、节制、勇敢较量能力大小”[26]。
“苏:由此可见,一个按照自然建立起来的国家,其所以整个被说成是有智慧的。”[27]
“苏:……勇敢就是一种保持。”[28]
“苏: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29]
柏拉图认为,智慧是对本性与天性的依循,在智慧的国家中存在多样的知识。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理念,通过智慧在城邦中的贯彻,达成理念论中的至善。勇敢意味着恒性的坚持,无论顺境与逆境都能够不易其志。节制与孔子的“克己”有相同之处,柏拉图认为,在人类灵魂中兼有好的部分与坏的部分,要用好的部分约束坏的部分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渴求,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以正义为道德根基的理想社会中,城邦公民被按照智勇敢与节制三种道德分类,按天生的禀赋分为统治者、守卫者与生产者。因为这三种人的情感和性格,城邦也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和智慧的”[30],也就是正义的。
社会的分工最初来源于物质生产条件,不同的分工形式成为不同社会组织形式的基础。[31]生产工具的进步会造成就与社会秩序的变动。生产工具的发展也使分工随之发展。[32]作为写就于旧有社会秩序崩坏时代的著作,《论语》与《理想国》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构想体现了“轴心时代”哲人对新社会格局的哲学思考与解决之道。
统治者是国家或城邦中的执牛耳者,对城邦的发展、社会秩序的塑造有重要作用。两书都对理想中的国君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是高度契合理想社会秩序道德根基的。
《论语》提及“君”“为政”“为国”等词语时往往是指国家统治者设立的行事与为人准则。“君子”则泛指贵族阶层,应被理解为以儒家思想对社会中上层人士理想人格的要求,非专指国君。故除君子仁、义、礼、知(智)、信的基本人格共性外,对君子品格的论述应有选择性地施于统治者之身。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34]
对统治者的要求首先是“德”,因为“仁”是一切德行的总和,故可认为“德”与“仁”概念互通。统治者可以通过仁德获得强大的社会感召力,如北斗星被众星拱卫般受到臣民的拥护。《论语•颜渊》中将君子的德行比作风,可以通过自身力量引导民众的德行[35],同样体现了为政的理念。此外,对“礼”的重视也贯穿于对统治者行事准则中。孔子主张用礼治理国家,要求统治者“使臣以礼”[36]。相比法和刑,孔子更推崇统治者通过礼治让国民形成自觉心和自律能力。
由此观之,《论语》对统治者的要求是对道德根基的再阐释,“仁”“礼”从形而上的概念具象化为统治者的做法。
《理想国》对统治者的要求明晰且直白,在柏拉图的秩序构建中,公民分为统治者、守卫者与生产者,统治者应当是“哲学王”,拥有四主德,有强大的记忆力、理解力、宽容心与正当的教养。与孔子推崇的国君一致,优良品质和德行是统治者必备的。柏拉图为“哲学王”的出现提供了两条路径,分别是让哲学家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和通过教育统治者,培养“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一”[37]的哲学王。
“苏:综上所述,一个人如果不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他是不能很好地从事哲学学习的。”[38]
天赋也是统治者不可或缺的。在柏拉图的国家正义观中,一个人的天性与擅长的事情是命定的,在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即为正义的逻辑下,天赋成为选择统治者的必要条件,而“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39]
社会等级的构建也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因为存在分工,人类社会逐渐产生了种姓、等级制度和特权。[40]《论语》与《理想国》分别构建了等级分明的社会秩序。
《论语》是儒家思想中“君、臣、民”关系的肇始[41],形成以三者为核心的等级秩序。书中侧重论述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国君要用符合礼数的方式役使臣子,臣子应当以忠诚来侍奉君主;作为君主首先要爱护百姓,按农时合理使用民力,其次“民无信不立”[42],要获取民众的信任。由此观之,在儒家“君、臣、民”秩序中,国君是秩序的核心,通过对臣执恭敬与礼数,对民取信任与仁政,构建起稳定的等级秩序。
《理想国》构想的等级秩序是静态稳定的,同样存在三个等级,即管理国家的统治者,保护国家的守卫者与创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者,三个等级的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分工履行职责,一个等级的人不应做另一个等级的人应做之事。
柏拉图的正义所要实现的秩序,是把严格的等级制固化、世袭化。[43]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他认为上天在铸造人时将金、银、铁和铜加在了不同人身上,加入黄金的成为统治者,加入白银的成为军人,加入铁或铜的则成为农民或技工。应当按照上天命定的金属种类不同,将所有人“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44],实现各安其职的个人正义,进而符合《理想国》对正义国家的要求。
《论语》与《理想国》构建的秩序都有复古逻辑。孔子尊尧舜之治,推崇周礼,在社会混乱化与动荡化的趋势中,用历史既有的秩序为时代的社会失序带来稳定,让“礼乐征伐”等体现社会等级秩序的行为回归天子之手,让社会回归西周时的状态。钱穆评价《论语》的秩序“似有偏于复古之倾向,又似有偏于维持宗法封建阶级之倾向。”[45]柏拉图同样主张保护固有秩序,认为统治者要通过教育重拾“被废弃了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规矩”[46]并“始终守护着它”[47]。
《论语》与《理想国》的逻辑都是类比推演,将人作为秩序的主体,从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的逻辑互推,但两书的推断方向相反。《论语》的秩序逻辑基于宗法血缘,从自我出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8],以同理心为工具,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向外推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49]。用父子关系类比君臣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秩序中“家国同构”的思想根源。
《理想国》的秩序逻辑是基于正义阐发的,柏拉图将个人正义比作“小字”,城邦正义比作“大字”,通过“先读大字后读小字”[50]的逻辑顺序得出个人与国家道德的一致性。在柏拉图看来,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根本内涵完全一致。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正义的”秩序在城邦和在个人灵魂上的分别体现。[51]因此,正义国家中的公民拥有正义的德性,个人正义也彰显国家的正义。
《论语》与《理想国》作为同一时代诞生的哲学著述,体现了动荡时代东西方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秩序的构建。印证了黑格尔“哲学开始于一个现实世界的没落”的洞见。两书理念的同一性在于,孔子与柏拉图分别将仁礼与正义作为道德根基,在其基础上对理想社会的分工做出规划,实现和谐与善的政治哲学。两书对于理想社会秩序建构的逻辑存在差异,《论语》从个人的道德与人际关系出发,向外扩展出国家君君臣臣、尊尊亲亲的秩序,《理想国》从国家的正义出发,由大见小地引申出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一致性,倡导各司其职、各安天命的社会秩序。比较两书理想社会秩序理念的共契与分殊,进一步明晰东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特点,可以启示当代的政治秩序比较与文明互鉴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