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宝超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克劳迪奥·乔瓦尼·安东尼奥·蒙特威尔第(Claudio Giovanni Antonio Monteverdi,1567—1643)是杰出的意大利作曲家。其音乐创作包括牧歌、歌剧、世俗音乐、宗教音乐等领域。根据史料记载,蒙特威尔第《牧歌集》第四卷中出现了许多不协和音的使用,随后在1605年的《牧歌集》第五卷中提出了“两种常规”(“prima pratica”和“seconda pratica”)的思想。“prima pratica”和“seconda pratica”在西方音乐史著作中,翻译版本有多种,最常见的是“第一种音乐实践”和“第二种音乐实践”①,“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②,“第一常规”和“第二常规”③等。本文使用国内常用的概念“第一常规”和“第二常规”翻译版本。“两种常规”的出现,标志着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转变的重要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国内音乐学界对于“两种常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种常规”产生的背景、原因和两者的区别,以及“两种常规”在牧歌中的运用等方面。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异同点进行研究。
“两种常规”概念的产生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作曲家突然的创作冲动,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基于16、17 世纪社会文化的发展,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互相影响的背景之下。第二,持续了10年之久的阿图西与蒙特威尔第之争。1598 年,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高莱迪(Antonio Goretti,1570—1649)在家中举办了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的内容包括蒙特威尔第创作的牧歌,这场音乐会成为“阿图西—蒙特威尔第”之争的导火索。“两种常规”的出现不仅促使蒙特威尔第的音乐为人所知,还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转变的重要因素。
阿图西(G.M.Artusi,1540—1613)的老师扎利诺(Gioseffo Zarlino,1517—1590)出版的《和谐的规则》(1558)是阿图西在这场争论中的重要依据。“扎利诺以‘对位声部的美’为目标,制定了和声进行的原则,明确要求音程必须有变化,从理论上加以解释,还提到不协和音在对位音乐中的美学价值及相应的安排方式,并为多声部创作中如何运用调式、判断调式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看法。显然,扎利诺的这本论著对于多声部音乐的创作,有很多新颖的不同以往的独到见解。”④在听到蒙特威尔第的牧歌后,阿图西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他在1600 年出版的《阿图西,或现代音乐的不完美》中引用蒙特威尔第的牧歌《冷酷的牧羊女》的片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新的手法违背了扎利诺的对位规则。此后,阿图西在1603年出版的《阿图西,或现代音乐的不完美,第二部分》中继续批评对方。
蒙特威尔第在1605 年《牧歌集》第五卷中对阿图西的观点做出了回应,并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的内容大致是:蒙特威尔第认为除了扎利诺的理论之外,还有其他的方式出现,提出“两种常规”的思想,认为扎利诺的理论是“第一常规”,自己的新作曲手法称之为“第二常规”。随后,蒙特威尔第的弟弟——朱里奥·凯撒·蒙特威尔第(Giulio Cesare Monteverdi)发表言论支持自己哥哥的观点,他认为“第一常规”中和声是歌词的主人,“第二常规”中歌词是和声的主人。阿图西于1608 年发表《论音乐》之二,再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蒙特威尔第的观点进行抨击,然而蒙特威尔第以及他的弟弟并没有任何回应,长达10 年的争论就此落下帷幕。
吴新伟《两种作曲实践的论战——对“阿图西—蒙特威尔第”之争的分析、评价和再审视》将“两种常规”背后争论的原因扩展到更深层次。第一,商业利益的驱动。蒙特威尔第和阿图西背后的出版商存在竞争关系,有可能是出版商为了增加商品的销售量,在背后煽风点火,作为一种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两个出版商从经济利益出发,通过出版争论的书籍吸引大众的目光,在此过程中,《牧歌集》的出版也使蒙特威尔第的名声和成就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第二,教会与世俗的博弈。博洛尼亚是一个天主教控制的城市,世俗宫廷的力量在音乐方面的影响要小很多。相反,在费拉拉、曼图亚等城市中,宫廷对于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两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完全相反。阿图西是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蒙特威尔第是宫廷的人文主义者,两人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对立。两种势力通过争论在此碰撞,不一定理解为哪方获胜,而是蒙特威尔第代表了当时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
“两种常规”代表了当时不同的作曲风格。“第一常规”以文艺复兴时期乔瓦尼·皮耶路易吉·达·帕莱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为代表的16 世纪音乐风格,谨慎使用不协和音,严格限制二度、七度等音程的使用,又称作“古老风格”或“严谨风格”,“第二常规”指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在创作中,更好地体现歌词内容在音乐中的表现,又称为“现代风格”或“装饰风格”。“第二常规”的出现“与卡梅拉塔会社成员10 多年前提出的艺术主张一致,音乐能够愉悦人们的心灵,牵动心灵情感的愿望。蒙特威尔第强调歌词的表现力,强调音乐中旋律对情感的表现,不协和音自由处理等。其创作的作品在音乐的表现力上超过了同时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这些方面为之后“激动风格”概念的出现埋下伏笔。”⑤
“第二常规”的思想,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的著作《理想国》,柏拉图提出: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应该追随歌词,强调歌词是第一位的。曹耿献《“两种常规”与十六世纪“歌词与音乐的关系”变化及观念发展的研究》对于“两种常规”的区别,以词曲关系的视角,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第一是歌词的清晰,第二是歌词情感的表达。作者首先提到,中世纪时期格里高利圣咏是歌词与音乐紧密结合的形式,音乐服从于唱词,但是与蒙特威尔第提倡的“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歌词内容”这一理念完全不同,格里高利圣咏仅仅是宣传宗教仪式的一种方式。其次,随着复调音乐的发展,直至1545—1563 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特伦托公议会,而会议内容只是要求复调音乐中的歌词应当使众人听清,要激发听众内心的虔诚、去除一些不纯洁的内容等,并没有强调歌词情感在音乐中的表达。最后,对扎利诺、V.伽利略(V.Galilei)、蒙特威尔第三位作曲家之间的观点进行分析。16 世纪扎利诺虽然意识到歌词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但是受到文艺复兴晚期音乐思潮的影响,并没有蒙特威尔第“第二常规”中强烈的观念。V.伽利略1581 年出版的《古今音乐对话》中提出:作曲家应该到现实生活中去注意倾听各种人物的语言音调,当今的复调音乐,对通过歌词表达内心的情感没有太大价值,它只对管弦乐器有价值。蒙特威尔第的理念介于扎利诺和V.伽利略之间,在复调音乐中开始实践一些新的作曲技法,目的是更好地表达歌词的意义及情感。三者的共同点在于受到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他们都提到“歌词的情感表达”,但是三人对于歌词、旋律的理解各持己见。“两种常规”的概念“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只是音乐“和谐”程度的不同,这个结论和当代国内通用的很多西方音乐史书中对“两种常规”的解读的定义和理解是不同的”。⑥
吴新伟《两种作曲实践的论战——对“阿图西—蒙特威尔第”之争的分析、评价和再审视》提到:“两种常规”来自不同的立场,以蒙特威尔第的弟弟在辩护的过程中引用柏拉图的理论作为依据,从而提出罗勒(Ciprino de Rore)是“第二常规”的先驱。认为蒙特威尔第提出“第二常规”之所以是“第二”,不是“新”,是蒙特威尔第对传统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并没有拒绝传统,又或者是对已经存在的“第一常规”的复兴。而两者争论中所展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不同美学观念的碰撞。受到人文主义的影响,“第一常规”强调以人耳的听觉为审美判断的依据,这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审美标准,追求的是在听觉感官上的和谐、悦耳,“第二常规”以音乐中对人的情感表现的“真”为审美判断的依据,这是一种建立在内心情感体验上的审美标准,追求的是唤起听众内心真实情感。⑦
国内学者对于蒙特威尔第“第二常规”在牧歌中运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坦克雷迪与克劳琳达之争》《冷酷的牧羊女》《让我死吧》这三首牧歌。收录在《牧歌集》第五卷中的《冷酷的牧羊女》反映了蒙特威尔第的音乐美学观念及创作手法,也是“阿图西—蒙特威尔第”之争就“两种常规”创作手法争论的主要对象。《牧歌集》第五卷的前言也是蒙特威尔第首次回应阿图西的批判,在前言中提出的“第二常规”是他关于协和及不协和音程的运用,不同于以往作曲方式。《牧歌集》第六卷中的《让我死吧》复调织体开始变化,支持上方声部,低音区与上方声部建立一种新的调性关系。《牧歌集》第八卷《坦克雷迪与克劳琳达之争》节奏运用得更加随心所欲,旋律上呈现出新颖的片段式,更是以“激动风格”闻名于世,为蒙特威尔第的牧歌作品又添上了光辉的一笔。这首牧歌在音乐美学上,完美地呈现出蒙特威尔第“第二常规”的观念,在“歌词与音乐的关系”方面诠释得更为出色。
在音乐中对位手法是写作的核心,教会调式以及和声作为主要的织体语言。在终止式方面,终止式不仅在调式以及调性中起到重要作用,还作为和声表达的集中体现,属三和弦到主和弦进行,依旧是调式和声的性质,也体现出调式和声向调性和声过渡的表现。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也标志着调性和声的到来。在调式方面,在牧歌中以教会调式为基础对和声加以改变,伊奥利亚和爱奥尼亚调式的使用,音乐中具有浓郁的调性和声色彩。蒙特威尔第代表性的三首牧歌,“第二常规”音乐思想贯穿其整个牧歌创作过程,从教会调式逐渐向大小调调性转变,可看出调式调性上呈现从教会和弦材料呈现出音程对位性质的和弦向大小调功能和弦由简到繁的运用。
蒙特威尔第作为横跨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他的牧歌作品体现出16 世纪至17 世纪音乐风格的变化。从早期的对位复调风格到中期风格提出的“两种常规”音乐观念,再到后期“激动风格”的牧歌创作,蒙特威尔第的创新实践也将牧歌体裁的音乐创作推向了顶峰,牧歌中呈现出的和声特征不仅是他“第二常规”创作风格的重要体现,也是音乐作品发展中调性、和声的“前奏曲”。“两种常规”在西方音乐史发展的历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转变的重要历程,反映了由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转向世俗音乐蓬勃发展的过渡,也验证了人性解放的漫长过程。
注释:
①[美]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顾连理,杨燕迪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②[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M].余志刚,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199.
③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④曹耿献.“第一实践”和“第二实践”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
⑤翟源,杨九华.阿图西与蒙特威尔第间的论争背后[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4):57-61.
⑥曹耿献.“两种实践”与十六世纪“歌词与音乐的关系”变化及观念发展的研究[J].人民音乐,2011,(12):86-88.
⑦吴新伟.两种作曲实践的论战——对“阿图西—蒙特威尔第”之争的分析、评价和再审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04):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