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梓
1
恕我孤陋寡闻,如果没有移居苏州,真的不知道这里的端午节纪念的竟然是伍子胥!
在苏州,伍子胥是一个传奇人物。
他本为楚人,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投奔吴国,协助阖闾夺取吴王之位,并率军伐楚,五入楚都郢城——既报了家仇私恨,又为吴王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夫椒之战越国大败,诡计多谋的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草草答应。而忠心耿耿的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可惜吴王夫差不但不听,反而宠信越女西施,加上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后从中挑拨,谗言陷害伍子胥——最终,夫差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视死如归,临死前也放下了狠话:“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军入城灭吴。”说毕,伍子胥自刎而死。昏庸无道的吴王夫差还不罢休,又下令将伍子胥的尸体裹入皮革,投入滔滔胥江。
这就是伍子胥悲情的一生。
相传,尸体投江的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吴地百姓怜其不幸遭遇,不仅立祠于江边,还奉其为涛神——莫非,取的是怒火成涛的意思?但别有意味的是,在漫漶的历史长河里,有据可查的是最早发起纪念伍子胥的人竟然是死对头越王勾践。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是在越王勾践的倡议下,越地人民在这一天以龙舟竞渡来表达对伍子胥的哀悼和敬意,且以国家的意志固定下来,这便是越地端午节的由来——倘若以时间来推算的话,这一事件要早于战国末期诗人屈原的投江,这也就是说,在端午节纪念的人物谱系里,伍子胥的历史要早于屈原。
历史的迷雾过于深重,越王勾践为什么这样做?
我不得而知。
历史学家对此也是说法纷披,有消弭灾祸之说,也有抚慰臣民之说,但将伍子胥作为涛神的祭祀,大抵就是此时发端于钱塘江畔,并渐渐盛行于整个吴越地区。也不难理解这种风俗的渐进,毕竟,古时吴越皆属古越族,头顶是同一片吴方言语系,风俗相近也正常不过。不过,对于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来说,这种民间的自发行为还有一个更充足的缘由,那就是伍子胥在苏州“相土尝水,象天法地”,负责筑造的阖闾大城是今日苏州古城的雏形——一座布局合理的城池,让他成为苏州古城史上一个无法绕过的关键人物。
这样的人,怎能不彪炳史册,又怎能不被后世时时惦念呢!
2
我是2015年迁居苏州的。
这些年,和苏州人谈起历史,他们私下里最感恩的历史人物似乎是张士诚。当年朱元璋大开杀戒,张士诚善待苏州人的恩泽口口相传,流芳百世,以至于苏州至今还有酒酿饼、讲张、烧“狗屎香”等纪念张士诚的习俗。但除过张士诚,苏州人心心念的另一个人非伍子胥莫属,只要他们说起伍子胥,就像说起自己家的老祖宗,一脸自豪。在苏州民间,盛传着一句“子胥死、水仙生”,意思是说,浩渺太湖水里赫赫有名的“水八仙”,就是伍子胥化身而来。有了如此深沉的情感支撑,自然也会留下不少伍子胥的遗迹。
护城河边上的伍相祠,就是专门纪念他的地方。
祠分东西两院,东院由厅堂、廊亭和花园组成,庭院内点缀着花木湖石;西院庄重肃穆,正殿三间为伍相祠,“气壮山河”的横匾下,彩绘的伍子胥塑像栩栩如生,令人肃然起敬。在伍相祠,有一块千年夹石,实际上是古时庙宇的旗杆石——典籍记载,古人在此做佛事,白天必在夹石中立杆挂幡旗,晚上则挂起长明灯,“凡入城者必敬礼之”。每一个人,倒不是为一块石头而“礼之”,真相当然是尊崇伍子胥的不朽功勋,当然,这份心意里也有着对他“忠而见谤,信而见疑”的惋惜。在苏州,有关伍子胥的遗迹不止一处,胥口的胥王庙,水陆盘门的伍员庙,就连太湖之畔的古村落杨湾灵顺宫里,也有一座胥王殿,这一个个以胥字命名的地方,印证了一座古城跟一个历史人物之间的秘密情感。
其实,何止是苏州呢。
诗人陆游的《入蜀记》里有一句“大抵自荆以西,子胥庙甚多”的闲笔,字数寥寥,足见对伍子胥的祭祀早在南宋就已超出吴越,在荆楚以西,以及安徽、闽广一带,子胥庙就像遍布村头镇尾的土地庙一样,随处可见,显然,在黎民百姓的心中,伍子胥被尊为一位能够庇护人间福祉的大神。
3
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到处都是江、河、湖、荡,自古以来,荡龙舟一直是一项热度不减的民间活动。而龙舟之源,就跟伍子胥有关。据《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赵晔在《吴越春秋》里也作如是观,认为龙舟“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这也就是说,伍子胥为了社稷江山,冒死劝谏吴王,拳拳忠心让对手越王勾践都心生悲悯,故以荡舟而念之。
苏州的龙舟竞渡,最早源于“胥门塘河”。
其实,这也就是清代诗人邵长蘅用“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之句咏叹过的胥江。《清嘉录》记载,苏州龙舟赛的奇特之处在于日夜兼备,“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依《清嘉录》描述,每条龙舟四角都悬挂彩旗,中舱还有鼓吹手,两旁划桨的有十六人之多,俗称“划手”,而船头站立的篙师则名为“挡头篙”。这样的场景在蒲松龄的小说笔法里更加详尽:“五月五日,吴越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下临江水,险危欲坠。故其购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预调驯之,堕水而死,勿悔也。吴门则载美姬,较不同耳。”
——藉此可见,清代的苏州,端午之日,龙舟竞渡可谓盛极一时。
即便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赛龙舟也是苏州人端午节的一大乐事。无论是城西南的石湖,还是伍子胥当年因训练水军特意开凿的胥江,都会如期举办龙舟赛。赛前,也要举行祭龙、祭涛神等仪式,随后,条条龙舟开始角逐,热闹非凡的场景仿佛在还原着某一个历史上的精彩瞬间。
每一艘龙舟,何尝不是奔往历史深处的时间之箭呢。
4
和好多地方一样,包粽子也是苏州端午节的一门必修课。
宝历元年(825) 3月,诗人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这一年的夏天,苏州粽子的香甜给这位“苏州市长”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他在《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一诗里满怀感慨地回忆:“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如今的苏州,端午吃粽子也是常规动作了。而大街小巷婆媳们围坐一起包粽子的场景更是气壮山河,令人叹为观止。我记忆最深的是在盘蠡老街偶遇的一位老妇人,她在临街的屋檐下包了整整一个下午的粽子。她的边上放着几只铝盆,盆里分别是糯米、肉末、赤豆以及枣子。她的动作极其熟练,裹粽子时用牙齿咬住一根稻草的一端,一只手握住鲜嫩的笋叶包裹成形的粽子,另一只手熟练地用稻草在粽子上绕几下,一只粽子,就妥妥地包好了。
我,只是一个陪她闲聊了一会儿的异乡人。
临离开时,她很客气,非要送我几只,我的婉拒竟然让她有点小小的不开心。她的身后是一条千年历史的老街,眼前就是涛声不绝滚滚而去的大运河。如此慈祥的老妇人,真让人喜欢。和她的偶遇,让我读懂了生活中缓慢的美学,让我看到了一个传统节日的到来,让时光停顿下来的样子。甚至,我能闻到她家厨房清新扑鼻的粽香。
一个老苏州人,最难释怀的还是灰汤粽。
它的独到之处,是待粽子包好后,将蚕豆壳倒进火盆,烧成灰,冷却后取一小撮,用纱布包好扎紧,做成一个类似袋泡茶的“灰包”。然后,将粽子跟“灰包”一起投入锅中,注入清水,一起煮。几个小时后,有着独特香味的灰汤粽就可以出锅了。如此古法而成的粽子,要算老苏州的味道,又糯又软。据科学人士分析,其理论依据是这样的:蚕豆壳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于水后呈强碱弱酸性,而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碱性物质与淀粉发生化学反应后能破坏淀粉分子中的氢键,使得淀粉糊化黏度升高。
民间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这样的工艺毕竟过于繁琐、费时,在人人都在拼命逐利的今天,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认真地做一只灰汤粽呢。不过,听说苏州老城的葑门横街,倒是每年都能买到正宗的灰汤粽。
5
人在异乡,我仍能想起少年时代在甘肃老家度过的端午节。
天麻麻亮,早早起床,攀到柳树上折下许多细细的柳条,再折成半圆的圈,挂在门楣上。被柳枝柳叶围起来的三个字“耕读第”,和母亲提前做好的甜醅子,是我最美好最温暖的记忆。苏州,却和我的家乡不同,这一天要在门口悬挂艾草。艾草,这种古老又诗意的植物在中国南方的民间,有避邪的美意。新鲜的、沾着露珠的艾草带回来,老苏州人是要用一小块红纸包扎一下,然后挂在门口。
他们还在家里挂钟馗像。
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的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里能驱除鬼怪、法力无边的神。早在唐宋,他就是千家万户门神队伍里的重要一员,而他的来历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相传,唐玄宗某次巡游,忽染大病,御医用了好多法子也不见好。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小鬼正要偷走他的珍宝,小鬼的身边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一口竟把小鬼吞到肚子里。唐玄宗问,来者何人。大鬼答曰:臣本终南山进士,名曰钟馗,因皇帝嫌我长相丑陋,没有录用,我一气之下就撞死在宫殿台阶上,之后一直从事捉鬼之事。
梦中醒来的唐玄宗,病竟然好了。
于是,他让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下来。唐玄宗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道教信徒,有了皇权的加持,钟馗捉鬼之神的地位就被确立下来。但是,这些年,苏州悬挂钟馗像的人家,并不多见——就连乡下也不多见了。不过,这样的习俗在《清嘉录》里却叙述得言之凿凿:
堂中挂钟馗图画一月,以却邪魅。
为什么只挂一个月呢?
不得而知。
但我想起了家乡的一种习俗:端午节给孩子们编织的五色线手环——乡下叫“手手款”,六月初六一定要扔到房顶。据说,天上的好心人会把它们收集起来,搭桥,好让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6
旧时苏州,饮杯雄黄酒,端午才算过去了。
雄黄是一味中药,和于酒中,即成雄黄酒。《吴郡岁华纪丽·卷五》里就这样记载:
今吴俗,午日多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胸、手足心,云无蛇虺之患。复洒余沥于门窗封冻壁间,以祛辟毒虫。
雄黄酒,只是苏州民间端午节吃“五黄”之一,另外四样分别是黄鳝、黄鱼、黄瓜和咸蛋黄。后四样现在还能轻易得到,只是雄黄酒的制作技艺已经基本失传了——毕竟,雄黄酒不是将其和于酒中那么简单潦草。我请教过几个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他们打趣地说,都什么年代了,早就改喝黄酒了。从雄黄酒到黄酒,岁月如飞,多少往事尽付流水中。但是,一个老苏州人,喝喝黄酒,也是能喝出仪式感的——他们不忘把酒涂抹在儿孙的面颊或者耳鼻上,还有人会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这种“画额”习俗,也快要雪泥鸿爪了。
被“画额”的孩子,则必佩挂香囊。
这种在西北叫作荷包的香囊,还有一个极古意的名字:佩帏。旧时苏州崇尚丽巧,所以绣制香囊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妯娌都要早早准备,好让自己的香囊以新奇取胜。常常,她们会在十二生肖、狮子、双鱼、花草等固定图案上附以珍禽、瑞兽,而香囊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长方形、正方形是最普通的,还有三角形、棱形、鸡心形、菱形、斗形、月牙形、扇面形,辅之花、草、虫、鸟,款式极为精美。
香囊中的香料,名目繁多,有雄黄、艾叶、菖蒲、冰片、佩兰、苍术、甘松、白芷等。
7
江南谣曰:
端午节,天气热,
五毒醒,不安宁。
五毒者,蝎子、蛇、蜈蚣、蜘蛛和蟾蜍。
农历五月,草长莺飞的江南迎来了湿塌塌的梅雨季节,潮湿又温热的天气里,蚊虫经常出没。苏州人把这个月也叫“恶月”。这段时间,人身上容易生痱子、长疖,尤其是小孩子,免疫力差,更容易得病,于是,大人们以端午的名义,给他们穿戴五毒衣,寓意避邪消灾——五毒衣的名字,听起来,挺吓人的。其实,只是在杏黄色布料缝制的衣服上印制了蛇、蛤蟆、老虎、蜈蚣、壁虎五种毒虫罢了。现在是追求品牌的年代,五毒衣自然也呈式微之境。幸运的是,这些年,苏州有不少社区会在端午前组织一帮老苏州缝制五毒衣,再分赠给小朋友们。我不知道拿到新衣的孩子们会不会穿,但这样的新闻每年总会见诸报端。社区的初心是美好的,无非是想让一种风俗绵延下去,但殊不知一种风俗只有沉潜于日常生活,才会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尽管端午前后的苏州街巷,见不到一个身穿五毒衣快乐奔跑的孩子,但不得不承认,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与演变,苏州的端午节已经形成了与自然条件、日常生活、经济特征、文化底蕴相适应的风俗体系。无论是龙舟表演等大型市民体育综合活动,还是包粽子、吃端午饭的美食文化,以及展现苏州丝织文化的绣香囊,它们都是这个节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深深地烙上了传统的印记。
8
专门记录苏州风俗的《清嘉录》里,有一节写道:
士人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药市收癞蛤蟆,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畜养癞蛤蟆五个或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
在苏州人眼里,端午节前后是一年草木药性最强的时间。正因为有了“百草为药”的执念,苏州的端午节还有采百草的习俗。有一年,我在太湖边的东山古镇,邂逅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他回忆说,农历五月,南方的天气已经很热了,旧辰光里,老百姓为了防御疾病,都会遍踏山野采集药材。他一直记得这个细节,长辈们为了鼓励他,端午这一天,先是让他早早吃一只粽子,就跟随大人上山采蜈蚣了。
他笑眯眯地说:以前啊,山上蜈蚣很多,每次都能抓一箩筐。
后来,我在《吴郡岁华纪丽》里也找到了佐证之词:
今吴俗,亦于午日,采百草之可疗疾者……又收蜈蚣蛇虺,皆以备攻毒之用。
如果把时间溯回到西晋的话,文学家陆机(也是苏州人)的《要览》一书里,就已经出现了端午制药的细节:“万岁蟾蜍……以五月五日取阴干,以其足画地,即流水,带之于身,能辟兵。”苏州旧俗里,确实有端午药浴之事,即在家里用中草药熬水,给孩子们和大人洗澡。可我问身边的苏州朋友,却都说这都是上辈人做的事了。
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传统制药曾经极为兴盛。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苏州人吴有性完成的《温疫论》,是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这两年,新冠病毒来袭,打乱了每个人、每座城市的日常与节奏,于是,吴有性和这本书被屡屡提起。在他看来,瘟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条,一为“天受”,一为“传染”,而瘟疫的病因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感染“戾气”所致。古代的吴地,在端午节挂艾叶、洒雄黄、佩香囊,何尝不是为了抵御人间的戾气呢。
如此说来,苏州的端午节,也弥散着一股清雅的中药之香。
9
端者,端正,人为天地之心,故端为始;午者,正中之意,一纵一横即为午。古老的汉语谱系里,端午两字相连,则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是,一方水土一方风俗,这一天,吴地纪念的是伍子胥,湖南又在纪念诗人屈原,山西纪念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而浙江会稽纪念的又是曹娥。这些历史传说与地域风俗杂糅一起,成为端午节最为迷人的一部分。2009年,“苏州端午习俗”与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打包而成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中国端午节”囊括三省四地,正是它内容驳杂、风俗殊异的真实体现。
尽管四地的端午习俗各有千秋,但寓意生活吉祥如意的愿景却是共同的情感底色。
湖北黄石、秭归,还有湖南的端午习俗,我不敢妄加揣测,而苏州,在赓续端午习俗的同时,也在无时无刻地承继着伍子胥的精神内核。如果说喝雄黄酒、包粽子、赛龙舟这些风俗传达的是一种江南风情,那么,伍子胥实干创业的精神也正在被苏州这座城市发扬光大。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苏州,无论是它的文明程度还是GDP,都已经无法用一个地级市的标准去量化。所有这些,都是求真务实的苏州人干出来的。这些年,我亲眼看到一个又一个外地人到了苏州,就不想再离开了,这里既是创业的天堂,又是美丽的宜居之城,他们一个又一个地从天南海北而来,很快融入其中,又视其为故乡,像一滴水融入茫茫大海。
也许,这正是苏州的魅力之一。
我在苏州生活的这几年里,端午前后,一边吃着大肉粽,一边细数流年。偶尔,也会去人影熙攘的观前街,在同德兴吃一碗鲜得掉眉毛的三虾面。吃毕,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巷,会遇到卖白兰花和栀子花的老妇人。
“阿要白兰花?”
老妇人的叫卖声,甜而糯软,很江南。
旧时苏州,女人喜欢买一朵白兰花,扣在自己的衣扣上。这种传统,至今还有,很是风雅。
2021年6月14日定稿于天水,时值辛丑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