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霞玲
常态化的课堂教学,主要依照“研读文本、考量学情、设定目标、研制内容、遴选策略、实践推进、反思调整”等步骤展开。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跳水》一课中,教师可运用逆向思维,重新建构和设计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具体”。因此,教师可以将单元所蕴含的知识概念定位于“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将核心任务设定为“根据具体的故事情境,了解不同人物的思维过程”。
对于《跳水》这样一篇经典的微型小说,学生应该理解什么呢?设置怎样的任务才能保障学生高阶思维的高效运转呢?教师综合教材文本、编者意图和学生学情这三维视角展开探究,将教学想要达到的成果定为:(1)读懂故事,能够划分故事的情节发展。(2)联系上下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对学生的言行、水手之笑以及船长做出决定的一瞬间的思维过程进行理解。(3)要从船长身上学习在危急时刻能保持冷静、审时度势的品质,以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所规划、期待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进行整体谋划,如达成这一成果需要设置哪些任务加以支撑?需要借助哪些策略和路径得到最直接的反馈信息,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成果?教师可以站在教材的体系下,将上述成果转化为可供学生参考的具体学习目标(常规性的学习生字词和朗读除外):(1)梳理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能够从水手、孩子和船长以及第三者的角度,完整讲述这个故事。(2)聚焦水手的几次“笑”,理解对于推动情节发展的具体作用。(3)走进船长内心世界,探寻船长内在的思维过程,通过列举其他策略的方式,对比和感知船长决策的妙处。(4)紧扣描写人物言行细节的语句,提炼作者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具体方法。
目标的具化和设定,不仅对应了本单元教材的编排,也与之前的教材体系和要求进行了统整。如目标(1)和(2)就依托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目标(3)就依托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而目标(4)则是紧扣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从预期成果到具化目标,依照逆向思维的方式,顺应学生认知思维,逐步走向聚焦,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操作。
由此,教师需要继续从学生之学的角度,展开深入细致的考量: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学生需要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保驾护航?设计怎样的活动才能让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整合哪些策略,展开深入有效的教学?对此,教师就可以设置以驱动任务为主体的框架。
首先,第一课时以“梳理课文、整体把握”为主。主要包括:朗读课文,教师分别从起因、经过、结果等不同的阶段,一方面梳理故事发展的情节脉络,另一方面了解故事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组织学生以共同研讨和分享的方式,明确起因、经过和结果,并能够大体复述整个故事。完善生字,查漏补缺,练写生字。
其次,第二课时可以设置三个驱动性任务,构建课堂教学的三大模块。任务一:借助最后的结果,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分别从水手和孩子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向船长汇报整个事情发展的过程,尝试通过角色的置换,感受从不同视角叙述文本的价值和思考。任务二:聚焦船长在一瞬间所做出的决策,以辨析的方式,对此做出评价。如果表示认可,可以组织学生站在船长的角度陈述自己当时思考的过程和内心活动;如果不赞同,则阐述这样做不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于对比,说出自己的方法比船长的好在哪里。任务三:设置随文练笔:孩子被水手们救上甲板后,船长会有怎样的表现?尝试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描述船长此时此刻的神态、动作和语言。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针对课后作业,做如下延伸:(1)从整篇课文来看,船长才是这篇微型小说所要着力描写和赞扬的人物,但为什么出场时间最短、描写的文字最少呢?如此构思,对于展现人物的形象特点是否会造成什么影响?作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2)结合自身的理解,尝试给这篇课文再起一个题目,并与课文的题目进行对比,说说哪一个更好,好在哪里。
整个板块设计,课时划分没有大变化,依循着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一般认知规律,但具体到相应的板块和环节,则积极对应了具化之后的教学目标,同时辅助以鲜活的情境、明确的角色和实实在在的任务和要求,为学生运转高阶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提供了支撑。
针对教学板块的设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着“理解”的维度,展开学后调查和学情反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释故事的来龙去脉,依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整个故事,了解故事中人物角色之间的联系。(2)阐明人物内在动机,主要包含水手之笑对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洞察船长做出如此决定的内心动机。(3)链接生活积极运用,主要包括将故事中人物的思维方式迁移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指导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运用。(4)深入洞察做出理性评价,基于文本故事的具体情境,能够科学、公正、客观地看待、评价船长的决定。(5)角色置换,主要体现在以水手、孩子和船长的身份进行行为自查,并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6)自我反思:为什么很多人对船长的决策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之后又是怎样明白过来的?给自己的启示又是怎样的?
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参与热情,基本能够依照设定的教学板块、环节,达成预设的目标,汇报交流时也能够充分整合和运用文本的信息资源,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紧扣“船长做出抉择,要求孩子跳水”这一内容进行探究和讨论时,很多学生都已经认识到,船长所选择的方法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保孩子的安全,但在那样紧张的瞬间,这一选择已经是最佳的方法和对策。很多学生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对船长这一选择提供了三个层面的依据:首先,这一天“风平浪静”,已经将跳水的危险降到最低;其次,水性极好的水手们全部都集中在甲板上,只要孩子鼓足勇气从桅杆横木上跳下来,水手们就会跳入水中,将孩子打捞上来,基本能够保障安全;最后,孩子此时正处于桅杆的一端,已经伸出了甲板,跳入水中肯定要比掉在甲板上安全。
由此则不难看出,教师在板块的设置上,尤其是驱动性任务的设置,完全将学生的认知思维伸向了文本的内核,对于达成目标、获取预期成果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允许有不同的思考,甚至是不同的见解。于是,在教师要求学生对船长的行为进行评价时,仍旧有少部分学生坚定地认为船长的选择并不是最佳选择。主要观点可概括为孩子很可能在紧张矛盾之中直接掉在甲板上,不如想办法将孩子稳住,派一名水手爬上桅杆解救孩子。
从这些观点来看,学生较为深入地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并能够及时调动资源,为自己的观点验证,在解释情节的同时能够从文本情境的视角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从洞察和自知的层面来看,这部分学生其实并没有完全将文本的情境浸润到自身的情感和思维意识之中,对于人物内在思维的呈现,也未能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链接。
综上所述,教学《跳水》这篇课文所采用的逆向设计理念,在尝试后形成了两大启示:第一,基于理解维度,学习是一种无限探寻的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止境。第二,逆向思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关注,只有将设计的中心设定在学生身上,设计理念才能真正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