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秀
(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26)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应该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转型的重要性,这对于当今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完善和优化,要善于使用各种优化措施,完善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融合新时代的财务管理观念,找出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的转型目标。除此之外,还应树立正确的意识,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共同推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工作,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实现自身战略目标。
本文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逐渐已经不适用于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企业日常经营和管理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为促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势在必行。财务管理的转型工作可以充分提升企业改革和创新后的管理能力,并能够充分运用财务管理的职责,促进企业的财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共同运行,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业财融合,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财务管理的顺利转型,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适应环境的能力,使管理者全面掌握一线的经营管理工作,进而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潜在风险[1]。在现阶段的发展环境下,国有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明确新的要求,加速财务管理的转型发展,并优化现行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其稳步发展。
新时期,国有企业应加强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加强对自身以及新发展环境的认识,特别是通过自身的具体实践,从而探索出多种转型模式。
第一,实现从核算到管理的转型。传统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重点倾向于事中管理和事后核算,这不利于战略目标的顺利达成。例如,国有企业在明确融资计划时,为得到高收益而盲目跟风,对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不够,最终导致项目投资的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也降低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新形势下,企业要重视经营思路的转换,在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上,将重心转移到管理决策阶段,并充分地发挥管理模式的作用,有利于企业制定相关战略决策,并为其提供有助其发展的方向,从而将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从传统阶段的财务核算职能变为预测分析发展前景、规划发展目标、控制评价国有企业生产经营。
第二,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国有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呈粗放型管理,内部各种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不完善、核算模式落后等,而新阶段的转型期,则对财务管理工作各方面进行了集约型优化。例如,对财务内部的各组织机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完善原有的管理制度;同时,要注重集中化管理资金,国有企业应集中统一管理全部的资产,将其列入费用预算控制管理体系,将预算作为资金分配的基础,落实收支控制原则,并科学安排资金支出,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还要重视企业资金的动态管控,控制信贷增加量,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国有企业因其自身的经营属性,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不及私营企业,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对相关的管理思想落实不到位,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思想迟迟得不到更新。现阶段,国有企业部分管理人员在大中型投融资项目过程中对一系列项目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并进行科学研究,对成本的预算也进行必要的管理,然而各部门却无法有效地协调[2]。甚至有些部门目的性较强,不采纳财务部门的建议,导致很多不确定性的隐患产生。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转型工作发展需要企业的全员都参与,部分的工作人员对此一概不知,甚至认为此项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对转型工作缺乏积极性,导致财务管理的转型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在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定的不确定风险,其管理效率的高低与风险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因为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预测、鉴别并处理管理过程中有可能危害正常发展的风险。新时期,我国部分的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首先,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欠缺鉴别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管理人才,风险管理中不能高效对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合理的战略计划,且运营管理安全性不高;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并未制定对风险管理后及时评价总结的制度,很难合理地运用评估后的数据信息,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统计数据的实效性。此外,财务报表数据有助于深度、全面地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然而,现阶段,部分国有企业依旧欠缺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必要的风险管理和预测监管不能落实,进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转型中缺少具备复合型、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人员,这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转型效果都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并且也不利于防范企业运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管理的执行效果,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具有很大的限制。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在对财务管理转型思想和专业能力的掌握上比较薄弱,专业能力欠佳,以至于所做的财务分析报表也存在诸多问题。还有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转型缺乏前瞻性思维,专业素养普遍较低,对法律法规和相关财务政策认识不足,无法顺应财务管理转型的发展趋势[3]。这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很难制定出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案,难以推动企业顺利地进行财务管理的转型。
必要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精确、高效的智能化支持,并能协助财务管理精确、深层次地分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运行情况,这将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地调节和改善,进一步建立兼具严谨性和科学性的战略目标。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国有企业虽然已建立了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但其核心理念和系统功能设计上还存有很多的问题,并没有真正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合理的帮助。然而,尽管当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同时很多企业工作人员并未全面重视起信息化手段对财务管理工作转型的重要性,并没有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现有财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以促进发展。
新发展阶段,传统的财务管理内部管理机制存在很多弊端,逐渐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需要。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甚至全体员工都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也要对如今的转型趋势有一定的分析,共同构建先进的财务管理转型机制和管理体系。国有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转型,首先是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思想,将现代化管理思想纳入其中,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转型核心理念,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实现迅速发展。在当前财务管理转型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应注重将新发展理念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用市场竞争机制引导财务管理转型工作。其次,国有企业还应精准找到自身发展的定位,融合各种优质管理方式制定出科学的市场战略方案和经营目标,确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在拥有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可以融入企业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并能够发挥作用[4]。国有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塑造财务管理转型的核心理念,使员工正确了解财务管理转型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及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转型的宣传力度,共同推动企业实现顺利转型。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全方位、系统性地对内部运营情况以及潜在风险进行监测,最大限度地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中的风险治理。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中风险的防范,相关部门要致力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高效地落实事先预测、事中管理、事后防范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其次,应当创建一个具有先进的风险数据分析处理防范能力的专业团队,并具备很强的鉴别和分析风险的专业能力。国有企业还需要塑造一些具备专业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确保其可以鉴别和分析阶段性的潜在风险,做好风险监管和各项服务工作。在风险发生后要及时进行深入分析,并创建一定的风险应对体制,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国有企业在开展一定的业务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风险预测,动态地监控各项指标,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地进行相关关联性分析,及时找出风险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业务处理结束后要应用风险管理体系分析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对其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在对风险管理结果不断评价的过程中提升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的能力。最后,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可以尝试使用ERP系统来高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科学、合理地进行应用,合理预防潜在的风险[5]。例如,一些承受力较弱的国有企业通过对电算化系统进行适度地更新和改造,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型,从而更加高效地预防管理风险。
在新时代背景下,许多国有企业在其发展中都遇到了发展瓶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企业内部高端人才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国有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强对内部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且要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实现精益化管理和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首先,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财务转型思想建设,管理人员要大力积极宣传财务管理转型在企业实际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员工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企业可以通过聘请一些专业权威的财务管理专家来企业进行专业讲座,增加知识储备,加强学术氛围,这有利于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出高效的管理能力;最后,要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学习能力,使其能对财务管理工作在相关法律风险、税收、信息化技术等方面进行有效应用,从而使自身可以融入当前发展的形势,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总体目标。
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财务报表数据解读、相关资源整合、精确测算等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还能够有效地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要落实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内部务必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统筹管理等。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深入了解项目前期分析策划、项目可行性实施、后期的维护等阶段的真实要求,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一定的初步策划。其次,企业的各部门负责人要在当前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融合各种战略目标和管理措施,持续优化信息融合计划方案,避免信息重复的现象发生,从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工作的黏合度,有利于沟通和交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运行成本[6]。最后,要扩大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应提高信息的精确度,对系统内的操作功能及时地进行更新,招聘一些计算机专业能力强又对财务管理工作有着一定了解的全能型人才对其进行开发,尽量节省人力资源,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新发展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想实现财务管理转型,就必须对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和方法进行优化,使其符合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实现财务价值最大化,有效推动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全员财务管理理念的培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其在新发展环境下能够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稳步向前,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