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雪 王曼 李雪娇 _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审美教育的途径,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本文以部编版六年级第一单元“触摸自然”为例,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具体作品中蕴含的美学因素和教学资源,依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及身心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审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之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曾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学生要想领悟到文本的内涵与情味,就得达到美读文本的境界。特别是诗歌、散文等,节奏感强,跌宕起伏,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细细品味出其中的意境与韵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与作者产生共情,深刻理解到作品中传递的思想感情。
纵观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句,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等,反复诵读入味后莫不由衷感叹诗人用词之精妙,寥寥数句就向读者展现出了闲居乡村时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闲适。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在朗读前三句时,适宜采用轻快的节奏表现出天气骤变时使人惊奇的感觉,最后一句则放缓语速读出大雨过后湖面恢复平静之感。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也逐渐体会了西湖独特雨景。指导学生朗读是激发学生感知美的重要一步。语感美是学生在反复吟咏后才能体会到的,在读中感受情感和意境,随时接受熏陶,不知不觉中语文的语感之美也就自然生成了。而在现实中,许多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忽视诵读,只一味重视知识的讲解,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被分析得支离破碎。长此以往,学生难以从中获得美感,受到启迪。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寓美于教、携美育人,通过“美读”让学生感知语言美,接受美的熏陶。
许多文学作品中都蕴含着不同的形象美,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探寻、去感知,更需要去借助一定的审美想象。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要还原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需要审美想象;作品中描绘出的形象与情境,要衍生出新的内容,也需要充分的审美想象来实现。
比如,《草原》一文中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移动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和谐且动态的美景不仅令游客流连忘返,就连“骏马和大牛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只有靠丰富的想象才能在眼前出现那种画面感,体会到字里行间释放出的草原风情。甚至在品析词句时,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为什么老舍在描述小丘时,用的是“渲染”,而强调并非“勾勒”,结合自己的美术积累和对国画的想象,学生就可以感受到如此的画面:只“渲染”而不“勾勒”,景物和背景的边界就会不太清晰,远远望去,小丘与白云相接,就像绿色要流到云里去了。虽然不能“亲历其境”,但通过想象,我们能做到“如临其境”,这样也就能感受到那份别样之美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文本中的文字符号变成景物画面,进入意境,体会情感。通过这种思维训练,走入文本世界,探索不同景物的不同风貌。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美;可以选用丰富的图片资源和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体验美;还可以让学生为诗配画,亲自感知美;除此之外,还采用背景音乐来烘托。譬如诗歌本身是有韵律的,与音乐结合,可以让这种美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喻理是许多作品中常用的手法,因此,许多文学作品往往还蕴含着意象美。“一切景语皆情语”,由景传递出的意境,都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文中之语,看似伤春悲秋,实则或是暗叹个人际遇或是忧心民族命运;看似描述一物,实则暗寄作者所思或似有所指;文中之悟,既有历经千帆过后的顿悟,也有平凡生活中的反思,但无一例外,都能给我们美的情感体验,让我们感受到大千世界中的人生百态。
例如,宗璞女士在《丁香结》一文中由目睹今年开得“格外茂盛”的丁香花,联想到古人诗句中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引发深思:“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时,要让学生意识到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丁香花的外在形象,但实际着力点在于借丁香花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当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点滴想开去,想想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不难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漫长,总会遇到一些风雨,咬咬牙挺过去,发现这些原来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剂”。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许多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及生活经历有限,有些作品距离现在年代久远,导致学生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难以激发自身的审美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灵活把握课堂,可以先让学生借助资料来了解作品及作者,再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情,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学作品中那些美好的形象,品味出那些独特的意蕴之美。
总之,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字、词、句的讲解外,还应引导学生审美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用文章中所蕴含的美好的情感、人性的光芒,为学生点亮生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